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举办“舞阳贾湖遗址田野考古实习汇报展”

发布时间:2014-09-2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2014年9月,为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6周年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建馆11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了《解读中原九千年前的辉煌——舞阳贾湖遗址田野考古实习汇报展》。展览汇集贾湖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百余件,同时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希望观众从中领略到九千年前中原大地的璀璨文化,与九千年前生活在中原大地的先民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9月16日下午三时,展览开幕式在中国科大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国科大副校长周先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陆勤毅,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虹,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副院长郑龙亭,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易向军,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李占扬,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任张爱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立柱,河南省舞阳县文化局局长张杰民、副局长王卫东,河南省舞阳县广电局副局长吴艳芳,合肥市文物处处长、渡江战役纪念馆馆长程红,合肥市文物处副处长汪伟,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大博物馆馆长、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主持。

 
  贾湖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先后经历了七次发掘,总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是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遗址出土了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笛、家养猪、米酒、稻作农业遗存和原始文字资料等,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农业和家畜起源、汉字起源研究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3年9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次携手,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考古发掘,期间发现大量墓葬,出土了丰富的遗物。除了前七次发掘中出现过的骨笛、骨叉形器、龟甲及带流陶壶等器物外,还发现了很多新的重要现象。这些发现不仅让考古界进一步深化了对贾湖文化的认识,丰富了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还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图 吴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举办“舞阳贾湖遗址田野考古实习汇报展”

发布时间:2014-09-22

  2014年9月,为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6周年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建馆11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了《解读中原九千年前的辉煌——舞阳贾湖遗址田野考古实习汇报展》。展览汇集贾湖遗址第八次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百余件,同时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希望观众从中领略到九千年前中原大地的璀璨文化,与九千年前生活在中原大地的先民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9月16日下午三时,展览开幕式在中国科大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国科大副校长周先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陆勤毅,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虹,安徽博物院院长朱良剑、副院长郑龙亭,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易向军,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李占扬,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任张爱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立柱,河南省舞阳县文化局局长张杰民、副局长王卫东,河南省舞阳县广电局副局长吴艳芳,合肥市文物处处长、渡江战役纪念馆馆长程红,合肥市文物处副处长汪伟,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大博物馆馆长、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主持。

 
  贾湖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先后经历了七次发掘,总揭露面积2700平方米,是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裴李岗时期文化遗址。遗址出土了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笛、家养猪、米酒、稻作农业遗存和原始文字资料等,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农业和家畜起源、汉字起源研究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3年9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次携手,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八次考古发掘,期间发现大量墓葬,出土了丰富的遗物。除了前七次发掘中出现过的骨笛、骨叉形器、龟甲及带流陶壶等器物外,还发现了很多新的重要现象。这些发现不仅让考古界进一步深化了对贾湖文化的认识,丰富了贾湖遗址的文化内涵,还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图 吴岳)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