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涉江渡淮”探源古文明

发布时间:2018-05-04文章出处:安徽日报作者:晋文婧
  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水运大通道,引江济淮工程堪称与之比肩。从谋划到实施,引江济淮工程项目时间跨度之长在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历史上绝无仅有。根据2017年8月份定稿的《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文物考古调查报告》,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境内共涉及44处文物,包括古建筑3处、古遗址古墓葬41处。
 
  6月底,考古人员将完成沿线考古勘探和古建筑资料收集工作,并同期开展部分沿线遗址的考古发掘,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三官庙遗址等4处文物点的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开工。
 
  “南下”与“北上”,文化遗存遍布江淮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润泽安徽、惠及河南,造福淮河、辐射中原,具有保障供水、发展航运、改善环境等巨大综合效益。工程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是前期专项设施征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淮河流域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6市及合肥、六安、滁州的部分区域。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邓峰介绍,淮河安徽段文化遗存丰富,江淮之间则是古文明发源地。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与淮河,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淮河安徽段在最近这几年曾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化遗存,譬如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蚌埠禹会村、固镇南城孜、宿州芦城孜、亳州曹氏家族墓葬、寿县楚国都城等,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分布在淮河两岸。江淮之间及巢湖沿岸,也是古文明起源地之一,考古工作人员发现的凌家滩文化和环巢湖文化遗存,既是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原文化南下交流和南方自然资源北进的载体。专家介绍,在这一带内,密集分布着一种商周时期非常显著的遗址形态——台形遗址,面积一般在10000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以上,时代跨越新石器晚期到西周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遗存。
 
  文物保护“先行”,9支队伍进驻遗址现场
 
  考古工作一般需经历调查、勘探和发掘三个阶段。早在2014年12月,安徽省考古所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次根据引江济淮工程设计部门提供的可研阶段规划图纸展开了持续约1个半月的实地踏查,基本摸清沿线文物分布情况。后来,随着工程图纸的较大修改,经过数次论证与修改,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最终形成了2017年8月版的 《引江济淮工程 (初步设计阶段)文物考古调查报告》。2018年3月21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文物保护合同》,在此之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提前安排两支调查组对工程沿线的文物点展开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对于部分开工在即且协调用地完毕的文物点第一时间安排勘探队进驻现场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目前确认,工程沿线的44处文物点,涉及到3个地级市的9个区县,年代从新石器至晚清,以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最多,年代较早,学术意义重大。从规模上看,这些遗址少则一两千平方米,多则上万平方米,体量庞大;从地域上看,庐江县文物点最多为20处,肥西县10处,寿县7处,合肥市高新区4处,枞阳、桐城和淮南各1处,分布范围较广泛。据介绍,完成勘探的文物点,下一步将草拟发掘计划。目前,8支发掘队伍和1支古建筑测绘队伍已经进驻现场。2018年年内,安徽省考古所将至少组织开展36处文物点的文物保护工作。专家介绍,预计在2021年完成并提交考古发掘报告。这一重大考古项目,有望获得大批考古成果,将带来一次学术研究的高潮,推动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研究。
 
  适度开放考古现场,向公众科学诠释文明史
 
  邓峰介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开放考古发掘现场,让大众走进来,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文物保护意识,为考古工作提供更好的群众基础,是本次文保的一大目的。
 
  公众参与考古发掘,不仅可以掌握相关考古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物、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并通过影响身边人,逐步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降低人为伤害文物事件发生的概率。正如业界专家所言,公众参与考古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古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向公众科学诠释古代遗迹、遗物等,促进公众对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提高公众对古代遗迹、遗物等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对中华灿烂文明的自豪感,珍视并自觉保护古代文化遗产。
 
(原文刊于:《安徽日报》2018年5月4日第10版)
 
责编:荼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涉江渡淮”探源古文明

发布时间:2018-05-04

  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水运大通道,引江济淮工程堪称与之比肩。从谋划到实施,引江济淮工程项目时间跨度之长在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历史上绝无仅有。根据2017年8月份定稿的《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文物考古调查报告》,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境内共涉及44处文物,包括古建筑3处、古遗址古墓葬41处。
 
  6月底,考古人员将完成沿线考古勘探和古建筑资料收集工作,并同期开展部分沿线遗址的考古发掘,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三官庙遗址等4处文物点的考古发掘目前已经开工。
 
  “南下”与“北上”,文化遗存遍布江淮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润泽安徽、惠及河南,造福淮河、辐射中原,具有保障供水、发展航运、改善环境等巨大综合效益。工程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是前期专项设施征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淮河流域包括阜阳、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6市及合肥、六安、滁州的部分区域。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邓峰介绍,淮河安徽段文化遗存丰富,江淮之间则是古文明发源地。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与淮河,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淮河安徽段在最近这几年曾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化遗存,譬如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蚌埠禹会村、固镇南城孜、宿州芦城孜、亳州曹氏家族墓葬、寿县楚国都城等,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分布在淮河两岸。江淮之间及巢湖沿岸,也是古文明起源地之一,考古工作人员发现的凌家滩文化和环巢湖文化遗存,既是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原文化南下交流和南方自然资源北进的载体。专家介绍,在这一带内,密集分布着一种商周时期非常显著的遗址形态——台形遗址,面积一般在10000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以上,时代跨越新石器晚期到西周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遗存。
 
  文物保护“先行”,9支队伍进驻遗址现场
 
  考古工作一般需经历调查、勘探和发掘三个阶段。早在2014年12月,安徽省考古所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次根据引江济淮工程设计部门提供的可研阶段规划图纸展开了持续约1个半月的实地踏查,基本摸清沿线文物分布情况。后来,随着工程图纸的较大修改,经过数次论证与修改,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最终形成了2017年8月版的 《引江济淮工程 (初步设计阶段)文物考古调查报告》。2018年3月21日,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文物保护合同》,在此之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提前安排两支调查组对工程沿线的文物点展开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对于部分开工在即且协调用地完毕的文物点第一时间安排勘探队进驻现场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目前确认,工程沿线的44处文物点,涉及到3个地级市的9个区县,年代从新石器至晚清,以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最多,年代较早,学术意义重大。从规模上看,这些遗址少则一两千平方米,多则上万平方米,体量庞大;从地域上看,庐江县文物点最多为20处,肥西县10处,寿县7处,合肥市高新区4处,枞阳、桐城和淮南各1处,分布范围较广泛。据介绍,完成勘探的文物点,下一步将草拟发掘计划。目前,8支发掘队伍和1支古建筑测绘队伍已经进驻现场。2018年年内,安徽省考古所将至少组织开展36处文物点的文物保护工作。专家介绍,预计在2021年完成并提交考古发掘报告。这一重大考古项目,有望获得大批考古成果,将带来一次学术研究的高潮,推动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研究。
 
  适度开放考古现场,向公众科学诠释文明史
 
  邓峰介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开放考古发掘现场,让大众走进来,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文物保护意识,为考古工作提供更好的群众基础,是本次文保的一大目的。
 
  公众参与考古发掘,不仅可以掌握相关考古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物、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并通过影响身边人,逐步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降低人为伤害文物事件发生的概率。正如业界专家所言,公众参与考古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古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向公众科学诠释古代遗迹、遗物等,促进公众对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提高公众对古代遗迹、遗物等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对中华灿烂文明的自豪感,珍视并自觉保护古代文化遗产。
 
(原文刊于:《安徽日报》2018年5月4日第10版)
 
责编:荼荼

作者:晋文婧

文章出处: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