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大咖”齐聚马鞍山交流皖东南先秦考古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17-03-10文章出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者:
  3月6日至8日,五担岗遗址暨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顺利召开,会议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花山区政府主办,马鞍山市文物局、马鞍山市博物馆、花山区文体局承办,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科学出版社和山东、湖北、福建、广东、陕西、河南、河北等地高校以及学术科研机构的专家60余人齐聚马鞍山,进行了气氛热烈的学术交流。
会议开幕式
 
叶润清:马鞍山、当涂地区先秦考古概况和收获

白国柱:五担岗遗址研究

余飞:皖东地区新发现的周代文化遗存

张敏:湖熟文化钩沉

李伯谦先生作大会总结
 
  近年来,通过文物普查,以及与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博物馆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采石河、姑溪河流域专项考古调查,马鞍山市和当涂县文物部门先后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各类古文化遗存200多处。在此基础上,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学术科研机构主持,先后配合道路交通等建设工程,对烟墩山遗址、五担岗遗址、申东遗址、小村遗址、小山遗址、船里山遗址、博望土墩墓等十多处先秦时期古文化遗存进行了科学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学术成果。因此,借第一部完整揭示马鞍山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夏商周时期文化序列和文化内涵的《马鞍山五担岗》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之际,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期推动马鞍山及安徽东南部地区的考古科研工作。
座谈研讨

参观马鞍山当涂“天子坟”孙吴墓现场
 
 
参观马鞍山市博物馆
 
  本次会议分开幕式、大会发言、座谈研讨和实地考察四个环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在作大会总结时,对马鞍山近年来在考古科研和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马鞍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和迈入文明社会的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在周代吴文化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文标题:五担岗遗址暨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考古“大咖”齐聚马鞍山交流皖东南先秦考古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17-03-10

  3月6日至8日,五担岗遗址暨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顺利召开,会议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花山区政府主办,马鞍山市文物局、马鞍山市博物馆、花山区文体局承办,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科学出版社和山东、湖北、福建、广东、陕西、河南、河北等地高校以及学术科研机构的专家60余人齐聚马鞍山,进行了气氛热烈的学术交流。
会议开幕式
 
叶润清:马鞍山、当涂地区先秦考古概况和收获

白国柱:五担岗遗址研究

余飞:皖东地区新发现的周代文化遗存

张敏:湖熟文化钩沉

李伯谦先生作大会总结
 
  近年来,通过文物普查,以及与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博物馆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采石河、姑溪河流域专项考古调查,马鞍山市和当涂县文物部门先后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各类古文化遗存200多处。在此基础上,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学术科研机构主持,先后配合道路交通等建设工程,对烟墩山遗址、五担岗遗址、申东遗址、小村遗址、小山遗址、船里山遗址、博望土墩墓等十多处先秦时期古文化遗存进行了科学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学术成果。因此,借第一部完整揭示马鞍山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夏商周时期文化序列和文化内涵的《马鞍山五担岗》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之际,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期推动马鞍山及安徽东南部地区的考古科研工作。
座谈研讨

参观马鞍山当涂“天子坟”孙吴墓现场
 
 
参观马鞍山市博物馆
 
  本次会议分开幕式、大会发言、座谈研讨和实地考察四个环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深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在作大会总结时,对马鞍山近年来在考古科研和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马鞍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和迈入文明社会的夏商周时期,特别是在周代吴文化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文标题:五担岗遗址暨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责编:李来玉)
 

作者:

文章出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