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16-10-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考古所科研处
  2016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丹彤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巩文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古代文明当中,埃及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几乎贯穿于埃及文明的始终。在埃及地区遗留下来的主要纪念物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对于了解古埃及文明以及埃及考古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古代埃及的宗教是一种“形而下”的表现方式,其范围十分庞杂;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物,它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创世观念,是了解埃及宗教十分直观、具象的切入点。
埃赫那吞和他的家人
 
  本场讲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世界的诞生、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在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这一部分,郭教授主要讲述的是埃及人对于其生活之世界的构建。无论是埃及宗教,还是神话,都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神话世界也反映了埃及人的精神世界。了解这点的突破口就是考察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埃及人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是,天与地是怎样形成的,我是怎么来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哲学范畴的问题。埃及人关于世界的第一反应就是脚下的大地,即地球是怎么来的。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于水中。埃及处在圆盘的中间,是世界的中心。周围波浪型边缘是异邦或是所谓的乌烟瘴气之地。水被认为是世界的源出,且为创世之前的存在,即为“原始瀛水”,并且被拟人化,称为“努”。第二个便是天空,与大地对称,这是埃及人崇尚双数的一个具体表现。天空被认为是漂浮于大地之上的拱形物体。
 
  支撑拱形物体使之与大地分离出来的物体为四根柱子,四根柱子代表四方,这在金字塔铭文之中有记录。天空之神是女神努特,与大地之神盖伯为一对夫妻。这是第一种表现天地关系的描述形式。在第二种表现形式中,天神与地神的表现形式十分具象,努特蓝色的身上有许多星星。盖伯的身体是棕色的,棕色是土地的颜色;盖伯的头发和身体为绿色,代表植物。第三种表现形式阿图姆的儿子、空气之神——舒支撑女儿努特的身体。舒神是努特和盖博的父亲。除此之外,金字塔铭文还将天空拟人化为牛的形态,牛的腹部布满星辰。这些表现形式看似矛盾重重,实际上在古代埃及,无论意识形态还是宗教体系都是多元的、动态的和零散的,但却是和谐共存的。
沙巴卡石碑原件
 
 
沙巴卡石碑铭文
 
  在古埃及3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是多神崇拜。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太阳崇拜逐渐走向鼎盛,月亮崇拜逐渐减弱,其中托特神作为月神的指示身份也逐渐衰落,书吏之神和审判之神的指示地位日益凸显。托特神有着朱鹭的形象,右手执笔,左手握纸草卷,主要负责记录末日审判。埃及之神的形象主要包括纯动物、纯人物以及动物与人合体的形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埃及之神都是身兼数职。同时,同一种神也有很多个具体的形象,这也再次印证了宗教多元、动态和零散的特点。星体崇拜当中,还包括星星,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斗七星,它被认为是不会陨落之星,北斗七星所在的区域也成为了埃及人心目中的极乐世界。早王朝和古王国时期,天空被认为是极乐世界,在中王国之后地下才被认为是极乐世界。关于当时的自然崇拜之起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对于无法掌控的东西怀有恐怖与敬畏之心。既是因为太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人们十分崇拜太阳。也是因为在太阳的照耀与温暖之下,万物才可生长。在《阿吞颂诗》中,太阳被描绘为万物的眷顾者。关于太阳原动力方面,埃及人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因此东方也是再生的地方,而西方是来世之所。坟墓基本分布在尼罗河西岸,生活区域位于尼罗河东岸。埃及人认为太阳原动力主要是坐着太阳船的太阳神。太阳船由木头制作,两头较尖。另外两种原动力是圣甲虫和公羊。第四种原动力是猎鹰,太阳神会在猎鹰翅膀的护佑下进行天际巡行。在埃及宗教典籍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太阳神的头部有一个太阳圆盘,一条蛇缠绕在它周围。蛇因其蜕皮现象而被认为是再生的标志。另外一个例子是埃赫那吞极其崇尚太阳神,埃赫那吞脸和脖子都十分细长,手握生命权杖,雌雄同体,意为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在图像中,太阳光芒以长线的形式被很具象地表现出来。在埃赫那吞统治时期,阿吞神是唯一的神,取消了神的复数形式。阿吞神庙造型也与其他神庙不同,没有顶盖以便接收太阳光芒。同时,太阳神可以和其他的神相结合,因为太阳神无所不包,但有时更是一种政治需要的表现。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郭教授阐述了古埃及神话体系关于世界诞生的描述。古埃及人的创世学说有一个从感性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一点被充分地反映在他们的几篇重要宗教典籍中。从金字塔铭文、亡灵书到孟菲斯神学,尽管内容具有连续性,却有了质的飞跃。以赫里奥坡里斯城为核心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神学体系被称为赫里奥坡里斯神学,这是一个由九个神形成的神学体系。此神学体系的主神是太阳神。记载赫里奥坡里斯神学的文献包括金字塔文和亡灵书。亡灵书对该神学体系以及创世神有更为具体的解释。其中,太阳神拉与阿图姆的合体被视作创世之神。神创造世界的时候,原始瀛水转化为原始山丘,神庙中的水池往往被视作原始瀛水,高台被视作原始山丘。雌雄同体的阿图姆通过自慰的方式创造出一对神,即舒(空气之神)和泰夫努特(湿气之神)。他们的形象都带着动物的尾巴。在古埃及,只有国王和神才具有动物的特征,以表示他们的强大。舒和泰夫努特又生了盖伯和努特,之后又生出了两对神,即奥西里斯与伊西斯,塞特与奈夫提斯。弟弟塞特将哥哥奥西里斯杀害,奥西里斯的妹妹兼妻子伊西斯把被分解的丈夫找回来。伊西斯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苍,奥西里斯得到短暂的复活,与依西斯生下了他们的孩子——鹰神荷鲁斯。死去的奥西里斯是双脚被绑住的木乃伊形象。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荷鲁斯是埃及宗教里最重要的三位一体神,流传甚远。伊西斯还帮助她的儿子荷鲁斯夺取王位,因此她也被认为是埃及王位以及女子生产的保护神。塞特因杀害他的哥哥奥西里斯,被认为是邪恶之神。奈夫提斯的形象主要出现在生产场景中,并且常有女神伊西斯相伴。阿图姆建立了神之后,便创造了人。人在埃及的宗教神话中没有单独的描述,现在学者认为有可能是人神同形,人作为神的仆人被创造出来,神为人创造食物与用具。
 
天神努特和地神盖伯
 
  第二个神学体系是赫尔摩坡利斯神学。当地的主神是托特神,形成了八神系。这八位神产生于创世前的混沌时期,以双数形式存在,即四对神。创世之后,这八位神继续存在,没有过多职司,只是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变得相对有序。除了上述两个神学体系以外,最重要的神学体系是孟菲斯神学,它是古代埃及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涵盖了之前的两大神学体系。孟菲斯神学是关于众神之首普塔神及其崇拜中心孟菲斯的神学体系。该神学体系铭刻在一块玄武岩石头上,就是著名的沙巴卡石碑。石碑刻画文字一共有三行,六十一列,主要讲述的是创世神普塔创世的故事。孟菲斯神学最主要的观点刻于第五十三行到第六十一行,它将埃及人的神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对希腊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神学体系中,普塔神是木乃伊的形象,手握象征稳固、生命和权力的符号。普塔神最原初的职司是手工业之神。普塔神通过语言进行创世,这与之前的创世方法完全不同。埃及人将语言拟人化为“胡(hu)”,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舌头;“斯雅(sja)”代表思想,其表现形式是心脏。他们认为心脏是孕育思想的器官,一切感觉皆归因于心脏的运动,而舌头是把思想表达为现象的器官。孟菲斯神学中,普塔神等同于努神,即阿图姆诞生的原始瀛水。普塔神被认为先于阿图姆存在,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还是创世神的创造者。创世的方法是普塔通过心脏与喉舌的运动,把力量传递给所有的神以及他们的灵魂,即通过语言来创世。创造了神之后,世界秩序也被创立起来,划分了食物与用品、正确与错误以及疆域。郭教授认为孟菲斯神学与圣经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都会出现语言创世;第二处是神皆有休息之时。
 
  本场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孟菲斯神学对希腊神学的影响是相对显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与世界起源有关,赫里奥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皆认为世界起源于自然物:水、火、空气或者数。第二个方面是对立法则,这是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法则,主要表现在冷与热的对立,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彼此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在埃及宗教中,具体表现有荷鲁斯、塞特之争,最终走向安定和平,还有丧葬习俗中的来世与今生。这种对立和谐的统一的终极调节因素即为法老。第三个方面是四种自然元素,希腊哲学中,土、水、气、火是对立的。在孟菲斯神学理论以及埃及天文学、建筑学、仪式中,这四种元素的作用是也十分突出,并被称为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在宗教习俗中,他们各司其职,并体现于金字塔、神庙、国王的宝座、棺墓周围等。第四个方面是物质永恒,孟菲斯神学认为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是永恒不变的,而且在创世之前就已存在。第五个方面是世界的秩序性,希腊哲学家一直热衷于对世界的结构和组织的研究。埃及孟菲斯神学认为普塔神是无所不包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埃及以及希腊神学都认识到了思想和语言具有创造性。郭教授认为,通过以上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埃及宗教思想对于希腊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希腊人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在认同埃及文化基础上的主动接受。在通过接受和认同埃及宗教思想构建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后,他们便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所以,希腊哲学能够于公元前六世纪在爱奥尼亚出现,埃及思想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来世审判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与郭丹彤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同学就天狼星偕日同升天文现象记录地点等方面提出问题,郭丹彤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天狼星偕日同升之日为尼罗河泛滥之日,也标志着一年的开始,这也是历法形成的基础。年表的构建建立在很多因素之上,以天文学数据换算形成的时间作为基础。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这种历法方式也存在于其他的文明当中,比如说粟特人通过每年的观测方式来纪年。同时,大家还讨论了河水泛滥对农业的影响、埃及人的种植方式以及主要粮食来源。最后,学者们还讨论了埃及人对于来世的看法,郭教授认为来世观普遍存在于埃及人的观念中,并存在于文字当中,前提是他们承认了死亡。当然,大量文献记载的都是贵族精英的生活和观念,我们缺乏借以观察普通埃及人的生活和观念的材料,这就需要考古工作来解决这个重要问题。
 
亡灵书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巩文主任在点评中指出,郭教授对于这样一个专业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案例信手拈来,语言风趣生动。郭教授关于埃及年代学的讲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时间框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她关于古埃及人创世观念的讲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与阐述,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埃及考古具有很大启发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16-10-15

  2016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丹彤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巩文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古代文明当中,埃及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几乎贯穿于埃及文明的始终。在埃及地区遗留下来的主要纪念物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对于了解古埃及文明以及埃及考古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古代埃及的宗教是一种“形而下”的表现方式,其范围十分庞杂;同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物,它也反映了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创世观念,是了解埃及宗教十分直观、具象的切入点。
埃赫那吞和他的家人
 
  本场讲座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世界的诞生、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
 
  在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这一部分,郭教授主要讲述的是埃及人对于其生活之世界的构建。无论是埃及宗教,还是神话,都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神话世界也反映了埃及人的精神世界。了解这点的突破口就是考察埃及人关于世界的概念。埃及人首先考虑到的问题是,天与地是怎样形成的,我是怎么来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哲学范畴的问题。埃及人关于世界的第一反应就是脚下的大地,即地球是怎么来的。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盘,漂浮于水中。埃及处在圆盘的中间,是世界的中心。周围波浪型边缘是异邦或是所谓的乌烟瘴气之地。水被认为是世界的源出,且为创世之前的存在,即为“原始瀛水”,并且被拟人化,称为“努”。第二个便是天空,与大地对称,这是埃及人崇尚双数的一个具体表现。天空被认为是漂浮于大地之上的拱形物体。
 
  支撑拱形物体使之与大地分离出来的物体为四根柱子,四根柱子代表四方,这在金字塔铭文之中有记录。天空之神是女神努特,与大地之神盖伯为一对夫妻。这是第一种表现天地关系的描述形式。在第二种表现形式中,天神与地神的表现形式十分具象,努特蓝色的身上有许多星星。盖伯的身体是棕色的,棕色是土地的颜色;盖伯的头发和身体为绿色,代表植物。第三种表现形式阿图姆的儿子、空气之神——舒支撑女儿努特的身体。舒神是努特和盖博的父亲。除此之外,金字塔铭文还将天空拟人化为牛的形态,牛的腹部布满星辰。这些表现形式看似矛盾重重,实际上在古代埃及,无论意识形态还是宗教体系都是多元的、动态的和零散的,但却是和谐共存的。
沙巴卡石碑原件
 
 
沙巴卡石碑铭文
 
  在古埃及3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是多神崇拜。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太阳崇拜逐渐走向鼎盛,月亮崇拜逐渐减弱,其中托特神作为月神的指示身份也逐渐衰落,书吏之神和审判之神的指示地位日益凸显。托特神有着朱鹭的形象,右手执笔,左手握纸草卷,主要负责记录末日审判。埃及之神的形象主要包括纯动物、纯人物以及动物与人合体的形象。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埃及之神都是身兼数职。同时,同一种神也有很多个具体的形象,这也再次印证了宗教多元、动态和零散的特点。星体崇拜当中,还包括星星,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斗七星,它被认为是不会陨落之星,北斗七星所在的区域也成为了埃及人心目中的极乐世界。早王朝和古王国时期,天空被认为是极乐世界,在中王国之后地下才被认为是极乐世界。关于当时的自然崇拜之起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对于无法掌控的东西怀有恐怖与敬畏之心。既是因为太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人们十分崇拜太阳。也是因为在太阳的照耀与温暖之下,万物才可生长。在《阿吞颂诗》中,太阳被描绘为万物的眷顾者。关于太阳原动力方面,埃及人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因此东方也是再生的地方,而西方是来世之所。坟墓基本分布在尼罗河西岸,生活区域位于尼罗河东岸。埃及人认为太阳原动力主要是坐着太阳船的太阳神。太阳船由木头制作,两头较尖。另外两种原动力是圣甲虫和公羊。第四种原动力是猎鹰,太阳神会在猎鹰翅膀的护佑下进行天际巡行。在埃及宗教典籍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太阳神的头部有一个太阳圆盘,一条蛇缠绕在它周围。蛇因其蜕皮现象而被认为是再生的标志。另外一个例子是埃赫那吞极其崇尚太阳神,埃赫那吞脸和脖子都十分细长,手握生命权杖,雌雄同体,意为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在图像中,太阳光芒以长线的形式被很具象地表现出来。在埃赫那吞统治时期,阿吞神是唯一的神,取消了神的复数形式。阿吞神庙造型也与其他神庙不同,没有顶盖以便接收太阳光芒。同时,太阳神可以和其他的神相结合,因为太阳神无所不包,但有时更是一种政治需要的表现。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郭教授阐述了古埃及神话体系关于世界诞生的描述。古埃及人的创世学说有一个从感性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一点被充分地反映在他们的几篇重要宗教典籍中。从金字塔铭文、亡灵书到孟菲斯神学,尽管内容具有连续性,却有了质的飞跃。以赫里奥坡里斯城为核心形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神学体系被称为赫里奥坡里斯神学,这是一个由九个神形成的神学体系。此神学体系的主神是太阳神。记载赫里奥坡里斯神学的文献包括金字塔文和亡灵书。亡灵书对该神学体系以及创世神有更为具体的解释。其中,太阳神拉与阿图姆的合体被视作创世之神。神创造世界的时候,原始瀛水转化为原始山丘,神庙中的水池往往被视作原始瀛水,高台被视作原始山丘。雌雄同体的阿图姆通过自慰的方式创造出一对神,即舒(空气之神)和泰夫努特(湿气之神)。他们的形象都带着动物的尾巴。在古埃及,只有国王和神才具有动物的特征,以表示他们的强大。舒和泰夫努特又生了盖伯和努特,之后又生出了两对神,即奥西里斯与伊西斯,塞特与奈夫提斯。弟弟塞特将哥哥奥西里斯杀害,奥西里斯的妹妹兼妻子伊西斯把被分解的丈夫找回来。伊西斯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上苍,奥西里斯得到短暂的复活,与依西斯生下了他们的孩子——鹰神荷鲁斯。死去的奥西里斯是双脚被绑住的木乃伊形象。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荷鲁斯是埃及宗教里最重要的三位一体神,流传甚远。伊西斯还帮助她的儿子荷鲁斯夺取王位,因此她也被认为是埃及王位以及女子生产的保护神。塞特因杀害他的哥哥奥西里斯,被认为是邪恶之神。奈夫提斯的形象主要出现在生产场景中,并且常有女神伊西斯相伴。阿图姆建立了神之后,便创造了人。人在埃及的宗教神话中没有单独的描述,现在学者认为有可能是人神同形,人作为神的仆人被创造出来,神为人创造食物与用具。
 
天神努特和地神盖伯
 
  第二个神学体系是赫尔摩坡利斯神学。当地的主神是托特神,形成了八神系。这八位神产生于创世前的混沌时期,以双数形式存在,即四对神。创世之后,这八位神继续存在,没有过多职司,只是存在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变得相对有序。除了上述两个神学体系以外,最重要的神学体系是孟菲斯神学,它是古代埃及宗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涵盖了之前的两大神学体系。孟菲斯神学是关于众神之首普塔神及其崇拜中心孟菲斯的神学体系。该神学体系铭刻在一块玄武岩石头上,就是著名的沙巴卡石碑。石碑刻画文字一共有三行,六十一列,主要讲述的是创世神普塔创世的故事。孟菲斯神学最主要的观点刻于第五十三行到第六十一行,它将埃及人的神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对希腊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个神学体系中,普塔神是木乃伊的形象,手握象征稳固、生命和权力的符号。普塔神最原初的职司是手工业之神。普塔神通过语言进行创世,这与之前的创世方法完全不同。埃及人将语言拟人化为“胡(hu)”,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舌头;“斯雅(sja)”代表思想,其表现形式是心脏。他们认为心脏是孕育思想的器官,一切感觉皆归因于心脏的运动,而舌头是把思想表达为现象的器官。孟菲斯神学中,普塔神等同于努神,即阿图姆诞生的原始瀛水。普塔神被认为先于阿图姆存在,不仅是万物的创造者,还是创世神的创造者。创世的方法是普塔通过心脏与喉舌的运动,把力量传递给所有的神以及他们的灵魂,即通过语言来创世。创造了神之后,世界秩序也被创立起来,划分了食物与用品、正确与错误以及疆域。郭教授认为孟菲斯神学与圣经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都会出现语言创世;第二处是神皆有休息之时。
 
  本场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孟菲斯神学对希腊哲学的影响。孟菲斯神学对希腊神学的影响是相对显性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与世界起源有关,赫里奥坡里斯神学和孟菲斯神学皆认为世界起源于自然物:水、火、空气或者数。第二个方面是对立法则,这是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法则,主要表现在冷与热的对立,这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彼此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在埃及宗教中,具体表现有荷鲁斯、塞特之争,最终走向安定和平,还有丧葬习俗中的来世与今生。这种对立和谐的统一的终极调节因素即为法老。第三个方面是四种自然元素,希腊哲学中,土、水、气、火是对立的。在孟菲斯神学理论以及埃及天文学、建筑学、仪式中,这四种元素的作用是也十分突出,并被称为荷鲁斯的四个儿子。在宗教习俗中,他们各司其职,并体现于金字塔、神庙、国王的宝座、棺墓周围等。第四个方面是物质永恒,孟菲斯神学认为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是永恒不变的,而且在创世之前就已存在。第五个方面是世界的秩序性,希腊哲学家一直热衷于对世界的结构和组织的研究。埃及孟菲斯神学认为普塔神是无所不包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埃及以及希腊神学都认识到了思想和语言具有创造性。郭教授认为,通过以上六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埃及宗教思想对于希腊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希腊人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在认同埃及文化基础上的主动接受。在通过接受和认同埃及宗教思想构建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后,他们便走上了独自发展的道路。所以,希腊哲学能够于公元前六世纪在爱奥尼亚出现,埃及思想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来世审判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与郭丹彤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同学就天狼星偕日同升天文现象记录地点等方面提出问题,郭丹彤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天狼星偕日同升之日为尼罗河泛滥之日,也标志着一年的开始,这也是历法形成的基础。年表的构建建立在很多因素之上,以天文学数据换算形成的时间作为基础。其他学者也提出了这种历法方式也存在于其他的文明当中,比如说粟特人通过每年的观测方式来纪年。同时,大家还讨论了河水泛滥对农业的影响、埃及人的种植方式以及主要粮食来源。最后,学者们还讨论了埃及人对于来世的看法,郭教授认为来世观普遍存在于埃及人的观念中,并存在于文字当中,前提是他们承认了死亡。当然,大量文献记载的都是贵族精英的生活和观念,我们缺乏借以观察普通埃及人的生活和观念的材料,这就需要考古工作来解决这个重要问题。
 
亡灵书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巩文主任在点评中指出,郭教授对于这样一个专业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案例信手拈来,语言风趣生动。郭教授关于埃及年代学的讲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致时间框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她关于古埃及人创世观念的讲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文明间的比较研究与阐述,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埃及考古具有很大启发性。
 

作者:考古所科研处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