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业务交流报告会(二)

发布时间:2019-01-16文章出处:“浙江考古”公众号作者:时萧

  2019年1月1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业务汇报交流会继续在杭州召开。当日会议由黄昊德副主任、李晖达副主任分别主持,共对15个项目作了汇报,主要为商周至宋元明阶段的考古项目。

  余金玲介绍了衢州庙山尖土墩墓的发掘收获。该墓为熟土堆筑的浅坑木室墓,封土呈馒头状,墓坑长14.3米,南、北、东三面坑壁由鹅卵石垒成,坑壁外侧坡面及墓底也以鹅卵石铺砌。墓道长约8米,墓室为两面坡的人字形木结构,外铺木炭,内分前后两室。该墓虽多次被盗,仍出土了大量随葬品,主要为青铜器、玉器,另有少量陶瓷器。青铜器多位于墓室边缘,包括剑、戈、镞等兵器和铜削等工具,以及龙首形钩、铜泡等构件。玉器以玉玦为主,另有玉管、玉璧、玉珠等。青铜剑戈、青铜组件和成组玦饰,地域特色鲜明。结合出土器物,并根据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造型纹饰特征,推断该墓为西周早期越国贵族墓。庙山尖土墩墓是迄今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土墩墓,两面坡人字形的木结构墓室为绍兴印山越王陵的墓室结构找到了渊源,大量随葬青铜器具有显著的本地特点,对于认识本地商周时期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周边调查显示在庙山尖以南2公里范围内,沿着庙山尖山脊和衢江沿岸分布一处西周时期土墩墓群,该墓实为其中之一。这一地区将是浙西商周考古工作新的关注重点。

余金玲汇报场景

人字形结构墓室

青铜组件出土情况 

   罗汝鹏介绍了余杭径山小古城遗址的考古新收获。小古城遗址位于良渚遗址以西10千米,同属于C形盆地范围内,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堆积年代为马桥文化及后马桥文化时期,应是当时周边诸遗址中的一处中心遗址。通过解剖南城墙、北城墙东段,可知南城墙夯筑于临河坡地处,其下为沙土层。建筑年代在马桥文化范围内,测年显示其建筑和使用年代约在BC1400-BC1000之间;北城墙东段则堆筑于类似青膏泥的沼泽淤泥层上,地基较软,墙体叠压于马桥文化地层下,出土遗物与南城墙一致,其堆筑及使用年代相当。目前可以确认小古城遗址是一处马桥文化时期的城址类遗址。城内普探确认了部分墙体、水门门道和西北角的高大夯土建筑的存在,外围勘探显示城北堆积为河沙类沙土堆积,似河漫滩环境;东侧多见淤土,似沼泽类环境;南部文化层较为丰富,可能存在城郊的次一级聚落。商时期浙北地区以北苕溪为中轴,分布着诸多城址,小古城遗址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一处,对于探讨商时期江南社会的文明模式和文化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罗汝鹏汇报场景

小古城遗址平面分布

南城墙探沟内出土遗物

北城墙东段剖面

  闫凯凯介绍了湖州毘山遗址发掘的最新进展。本年度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毘山山体西南的麻雀田地点,共揭露、清理土台1处、沟槽组遗迹3组、灰坑9座、灰沟2条、墓葬7座、水井2口、柱洞柱坑若干。主体遗存为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时期,另有少量良渚文化、汉六朝和宋代遗存。麻雀田东区揭露了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及后马桥文化时期的多条沟,其中G1出土原始瓷、印文陶及铜矛、铜镞等遗物,G1北侧还有房址分布。麻雀田西区东部土台,年代在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之间,堆筑土厚达2.5米,由底部板块状堆土、中部水平状堆土及上部砂土混合层构成,砂土层之上有红烧土堆积层,范围近500平方米。3组沟槽遗迹位于土台以西,先后叠压打破,沟糟开口面多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少数柱洞尚残存柱痕,柱洞底部多埋设垫木,是为大型建筑的基础部分。此外,对毘山南部和东北部开展了重点勘探,进一步明确各时期文化堆积的分布情况。麻雀田地点的发掘显示,此处应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居住区,存在高规格的建筑,厘清其分布和格局以及历时性演变有助于深化对毘山遗址整体聚落格局的认识。

闫凯凯汇报场景

土台上的烧土堆积

沟槽组遗迹分布情况

  田正标汇报了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的发掘进展。该墓为一座独立于山巅的长方形覆斗状土墩,年代属春秋晚期。山脚斜坡上分布着内外二圈小型陪葬墓,外围有环壕一周,墓园面积达33000平方米。此前,外围陪葬墓已发掘完毕,本次发掘暂揭露至中心土墩墓口。在中心土墩底脚发现了规整的块石护坡和护墩石坎遗迹。块石护坡现存斜宽6-8米,保存较好的局部宽约5米;护墩石坎位于护坡内侧。土墩、石坎、护坡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土石结构覆斗状高台型建筑。发掘显示该土墩为分块版筑而成,墓葬封土及基础土台均使用了这种技术。墓葬在熟土筑墩的基础上向下营建而成,墓口距墩顶最高处约3.5米。墓葬平面为东西向甲字形,墓坑长约19米,宽约5.4米,深约6米。墓道位于西端,长约8米,宽约2.5米。发掘期间,全程进行航拍和数字建模,最大程度收集了考古信息,并揭取了土墩剖面,以备后期展示。

田正标汇报场景

封土发掘现场

土墩分块版筑迹象

  孟国平汇报了长兴碧岩寺土墩墓的发掘工作。共发掘土墩18座,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清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墩墓3座,两汉时期的墓葬50多座,宋至明清时期的小墓3座,及7座窑炉遗迹。其中,属西周和春秋时期的3座土墩墓年代最早,而两汉时期墓葬数量最多,达50余座,占墓葬总数90%。除D166是一座纯粹的西周时期土墩墓外,其余土墩均有汉墓分布。这批墓葬按照形制结构可分为竖穴土坑木椁墓15座、竖穴土坑墓20余座、土坑砖室墓8座、土坑石椁墓7座。土坑石椁墓的盖顶有竹木类易朽材质和长条形石块两类。相对共时的一墩多墓,建筑体量较大的墓葬,是土墩的主体,堪称墩主墓;建筑体量较小的墓葬,应与主墓存在密切的关系。出土随葬器物五百多件,以陶器为主,质地有釉陶、硬陶、泥质灰陶、红陶等,器型以壶、罐、罍、瓿、盒、灶等为主,也有少量鼎,偶见铁剑、铁刀、青铜镜和琉璃耳珰。这批材料对认识长兴地区太湖沿岸两汉时期的丧葬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第当地丧葬习俗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孟国平汇报场景

149号墩全景

长条形石块盖顶的墓葬

  马竹山汇报了长兴碧岩寺(养老中心区块)土墩墓群的发掘收获。共发掘土墩6个,清理墓葬53座,其中土坑竖穴墓32座、砖椁墓2座、砖室墓17座、石框墓2座,此外还清理窑址1处,多数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晚期。共计出土随葬品619件(组),包括各类陶器、铁剑、铜鐎斗、铜镜等。发掘区墓葬可分为四个区域,各区域内墓葬分布较为规律,朝向一致,少见叠压打破。同一区域内的竖穴土坑墓存在明显的规格差异,高规格的墓葬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和铁器等随葬品。部分墓葬存在较大型的排水暗沟。此次发掘的养老中心区块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可能为一处较大的家族墓地。为本地区两汉时期土墩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有助于深化对浙江地区汉代墓葬分期、演变规律、丧葬观念与埋葬习俗等问题的认识。发掘过程中对熟土二层台、墓葬营建及坍塌情况、墓底板灰保存情况、墓葬排水设施等迹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清理,为今后汉代墓葬田野考古工作中此类软迹象的辨识与科学发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马竹山汇报场景

发掘区全景

墓内石砌排水暗沟

随葬陶器

  李松阳汇报了平水兰若寺墓地考古资料整理的最新收获。兰若寺墓地位于绍兴市平水镇,是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形制最典型、格局最完整的南宋高等级墓葬,发现了大量建筑遗迹,陶、石建筑构件,瓷片等遗物。发掘过程中使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考古测绘记录,保留了大量高精度、数字化的现场信息,为后续研究做了充分准备。整理工作将传统考古和建筑考古相结合,以考古现场的几何重建为基础,复原了墓园的整体格局,并结合原物手动复原和计算机模拟复原,通过法式测绘、CAD制图、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统计整理了陶制建筑构件16000余件,识别出60多个种类,384个器型,深入开展了阙楼的初步复原、特殊斗拱类型的识别等工作。兰若寺出土的瓷器包括缸、碗、盏、灯等器型,年代为南宋末到元,大多质量一般,应为守灵人日常所用。兰若寺遗址的考古工作中贯穿着多学科合作的思路,取得了良好效果,是田野考古和建筑考古合作的良好范例。兰若寺宋墓符合南宋末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地表建筑有相当的复杂性,对常规认识多有突破,对于南宋墓葬制度和建筑史研究具有突出价值。

李松阳汇报场景

初步的墓园建筑复原

出土构件的拼对、统计

3D打印斗拱模型

  李晖达汇报了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的发掘收获。发掘对象为已划定的“高宗陵”保护区,暂编为一号陵园,基本确定了其园墙范围和中轴线建筑布局,并探明了该皇陵墓穴的具体位置与规模。享殿与龟头屋基址南北相连,构成一凸字形结构。享殿居南侧,平面呈长方形,前后分布4排12个大型磉墩,为三开间格局。龟头屋遗迹位于享殿北侧居中位置,墓室即位于龟头屋正下方。门殿基址位于享殿基址正南方,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端与南园墙相连接。殿基四周可见砖构回廊遗迹,保存状况较好。陵园的东、南、北三面围墙均已发现,其中东墙墙基保存完好,墙体厚度1.3米,两侧有外包砖结构。整座一号陵园的平面呈正方形。本次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包括迦陵频伽瓦饰、板瓦、筒瓦、各色莲花纹瓦当和火焰宝珠瓦饰等。本年度的考古工作完整揭示了某帝陵上宫的全部主体建筑,为今后宋六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切实、具体地认识和保护南宋皇陵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李晖达汇报场景

享殿与龟头屋基址

出土建筑构件

  徐军汇报了长兴石泉董家坞墓地的发掘情况。据当地家谱记载,此地为明代吴氏家族的一处墓地所在。共发掘墓葬65座,包括西周墓葬1座,汉六朝墓葬7座,唐宋墓葬11座,明墓22座及残墓20余座,出土随葬品214件(组),包括金、银、玉、瓷、陶、石、铁等不同材质。明代墓葬形制有长方形劵顶砖室墓、长方形石板墓、长方形石盖板砖室墓、长方形砖石混砌墓等,埋葬形式有单穴、双穴、三穴。其中三座有纪年的明墓,均为吴氏家族夫妻合葬墓,各有墓志铭出土。随葬品较多,有宋代龙泉窑和定窑瓷碗、青花盖罐、青花碗、银腰带、银簪、铜镜、天王造像铜烛台、金耳勺等。吴氏家族自梁驸马都尉吴僧永之后,世居长兴吕山,吕山镇石泉村董家坞明代时为吴氏家族主要族葬地之一,有记载的就有7位吴氏家族成员,本次发现的3座吴氏家族成员墓葬均未被盗,出土的多件精美文物及墓志铭为研究明代家族文化等增添了重要的纪年实物资料。

徐军汇报场景

明代吴氏夫妻合葬墓之一

随葬宋龙泉窑莲瓣纹青瓷碗

  杨瑞生汇报了金华汤溪九峰禅院遗址的发掘收获。本次发掘以探沟为主,局部予以揭露。清理出唐宋时期的房址建筑、石构墙基、排水暗沟、门址、道路、水井、墓葬等遗迹。房址上覆碎瓦片,倒塌痕迹明显,室内保留了柱础石,为判断建筑朝向、开间提供了准确信息。发掘区东侧的石构墙基宽约0.8米,可能为九峰禅院的界墙。房址下普遍设有筒瓦对扣的排水暗沟,应有完整的排水系统。门道遗址由两处1.8米见方的石砌门墩构成,间距2.15米,两侧均与砖构墙体相接。水井填土内包含唐代四系罐,或为寺院日常饮水用井。墓葬1座位于房址建筑之间,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封门下有对扣筒瓦而成的排水沟一条,随葬堆塑罐、青瓷杯、粉盒、铜镜、铜钱等,根据随葬器物及墓葬形制可判定为北宋晚期墓葬。此外,还出土了一批唐五代至元明时期的瓦当、筒瓦、板瓦、脊兽及生活陶瓷器,其中一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底部有“方丈”墨书。根据遗迹和出土遗物,可知唐代中晚期至北宋时期是寺院的鼎盛期,并延续到元明时期。今后的工作应以寻找建筑中轴线为目标,进而探明遗址布局和四至分布,为研究唐宋寺院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

杨瑞生汇报场景

揭露的房址

墨书“方丈”的青白瓷器底

  时萧介绍了苍南壮士所城遗址的发掘收获。本年度的发掘延续上一年,在城内中部和北部山顶平台开展工作,旨在寻找衙署建筑,进一步明确遗址的布局。发现了较丰富的石砌建筑,主要遗迹有房基、墙基、排水沟、石砌窖穴及灰坑。房基仅保留有石砌地面,南北长近13米,东西最宽处4米,未能全面揭露,地面未见柱洞及柱础,能观察到铺砌时有明显分区。墙基以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石砌窖穴平面呈矩形,一类由不规则厚石板铺砌底部及四壁,一类由石块垒砌四壁及底部,坑内未见遗物。水沟体量较大,以大石块在开挖的沟槽内砌筑而成,顶部仍残存部分石盖板。灰坑多于遗址废弃后形成,年代较晚。出土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石器、瓷器、陶器等类。石器主要有磨盘、柱础、弹丸等,但多数并非地层出土,而是在拆除地表晚期石墙时发现的。瓷器以青花瓷和青瓷为主。青花瓷多见于晚期地层,器形有盘、碗、杯等;青瓷量较大,多为龙泉青瓷,器形有油灯、碗、盘等,部分有刻花和模印纹样,年代集中在南宋至元代。壮士所城遗址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早中期卫所遗址,晚期破坏较少,对于研究明代的海防制度和卫所运行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仍应以寻找衙署建筑、探明整体格局为目标。

时萧汇报场景

石砌排水沟遗迹

石砌窖穴遗迹

  谢西营介绍了余杭瓶窑窑山遗址发掘及黄岩沙埠青瓷窑址群调查的主要收获。窑山窑址揭露出龙窑窑炉3条,砖砌挡墙1道。其窑炉均依山而建,其中2号窑炉窑床部位残宽约1.6米,窑顶已坍塌,窑壁内侧有坚硬的烧结面,窑床上铺沙土。砖砌挡墙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直线,长约3米,由红砖和不规则石块构成。窑业废品堆积较厚,最厚处达2米,出土了包括瓷片和窑具在内的大量遗物。瓷器产品类型丰富,以韩瓶为主,另有四系罐、执壶、虎子、漏斗、碗、盏、盘、擂钵、灯盏、瓶等。胎质粗糙,釉色以青褐色为主,多施半釉。窑具主要为垫柱及垫具。装烧方式为裸烧、叠烧。窑业生产技术较为经济。根据地层堆积和相关遗物,可大致判定窑业堆积的年代为南宋早期。该窑址窑炉形制特殊,窑床建造在废品堆积之上,且采用逐步加高而不清理窑床废品堆积的方式,有别于以往所见的烧造青瓷的窑址。出土韩瓶类粗瓷产品,为国内外遗址出土的这类器物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进一步了解窑山窑址的分布状况,还对该地区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共发现窑址点12处,产品差异较大,应为适应市场需求所致。

谢西营汇报场景

地层剖面

出土遗物

沙埠青瓷窑址分布示意图

窑址采集器物

  黄岩沙埠窑址群位于黄岩城区西南15公里的霅溪两岸山坡上,呈半月形分布。本次共调查窑址9处,其中牌坊山窑址和岙口窑址为新发现窑址点。窑址群遗物堆积丰富,窑场总面积约达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一般厚1-2米,最厚处可达6米。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斜坡式龙窑,一般长50米左右,宽2.5米。烟囱在半山腰,窑炉、火膛及制瓷作坊位于山脚平地。各窑址年代约为晚唐至北宋时期。器物种类以青瓷为主,另有少量酱釉产品,质量较高。青瓷产品可辨器形有碗、壶、罐、盘、盆为主,及各式杯、茶托、灯盏、粉盒、水盂、瓶、洗等。酱釉产品可辨器形有盒、碗、盏等。沙埠青瓷窑址群处于越窑和龙泉窑瓷业技术衔接和过渡的中间地带,是探索越窑瓷业技术南传与龙泉窑瓷业技术渊源的关键地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沙埠窑址群已于2015年被列入台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之一,相关考古发掘将深化对沙埠青瓷的整体认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张馨月汇报场景

揭露的龙窑窑炉

匣钵错缝垒砌而成的挡墙

溪里窑址产品面貌

  张馨月介绍了武义溪里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窑址位于溪里村东北的瓦灶山南坡上,已探明龙窑4座,本次发掘对象为2号窑址。窑炉长度逾30米,宽约2米,残高约0.4米,窑壁为砖块砌成。窑炉两侧有多道挡墙,为四层匣钵错峰垒砌而成。器物种类较少,以碗为大宗,少量为盘,另有零星的碟、钵、高足杯、擂钵等。胎釉有浅灰白胎,青绿色釉;深灰色胎,青灰-青黄色釉;橙红色胎,淡黄色釉三大类,均于匣钵内装烧,器底垫小泥饼或直接叠烧。绝大多数器物为素面,少量内底印花或刻字,产品年代约为元代中期。此外,在周边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窑址调查,共调查窑址(群)13处,多为元代中期窑址。溪里窑址的发掘及周边调查,为认识这一区域的窑业技术和产品关系打开了新的研究空间,进一步的工作将会加深我们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孙燃汇报场景

“天”字款菊花纹碗

部分窑具

  孙燃介绍了云和官坑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官坑窑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浮云街道溪口村慧云寺以东约50米处,处于低矮山丘的南坡,南临瓯江。地层堆积经后期扰动,器物多为残片。瓷器造型较为单一,以碗类为主,造型普遍为侈口圆唇,弧腹圈足。器物釉色莹润,以青绿为主,黄绿次之,粉青最少,常见开片现象。胎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胎质较为细腻,胎体较厚,釉层较薄,内外均施釉,外底和圈足多无釉,露胎处呈朱红色。除少数素面外,大部分器物都有简单纹饰,装饰方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和划花。内底纹饰有菊花纹和葡萄纹,有的菊花纹左旁模印一“天”字;外腹部纹饰多见莲瓣纹,近口沿处和腹部多有二至五道不等的弦纹。窑具有匣钵和垫饼两类,都以粗泥制作,装烧方法应为匣钵复叠仰烧。发掘范围内未见窑炉遗迹,相关窑址的确切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官坑窑址出土器物造型比较单一,无明显变化,应是同一时期的产品,同时也说明其窑业生产时间较短。其烧制年代应为元代晚期,作为宋元时期龙泉窑向瓯江下游发展的一个例证,为我们研究龙泉窑的发展流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摄影:孟诚磊 林城)

(图文转自:“浙江考古”公众号)

责编:荼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业务交流报告会(二)

发布时间:2019-01-16

  2019年1月1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业务汇报交流会继续在杭州召开。当日会议由黄昊德副主任、李晖达副主任分别主持,共对15个项目作了汇报,主要为商周至宋元明阶段的考古项目。

  余金玲介绍了衢州庙山尖土墩墓的发掘收获。该墓为熟土堆筑的浅坑木室墓,封土呈馒头状,墓坑长14.3米,南、北、东三面坑壁由鹅卵石垒成,坑壁外侧坡面及墓底也以鹅卵石铺砌。墓道长约8米,墓室为两面坡的人字形木结构,外铺木炭,内分前后两室。该墓虽多次被盗,仍出土了大量随葬品,主要为青铜器、玉器,另有少量陶瓷器。青铜器多位于墓室边缘,包括剑、戈、镞等兵器和铜削等工具,以及龙首形钩、铜泡等构件。玉器以玉玦为主,另有玉管、玉璧、玉珠等。青铜剑戈、青铜组件和成组玦饰,地域特色鲜明。结合出土器物,并根据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造型纹饰特征,推断该墓为西周早期越国贵族墓。庙山尖土墩墓是迄今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土墩墓,两面坡人字形的木结构墓室为绍兴印山越王陵的墓室结构找到了渊源,大量随葬青铜器具有显著的本地特点,对于认识本地商周时期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周边调查显示在庙山尖以南2公里范围内,沿着庙山尖山脊和衢江沿岸分布一处西周时期土墩墓群,该墓实为其中之一。这一地区将是浙西商周考古工作新的关注重点。

余金玲汇报场景

人字形结构墓室

青铜组件出土情况 

   罗汝鹏介绍了余杭径山小古城遗址的考古新收获。小古城遗址位于良渚遗址以西10千米,同属于C形盆地范围内,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堆积年代为马桥文化及后马桥文化时期,应是当时周边诸遗址中的一处中心遗址。通过解剖南城墙、北城墙东段,可知南城墙夯筑于临河坡地处,其下为沙土层。建筑年代在马桥文化范围内,测年显示其建筑和使用年代约在BC1400-BC1000之间;北城墙东段则堆筑于类似青膏泥的沼泽淤泥层上,地基较软,墙体叠压于马桥文化地层下,出土遗物与南城墙一致,其堆筑及使用年代相当。目前可以确认小古城遗址是一处马桥文化时期的城址类遗址。城内普探确认了部分墙体、水门门道和西北角的高大夯土建筑的存在,外围勘探显示城北堆积为河沙类沙土堆积,似河漫滩环境;东侧多见淤土,似沼泽类环境;南部文化层较为丰富,可能存在城郊的次一级聚落。商时期浙北地区以北苕溪为中轴,分布着诸多城址,小古城遗址作为其中最突出的一处,对于探讨商时期江南社会的文明模式和文化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罗汝鹏汇报场景

小古城遗址平面分布

南城墙探沟内出土遗物

北城墙东段剖面

  闫凯凯介绍了湖州毘山遗址发掘的最新进展。本年度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毘山山体西南的麻雀田地点,共揭露、清理土台1处、沟槽组遗迹3组、灰坑9座、灰沟2条、墓葬7座、水井2口、柱洞柱坑若干。主体遗存为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时期,另有少量良渚文化、汉六朝和宋代遗存。麻雀田东区揭露了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及后马桥文化时期的多条沟,其中G1出土原始瓷、印文陶及铜矛、铜镞等遗物,G1北侧还有房址分布。麻雀田西区东部土台,年代在马桥文化-后马桥文化之间,堆筑土厚达2.5米,由底部板块状堆土、中部水平状堆土及上部砂土混合层构成,砂土层之上有红烧土堆积层,范围近500平方米。3组沟槽遗迹位于土台以西,先后叠压打破,沟糟开口面多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少数柱洞尚残存柱痕,柱洞底部多埋设垫木,是为大型建筑的基础部分。此外,对毘山南部和东北部开展了重点勘探,进一步明确各时期文化堆积的分布情况。麻雀田地点的发掘显示,此处应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居住区,存在高规格的建筑,厘清其分布和格局以及历时性演变有助于深化对毘山遗址整体聚落格局的认识。

闫凯凯汇报场景

土台上的烧土堆积

沟槽组遗迹分布情况

  田正标汇报了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的发掘进展。该墓为一座独立于山巅的长方形覆斗状土墩,年代属春秋晚期。山脚斜坡上分布着内外二圈小型陪葬墓,外围有环壕一周,墓园面积达33000平方米。此前,外围陪葬墓已发掘完毕,本次发掘暂揭露至中心土墩墓口。在中心土墩底脚发现了规整的块石护坡和护墩石坎遗迹。块石护坡现存斜宽6-8米,保存较好的局部宽约5米;护墩石坎位于护坡内侧。土墩、石坎、护坡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土石结构覆斗状高台型建筑。发掘显示该土墩为分块版筑而成,墓葬封土及基础土台均使用了这种技术。墓葬在熟土筑墩的基础上向下营建而成,墓口距墩顶最高处约3.5米。墓葬平面为东西向甲字形,墓坑长约19米,宽约5.4米,深约6米。墓道位于西端,长约8米,宽约2.5米。发掘期间,全程进行航拍和数字建模,最大程度收集了考古信息,并揭取了土墩剖面,以备后期展示。

田正标汇报场景

封土发掘现场

土墩分块版筑迹象

  孟国平汇报了长兴碧岩寺土墩墓的发掘工作。共发掘土墩18座,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清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墩墓3座,两汉时期的墓葬50多座,宋至明清时期的小墓3座,及7座窑炉遗迹。其中,属西周和春秋时期的3座土墩墓年代最早,而两汉时期墓葬数量最多,达50余座,占墓葬总数90%。除D166是一座纯粹的西周时期土墩墓外,其余土墩均有汉墓分布。这批墓葬按照形制结构可分为竖穴土坑木椁墓15座、竖穴土坑墓20余座、土坑砖室墓8座、土坑石椁墓7座。土坑石椁墓的盖顶有竹木类易朽材质和长条形石块两类。相对共时的一墩多墓,建筑体量较大的墓葬,是土墩的主体,堪称墩主墓;建筑体量较小的墓葬,应与主墓存在密切的关系。出土随葬器物五百多件,以陶器为主,质地有釉陶、硬陶、泥质灰陶、红陶等,器型以壶、罐、罍、瓿、盒、灶等为主,也有少量鼎,偶见铁剑、铁刀、青铜镜和琉璃耳珰。这批材料对认识长兴地区太湖沿岸两汉时期的丧葬文化和外来文化因素第当地丧葬习俗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

孟国平汇报场景

149号墩全景

长条形石块盖顶的墓葬

  马竹山汇报了长兴碧岩寺(养老中心区块)土墩墓群的发掘收获。共发掘土墩6个,清理墓葬53座,其中土坑竖穴墓32座、砖椁墓2座、砖室墓17座、石框墓2座,此外还清理窑址1处,多数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到东汉中晚期。共计出土随葬品619件(组),包括各类陶器、铁剑、铜鐎斗、铜镜等。发掘区墓葬可分为四个区域,各区域内墓葬分布较为规律,朝向一致,少见叠压打破。同一区域内的竖穴土坑墓存在明显的规格差异,高规格的墓葬除陶器外,还有青铜器和铁器等随葬品。部分墓葬存在较大型的排水暗沟。此次发掘的养老中心区块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可能为一处较大的家族墓地。为本地区两汉时期土墩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有助于深化对浙江地区汉代墓葬分期、演变规律、丧葬观念与埋葬习俗等问题的认识。发掘过程中对熟土二层台、墓葬营建及坍塌情况、墓底板灰保存情况、墓葬排水设施等迹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清理,为今后汉代墓葬田野考古工作中此类软迹象的辨识与科学发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马竹山汇报场景

发掘区全景

墓内石砌排水暗沟

随葬陶器

  李松阳汇报了平水兰若寺墓地考古资料整理的最新收获。兰若寺墓地位于绍兴市平水镇,是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形制最典型、格局最完整的南宋高等级墓葬,发现了大量建筑遗迹,陶、石建筑构件,瓷片等遗物。发掘过程中使用现代测绘技术进行考古测绘记录,保留了大量高精度、数字化的现场信息,为后续研究做了充分准备。整理工作将传统考古和建筑考古相结合,以考古现场的几何重建为基础,复原了墓园的整体格局,并结合原物手动复原和计算机模拟复原,通过法式测绘、CAD制图、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统计整理了陶制建筑构件16000余件,识别出60多个种类,384个器型,深入开展了阙楼的初步复原、特殊斗拱类型的识别等工作。兰若寺出土的瓷器包括缸、碗、盏、灯等器型,年代为南宋末到元,大多质量一般,应为守灵人日常所用。兰若寺遗址的考古工作中贯穿着多学科合作的思路,取得了良好效果,是田野考古和建筑考古合作的良好范例。兰若寺宋墓符合南宋末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地表建筑有相当的复杂性,对常规认识多有突破,对于南宋墓葬制度和建筑史研究具有突出价值。

李松阳汇报场景

初步的墓园建筑复原

出土构件的拼对、统计

3D打印斗拱模型

  李晖达汇报了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的发掘收获。发掘对象为已划定的“高宗陵”保护区,暂编为一号陵园,基本确定了其园墙范围和中轴线建筑布局,并探明了该皇陵墓穴的具体位置与规模。享殿与龟头屋基址南北相连,构成一凸字形结构。享殿居南侧,平面呈长方形,前后分布4排12个大型磉墩,为三开间格局。龟头屋遗迹位于享殿北侧居中位置,墓室即位于龟头屋正下方。门殿基址位于享殿基址正南方,台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两端与南园墙相连接。殿基四周可见砖构回廊遗迹,保存状况较好。陵园的东、南、北三面围墙均已发现,其中东墙墙基保存完好,墙体厚度1.3米,两侧有外包砖结构。整座一号陵园的平面呈正方形。本次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包括迦陵频伽瓦饰、板瓦、筒瓦、各色莲花纹瓦当和火焰宝珠瓦饰等。本年度的考古工作完整揭示了某帝陵上宫的全部主体建筑,为今后宋六陵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更切实、具体地认识和保护南宋皇陵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李晖达汇报场景

享殿与龟头屋基址

出土建筑构件

  徐军汇报了长兴石泉董家坞墓地的发掘情况。据当地家谱记载,此地为明代吴氏家族的一处墓地所在。共发掘墓葬65座,包括西周墓葬1座,汉六朝墓葬7座,唐宋墓葬11座,明墓22座及残墓20余座,出土随葬品214件(组),包括金、银、玉、瓷、陶、石、铁等不同材质。明代墓葬形制有长方形劵顶砖室墓、长方形石板墓、长方形石盖板砖室墓、长方形砖石混砌墓等,埋葬形式有单穴、双穴、三穴。其中三座有纪年的明墓,均为吴氏家族夫妻合葬墓,各有墓志铭出土。随葬品较多,有宋代龙泉窑和定窑瓷碗、青花盖罐、青花碗、银腰带、银簪、铜镜、天王造像铜烛台、金耳勺等。吴氏家族自梁驸马都尉吴僧永之后,世居长兴吕山,吕山镇石泉村董家坞明代时为吴氏家族主要族葬地之一,有记载的就有7位吴氏家族成员,本次发现的3座吴氏家族成员墓葬均未被盗,出土的多件精美文物及墓志铭为研究明代家族文化等增添了重要的纪年实物资料。

徐军汇报场景

明代吴氏夫妻合葬墓之一

随葬宋龙泉窑莲瓣纹青瓷碗

  杨瑞生汇报了金华汤溪九峰禅院遗址的发掘收获。本次发掘以探沟为主,局部予以揭露。清理出唐宋时期的房址建筑、石构墙基、排水暗沟、门址、道路、水井、墓葬等遗迹。房址上覆碎瓦片,倒塌痕迹明显,室内保留了柱础石,为判断建筑朝向、开间提供了准确信息。发掘区东侧的石构墙基宽约0.8米,可能为九峰禅院的界墙。房址下普遍设有筒瓦对扣的排水暗沟,应有完整的排水系统。门道遗址由两处1.8米见方的石砌门墩构成,间距2.15米,两侧均与砖构墙体相接。水井填土内包含唐代四系罐,或为寺院日常饮水用井。墓葬1座位于房址建筑之间,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封门下有对扣筒瓦而成的排水沟一条,随葬堆塑罐、青瓷杯、粉盒、铜镜、铜钱等,根据随葬器物及墓葬形制可判定为北宋晚期墓葬。此外,还出土了一批唐五代至元明时期的瓦当、筒瓦、板瓦、脊兽及生活陶瓷器,其中一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底部有“方丈”墨书。根据遗迹和出土遗物,可知唐代中晚期至北宋时期是寺院的鼎盛期,并延续到元明时期。今后的工作应以寻找建筑中轴线为目标,进而探明遗址布局和四至分布,为研究唐宋寺院建筑的发展演变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

杨瑞生汇报场景

揭露的房址

墨书“方丈”的青白瓷器底

  时萧介绍了苍南壮士所城遗址的发掘收获。本年度的发掘延续上一年,在城内中部和北部山顶平台开展工作,旨在寻找衙署建筑,进一步明确遗址的布局。发现了较丰富的石砌建筑,主要遗迹有房基、墙基、排水沟、石砌窖穴及灰坑。房基仅保留有石砌地面,南北长近13米,东西最宽处4米,未能全面揭露,地面未见柱洞及柱础,能观察到铺砌时有明显分区。墙基以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石砌窖穴平面呈矩形,一类由不规则厚石板铺砌底部及四壁,一类由石块垒砌四壁及底部,坑内未见遗物。水沟体量较大,以大石块在开挖的沟槽内砌筑而成,顶部仍残存部分石盖板。灰坑多于遗址废弃后形成,年代较晚。出土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石器、瓷器、陶器等类。石器主要有磨盘、柱础、弹丸等,但多数并非地层出土,而是在拆除地表晚期石墙时发现的。瓷器以青花瓷和青瓷为主。青花瓷多见于晚期地层,器形有盘、碗、杯等;青瓷量较大,多为龙泉青瓷,器形有油灯、碗、盘等,部分有刻花和模印纹样,年代集中在南宋至元代。壮士所城遗址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早中期卫所遗址,晚期破坏较少,对于研究明代的海防制度和卫所运行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仍应以寻找衙署建筑、探明整体格局为目标。

时萧汇报场景

石砌排水沟遗迹

石砌窖穴遗迹

  谢西营介绍了余杭瓶窑窑山遗址发掘及黄岩沙埠青瓷窑址群调查的主要收获。窑山窑址揭露出龙窑窑炉3条,砖砌挡墙1道。其窑炉均依山而建,其中2号窑炉窑床部位残宽约1.6米,窑顶已坍塌,窑壁内侧有坚硬的烧结面,窑床上铺沙土。砖砌挡墙平面形状为不规则直线,长约3米,由红砖和不规则石块构成。窑业废品堆积较厚,最厚处达2米,出土了包括瓷片和窑具在内的大量遗物。瓷器产品类型丰富,以韩瓶为主,另有四系罐、执壶、虎子、漏斗、碗、盏、盘、擂钵、灯盏、瓶等。胎质粗糙,釉色以青褐色为主,多施半釉。窑具主要为垫柱及垫具。装烧方式为裸烧、叠烧。窑业生产技术较为经济。根据地层堆积和相关遗物,可大致判定窑业堆积的年代为南宋早期。该窑址窑炉形制特殊,窑床建造在废品堆积之上,且采用逐步加高而不清理窑床废品堆积的方式,有别于以往所见的烧造青瓷的窑址。出土韩瓶类粗瓷产品,为国内外遗址出土的这类器物的产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进一步了解窑山窑址的分布状况,还对该地区进行了区域系统调查,共发现窑址点12处,产品差异较大,应为适应市场需求所致。

谢西营汇报场景

地层剖面

出土遗物

沙埠青瓷窑址分布示意图

窑址采集器物

  黄岩沙埠窑址群位于黄岩城区西南15公里的霅溪两岸山坡上,呈半月形分布。本次共调查窑址9处,其中牌坊山窑址和岙口窑址为新发现窑址点。窑址群遗物堆积丰富,窑场总面积约达7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一般厚1-2米,最厚处可达6米。窑床均设置在山坡上,多属斜坡式龙窑,一般长50米左右,宽2.5米。烟囱在半山腰,窑炉、火膛及制瓷作坊位于山脚平地。各窑址年代约为晚唐至北宋时期。器物种类以青瓷为主,另有少量酱釉产品,质量较高。青瓷产品可辨器形有碗、壶、罐、盘、盆为主,及各式杯、茶托、灯盏、粉盒、水盂、瓶、洗等。酱釉产品可辨器形有盒、碗、盏等。沙埠青瓷窑址群处于越窑和龙泉窑瓷业技术衔接和过渡的中间地带,是探索越窑瓷业技术南传与龙泉窑瓷业技术渊源的关键地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沙埠窑址群已于2015年被列入台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之一,相关考古发掘将深化对沙埠青瓷的整体认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

张馨月汇报场景

揭露的龙窑窑炉

匣钵错缝垒砌而成的挡墙

溪里窑址产品面貌

  张馨月介绍了武义溪里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窑址位于溪里村东北的瓦灶山南坡上,已探明龙窑4座,本次发掘对象为2号窑址。窑炉长度逾30米,宽约2米,残高约0.4米,窑壁为砖块砌成。窑炉两侧有多道挡墙,为四层匣钵错峰垒砌而成。器物种类较少,以碗为大宗,少量为盘,另有零星的碟、钵、高足杯、擂钵等。胎釉有浅灰白胎,青绿色釉;深灰色胎,青灰-青黄色釉;橙红色胎,淡黄色釉三大类,均于匣钵内装烧,器底垫小泥饼或直接叠烧。绝大多数器物为素面,少量内底印花或刻字,产品年代约为元代中期。此外,在周边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窑址调查,共调查窑址(群)13处,多为元代中期窑址。溪里窑址的发掘及周边调查,为认识这一区域的窑业技术和产品关系打开了新的研究空间,进一步的工作将会加深我们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认识。

孙燃汇报场景

“天”字款菊花纹碗

部分窑具

  孙燃介绍了云和官坑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官坑窑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浮云街道溪口村慧云寺以东约50米处,处于低矮山丘的南坡,南临瓯江。地层堆积经后期扰动,器物多为残片。瓷器造型较为单一,以碗类为主,造型普遍为侈口圆唇,弧腹圈足。器物釉色莹润,以青绿为主,黄绿次之,粉青最少,常见开片现象。胎色为白色或灰白色,胎质较为细腻,胎体较厚,釉层较薄,内外均施釉,外底和圈足多无釉,露胎处呈朱红色。除少数素面外,大部分器物都有简单纹饰,装饰方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和划花。内底纹饰有菊花纹和葡萄纹,有的菊花纹左旁模印一“天”字;外腹部纹饰多见莲瓣纹,近口沿处和腹部多有二至五道不等的弦纹。窑具有匣钵和垫饼两类,都以粗泥制作,装烧方法应为匣钵复叠仰烧。发掘范围内未见窑炉遗迹,相关窑址的确切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官坑窑址出土器物造型比较单一,无明显变化,应是同一时期的产品,同时也说明其窑业生产时间较短。其烧制年代应为元代晚期,作为宋元时期龙泉窑向瓯江下游发展的一个例证,为我们研究龙泉窑的发展流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摄影:孟诚磊 林城)

(图文转自:“浙江考古”公众号)

责编:荼荼

作者:时萧

文章出处:“浙江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