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沿着农耕文明足迹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敖汉旗召开

发布时间:2018-09-13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齐泽垚

  9月的敖汉,秋风阵阵,粟黍飘香。已传承8000年小米种植历史的敖汉人民又迎来了一个满载愉悦与希望的小米丰收年。9月8日,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召开,本次会议以“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商业精英深入研讨敖汉8000年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其当代价值,探寻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赤峰市人民政府、北京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赤峰市文广新局、赤峰市农牧业局协办,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

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考古为敖汉旱作农业打上文化底色

  早在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通过浮选法,获得了经人工栽培的粟、黍的碳化籽粒,结合定居的村落、成熟的农耕用具、谷物加工用具,可以证实距今约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时期,旱作农业系统在敖汉旗境内已经形成。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粟黍碳化籽粒比中东欧地区早近2700年之久,敖汉地区可谓当之无愧的世界小米起源地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徐光冀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徐光冀研究员从事西辽河流域区域考古已逾60年。在此次会议上他对敖汉地区作为粟黍的起源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粟和黍的出现标志着史前时期农业文明的产生,农业的产生才可以使人类过上定居的生活,定居产生以后才会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并最终产生国家。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从农耕文明的产生开始的。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言,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是“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在诸多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于饮食考古方面尤有建树。在此次会议中,他强调,从世界范围来看,诸多文明的起源都与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玛雅文明与玉米关系密切,两河流域的文明与大麦、小麦息息相关。中国北方的文明则与粟黍的关系密切。古代游牧民族也需要吃粮食,农耕与游牧的对立与融合,在很多时候是围绕粮食展开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就是小米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认为,农作物与地区文明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大型的城址、祭坛、水利工程等构筑规模巨大的工程,其背后一定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社会生产能力,尤其是强大农业生产能力的支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实施十年后,于去年成功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从考古学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距今约8000年前的小米的产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曾主持过兴隆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兴隆洼文化8000年碳化粟黍籽粒的发掘者、见证者与研究者。他在“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文明起源”的报告中谈到,从东西方位来看,敖汉旗位于亚欧大陆的东方,从南北方位来看,敖汉旗位于亚欧大陆的东方的中部地区,是文明交流交汇的聚集点,这为原产于中国的粟黍向西方和南部地区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而这种传播已经越来越被当今的考古学研究所证实。敖汉旗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除了出土距今8000年的粟黍炭化籽粒外,还发现了玉猪龙、玉玦、祭坛等与农事相关的文明礼仪的遗迹、遗物,可见敖汉地区的史前旱作农业系统历史悠长。

  敖汉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日益突出

  敖汉旗旱作农业以小米为龙头,至今已经延续8000年。由于敖汉地处于中国干旱地区,特殊的土壤、日照、雨水条件造就了敖汉地区的黄金苗、毛毛谷、小红谷等特色品种。在敖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的敖汉人在此生息繁衍,将小米种植、传承、传播的事业延续了8000年。由于敖汉小米历史底蕴深厚、营养丰富、口感极佳,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旗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副主任卡洛琳·珍妮·莱格罗斯女士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副主任卡洛琳·珍妮·莱格罗斯女士在发言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除饥饿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愿同世界各国组织、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积极开展合作,以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景——一个零饥饿的世界。每年粮食计划署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8000多万人提供紧急粮食救援,并与社区一道改善人们营养,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给人类粮食安全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来生产粮食。相对于其他旱作农业而言,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是一种更合理的农业耕作模式,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得到升级并推广到其他地方。经过7000多年的不断探寻与改进,该地区的人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之路,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持续下一个70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敖汉小米为小农生产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敖汉旱作农业体系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巨大的典范,应与世界积极分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作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报告。他指出,就农业到生态、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传统的物种、传统生产技术、景观等综合内容。农业文化遗产不是落后的。100年前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美国农业的不可持续的现象就到中国进行学习,而今中国农业的发展进步也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从自身进行学习,发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认识传统农业的价值。农耕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开创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乡村振兴新模式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曾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物质根基。在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将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生存之道,转化为富民强国、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是值得思考和践行的时代命题。

北京大学博士后导师、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金融学家王岽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大学博士后导师、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金融学家王岽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角度介绍了个人对于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看法。他说,中国具有8000余年的小米种植史,其现代价值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发掘、研究。在当今社会,金融在各类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在今后敖汉的小米产业发展中,应着重发挥金融的融合、共享作用,通过强有力的基础建设、

小米发展等纽带让所有的小米产业相关者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助推敖汉乡村振兴。

敖汉旗政府旗长于宝君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敖汉旗政府旗长于宝君在发言时谈到,2014—2017年,敖汉旗委、旗政府分别以小米起源、产业发展、绿色有机、品牌和贸易为主题,连续承办了四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敖汉小米立足文化、品牌、资源优势,已经成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向标”、富民强旗产业的“主力军”。

赤峰市政协副主席、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赤峰市政协副主席、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敖汉旗小米产业在助推当地产业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实现敖汉旗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他说,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敖汉旗深入落实党中央精神,立足于双遗产的优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大力发展小米种养循环经济,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使小米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让土里长出致富的“软黄金”;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文化振兴相结合,着力打造农耕文化的发扬点、民族文化的传播点、农业效益的增长点、区域经济的促进点,重点讲好一粒米的故事;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振兴相结合,将生产系统保护、资源的持续利用贯穿于农业绿色发展之中;推动小米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人才振兴相结合,加快农村人才体系建设,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小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让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活振兴相结合,加快敖汉小米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提高农民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增值收效,让农民端稳致富达小康的“金饭碗”。

合影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近年来,敖汉旗委、旗政府全力保护和发展敖汉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不懈地努力逐步构建了新时代敖汉小米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如今敖汉小米登上了敖汉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为稳步实现敖汉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贡献着8000年的执着与坚韧。可以说,敖汉旗沿着农耕文明足迹开创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正日益成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沿着农耕文明足迹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敖汉旗召开

发布时间:2018-09-13

  9月的敖汉,秋风阵阵,粟黍飘香。已传承8000年小米种植历史的敖汉人民又迎来了一个满载愉悦与希望的小米丰收年。9月8日,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召开,本次会议以“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商业精英深入研讨敖汉8000年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发掘其当代价值,探寻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赤峰市人民政府、北京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赤峰市文广新局、赤峰市农牧业局协办,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

会场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考古为敖汉旱作农业打上文化底色

  早在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通过浮选法,获得了经人工栽培的粟、黍的碳化籽粒,结合定居的村落、成熟的农耕用具、谷物加工用具,可以证实距今约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时期,旱作农业系统在敖汉旗境内已经形成。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粟黍碳化籽粒比中东欧地区早近2700年之久,敖汉地区可谓当之无愧的世界小米起源地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徐光冀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徐光冀研究员从事西辽河流域区域考古已逾60年。在此次会议上他对敖汉地区作为粟黍的起源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粟和黍的出现标志着史前时期农业文明的产生,农业的产生才可以使人类过上定居的生活,定居产生以后才会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并最终产生国家。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从农耕文明的产生开始的。正如苏秉琦先生所言,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是“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在诸多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于饮食考古方面尤有建树。在此次会议中,他强调,从世界范围来看,诸多文明的起源都与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玛雅文明与玉米关系密切,两河流域的文明与大麦、小麦息息相关。中国北方的文明则与粟黍的关系密切。古代游牧民族也需要吃粮食,农耕与游牧的对立与融合,在很多时候是围绕粮食展开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就是小米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认为,农作物与地区文明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大型的城址、祭坛、水利工程等构筑规模巨大的工程,其背后一定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社会生产能力,尤其是强大农业生产能力的支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实施十年后,于去年成功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从考古学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距今约8000年前的小米的产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研究员曾主持过兴隆沟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兴隆洼文化8000年碳化粟黍籽粒的发掘者、见证者与研究者。他在“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文明起源”的报告中谈到,从东西方位来看,敖汉旗位于亚欧大陆的东方,从南北方位来看,敖汉旗位于亚欧大陆的东方的中部地区,是文明交流交汇的聚集点,这为原产于中国的粟黍向西方和南部地区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而这种传播已经越来越被当今的考古学研究所证实。敖汉旗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除了出土距今8000年的粟黍炭化籽粒外,还发现了玉猪龙、玉玦、祭坛等与农事相关的文明礼仪的遗迹、遗物,可见敖汉地区的史前旱作农业系统历史悠长。

  敖汉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日益突出

  敖汉旗旱作农业以小米为龙头,至今已经延续8000年。由于敖汉地处于中国干旱地区,特殊的土壤、日照、雨水条件造就了敖汉地区的黄金苗、毛毛谷、小红谷等特色品种。在敖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的敖汉人在此生息繁衍,将小米种植、传承、传播的事业延续了8000年。由于敖汉小米历史底蕴深厚、营养丰富、口感极佳,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旗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副主任卡洛琳·珍妮·莱格罗斯女士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副主任卡洛琳·珍妮·莱格罗斯女士在发言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除饥饿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愿同世界各国组织、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积极开展合作,以实现我们的共同愿景——一个零饥饿的世界。每年粮食计划署为全球80多个国家的8000多万人提供紧急粮食救援,并与社区一道改善人们营养,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气候变化给人类粮食安全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来生产粮食。相对于其他旱作农业而言,敖汉旗的旱作农业系统是一种更合理的农业耕作模式,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得到升级并推广到其他地方。经过7000多年的不断探寻与改进,该地区的人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农业之路,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持续下一个70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敖汉小米为小农生产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敖汉旱作农业体系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巨大的典范,应与世界积极分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作了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报告。他指出,就农业到生态、文化以及经济发展,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传统的物种、传统生产技术、景观等综合内容。农业文化遗产不是落后的。100年前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美国农业的不可持续的现象就到中国进行学习,而今中国农业的发展进步也面临不可持续的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从自身进行学习,发掘传统农业的精华,认识传统农业的价值。农耕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育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为世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中国方案。

  开创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乡村振兴新模式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曾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物质根基。在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将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生存之道,转化为富民强国、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是值得思考和践行的时代命题。

北京大学博士后导师、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金融学家王岽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北京大学博士后导师、新农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金融学家王岽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角度介绍了个人对于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看法。他说,中国具有8000余年的小米种植史,其现代价值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发掘、研究。在当今社会,金融在各类经济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在今后敖汉的小米产业发展中,应着重发挥金融的融合、共享作用,通过强有力的基础建设、

小米发展等纽带让所有的小米产业相关者能够参与进来,共同助推敖汉乡村振兴。

敖汉旗政府旗长于宝君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敖汉旗政府旗长于宝君在发言时谈到,2014—2017年,敖汉旗委、旗政府分别以小米起源、产业发展、绿色有机、品牌和贸易为主题,连续承办了四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敖汉小米立足文化、品牌、资源优势,已经成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向标”、富民强旗产业的“主力军”。

赤峰市政协副主席、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发言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赤峰市政协副主席、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在发言中着重介绍了敖汉旗小米产业在助推当地产业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实现敖汉旗乡村振兴的具体做法。他说,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敖汉旗深入落实党中央精神,立足于双遗产的优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产业振兴相结合,紧紧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大力发展小米种养循环经济,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使小米成为贫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让土里长出致富的“软黄金”;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文化振兴相结合,着力打造农耕文化的发扬点、民族文化的传播点、农业效益的增长点、区域经济的促进点,重点讲好一粒米的故事;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振兴相结合,将生产系统保护、资源的持续利用贯穿于农业绿色发展之中;推动小米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人才振兴相结合,加快农村人才体系建设,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小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让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活振兴相结合,加快敖汉小米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提高农民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增值收效,让农民端稳致富达小康的“金饭碗”。

合影 本网记者 齐泽垚/摄

  近年来,敖汉旗委、旗政府全力保护和发展敖汉农业文化遗产,通过不懈地努力逐步构建了新时代敖汉小米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如今敖汉小米登上了敖汉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为稳步实现敖汉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贡献着8000年的执着与坚韧。可以说,敖汉旗沿着农耕文明足迹开创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正日益成熟。

 

作者:齐泽垚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