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千年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侧记

发布时间:2018-09-13文章出处:中国文化报作者:李佳霖

  9月8日至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等主办,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起源:8000年前已经种植小米

  关于小米的起源,学术界认为可能有西辽河流域、太行山东麓、黄河中游三大区域,而敖汉旗正好处于西辽河流域。那么,在史前时期,当地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呢?兴隆沟遗址的发掘给这个疑问提供了答案。

  兴隆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东部,距今近8000年,于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对该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5600余平方米,清理出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

  2001年,编号F10的居住面上,考古人员选取了一些土样进行浮选,找到了数量较少的炭化粟。因为数量有限,考古人员未对其结果做定论。2002年,在遗址的堆积层内,考古人员再次发现了多达1500余粒炭化谷物的标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专家赵志军对这些炭化粟检测的结果显示,这些小米已经是人工栽培的形态,而且比陕西鱼化寨要早几百年。

  之后,这一结论也经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进行了验证,最终结果显示,兴隆沟遗址出土的小米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小米种子,比欧洲早2700年。与此同时,对敖汉地区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标本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约8000年之前,敖汉地区古人的主食中粟或黍占60%至80%,表明那时粟、黍已经成为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再结合定居村落的出现以及成熟的掘土、谷物加工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证实在8000年之前该地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形成,为红山文化的发展以及红山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敖汉史前研究基地主任刘国祥说。

  随后,这项考古发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认可: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又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延续千年的旱作农业文明

  历经8000年的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不但没有在敖汉旗灭绝,反而繁衍不息,代代传承。敖汉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国强介绍,粟、黍多生长在旱坡地上,且株型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时至今日,当地仍然保留着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敖汉杂粮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者沙地,土质和空气都无污染,现在小米等杂粮的种植还是施用积造的农家肥,很少施用化肥。”梁国强说,耕作方式、机制的延续,使得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实现了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追求高产、不断更新品种,但敖汉旗却一直沿用历经千年的传统品种。”梁国强表示,这些老品种不会因为连年种植而退化,这是因为当地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自留种的方法。据悉,每到收获季节,当地农民都会从长势最好的田地中把籽粒最饱满、穗子最大的植株挑选出来,年年重复同样的方法,依靠大自然的考验和严苛的人工挑选,留下抗逆性好、又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和很多培育的杂交品种相比,传统的老品种在产量方面自然占不上优势,但它们却最天然,与当地自然和生态环境最合拍。”梁国强说。

  在长期的农业耕作实践中,敖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文化,并世代传承。“流传在敖汉旗境内的庙会、祭星、祈雨、撒灯以及民间的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呼图格沁、跑黄河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耕文化习俗,都得到保护和延续。”梁国强说。

  保护和发展: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旱作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受现代农业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影响,农民对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缺乏正确认识,给遗产地保护带来一些困难。再如农业遗产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无法实现。”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说。

  邱文博表示,因为深知这项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的艰难,所以敖汉旗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敖汉旗内旱作种子资源繁多,保护这些种子资源,对于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物种的丰富性至关重要,近年来,敖汉旗对濒临灭绝的农家传统种植种子进行搜集整理,共搜集到谷子、高粱、糜子、杂豆等传统品种218个,并对种子资源进行实物和电子数据整理,建立了敖汉旗农业文化遗产品种保护基地,挽救濒临灭绝的传统种子资源31个。”邱文博说。

  “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还将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邱文博说,近年来,敖汉旗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不断壮大绿色有机小米生产基地,推动企业研制以小米为原料、老少皆宜的有机健康食品,还将小米产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连接,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图文转自《中国文化报》2018年9月12日第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千年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侧记

发布时间:2018-09-13

  9月8日至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等主办,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旱作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起源:8000年前已经种植小米

  关于小米的起源,学术界认为可能有西辽河流域、太行山东麓、黄河中游三大区域,而敖汉旗正好处于西辽河流域。那么,在史前时期,当地人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呢?兴隆沟遗址的发掘给这个疑问提供了答案。

  兴隆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东部,距今近8000年,于20世纪8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与敖汉旗博物馆联合对该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5600余平方米,清理出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

  2001年,编号F10的居住面上,考古人员选取了一些土样进行浮选,找到了数量较少的炭化粟。因为数量有限,考古人员未对其结果做定论。2002年,在遗址的堆积层内,考古人员再次发现了多达1500余粒炭化谷物的标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专家赵志军对这些炭化粟检测的结果显示,这些小米已经是人工栽培的形态,而且比陕西鱼化寨要早几百年。

  之后,这一结论也经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进行了验证,最终结果显示,兴隆沟遗址出土的小米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小米种子,比欧洲早2700年。与此同时,对敖汉地区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标本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约8000年之前,敖汉地区古人的主食中粟或黍占60%至80%,表明那时粟、黍已经成为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再结合定居村落的出现以及成熟的掘土、谷物加工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证实在8000年之前该地旱作农业系统已经形成,为红山文化的发展以及红山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敖汉史前研究基地主任刘国祥说。

  随后,这项考古发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认可: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又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延续千年的旱作农业文明

  历经8000年的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不但没有在敖汉旗灭绝,反而繁衍不息,代代传承。敖汉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梁国强介绍,粟、黍多生长在旱坡地上,且株型较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时至今日,当地仍然保留着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敖汉杂粮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者沙地,土质和空气都无污染,现在小米等杂粮的种植还是施用积造的农家肥,很少施用化肥。”梁国强说,耕作方式、机制的延续,使得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实现了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追求高产、不断更新品种,但敖汉旗却一直沿用历经千年的传统品种。”梁国强表示,这些老品种不会因为连年种植而退化,这是因为当地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自留种的方法。据悉,每到收获季节,当地农民都会从长势最好的田地中把籽粒最饱满、穗子最大的植株挑选出来,年年重复同样的方法,依靠大自然的考验和严苛的人工挑选,留下抗逆性好、又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子。“和很多培育的杂交品种相比,传统的老品种在产量方面自然占不上优势,但它们却最天然,与当地自然和生态环境最合拍。”梁国强说。

  在长期的农业耕作实践中,敖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文化,并世代传承。“流传在敖汉旗境内的庙会、祭星、祈雨、撒灯以及民间的扭秧歌、踩高跷、唱大戏、呼图格沁、跑黄河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耕文化习俗,都得到保护和延续。”梁国强说。

  保护和发展:用“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旱作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受现代农业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影响,农民对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缺乏正确认识,给遗产地保护带来一些困难。再如农业遗产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使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无法实现。”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说。

  邱文博表示,因为深知这项遗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的艰难,所以敖汉旗在保护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敖汉旗内旱作种子资源繁多,保护这些种子资源,对于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物种的丰富性至关重要,近年来,敖汉旗对濒临灭绝的农家传统种植种子进行搜集整理,共搜集到谷子、高粱、糜子、杂豆等传统品种218个,并对种子资源进行实物和电子数据整理,建立了敖汉旗农业文化遗产品种保护基地,挽救濒临灭绝的传统种子资源31个。”邱文博说。

  “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还将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邱文博说,近年来,敖汉旗充分发挥旱作农业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不断壮大绿色有机小米生产基地,推动企业研制以小米为原料、老少皆宜的有机健康食品,还将小米产业发展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连接,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图文转自《中国文化报》2018年9月12日第8版)

作者:李佳霖

文章出处: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