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青年论坛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12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韩翰

  2019年1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共有四位学者做报告,考古所科研人员、考古系学生和部分所外同仁参加了此次论坛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刘建国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双墩文化以其系统、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而闻名,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不可回避的重要资料。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符号形态及含义的探讨,而忽视了符号载体——陶器,这一重要的考古背景。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张东以“双墩刻划符号的考古背景——制陶技术角度的观察”为题,从双墩刻划符号的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他首先介绍了双墩文化的时空范围、考古发掘和聚落结构复原情况。其次,探讨了双墩刻划符号的物质性。人类会有意识地对器物属性(例如颜色、质感或体量等)进行选择或塑造,使其在构建社会结构和认知思想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被称为物质性(或物质参与)。而陶器分类主要为了解古人对陶器的认知,如陶系、功能、制法等。双墩文化制陶技术相当成熟,除了极少量的细泥陶,三种主要的羼合料被用于陶器制作,主要分为三大类:夹蚌陶、夹炭陶、夹云母陶。夹蚌陶在双墩文化中最常见,出土量最大,但是易破碎;夹云母陶在双墩文化中比例很小,陶器主要为陶釜;夹炭陶主要为盛储器和盛食器,其特点为轻盈、便携。刻划符号大都见于夹炭陶碗(或豆)的底部,刻划主要产生于制陶过程的凉(阴)坯阶段。刻划符号的时间性体现在陶器的制作、使用、修补到废弃是一个不间断的时间过程(陶器的生命史),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大,单就陶器的制作来观察还可以分为备料、制坯、成型、修坯、晾坯到烧制的时间过程。每个阶段都可以留下“遗痕”,有学者称其为制陶操作链研究,通过将刻划符号置于整个陶器生命史中观察,以及制陶的操作链中观察其具有时间性的“遗痕”,绝大多数的刻划符号产生于制陶过程中的晾坯阶段。另外,刻划符号包含了动植物、工具、房屋、抽象概念等内容,刻划内容本身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知识表达,其所承载的知识系统(包含制陶技术)都可能来自于陶器制作者,可以说刻划符号发挥了知识传播的作用。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张东发言

  李宏飞助理研究员的汇报题目为“论岐山贺家73M1铜器群与游凤七器”,重点讲解关中地区出土的两组重要商代铜器群,即1973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西M1铜器群和1959年陕西武功县游凤乡浮沱村出土铜器群(游凤七器)。游凤七器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四期之际。在关中地区,早于游凤七器的商代铜器群面貌基本接近中原地区商代铜器群面貌;游凤七器的器物风格和组合方式与殷墟文源绿岛M5非常接近,但游凤七器之盆形簋已出现不同于中原地区商文化铜簋的高圆凸乳钉特征,组合方式中缺乏觚、爵,却强调铜簋的存在;在稍晚的贺家73M1铜器群中,鼎簋组合、列卣组合均是受到了殷墟文化的影响,但铜鼎腹部的乳钉为高圆凸特征,铜簋腹部的乳钉为高尖刺特征,均属关中地区特色。至殷周之际,关中地区流行的乳钉纹鼎、簋组合属于贺家73M1鼎、簋风格和组合方式的延续。根据文献的记载,周人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壮大始于商王武乙时期,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和游凤七器是关中商代青铜礼器群地方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组铜器群,在殷墟文化铜器群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关中地方特征,应属“周因于殷礼”在铜器群面貌上的反映。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李宏飞发言

  中国石窟寺考古分期在构建洞窟相对年代序列时,重视对塔庙窟、佛殿窟等具备壁画、塑像的单体洞窟进行类型排比,重视造像题铭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与文献,但对于僧房窟等缺乏绘塑像设的非礼拜性洞窟及其他遗迹关注不够,相对缺乏从石窟寺院整体宏观把控、进行洞窟分期的方法论探讨。夏立栋助理研究员以“区段、组合与类型——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分期研究”为题,从石窟寺院营建过程的维度,以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为中心,集中关注斩山切壁、洞窟规划施工等遗迹现象和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探讨斩山崖面区段、洞窟组合、洞窟营造控制尺度等方法在石窟寺分期中的运用,探寻石窟寺院准确有效的分期方法。吐峪沟石窟寺是高昌石窟寺群中开凿时代最早、年代跨度涵盖整个高昌佛教史、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具有年代标尺性意义的佛教石窟寺遗址群。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位于吐峪沟西侧崖壁中部,是吐峪沟石窟核心性窟院之一,遗址位置独立,斩山崖面等遗迹丰富,多为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洞窟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先后经历过统一规划、营建和不同时段的重修、改建工程。通过研究5个斩山崖面区段、2个洞窟组合确定了所有开凿于斩山崖面的洞窟相对年代;通过营造控制尺度的数据集群找出了具有规划决定性意义的规律,据此进行洞窟类型划分。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情况,得出新疆石窟寺建立相对年代体系的启示,即重视斩山崖面遗迹和崖面之间的打破、避让关系;要动态理解洞窟组合的形成和寺院重建改建的变迁过程;要根据现存洞窟遗迹测算营造控制尺度,作为洞窟类型划分的重要参照标准。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夏立栋发言

  赵欣助理研究员的汇报题目是“古DNA视角下的中国家养黄牛的起源”,关于家养黄牛的起源,考古学证据显示为普通牛起源于近东,瘤牛起源于印度,DNA研究结果则显示出多个谱系、多个地区起源;另外,关于中国古代家养黄牛起源的假设有三种,本地驯化说、外来说、杂交说。赵欣助理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影响古DNA的因素、古DNA的特点、古DNA的保存情况、古DNA序列的真实性(污染的控制)、古DNA的实验流程,通过古DNA技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家养黄牛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追踪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起源与扩散。在专门从事古DNA研究的实验室内按照严格的防污染措施,成功地从古代牛的骨骼或牙齿中提取出DNA,并尝试性地扩增了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在所获得的DNA序列中,有一些个体属于原始牛或圣水牛等,原始牛谱系C是中国本地的野生牛品种,但并不是中国家养黄牛的祖先;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家养黄牛都属于普通牛而不是瘤牛;中国家养的普通牛源于近东地区;另外,普通牛至少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路引入到中国,下一步工作就是对传播路线的进一步明确。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赵欣发言

  学术能够不断发展,依靠的就是传承与创新。青年论坛的报告对考古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材料丰富,内容翔实,角度犀利,讨论热烈,青年学者们在交流中开拓了视野,互相促进学术进步,让人深深感受到青年学者的学术潜力,对于在场的师生学者来说也是一场令人受益匪浅学术报告。

图\文:韩翰

审 核:乔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青年论坛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12

  2019年1月1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年论坛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举行。论坛由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刘建国研究员主持。共有四位学者做报告,考古所科研人员、考古系学生和部分所外同仁参加了此次论坛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刘建国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双墩文化以其系统、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而闻名,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不可回避的重要资料。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符号形态及含义的探讨,而忽视了符号载体——陶器,这一重要的考古背景。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张东以“双墩刻划符号的考古背景——制陶技术角度的观察”为题,从双墩刻划符号的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他首先介绍了双墩文化的时空范围、考古发掘和聚落结构复原情况。其次,探讨了双墩刻划符号的物质性。人类会有意识地对器物属性(例如颜色、质感或体量等)进行选择或塑造,使其在构建社会结构和认知思想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被称为物质性(或物质参与)。而陶器分类主要为了解古人对陶器的认知,如陶系、功能、制法等。双墩文化制陶技术相当成熟,除了极少量的细泥陶,三种主要的羼合料被用于陶器制作,主要分为三大类:夹蚌陶、夹炭陶、夹云母陶。夹蚌陶在双墩文化中最常见,出土量最大,但是易破碎;夹云母陶在双墩文化中比例很小,陶器主要为陶釜;夹炭陶主要为盛储器和盛食器,其特点为轻盈、便携。刻划符号大都见于夹炭陶碗(或豆)的底部,刻划主要产生于制陶过程的凉(阴)坯阶段。刻划符号的时间性体现在陶器的制作、使用、修补到废弃是一个不间断的时间过程(陶器的生命史),如果把这个过程放大,单就陶器的制作来观察还可以分为备料、制坯、成型、修坯、晾坯到烧制的时间过程。每个阶段都可以留下“遗痕”,有学者称其为制陶操作链研究,通过将刻划符号置于整个陶器生命史中观察,以及制陶的操作链中观察其具有时间性的“遗痕”,绝大多数的刻划符号产生于制陶过程中的晾坯阶段。另外,刻划符号包含了动植物、工具、房屋、抽象概念等内容,刻划内容本身也体现了多元化的知识表达,其所承载的知识系统(包含制陶技术)都可能来自于陶器制作者,可以说刻划符号发挥了知识传播的作用。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张东发言

  李宏飞助理研究员的汇报题目为“论岐山贺家73M1铜器群与游凤七器”,重点讲解关中地区出土的两组重要商代铜器群,即1973年陕西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西M1铜器群和1959年陕西武功县游凤乡浮沱村出土铜器群(游凤七器)。游凤七器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的年代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四期之际。在关中地区,早于游凤七器的商代铜器群面貌基本接近中原地区商代铜器群面貌;游凤七器的器物风格和组合方式与殷墟文源绿岛M5非常接近,但游凤七器之盆形簋已出现不同于中原地区商文化铜簋的高圆凸乳钉特征,组合方式中缺乏觚、爵,却强调铜簋的存在;在稍晚的贺家73M1铜器群中,鼎簋组合、列卣组合均是受到了殷墟文化的影响,但铜鼎腹部的乳钉为高圆凸特征,铜簋腹部的乳钉为高尖刺特征,均属关中地区特色。至殷周之际,关中地区流行的乳钉纹鼎、簋组合属于贺家73M1鼎、簋风格和组合方式的延续。根据文献的记载,周人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壮大始于商王武乙时期,大体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贺家73M1铜器群和游凤七器是关中商代青铜礼器群地方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组铜器群,在殷墟文化铜器群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关中地方特征,应属“周因于殷礼”在铜器群面貌上的反映。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李宏飞发言

  中国石窟寺考古分期在构建洞窟相对年代序列时,重视对塔庙窟、佛殿窟等具备壁画、塑像的单体洞窟进行类型排比,重视造像题铭和可靠的历史资料与文献,但对于僧房窟等缺乏绘塑像设的非礼拜性洞窟及其他遗迹关注不够,相对缺乏从石窟寺院整体宏观把控、进行洞窟分期的方法论探讨。夏立栋助理研究员以“区段、组合与类型——吐峪沟西区中部高台窟院分期研究”为题,从石窟寺院营建过程的维度,以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为中心,集中关注斩山切壁、洞窟规划施工等遗迹现象和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探讨斩山崖面区段、洞窟组合、洞窟营造控制尺度等方法在石窟寺分期中的运用,探寻石窟寺院准确有效的分期方法。吐峪沟石窟寺是高昌石窟寺群中开凿时代最早、年代跨度涵盖整个高昌佛教史、营建规模最大、洞窟类型最为齐全的具有年代标尺性意义的佛教石窟寺遗址群。西区中部高台窟院位于吐峪沟西侧崖壁中部,是吐峪沟石窟核心性窟院之一,遗址位置独立,斩山崖面等遗迹丰富,多为僧房窟等非礼拜性洞窟,洞窟之间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先后经历过统一规划、营建和不同时段的重修、改建工程。通过研究5个斩山崖面区段、2个洞窟组合确定了所有开凿于斩山崖面的洞窟相对年代;通过营造控制尺度的数据集群找出了具有规划决定性意义的规律,据此进行洞窟类型划分。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情况,得出新疆石窟寺建立相对年代体系的启示,即重视斩山崖面遗迹和崖面之间的打破、避让关系;要动态理解洞窟组合的形成和寺院重建改建的变迁过程;要根据现存洞窟遗迹测算营造控制尺度,作为洞窟类型划分的重要参照标准。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夏立栋发言

  赵欣助理研究员的汇报题目是“古DNA视角下的中国家养黄牛的起源”,关于家养黄牛的起源,考古学证据显示为普通牛起源于近东,瘤牛起源于印度,DNA研究结果则显示出多个谱系、多个地区起源;另外,关于中国古代家养黄牛起源的假设有三种,本地驯化说、外来说、杂交说。赵欣助理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影响古DNA的因素、古DNA的特点、古DNA的保存情况、古DNA序列的真实性(污染的控制)、古DNA的实验流程,通过古DNA技术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多个考古遗址出土的家养黄牛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追踪中国古代家养黄牛的起源与扩散。在专门从事古DNA研究的实验室内按照严格的防污染措施,成功地从古代牛的骨骼或牙齿中提取出DNA,并尝试性地扩增了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片段序列。在所获得的DNA序列中,有一些个体属于原始牛或圣水牛等,原始牛谱系C是中国本地的野生牛品种,但并不是中国家养黄牛的祖先;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家养黄牛都属于普通牛而不是瘤牛;中国家养的普通牛源于近东地区;另外,普通牛至少通过两条不同的线路引入到中国,下一步工作就是对传播路线的进一步明确。

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赵欣发言

  学术能够不断发展,依靠的就是传承与创新。青年论坛的报告对考古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材料丰富,内容翔实,角度犀利,讨论热烈,青年学者们在交流中开拓了视野,互相促进学术进步,让人深深感受到青年学者的学术潜力,对于在场的师生学者来说也是一场令人受益匪浅学术报告。

图\文:韩翰

审 核:乔玉

 

作者:韩翰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