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青海省2017年考古工作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8-03-23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作者: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民和鄂家东遗址
 
  鄂家东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美一村鄂家自然村东北相连的高台上,西距喇家遗址直线距离约10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南北宽约70米,面积8400平方米左右。
 
鄂家东遗址航拍图
 
  近年来,当地村民平整耕地、修建水塔、挖埋通水管道等,对遗址西部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一步认识喇家遗址周边区域文化内涵,2017年下半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喇家遗址博物馆对鄂家东遗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获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
 
  此次发掘面积逾5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共计54处,其中房址4座,墓葬2座,灶1座,灰坑47个。遗迹间的打破关系十分丰富。发掘出土陶泥器、玉石器、骨角器等诸类标本达三百多件,可修复的完整陶器四十余件。因发掘区域内原地层已被完全破坏,各类遗迹均开口于表土层下,只能通过遗迹间打破关系、出土器物来辨别文化归属。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本年度发掘的遗存主要属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
 
  马家窑文化遗迹:仅见灰坑,共计21个。灰坑平面形状多呈圆形,袋状平底,少数为筒状平底。其中H7、H8最具代表性,不仅堆积较深,而且出土遗物丰富。
 
陶壶(马家窑文化)
 
  H7为典型的袋状灰坑,平面形状近圆形,弧壁平底。坑内堆积可分为七层:①层底部为人为加工的灰泥硬面;②层为建筑材料(青泥烧土块硬面、红烧土块、草拌泥等)废弃堆积;③~⑤层为生活垃圾(陶片、兽骨、烧灰、炭屑等)废弃堆积;⑥~⑦层为临时性烧土堆积,见有红烧土硬面。坑内出土大量陶片、石器、骨器等。从各层堆积来看,该灰坑至少经历过四次不同目的的利用,集中反映了马家窑文化人类生活的不同状况。
 
粗陶罐(马家窑文化)
 
  H8为筒状灰坑,遭受过盗扰,平面形状呈圆形,直壁平底。该灰坑直径约3米,深度超过2米,坑内堆积可分七层,均夹杂大量烧灰、炭屑、红烧土等,出土遗物极为丰富,各类小件标本达一百余件。据各层堆积包含物推测,该灰坑被生活废弃物所填埋,但是古人为何挖掘如此深的灰坑,其建造用途值得深究。
 
彩陶罐(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灰坑出土大量遗物。据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有彩陶壶、彩陶盆、彩陶钵、素陶碗、素陶钵、粗陶罐、陶杯、陶瓶、穿孔陶刀、陶球、陶饼、陶铃等;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球、石环、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针、骨匕、骨簪等;角器打磨十分精致;水晶未见加工痕迹。
 
陶甑(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彩陶片
 
  齐家文化遗迹:共发现房址3座,灰坑17个。
 
  房址保存状况普遍较差。F1位于遗址西南部,被辛店文化H28打破,并打破马家窑文化H33、H46、H47。该房址平面形状呈凸字形,墙壁被晚期扰动破坏,仅残余5-15厘米,居住面保存较好,中间有圆形灶坑,门道不清,其壁面、居住面、灶坑壁面均涂抹有白灰面,居住面下有两层垫土。
 
F1平面照(齐家文化)
 
  灰坑数量较多,且集中分布。其中,H15、H19、H20、H42口部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四壁竖直或袋状,平底,面积较小,较为规整;H25、H31、H36、H37均为长方形灰坑,直壁平底,面积较大,形状规整。此类齐家文化方形灰坑集中出现,丰富了齐家文化物质生活资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
 
  齐家文化遗迹因被破坏严重,出土遗物相对较少,无可修复的完整陶器。据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主要有侈口罐、高领双耳罐、双大耳罐、盆等,伴出有少量马厂文化彩陶片;石器主要有石刀、石凿、石斧、盘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针,还出土水晶以及少量漆皮。其中,夹砂侈口罐多为叠唇,肩腹部纹饰以蜂窝状绳纹为主,双大耳罐、泥质双耳罐腹部多有竖向划纹,这些特征显示出此处齐家文化遗存的年代可能偏早。
 
  辛店文化遗迹:共发现房址1座,墓葬2座,灶1个,灰坑9个。
 
  F2位于遗址西北部,其西端被现代通水管道破坏。平面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墙壁破坏严重。居住面发现有8个柱洞,4个外围有柱坑,其中两个柱坑内填灰泥,经夯筑,异常坚硬。居住面一侧发现有红烧土壁,周围散布大量烧灰,推测为灶址。
 
  M1、M2均为竖穴土坑墓,平行分布,相距约1.4米。平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皆被晚期扰动严重破坏,仅剩墓坑底部,人骨较为破碎、残缺不全,未发现随葬品,在填土中发现少量陶片。
 
  Z1为临时性灶址,打破辛店文化H24,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圆形,四周有5-8厘米厚的红烧土硬面,底部有大量烧灰和炭屑。
 
  辛店文化灰坑形制规整,以H17、H29为代表,平面形状多呈圆形,袋状平底,坑内堆积多为灰土,出土遗物较为丰富。
 
  辛店文化遗迹出土大量施细绳纹的直口双耳圜底罐,另有少量陶碗、器盖等。陶片主要为夹砂陶,陶色不纯,彩陶极少;出土的石器主要有石杵、石球;骨器主要有骨锥、骨匕、骨饰等。根据出土遗物判断,此次发掘的辛店文化遗存均属山家头期。
 
双耳罐(辛店文化)
 
  鄂家东遗址的发掘,挽救了一批正遭受破坏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考古遗存,明确了民和县中川乡鄂家东遗址存在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诸多文化遗存,进一步丰富了官亭盆地古文化面貌,不仅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并且为深入探究喇家遗址与其关系、官亭盆地古文化格局及相关问题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资料。 (甄强 杜战伟 王倩倩 何克洲)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
 
  “南亚廊道”自古以来是联系南亚诸国与我国内陆及中西亚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师范大学等单位计划于2017年至2021年联合开展“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提供学术支撑。
 
多果滩建筑群遗存航拍照
 
  本次调查力求在既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主线和复线,结合近年来的考古调查成果,对道路沿线城址、驿站、遗址、墓葬、古道、桥梁、石刻等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调查,根据各类遗迹的分布状况探讨主道及可能存在的辅道,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再现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交通网络及古道的变迁沿革。
 
切吉古城东侧夯土墙
 
  根据历年工作现状及5年调查计划,2017年度工作中心主要集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和贵南县境内。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7)907号文件为基础,以道路沿线两侧各200米宽度为界,适当调整调查范围。
 

 曼丈沟段石砌古道

 
  本次田野调查时间为2017年9月12日至9月28日,历时17天,调查路线为日月山口-倒淌河-尕海滩-东巴村-加拉村-褡裢海-切吉水库-大河坝,长约200公里,调查面积约80平方公里。共调查遗迹41处,踏查道路6段,城址32处,烽燧2处,墓葬1处,岩画1处。其中新发现14处,道路、墓葬、岩画均为新发现。其中共和县19处,兴海县14处,贵南县9处。
 
森多桥西建筑遗存采集标本
 
  调查共发现城址32处,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命名及规模大小等情况,可分为4类,即城、堡、建筑遗存和建筑群。其中城址19处,均为历年普查发现,规模较大,在地面可看到较为明显的墙体。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通过考古调查、剖面取样、勘探、航拍等多种手段获取文物及测年、动植物样本,从而更全面地去认识古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城址内涵及年代与以往认识有较大区别。如切吉古城,位于兴海县切吉乡。整体呈“日”字型,其南侧城靠西有一墙体将城分为大小两城。南墙长180米,东墙347米。内部小城北墙长约138米,西墙154米。西墙外围为农田耕地,西南部沿外围一圈修有水渠,南部有一折角内城墙。墙体倒塌严重,残存部分断断续续。以往的调查中认为该城年代较晚,应该为明清时期,但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遗物可知,其明显分为两期,一期以青花瓷为主,少量带有蒙文,年代较晚。一期以建筑构建为主,有大量带手印砖、兽面瓦当、青辊瓦和鸱吻残件,年代较早。且其东侧一段墙体由砂石和土分层夯筑,砂石一层土一层,厚度均在10厘米左右,砂石直径在2~3厘米,此现象也较为特殊。
 
 
色娘沟段古道人工痕迹
 
  堡9处,规模较小,墙圈边长均在100米左右,无明显城墙,经勘探后确认其现存墙体非夯筑构成。建筑遗存3处,均分布于贵南县境内,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墙体等地面建筑破坏殆尽,无法判断其具体遗存性质。其中森多桥以西古建遗址规模较大、地面采集文物丰富。整个遗址南北分布范围约800米,东西约500米。根据地表遗物分布及钻探的堆积情况,可分为边缘区、次边缘区、中心区三个部分,中心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中部东南部、东部被现代壕沟(水渠)破坏。核心区瓦、陶片等遗物集中,灰土堆积厚,包含大量烧土、红烧土、骨骼。现场采集了佛像瓦当、兽面纹瓦当、鸱吻、滴水、板瓦、筒瓦、灰陶片等遗物。建筑群遗址1处,位于贵南县上洛哇村西北山顶台地上,三普登记为5处城址,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遗址分南北两区,相距约400米。由7座建筑遗迹和2座小高台组成。
 
  调查发现道路遗迹6段,均为新发现。分别为上沟后段、色娘沟段、切吉沟段、曼丈沟段、幸福沟段、塔拉滩段。其中色娘沟古道发现多处人工痕迹,痕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在裸露岩体上形成的磨损凹槽,凹槽宽约40~50厘米。并排形成2~3条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距离1~2米,但凹槽中间保持岩性本体,未见磨损情况。该类情况较为常见。其二,靠近冲沟处用石块垒砌路边,一般用3~4层石块垒砌,垒砌高度50~70厘米。其三,在较陡处有多处人工开凿痕迹。开凿成65~75厘米凹槽以便通行。其四,开挖隘口,该类痕迹一般在较陡的无岩性山梁上,隘口宽度均在10米以上。
 
  发现道路主要分布于山脉峡谷之中,连通日月山至兴海县境内。由于道路周边未找到相关遗物对其年代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此次调查路线基本在平原与平原的连接点处,属于道路节点,有其唯一性和特殊性。
 
  此次调查基本摸清共和县、兴海县和贵南县境内历史时期遗存的分布状况。确认几段古道的具体分布及走向,以道路为基础串联了相关古城及其相关遗存。采集较多的遗物标本及测年样本,为今后确认古城及相关遗存的年代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民俗、古环境等的综合调查,对当地的民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古今环境变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必将为该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 (蔡林海 马健  席琳  张生寅)
 
  宋金驿站—循化黑城子
 
  黑城子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比隆村。2017年6~9月,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循化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该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面积556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4座、灰沟13条、灰坑137个,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角器及漆木器等200余件。从该城内所发现遗迹、遗物等情况结合文献记载来判断,该城应是一处宋金时期的驿站遗址。
 
发掘区全景
 
  黑城子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35米,南北宽122米,东西城墙中部各辟有一门,除西南角被河水长期冲蚀而损毁外,其余城墙较为完整。城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高差约25米,其内堆积因早年平田整地而破坏严重,布局不甚清楚。从残存遗迹现象的分布来看,城址北部较为密集,而南部相对稀少。已清理的几座房址均不甚完整,面积约20多平方米,墙基大多用石块垒砌而成,几乎每座房址墙角处均建有一个长约2米、宽1米多,近似火炕的取暖设施,由入火口、火道(两条或三条)、排烟孔组成,火道上覆盖有石块。灰沟多呈西南-东北向,用途不详。形状规整的窖穴类灰坑较少,多为埋藏垃圾的坑状遗迹。
 
房址基础
 
  出土陶器有盆、罐、碗、缽、盘、盒、器盖、纺轮、砚台等,器表多饰有蓝纹、凹弦纹,盆等大口类器物内壁多拍印有圆点纹,部分陶器表面还饰有黑色陶衣。瓷器以宋代耀州窑瓷器为主,器型有碗、盏、盘、碟、执壶、器盖等,酱釉、黑釉及白釉瓷器一般为素面,青釉瓷器部分饰有印花、刻花牡丹、婴戏等纹饰;此外还发现少量白地黑花瓷片及晚期青花瓷片。铁器大多锈蚀严重,器形难辨。铜钱、铁钱主要为北宋时的钱币。另外还出土有色子、围棋子等博戏娱乐用品。堆积中瓦砾较多,但瓦当、滴水发现较少,图案有莲花纹、连珠纹、兽面纹及人面纹等。城内出土动物骨骼极多,以马骨为主,此外还有牛、羊、猪、狗、鹿等骨骼。
 
火炕状取暖设施
 
  根据《宋史》《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及《金史》等文献记载,该城筑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原名甘朴堡,后赐名来同堡,金灭北宋后沿用。金代赵鼎还曾写过一首关于该城的七言绝句—《宿来同堡》“渭北洮南过却春,穷边风雪更愁人。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
 
出土陶器
 
  由甘肃临夏向西越过大力加山口至青海循化、化隆等县,是联系甘青两省的一条古道,宋代为河州与廓州之间往来的主要交通线,而黑城子就处于这条线路上。
 
青釉瓷碗

人面纹瓦当
 
  黑城子是青海省第一座经过考古发掘的古代驿站遗址,为研究宋金时期的交通、邮驿制度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依据。 (王忠信 马骞 李冀源 马福 陈涛)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8年3月22日第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青海省2017年考古工作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18-03-23

  民和鄂家东遗址
 
  鄂家东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美一村鄂家自然村东北相连的高台上,西距喇家遗址直线距离约10公里。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南北宽约70米,面积8400平方米左右。
 
鄂家东遗址航拍图
 
  近年来,当地村民平整耕地、修建水塔、挖埋通水管道等,对遗址西部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一步认识喇家遗址周边区域文化内涵,2017年下半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喇家遗址博物馆对鄂家东遗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工作,获得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
 
  此次发掘面积逾5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共计54处,其中房址4座,墓葬2座,灶1座,灰坑47个。遗迹间的打破关系十分丰富。发掘出土陶泥器、玉石器、骨角器等诸类标本达三百多件,可修复的完整陶器四十余件。因发掘区域内原地层已被完全破坏,各类遗迹均开口于表土层下,只能通过遗迹间打破关系、出土器物来辨别文化归属。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本年度发掘的遗存主要属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
 
  马家窑文化遗迹:仅见灰坑,共计21个。灰坑平面形状多呈圆形,袋状平底,少数为筒状平底。其中H7、H8最具代表性,不仅堆积较深,而且出土遗物丰富。
 
陶壶(马家窑文化)
 
  H7为典型的袋状灰坑,平面形状近圆形,弧壁平底。坑内堆积可分为七层:①层底部为人为加工的灰泥硬面;②层为建筑材料(青泥烧土块硬面、红烧土块、草拌泥等)废弃堆积;③~⑤层为生活垃圾(陶片、兽骨、烧灰、炭屑等)废弃堆积;⑥~⑦层为临时性烧土堆积,见有红烧土硬面。坑内出土大量陶片、石器、骨器等。从各层堆积来看,该灰坑至少经历过四次不同目的的利用,集中反映了马家窑文化人类生活的不同状况。
 
粗陶罐(马家窑文化)
 
  H8为筒状灰坑,遭受过盗扰,平面形状呈圆形,直壁平底。该灰坑直径约3米,深度超过2米,坑内堆积可分七层,均夹杂大量烧灰、炭屑、红烧土等,出土遗物极为丰富,各类小件标本达一百余件。据各层堆积包含物推测,该灰坑被生活废弃物所填埋,但是古人为何挖掘如此深的灰坑,其建造用途值得深究。
 
彩陶罐(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灰坑出土大量遗物。据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有彩陶壶、彩陶盆、彩陶钵、素陶碗、素陶钵、粗陶罐、陶杯、陶瓶、穿孔陶刀、陶球、陶饼、陶铃等;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球、石环、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针、骨匕、骨簪等;角器打磨十分精致;水晶未见加工痕迹。
 
陶甑(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彩陶片
 
  齐家文化遗迹:共发现房址3座,灰坑17个。
 
  房址保存状况普遍较差。F1位于遗址西南部,被辛店文化H28打破,并打破马家窑文化H33、H46、H47。该房址平面形状呈凸字形,墙壁被晚期扰动破坏,仅残余5-15厘米,居住面保存较好,中间有圆形灶坑,门道不清,其壁面、居住面、灶坑壁面均涂抹有白灰面,居住面下有两层垫土。
 
F1平面照(齐家文化)
 
  灰坑数量较多,且集中分布。其中,H15、H19、H20、H42口部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或近正方形,四壁竖直或袋状,平底,面积较小,较为规整;H25、H31、H36、H37均为长方形灰坑,直壁平底,面积较大,形状规整。此类齐家文化方形灰坑集中出现,丰富了齐家文化物质生活资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
 
  齐家文化遗迹因被破坏严重,出土遗物相对较少,无可修复的完整陶器。据初步整理,陶器可辨器型主要有侈口罐、高领双耳罐、双大耳罐、盆等,伴出有少量马厂文化彩陶片;石器主要有石刀、石凿、石斧、盘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骨器主要有骨锥、骨针,还出土水晶以及少量漆皮。其中,夹砂侈口罐多为叠唇,肩腹部纹饰以蜂窝状绳纹为主,双大耳罐、泥质双耳罐腹部多有竖向划纹,这些特征显示出此处齐家文化遗存的年代可能偏早。
 
  辛店文化遗迹:共发现房址1座,墓葬2座,灶1个,灰坑9个。
 
  F2位于遗址西北部,其西端被现代通水管道破坏。平面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墙壁破坏严重。居住面发现有8个柱洞,4个外围有柱坑,其中两个柱坑内填灰泥,经夯筑,异常坚硬。居住面一侧发现有红烧土壁,周围散布大量烧灰,推测为灶址。
 
  M1、M2均为竖穴土坑墓,平行分布,相距约1.4米。平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皆被晚期扰动严重破坏,仅剩墓坑底部,人骨较为破碎、残缺不全,未发现随葬品,在填土中发现少量陶片。
 
  Z1为临时性灶址,打破辛店文化H24,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圆形,四周有5-8厘米厚的红烧土硬面,底部有大量烧灰和炭屑。
 
  辛店文化灰坑形制规整,以H17、H29为代表,平面形状多呈圆形,袋状平底,坑内堆积多为灰土,出土遗物较为丰富。
 
  辛店文化遗迹出土大量施细绳纹的直口双耳圜底罐,另有少量陶碗、器盖等。陶片主要为夹砂陶,陶色不纯,彩陶极少;出土的石器主要有石杵、石球;骨器主要有骨锥、骨匕、骨饰等。根据出土遗物判断,此次发掘的辛店文化遗存均属山家头期。
 
双耳罐(辛店文化)
 
  鄂家东遗址的发掘,挽救了一批正遭受破坏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考古遗存,明确了民和县中川乡鄂家东遗址存在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诸多文化遗存,进一步丰富了官亭盆地古文化面貌,不仅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并且为深入探究喇家遗址与其关系、官亭盆地古文化格局及相关问题提供了一批弥足珍贵的资料。 (甄强 杜战伟 王倩倩 何克洲)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调查
 
  “南亚廊道”自古以来是联系南亚诸国与我国内陆及中西亚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海省文物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师范大学等单位计划于2017年至2021年联合开展“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考古调查,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提供学术支撑。
 
多果滩建筑群遗存航拍照
 
  本次调查力求在既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主线和复线,结合近年来的考古调查成果,对道路沿线城址、驿站、遗址、墓葬、古道、桥梁、石刻等进行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调查,根据各类遗迹的分布状况探讨主道及可能存在的辅道,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再现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交通网络及古道的变迁沿革。
 
切吉古城东侧夯土墙
 
  根据历年工作现状及5年调查计划,2017年度工作中心主要集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和贵南县境内。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7)907号文件为基础,以道路沿线两侧各200米宽度为界,适当调整调查范围。
 

 曼丈沟段石砌古道

 
  本次田野调查时间为2017年9月12日至9月28日,历时17天,调查路线为日月山口-倒淌河-尕海滩-东巴村-加拉村-褡裢海-切吉水库-大河坝,长约200公里,调查面积约80平方公里。共调查遗迹41处,踏查道路6段,城址32处,烽燧2处,墓葬1处,岩画1处。其中新发现14处,道路、墓葬、岩画均为新发现。其中共和县19处,兴海县14处,贵南县9处。
 
森多桥西建筑遗存采集标本
 
  调查共发现城址32处,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命名及规模大小等情况,可分为4类,即城、堡、建筑遗存和建筑群。其中城址19处,均为历年普查发现,规模较大,在地面可看到较为明显的墙体。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通过考古调查、剖面取样、勘探、航拍等多种手段获取文物及测年、动植物样本,从而更全面地去认识古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城址内涵及年代与以往认识有较大区别。如切吉古城,位于兴海县切吉乡。整体呈“日”字型,其南侧城靠西有一墙体将城分为大小两城。南墙长180米,东墙347米。内部小城北墙长约138米,西墙154米。西墙外围为农田耕地,西南部沿外围一圈修有水渠,南部有一折角内城墙。墙体倒塌严重,残存部分断断续续。以往的调查中认为该城年代较晚,应该为明清时期,但从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遗物可知,其明显分为两期,一期以青花瓷为主,少量带有蒙文,年代较晚。一期以建筑构建为主,有大量带手印砖、兽面瓦当、青辊瓦和鸱吻残件,年代较早。且其东侧一段墙体由砂石和土分层夯筑,砂石一层土一层,厚度均在10厘米左右,砂石直径在2~3厘米,此现象也较为特殊。
 
 
色娘沟段古道人工痕迹
 
  堡9处,规模较小,墙圈边长均在100米左右,无明显城墙,经勘探后确认其现存墙体非夯筑构成。建筑遗存3处,均分布于贵南县境内,出土大量建筑构件,墙体等地面建筑破坏殆尽,无法判断其具体遗存性质。其中森多桥以西古建遗址规模较大、地面采集文物丰富。整个遗址南北分布范围约800米,东西约500米。根据地表遗物分布及钻探的堆积情况,可分为边缘区、次边缘区、中心区三个部分,中心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中部东南部、东部被现代壕沟(水渠)破坏。核心区瓦、陶片等遗物集中,灰土堆积厚,包含大量烧土、红烧土、骨骼。现场采集了佛像瓦当、兽面纹瓦当、鸱吻、滴水、板瓦、筒瓦、灰陶片等遗物。建筑群遗址1处,位于贵南县上洛哇村西北山顶台地上,三普登记为5处城址,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遗址分南北两区,相距约400米。由7座建筑遗迹和2座小高台组成。
 
  调查发现道路遗迹6段,均为新发现。分别为上沟后段、色娘沟段、切吉沟段、曼丈沟段、幸福沟段、塔拉滩段。其中色娘沟古道发现多处人工痕迹,痕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在裸露岩体上形成的磨损凹槽,凹槽宽约40~50厘米。并排形成2~3条凹槽,凹槽与凹槽之间距离1~2米,但凹槽中间保持岩性本体,未见磨损情况。该类情况较为常见。其二,靠近冲沟处用石块垒砌路边,一般用3~4层石块垒砌,垒砌高度50~70厘米。其三,在较陡处有多处人工开凿痕迹。开凿成65~75厘米凹槽以便通行。其四,开挖隘口,该类痕迹一般在较陡的无岩性山梁上,隘口宽度均在10米以上。
 
  发现道路主要分布于山脉峡谷之中,连通日月山至兴海县境内。由于道路周边未找到相关遗物对其年代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此次调查路线基本在平原与平原的连接点处,属于道路节点,有其唯一性和特殊性。
 
  此次调查基本摸清共和县、兴海县和贵南县境内历史时期遗存的分布状况。确认几段古道的具体分布及走向,以道路为基础串联了相关古城及其相关遗存。采集较多的遗物标本及测年样本,为今后确认古城及相关遗存的年代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民俗、古环境等的综合调查,对当地的民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古今环境变迁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必将为该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 (蔡林海 马健  席琳  张生寅)
 
  宋金驿站—循化黑城子
 
  黑城子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比隆村。2017年6~9月,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循化县文物管理所联合组队对该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面积556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4座、灰沟13条、灰坑137个,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角器及漆木器等200余件。从该城内所发现遗迹、遗物等情况结合文献记载来判断,该城应是一处宋金时期的驿站遗址。
 
发掘区全景
 
  黑城子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135米,南北宽122米,东西城墙中部各辟有一门,除西南角被河水长期冲蚀而损毁外,其余城墙较为完整。城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高差约25米,其内堆积因早年平田整地而破坏严重,布局不甚清楚。从残存遗迹现象的分布来看,城址北部较为密集,而南部相对稀少。已清理的几座房址均不甚完整,面积约20多平方米,墙基大多用石块垒砌而成,几乎每座房址墙角处均建有一个长约2米、宽1米多,近似火炕的取暖设施,由入火口、火道(两条或三条)、排烟孔组成,火道上覆盖有石块。灰沟多呈西南-东北向,用途不详。形状规整的窖穴类灰坑较少,多为埋藏垃圾的坑状遗迹。
 
房址基础
 
  出土陶器有盆、罐、碗、缽、盘、盒、器盖、纺轮、砚台等,器表多饰有蓝纹、凹弦纹,盆等大口类器物内壁多拍印有圆点纹,部分陶器表面还饰有黑色陶衣。瓷器以宋代耀州窑瓷器为主,器型有碗、盏、盘、碟、执壶、器盖等,酱釉、黑釉及白釉瓷器一般为素面,青釉瓷器部分饰有印花、刻花牡丹、婴戏等纹饰;此外还发现少量白地黑花瓷片及晚期青花瓷片。铁器大多锈蚀严重,器形难辨。铜钱、铁钱主要为北宋时的钱币。另外还出土有色子、围棋子等博戏娱乐用品。堆积中瓦砾较多,但瓦当、滴水发现较少,图案有莲花纹、连珠纹、兽面纹及人面纹等。城内出土动物骨骼极多,以马骨为主,此外还有牛、羊、猪、狗、鹿等骨骼。
 
火炕状取暖设施
 
  根据《宋史》《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及《金史》等文献记载,该城筑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原名甘朴堡,后赐名来同堡,金灭北宋后沿用。金代赵鼎还曾写过一首关于该城的七言绝句—《宿来同堡》“渭北洮南过却春,穷边风雪更愁人。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
 
出土陶器
 
  由甘肃临夏向西越过大力加山口至青海循化、化隆等县,是联系甘青两省的一条古道,宋代为河州与廓州之间往来的主要交通线,而黑城子就处于这条线路上。
 
青釉瓷碗

人面纹瓦当
 
  黑城子是青海省第一座经过考古发掘的古代驿站遗址,为研究宋金时期的交通、邮驿制度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依据。 (王忠信 马骞 李冀源 马福 陈涛)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8年3月22日第7版)

 

作者: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