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7-12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张蕾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序列层,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30万年到21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可以上溯至150万年至170万年前。不过,一些科学家表示,有证据显示古人类活动从200万年前就开始了。

在蓝田上陈村一带第27层古土壤中取出的石器近景。资料图片

  在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照宇等人详细描述了黄土高原新的上陈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S15至L28层段中发现的早更新世石块,其中82个被打击过,14个未经打击。被打击过的石块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这些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作者还在文中介绍了两枚有打击痕迹的石锤。此外,科学家在该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鹿的下颌骨断块、牛科动物和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根据对上陈地区发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鉴定以及高密度高分辨率古地磁定年技术,科学家确定了这些人工制品文化序列的年代。作者指出,在这个地层剖面的中下部,17个层位都含有人工制品,其中石制品主要发现于潮湿温暖气候下形成的11个古土壤层中,只有6个黄土地层中含有人工制品。“这17个含有人工制品的文化层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2万年到126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但具体什么样的人种使用了这些工具,还需找到相当年代的人类化石才能确认。”朱照宇表示。

  由于黄土松散,垮塌后形成的沟谷被雨水、河流冲刷后容易露出内在的留存物,所以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原始剖面。“黄土是在风力作用下从西部和西北部吹扬起来的粉尘,落到黄土高原形成粉砂状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中——这与之前塔吉克斯坦发现的类似人工制品序列遵循相同的气候模式。”朱照宇强调说。

(图文转自:《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2日08版)

责编:荼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8-07-12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一带新发现的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序列层,时间可以追溯到大约130万年到21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此前认为的更早。

  迄今最早的非洲以外古人类证据来自格鲁吉亚的德马尼斯,该区域发现了185万年前直立人的化石及其使用的工具。其他在中国和印尼爪哇岛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可以上溯至150万年至170万年前。不过,一些科学家表示,有证据显示古人类活动从200万年前就开始了。

在蓝田上陈村一带第27层古土壤中取出的石器近景。资料图片

  在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照宇等人详细描述了黄土高原新的上陈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S15至L28层段中发现的早更新世石块,其中82个被打击过,14个未经打击。被打击过的石块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这些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作者还在文中介绍了两枚有打击痕迹的石锤。此外,科学家在该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鹿的下颌骨断块、牛科动物和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

  根据对上陈地区发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鉴定以及高密度高分辨率古地磁定年技术,科学家确定了这些人工制品文化序列的年代。作者指出,在这个地层剖面的中下部,17个层位都含有人工制品,其中石制品主要发现于潮湿温暖气候下形成的11个古土壤层中,只有6个黄土地层中含有人工制品。“这17个含有人工制品的文化层时间跨度长达约85万年,显示了古人类可能在212万年到126万年前曾反复地(不一定连续地)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但具体什么样的人种使用了这些工具,还需找到相当年代的人类化石才能确认。”朱照宇表示。

  由于黄土松散,垮塌后形成的沟谷被雨水、河流冲刷后容易露出内在的留存物,所以给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原始剖面。“黄土是在风力作用下从西部和西北部吹扬起来的粉尘,落到黄土高原形成粉砂状沉积物,主要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中——这与之前塔吉克斯坦发现的类似人工制品序列遵循相同的气候模式。”朱照宇强调说。

(图文转自:《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2日08版)

责编:荼荼

作者:张蕾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