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参观考察赤峰地区田野考古成果

发布时间:2011-08-0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刘国祥
                    
    近日,应中共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到赤峰地区考察。7月31日下午6点,王院长不顾旅途劳累,专程驱车来到赤峰学院,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走进玉龙的故乡—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展》,查看了标本库内的陶、石器标本,询问了工作人员的科研和生活状况。赤峰学院党委书记高金祥、院长李春林教授陪同参观,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现场讲解。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参观展览
 
    内蒙古工作队成立于1959年,是考古研究所建立较早的田野考古工作队之一,在过去的50余年中,内蒙队长期以赤峰地区为重心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为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关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东北地区独树一帜。该地区也由此成为深入研究史前聚落考古、文明起源、玉文化起源、龙的起源与崇龙礼俗的形成、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东北亚地区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北方草原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交流的核心区域,始终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赤峰学院是赤峰地区惟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其前身是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北方民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传统优势。2003年10月15日,本着“优势互补,学术双赢”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驻地设在赤峰学院,共建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2004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日本、韩国的80余位学者应邀参加,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的重要发现及系列研究成果,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人员最多、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一次红山文化学术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004至2005年,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大型考古纪录片《五千年以前的文明》的拍摄,共六集,已在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正式播出十余次,成为向海内外广大公众宣传普及红山文化及中华五千年文明成果的成功范式。2010年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在赤峰召开了“中国玉文化传统与文明社会学术研讨会”,以红山文化为主线,集中探讨了史前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与文明社会的关系,海峡两岸三地学者参加,取得了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所办展览已有数千人次参观,成为赤峰学院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重要的教研平台。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查看标本库
 
    自双方合作以来,先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匹兹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学院大学、韩国汉城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到赤峰学院开展合作研究或参观考察。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在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赤峰学院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对考古研究所50余年来几代考古人在赤峰地区取得的丰硕田野考古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成功的合作模式表示大力支持,并要求深入开展红山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研究,开创赤峰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新局面。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左三)与赤峰学院领导(左二为高金祥书记,左四为李春林院长)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参观考察赤峰地区田野考古成果

发布时间:2011-08-02

                    
    近日,应中共赤峰市委书记王中和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到赤峰地区考察。7月31日下午6点,王院长不顾旅途劳累,专程驱车来到赤峰学院,参观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走进玉龙的故乡—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展》,查看了标本库内的陶、石器标本,询问了工作人员的科研和生活状况。赤峰学院党委书记高金祥、院长李春林教授陪同参观,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现场讲解。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参观展览
 
    内蒙古工作队成立于1959年,是考古研究所建立较早的田野考古工作队之一,在过去的50余年中,内蒙队长期以赤峰地区为重心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为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和谱系关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东北地区独树一帜。该地区也由此成为深入研究史前聚落考古、文明起源、玉文化起源、龙的起源与崇龙礼俗的形成、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东北亚地区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北方草原地区青铜时代文化交流的核心区域,始终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赤峰学院是赤峰地区惟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其前身是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北方民族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传统优势。2003年10月15日,本着“优势互补,学术双赢”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驻地设在赤峰学院,共建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2004年7月,成功举办了首届“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日本、韩国的80余位学者应邀参加,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的重要发现及系列研究成果,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人员最多、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一次红山文化学术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004至2005年,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大型考古纪录片《五千年以前的文明》的拍摄,共六集,已在中央电视台相关频道正式播出十余次,成为向海内外广大公众宣传普及红山文化及中华五千年文明成果的成功范式。2010年与相关学术机构合作,在赤峰召开了“中国玉文化传统与文明社会学术研讨会”,以红山文化为主线,集中探讨了史前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与文明社会的关系,海峡两岸三地学者参加,取得了十分重要的学术成果。所办展览已有数千人次参观,成为赤峰学院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重要的教研平台。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查看标本库
 
    自双方合作以来,先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匹兹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学院大学、韩国汉城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到赤峰学院开展合作研究或参观考察。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在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赤峰学院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对考古研究所50余年来几代考古人在赤峰地区取得的丰硕田野考古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学院成功的合作模式表示大力支持,并要求深入开展红山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研究,开创赤峰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新局面。
 
 
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左三)与赤峰学院领导(左二为高金祥书记,左四为李春林院长)合影
 

作者:刘国祥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