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海丝”与“陆丝”的对比研究 ——兼谈“丝路”与“大航海”》纪要

发布时间:2018-11-01文章出处:“广州考古”微信号作者:林莉琼

  2018年10月30日下午,“考古广州·名家讲坛”2018年第5讲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先生应邀做了题为《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兼谈“丝路”与“大航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朱海仁院长主持。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研究员参加讲座。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全体业务人员及部分文博同行、高校师生和热心人士聆听了讲座。

  讲座回顾

  丝绸之路

  讲座分六部分。刘庆柱先生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及“前丝绸之路”的区别,随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时空界定需讨论的问题,包括不同“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观意识(主动)与“副产品”(被动)区分等。刘庆柱先生特别提出,相关研究应考虑“丝绸之路”的学术本体意义,不宜将“丝绸之路”作“无边无沿”的时空外延。

  随后,刘庆柱先生阐述了对不同“丝绸之路”的认识:

  1.“草原丝绸之路”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黑海。早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这种交流是游牧民族生业活动的“副产品”。秦汉时期以后的草原丝绸之路成为沙漠丝绸之路的“辅路”。

  2.“沙漠丝绸之路”即现在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以张骞通西域为开端,从陕西西安经甘肃、新疆,出境后经中亚、西亚至南欧意大利威尼斯,东西直线距离700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达4000公里。沙漠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这条丝路商贸是“单向”的,主体是粟特人。

  3.“西南丝绸之路”又称“南方丝绸之路”,从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云南大理,经保山、腾冲、盈江到达缅甸境内的八莫,从八莫到印度,是一条“小型”“民间”的商贸之路,文化交流是其“副产品”。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四、五部分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刘庆柱先生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条件、历史发展、特点及起点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在秦汉时代已经形成了“海洋观念”,“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的决策与行为,汉唐盛世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由南往北、从西向东的历史发展过程。番禺(即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古时期(西汉中期至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为番禺。两广地区出土的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遗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实证。

  刘庆柱先生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及东北亚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最迟不晚于商代,大规模开通应在西汉时代(至南亚),唐代远赴西亚,大明王朝的“郑和下西洋”开启人类历史上的“前大航海”时代。“海丝”与“陆丝”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同时,“海丝”又有文化与商贸“官民结合”的特点。

  刘庆柱先生还认为,从世界历史的的高度看,丝绸之路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使中国走向世界,其次才是世界走向中国。在亚非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遗存,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带出去的,或外国人来华带回去的历史见证,充分说明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丝绸之路与大航海时代

  刘庆柱先生还对“丝绸之路”与“大航海时代”作了对比。他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历史上“和合文化”之下的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而“大航海”则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带来的是侵略、美洲文明灭绝和殖民主义等历史现实。

  最后,刘庆柱先生阐述了“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他认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强大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世界走向中国之路!新世纪“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的“和为贵”政治、经济、文化理念的继续与发展,是梦回“汉唐盛世”之路、振兴中华之路、“和合外交”之路,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讲座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刘庆柱先生耐心地回答了现场人员的提问。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内容经刘庆柱先生审阅)

撰文:林莉琼

摄影:郑立华

审核:易西兵

审定:朱海仁

编辑: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海丝”与“陆丝”的对比研究 ——兼谈“丝路”与“大航海”》纪要

发布时间:2018-11-01

  2018年10月30日下午,“考古广州·名家讲坛”2018年第5讲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先生应邀做了题为《关于“海丝”与“陆丝”对比研究——兼谈“丝路”与“大航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朱海仁院长主持。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研究员参加讲座。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全体业务人员及部分文博同行、高校师生和热心人士聆听了讲座。

  讲座回顾

  丝绸之路

  讲座分六部分。刘庆柱先生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及“前丝绸之路”的区别,随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时空界定需讨论的问题,包括不同“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观意识(主动)与“副产品”(被动)区分等。刘庆柱先生特别提出,相关研究应考虑“丝绸之路”的学术本体意义,不宜将“丝绸之路”作“无边无沿”的时空外延。

  随后,刘庆柱先生阐述了对不同“丝绸之路”的认识:

  1.“草原丝绸之路”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黑海。早期的草原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这种交流是游牧民族生业活动的“副产品”。秦汉时期以后的草原丝绸之路成为沙漠丝绸之路的“辅路”。

  2.“沙漠丝绸之路”即现在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以张骞通西域为开端,从陕西西安经甘肃、新疆,出境后经中亚、西亚至南欧意大利威尼斯,东西直线距离700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达4000公里。沙漠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这条丝路商贸是“单向”的,主体是粟特人。

  3.“西南丝绸之路”又称“南方丝绸之路”,从中国西南的四川成都、云南大理,经保山、腾冲、盈江到达缅甸境内的八莫,从八莫到印度,是一条“小型”“民间”的商贸之路,文化交流是其“副产品”。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四、五部分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是本次讲座的重点。刘庆柱先生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条件、历史发展、特点及起点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在秦汉时代已经形成了“海洋观念”,“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的决策与行为,汉唐盛世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关联。海上丝绸之路经历了由南往北、从西向东的历史发展过程。番禺(即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古时期(西汉中期至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为番禺。两广地区出土的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遗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实证。

  刘庆柱先生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人们通过海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及东北亚等地进行“大型”与“官民”兼具的外交与商贸活动交通路线。最迟不晚于商代,大规模开通应在西汉时代(至南亚),唐代远赴西亚,大明王朝的“郑和下西洋”开启人类历史上的“前大航海”时代。“海丝”与“陆丝”同为国家行动,是以“和合文化”为特色的外交活动,同时,“海丝”又有文化与商贸“官民结合”的特点。

  刘庆柱先生还认为,从世界历史的的高度看,丝绸之路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使中国走向世界,其次才是世界走向中国。在亚非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古代遗存,是中国人走出国门带出去的,或外国人来华带回去的历史见证,充分说明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丝绸之路与大航海时代

  刘庆柱先生还对“丝绸之路”与“大航海时代”作了对比。他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历史上“和合文化”之下的国家政治、文化、经济交流活动。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文明,通过“下嫁”“和亲”等方式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建立友谊。而“大航海”则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带来的是侵略、美洲文明灭绝和殖民主义等历史现实。

  最后,刘庆柱先生阐述了“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他认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汉唐盛世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强大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也是世界走向中国之路!新世纪“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的“和为贵”政治、经济、文化理念的继续与发展,是梦回“汉唐盛世”之路、振兴中华之路、“和合外交”之路,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讲座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刘庆柱先生耐心地回答了现场人员的提问。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内容经刘庆柱先生审阅)

撰文:林莉琼

摄影:郑立华

审核:易西兵

审定:朱海仁

编辑:韩翰

作者:林莉琼

文章出处:“广州考古”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