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中华文明传播工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3-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巍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直至今日,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仍然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


王巍所长在人大会场
 
     但是,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的?是不是确实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中华文明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大的问题,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因此,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截止到上个世纪末,由于缺乏系统研究,这个重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形成了“国人不知有何根据,只是人云亦云。国外对其怀疑否定,认为毫无根据”的窘迫状况。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了寻找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科学证据,2004年起,科技部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工程动员和组织了全国数十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及包括考古学、文献历史学、人类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等十多个学科的10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时间、过程、背景、原因、动力和特点等重大问题展开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工程已经进入结项阶段。工程实施12年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为重要、意义最为深远的成果是: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研究的成果,证明了在夏王朝之前,距今五千年前后,我国一些史前文化和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已经进入了初期文明——“古国文明”的阶段,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是中华文明开端的夏王朝,并不是中华文明的肇始,而是由各地区域性文明,发展成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周地区施加强烈影响的新阶段,即“王国文明”的阶段。工程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概括出距今五千多年前一些地区进入初期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和证据,即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包括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在内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进步,出现严重的社会分化,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掌握宗教祭祀权、军事指挥权和社会管理控制权的强制性权力——王权。研究表明,上述各个地区向初期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各具特色,各个区域文明之间既相互碰撞、竞争,又相互借鉴、融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这一相当广阔的地区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中华文化圈,形成了历史上最初(五千多年前)的中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绝非虚言,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也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传说”,而是具有坚实依据、不可动摇、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探源工程的这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消除国际上对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程度的怀疑,对于增强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提高我国的软实力,都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亟待以各种形式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对内对外的广泛宣传,使之尽快为国内民众和全世界公众所知晓。

  据此,我们建议,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开展以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传播(宣传)工程”。通过图书、影视、展览、教材、公共讲座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对内对外的广泛宣传,彻底改变国人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根据的一无所知和国际社会对我国拥有五千多年文明一直持有的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使十三亿国人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以及世界各国的民众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关于“中华文明传播工程”的主要内容

     1.拍摄百集的《中华文明的形成》系列专题片

     由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影视制作者合作,拍摄类似《大国崛起》那样的,反映中华早期文明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百集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分别制成电视片和DVD在国内和世界各国销售;分发给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作为辅助教材。作为国家礼品通过驻外使领馆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友人。

     2.编辑、出版面向公众的《中华文明》百本系列丛书

     由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作家合作,撰写、出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系列丛书,向国内外系统地介绍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所反映的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及中国各民族风俗,并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在国内和世界各国发行。也可以发给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作为辅助教材或礼品,赠送给各国的友人。

     3.编撰反映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大型系列图录——《中华文明》。

     挑选考古发掘出土的反映距今10000年至1840年(清末)期间、科技发明和手工工艺、古代艺术(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的文物精品,附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在国内和世界各国发行。

     4.编纂介绍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大、中、小学教材和辅助读物

     编辑出版图文并茂、制作精良的大、中、小学的教材和辅助读物(《中华文明的轨迹》、《中国玉文化》、《中国青铜文明》、《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中国古代艺术成就》),译成国内多种民族的语言,在全国大中小学广泛使用。

     5.组织制作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动画片

     利用3D、4D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制作30-50部的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及其辉煌成就的动画片。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6.编辑出版供少年儿童阅读的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及其辉煌成就的连环画和漫画书

     组织绘制出版100本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辉煌成就的连环画和漫画书。

     7.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多种语言的“中华文明专栏”

     在央视四套、九套和十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专栏,及时地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8.组织一流学者撰写面向国外读者的介绍中华文明历史的读物,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9.开设多种语言的介绍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的网站。
 
     10.在国内外举办介绍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中华文明精品文物巡回展”。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中华文明的最新研究成果。
 
     11.制作超精装的、图文并茂的上、中、下三册《中华文明》多语种版本(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等),将其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接待外宾时赠送的礼品,也可称为“国家名片”。

     12、设置中华文明宣传创意基金

     由国家出资设立中华文明宣传创意基金,用于支持宣传中华文化的各种文化创意项目。
   
     关于工程的实施时间

     工程为期5年。

     2016年:落实经费,确定各方面的宣传任务,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2017年至2020年:全面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关于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中华文明传播工程”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03-11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直至今日,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仍然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


王巍所长在人大会场
 
     但是,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的?是不是确实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中华文明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些问题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大的问题,也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问题,因此,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截止到上个世纪末,由于缺乏系统研究,这个重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形成了“国人不知有何根据,只是人云亦云。国外对其怀疑否定,认为毫无根据”的窘迫状况。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了寻找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科学证据,2004年起,科技部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工程动员和组织了全国数十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及包括考古学、文献历史学、人类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等十多个学科的10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时间、过程、背景、原因、动力和特点等重大问题展开多学科综合研究。目前,工程已经进入结项阶段。工程实施12年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其中最为重要、意义最为深远的成果是: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研究的成果,证明了在夏王朝之前,距今五千年前后,我国一些史前文化和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等),已经进入了初期文明——“古国文明”的阶段,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是中华文明开端的夏王朝,并不是中华文明的肇始,而是由各地区域性文明,发展成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周地区施加强烈影响的新阶段,即“王国文明”的阶段。工程还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概括出距今五千多年前一些地区进入初期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和证据,即农业和手工业的显著发展,包括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在内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进步,出现严重的社会分化,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掌握宗教祭祀权、军事指挥权和社会管理控制权的强制性权力——王权。研究表明,上述各个地区向初期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各具特色,各个区域文明之间既相互碰撞、竞争,又相互借鉴、融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这一相当广阔的地区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中华文化圈,形成了历史上最初(五千多年前)的中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证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绝非虚言,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也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传说”,而是具有坚实依据、不可动摇、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探源工程的这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消除国际上对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程度的怀疑,对于增强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提高我国的软实力,都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亟待以各种形式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对内对外的广泛宣传,使之尽快为国内民众和全世界公众所知晓。

  据此,我们建议,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开展以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传播(宣传)工程”。通过图书、影视、展览、教材、公共讲座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对内对外的广泛宣传,彻底改变国人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根据的一无所知和国际社会对我国拥有五千多年文明一直持有的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使十三亿国人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以及世界各国的民众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关于“中华文明传播工程”的主要内容

     1.拍摄百集的《中华文明的形成》系列专题片

     由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影视制作者合作,拍摄类似《大国崛起》那样的,反映中华早期文明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百集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的形成》,并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分别制成电视片和DVD在国内和世界各国销售;分发给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作为辅助教材。作为国家礼品通过驻外使领馆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友人。

     2.编辑、出版面向公众的《中华文明》百本系列丛书

     由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作家合作,撰写、出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系列丛书,向国内外系统地介绍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所反映的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及中国各民族风俗,并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在国内和世界各国发行。也可以发给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作为辅助教材或礼品,赠送给各国的友人。

     3.编撰反映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大型系列图录——《中华文明》。

     挑选考古发掘出土的反映距今10000年至1840年(清末)期间、科技发明和手工工艺、古代艺术(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的文物精品,附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将其翻译成多种外国语和国内主要民族的语言,在国内和世界各国发行。

     4.编纂介绍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大、中、小学教材和辅助读物

     编辑出版图文并茂、制作精良的大、中、小学的教材和辅助读物(《中华文明的轨迹》、《中国玉文化》、《中国青铜文明》、《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中国古代艺术成就》),译成国内多种民族的语言,在全国大中小学广泛使用。

     5.组织制作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动画片

     利用3D、4D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制作30-50部的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及其辉煌成就的动画片。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6.编辑出版供少年儿童阅读的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及其辉煌成就的连环画和漫画书

     组织绘制出版100本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辉煌成就的连环画和漫画书。

     7.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多种语言的“中华文明专栏”

     在央视四套、九套和十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专栏,及时地深入浅出地介绍有关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8.组织一流学者撰写面向国外读者的介绍中华文明历史的读物,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9.开设多种语言的介绍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的网站。
 
     10.在国内外举办介绍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中华文明精品文物巡回展”。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中华文明的最新研究成果。
 
     11.制作超精装的、图文并茂的上、中、下三册《中华文明》多语种版本(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日文等),将其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或接待外宾时赠送的礼品,也可称为“国家名片”。

     12、设置中华文明宣传创意基金

     由国家出资设立中华文明宣传创意基金,用于支持宣传中华文化的各种文化创意项目。
   
     关于工程的实施时间

     工程为期5年。

     2016年:落实经费,确定各方面的宣传任务,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2017年至2020年:全面开展工程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成果。


作者:王巍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