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9-03-13文章出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微信号作者:

  2019年3月12日,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报告厅内,近百名文物考古业务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18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梅其洁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汇报会的主题是对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田野考古、水下考古、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保护四个领域中的八个重要项目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会议开始,曹劲所长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省考古所在2018年的工作成果: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共29个,其中公路、铁路与天然气管线等线型项目调查总长度约2241公里,工业园区、机场等块状项目调查总面积近317万平米,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主动性项目也取得重要成果,青塘遗址获评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2018中国考古新发现”;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莱山遗址六朝墓群获评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会议由邓宏文副所长主持。

曹劲所长致辞

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01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唐博豪作了题为“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群考古发现与收获”的报告。

  汇报内容:

  201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韶关机场建设对工程用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一批古墓葬,2018年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北部,东邻武江区,西连阳山县,南毗英德市,北与乐昌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莱山遗址墓葬群位于广东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北侧,地处武江东岸,主要分布在低矮山岗之上。截止到目前,遗址内共计清理六朝至唐时期墓葬55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滑石等器物460余件,目前该遗址尚在进一步发掘和整理之中,现对已发掘区域墓葬做如下介绍。

  根据墓葬形制可以分为长方形墓葬和凸字形墓葬,长方形墓可分为单室、双室和三室墓,凸字形墓可分为单室和前后室墓。墓葬无人骨保存,部分墓葬有铜、铁棺钉类葬具。

  出土器物包括金、银、铜、铁、陶瓷、滑石6大类。金器包括戒指、手镯等;银器为银簪,铜器除棺钉、铜钱外,还有镜、鐎斗、釜、盘、碗等器物;铁器包括棺钉、铁刀两类。陶瓷器以罐、碗、盏、钵为大宗,还有虎子、唾壶、豆、盒、盆、砚滴、扁壶,砚、陶釜、三足盘、陶仓、陶屋、陶牛犁田模型、陶牛圈模型、陶井等;滑石器皆为滑石猪。

  墓砖以平砖和楔形砖为主,初步统计有76种不同的墓砖纹饰和铭文,纹饰砖多以叶脉纹、车轮纹、菱格纹、钱文为主,也有多种纹饰构成的组合纹。铭文砖以年号款为主,年代跨度自西晋至东晋时期,最早为“元康元年”砖,此外还有“太安”、“大兴”、“永昌”、“泰宁”、“咸和”、“隆和”等两晋年号。吉语砖可见“宜子孙”,姓氏砖仅见“曹氏立”一种。

  根据已出土器物、墓葬形制、墓砖铭文等诸多特征,结合已有广东地区考古学分期谱系研究成果,初步判断墓葬群年代为西晋至唐中晚期。对本次发现初步认识如下:

  1、该批墓葬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仅少数墓葬有被盗和破坏现象,出土器物丰富,器物组合关系较完整,砚滴、扁壶等器物在广东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尚属于首次发现,可以说莱山墓葬群的发现是对广东六朝至唐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墓葬结构演变等诸多考古学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莱山遗址Ⅱ、Ⅲ、Ⅳ区发掘墓葬具有较强的排列规矩,年代跨度较大,延续时间长,很可能是一处或多处家族墓地。这对认识六朝时期岭南地区六朝至唐时期丧葬习俗具有积极的意义。

  3、基于六朝至唐时期岭南开发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该地区作为湖南进入广东的水陆交通要道这一条件下,本次考古发掘对研究“北人南迁”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推动岭南六朝时期 “华化”(少数民族汉化)、“蛮化”(汉人少数民族化)和“侨归”(土著汉人)之间民族关系问题探讨。为深入研究六朝时期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乳源、韶关、仁化一带六朝墓葬较多,如何把这一区域的墓葬材料串联起来,同闽北、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比较,综合地考虑,可作为一个重点课题。

——全洪 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02 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的崔俊作了题为“关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考——以功武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为例”的报告。

  汇报内容:

  功武村古建筑群包含五宅第、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2002年被列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功武村现状地形图分析,可以看出功武村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一条正街犹如主轴线串联起古码头、五宅第和廖氏宗祠,形成三点一线、背山面水的主体格局。

  对四个文物点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确定文物本体。廖氏宗祠是功武村最早的廖氏祠堂,见证了功武村的起源,坐东北向西南,背靠后龙山,前有照壁。四进五开间,有照壁、头门、拜亭、后堂,总占地面积约2014平方米。五宅第包括角楼,碉楼、围墙、房舍120余间,前有水塘,占地约13800平方米。古码头分客运、货运两个上落码头,旧时在此登船,通过水路可以直达省会广州。正街大致呈东西走向,西端与古码头相连,东端与廖氏宗祠相接,整街总长约500米。包括原铺砖地面,“畅记”杂货店、杏春书室、璞轩书室等传统乡村沿街商埠风格的建筑主立面,和原有街巷空间。保护对象除以上四个文物点,另外还包括功武村自然人文环境和附属文物。

  本规划除了对文物点的现状评估、价值评估,还分析了土地利用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周边建筑情况、管理利用情况、原保护区划等等,归纳出现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原有保护范围基本包含了文物本体外围两排房屋,范围较大,可操作性不强,而且边界没有依循村庄建筑机理,本规划中对其进行调整。另外原有保护范围没有包含廖氏宗祠前的照壁,照壁是祠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将照壁纳入保护范围中。原有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是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扩20到30米,范围较大,未依循村庄建筑机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调整后的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级。

  保护范围包含所有文物本体及四周道路和第一排建筑。具体边界为:五宅第:东至附墙外约8米,西、南至围墙外道路外侧,北与正街保护范围相连;正街:包含正街和两侧第一排建筑物,总长约500米;廖氏宗祠:左右向外约6米,东北至后壁延伸21米,宗祠前至照壁南5米;古码头:平台码头(客运码头)向上游、下游各延伸80米,西至码头向河中延伸50米,东与正街保护范围相连。

  建设控制地带包含保护范围外围第一排建筑和廖氏宗祠后西南向山坡、古码头周边水域和竹林。具体边界为:五宅第:左右两侧主要包含五宅第外围第一排建筑物。南至保护范围向南约36米;正街:包含正街两侧第二排建筑,西侧与古码头的建设控制地带相接;廖氏宗祠: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往外延伸20米,西侧至第一排建筑边界;古码头: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延伸30米。

  专家点评:

  古建筑群的保护,特别是在古村落中的古建筑群,首先要考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这一最重要的定位,这也是保护规划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朱海仁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研究员

  03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胡思源作了题为“南海Ⅰ号”2018年的发掘与发现”的报告。

  汇报内容:

  2018年“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经初步统计,该年度出土文物数量约106000件,以瓷器为最多,还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铅锡金属器、竹木漆器、朱砂等类型。瓷器从产地来源看,主要源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为南方著名窑口所产,如浙江龙泉系的青瓷、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白瓷及磁灶窑黑釉瓷和酱釉瓷、闽清义窑青白瓷等。此外还有少量其他窑口的瓷器。器型囊括碗、盘、碟、瓶、罐、壶、盒等,种类丰富,制作精美。此外还提取了一批疑似药材、橄榄、稻壳和骨骼、咸鸭蛋等动植物遗存。

  就目前发掘情况看,沉船上部建筑和部分船板受损,甲板及以上大部分缺失,甲板以下保存较好。船体残存结构基本清晰,左右舷板、水线甲板、肘骨板、隔舱板、舱内垫板、舵承孔及固定隔舱板的舱壁扶强材等船体结构已经比较明了,船桅夹、抱面梁、甲板、船壳板、底板和纵隔板多已显露,船板搭接等部分造船工艺比较明确。沉船的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已发掘的船舱内最深处约2.8米,分布轮廓面积约179.15平方米,共有14道横向隔舱壁板,分15个船舱。船体中上部使用多重木板对接或搭接结构和榫卯嵌合、铁钉和木钉等铆合固定的工艺技术,两舷上部及船壳板多为三重板结构。沉船船型宽扁,船艏平头微起翘,两侧船舷略弧曲,艏艉部弧收,具有一定的型深,沉船是长宽比例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性船型,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与福建泉州湾后渚沉船、海南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结构相近,共同反映了南宋远洋商船制造技术和工艺特征。沉船的船体结构基本保存于海泥之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相关的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古学观察,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杂,对于开展我国古代造船技术、海外航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专家点评: 

  通过水下考古资料去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历史、海洋贸易史,这方面的研究力度要加大,后期的展示工作要加强。 

——魏峻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员 

  04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李博作了题为“广东先秦考古新发现——东源大顶山墓地考古发掘成果”的报告。 

  汇报内容:

  东源大顶山墓地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村李屋小组,大顶山为山前侵蚀台地,其北部为连绵的山地,西侧为低山,东、南侧为山间盆地,南部与东部约300米处有河流流经,东江在其西部约2千米。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墓葬,分布面积1000平米。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墓葬大部分未遭破坏。本次发掘区位于大顶山顶部及顶部西缘上,海拔高度99.8m,相对高度35m。

  2018年5月至8月,为配合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源大顶山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米。本次发掘主要成果是发现14座商周时期墓葬,出土150余件陶器、玉器、石器以及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并提取大量土样、碳样和植物遗存等重要标本。其中M3出土逾20件完整细席纹陶,为近来广东省考古发掘所少见。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不一,无叠压打破关系。墓葬内填土较为纯净,似经过人工筛选。墓地出土器物种类多样,器物风格见于粤东、闽北、赣南以及浙南等周边地区。M11出土的曲折纹圈足罐见于村头文化二期,M3出土细席纹陶见于博罗横岭山墓地第一期第一段以及闽北光泽县博物馆馆藏文物,M12与M13出土器物风格见于湖南高砂脊和炭河里遗址。根据器物类型和纹饰组合大致将14座墓分为三期,分别为商早、商晚与西周早期。

  东源县位于粤东北地区,东江中上游,珠三角与粤东北结合处,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东源大顶山墓地是华南商周时期考古的新发现,对于认识商周时期华南考古学文化面貌以及周边区域间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东源大顶山墓地为东江上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墓地,本次发掘区位于墓地中心区,保存情况较好,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为广东商周时期考古研究工作补充了重要材料,填补了粤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空白。

  第二,商晚与西周早期的墓葬变化以及器物风格的显著差异,展现了广东商周时期社会变革的缩影,推动研究广东商周时期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以M3为代表的器物风格与浮滨文化相似,但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为了解浮滨时期粤东北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建立浮滨文化地方类型或新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后,东源大顶山墓地出土器物见于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这为研究商周时期岭南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专家点评:

  东江流域尚未形成整体认识,这条大通道附近的考古发现,对整体认识商周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格局非常重要。 

——郑君雷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05 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的喻晓蓉作了题为“让公众走进考古遗址——以银岗古窑场遗址保护规划为例”的报告。

  汇报内容: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文物保护利用活动的开展,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和参与需求日益增强。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等。文物的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银岗古窑场遗址是省考古所参与调查发掘的一处从西周、春秋直至战国期间无明显间断,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型制陶工场遗址。遗址由河谷平原上七个东西向相连的低矮岗丘组成(从西至东依次为鲤鱼岭、瓦片岭、松古岭、松园岭、猪屎岭、松毛岭、岗谷岭)。到目前为止整个遗址揭露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发掘龙窑5座、灰沟3条、灰坑4个、明墓葬3座、窑址1个;出土的可移动文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石器,并以陶器为大宗。2000年该遗址被列为博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此遗址考古学上的价值突出,为研究先秦时期东江流域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制陶业及文化增加了新的资料;其中H7灰坑解决了考古界一直有争议的夔形纹和米字型纹的年代先后问题。目前遗址基本以回填,仅有5座龙窑进行覆土露明展示。

  因此本次保护规划旨在结合遗址公园的开发,真实、完整地保护遗址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的同时,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其文化价值与内涵,统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其中提出了四个规划对策,一是重新划定保护区划,对区划内的农业生产及建设活动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对遗址科学、有效地保护;二、建设遗址公园及遗址博物馆,系统筹划银岗古窑场遗址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三、明确遗址管理机构的目标及地位,健全及完善管理机构人才队伍、规章制度、专项管理及日常管理;四、开展有计划的发掘及勘探工作,系统整理和研究考古工作成果。

  汇报最后提到了文物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的两面性,认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先保护再利用。

  专家点评:

  让田野上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进大众,让文物体现真正的价值,文物的保护利用和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刘成基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国家文物局出境鉴定广东站)副站长、研究员 

  06 信息与文物保护中心的陈以琴作了题为“龙嘴岗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报告。

  汇报内容:

  肇庆市广宁龙嘴岗墓地于1995年、1996年、2005年及2010年进行过4次发掘。2010年的发掘中,龙嘴岗墓地出土350余件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与石器等文物,是广东一处重要的先秦时期墓地。保存于本所的龙嘴岗墓地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约200余件,其中130余件仍处于考古发掘时整体提取的固封保护状态。

  为尽快展开后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我所信息与文物保护中心和田野中心相关人员于联合编写了《广宁龙嘴岗墓地青铜器实验室考古计划书》,制定了对这批青铜器的清理、保护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的计划,于2018年3月9日开始,文保人员按照计划书有步骤的对这批脆弱青铜器进行清理出土、加固粘接、拍照、记录信息资料等,在清理过程中与该项目的考古发掘负责人进行密切联系和沟通,了解文物在发掘整取时的具体情况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清理和保护,并及时保存相关的分析检测样品,为之后的科技检测分析提供材料,以做进一步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同时,本所邀请了部分所外的青铜器保护专家对此次清理和保护进行现场指导,及时总结和调整工作方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初步清理出123件文物,其中3件砺石、1件陶杯(鼎内出),其余119件全部为青铜器,含刮刀67件、削刀21件、斧15件、镞10件、矛3件、鼎2件、剑1件,并对一些典型器物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和分析,总结出一些用于脆弱青铜器保护经验,对于本所后续的青铜器保护工作和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该项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计划,对该批清理出的青铜器进行全面的资料汇总整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科技检测与分析,通过对龙嘴岗墓地的青铜器内外腐蚀因素的探索和分析,力图总结出适合广东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保护的经验方法,包括加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的比较研究,埋藏土壤环境特征对青铜器病害的影响分析等,预期形成正式论文或报告进行公开发表;同时,对清理过程中发现的小件青铜器的捆扎物材质、捆扎方式以及部分特殊纹饰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

  专家点评:

  文物资料的整理、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所耗的时间和精力,常常大于考古发掘,这些后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该得到重视。 

——吴凌云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07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刘锁强作了题为“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的报告。

  汇报内容: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青塘镇,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至4号洞地点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4平米。

  通过考古发掘,青塘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各期的文化面貌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并揭示出气候环境变迁过程与史前文化演进路径之间的耦合关系。

  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距今约13500年蹲踞葬,该墓葬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出土人骨为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古人类化石。黄门岩2号洞地点发现距今2万余年、华南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⑤层出土距今1.7万年的早期陶器,为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

  定型化石器生产技术不断成熟,骨角器、穿孔蚌器、陶器、穿孔石器及局部磨光石器等新型工具门类不断涌现,有意识的丧葬行为则暗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仪式的产生,还有遗址所展现的该阶段原始人群聚落形态,这些文物资料全面地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以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青塘遗址的考古发现是华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对于东亚、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第一,青塘遗址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为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尺,并揭示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的耦合关系;

  第二,青塘遗址墓葬与人化石的发现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会复杂程度、区域现代人体质演化与人群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第三,青塘遗址为研究华南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聚落形态、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区域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

  最后,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进展,为深入探讨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前沿课题提供了新契机。

  专家点评:

  英德青塘遗址是广东、华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能够说明农业革命出现、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材料。 

——许永杰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8 崔勇副所长作了题为“南海西樵山石燕岩激光与声呐测绘融合技术”的报告。

  汇报内容:

  西樵山位于广东佛山南海区,距广州市约70千米,东临北江下游干道,西濒西江下游干道。西樵山海拔346米,是一座古火山。主要岩石类型由粗面质火山集块岩、沉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等,由于岩性种类复杂,满足了人类对各种石质的需求。西樵山是珠江三角洲唯一的古火山,目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广东省第一批8个大遗址之。

西樵山在新石器时期为珠江三角洲石器原料来源之地,从宋代开始作为珠江三角洲建筑石材的原料产地而兴盛,从明代开始又成为重要的理学名山,这期间,西樵山开班办了多家书院,王阳明、湛若水等理学名家在此开班授徒。 西樵山是广东最重要的自然和人文胜地。

  石燕岩遗址是西樵山著名的景点,也是古代采石留下的、保存完好的古矿场遗址,其年代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保存了古代完整的采石痕迹。尤其是被水体淹没的部分没有任何风化迹象,是一个难得的古代矿冶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文物价值,也是一个难得的水下考古遗址,对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和新技术运用均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石燕岩遗址2002年7月公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第8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调查根据现场需求,采用双瓶和干服的潜水方式,严格执行相关潜水规范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对遗址的最小干预的原则,对人类遗留物、人工生活工作场景及遗迹现象等仅采取影像资料收集和个别遗物的现场测量,不对遗址进行扰动。

  西樵山石燕岩测量包括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与通常我们测绘对象不一样的是,我们将石燕岩采石场遗址当做一组建筑对待,因为从矿坑遗留的水池、门洞、踏步、通道及隔墙等结构分析,具有建筑属性,只不过是减材建筑,相对外部边际线清晰的增材建筑不同,对减材建筑的内部测绘传统方法仅仅能够表现一个具体的二维平面,很难表述三维立体,因此对测绘提出了一个难题。为解决石燕岩的测绘难题,我们借助了现有的科技手段,使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水面以上使用激光三维扫描,获取激光三维点云数据、水下使用三维声呐扫描,获取声呐三维点云数据,再结合人工定位、拼合、建模等手段最大限度复原了石燕岩采石场的三维立体结构,为进一步的保护研究及后续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专家点评:

  西樵山的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这种先进、尖端的新技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西樵山遗址。 

——吉笃学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副研究员

  本次汇报会还特地邀请了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进行题为“中国文博考古工作改革的形势与任务——学习两办《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专题讲座。刘曙光研究员在讲座中深度解读了两办意见,明确指出了当前文博考古工作改革的形势与任务,获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刘曙光研究员进行专题讲座

  会议的最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发表讲话。她对省考古所2018年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对广东考古的新成果、新收获感到欣慰。她指出,广东文物考古事业需要文物考古工作者持续付出努力,期待2019年省文物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曾颖如副厅长发表讲话

  汇报会搭建起一个自由沟通、广泛交流的学术平台,为广东文物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广东文物考古的机会。

摄影:黎飞艳

撰稿&编辑:代雨彤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2018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9-03-13

  2019年3月12日,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报告厅内,近百名文物考古业务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18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梅其洁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汇报会的主题是对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田野考古、水下考古、文物保护与古建筑保护四个领域中的八个重要项目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汇报。会议开始,曹劲所长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省考古所在2018年的工作成果:开展基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共29个,其中公路、铁路与天然气管线等线型项目调查总长度约2241公里,工业园区、机场等块状项目调查总面积近317万平米,共发现遗址、遗物点、建筑基址等各类文物点近百处;主动性项目也取得重要成果,青塘遗址获评中国社科院考古论坛“2018中国考古新发现”;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莱山遗址六朝墓群获评为“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会议由邓宏文副所长主持。

曹劲所长致辞

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01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唐博豪作了题为“乳源莱山六朝至唐时期墓葬群考古发现与收获”的报告。

  汇报内容:

  201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韶关机场建设对工程用地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一批古墓葬,2018年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北部,东邻武江区,西连阳山县,南毗英德市,北与乐昌接壤,西北角与湖南宜章县相依。莱山遗址墓葬群位于广东韶关市乳源县桂头镇北侧,地处武江东岸,主要分布在低矮山岗之上。截止到目前,遗址内共计清理六朝至唐时期墓葬55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滑石等器物460余件,目前该遗址尚在进一步发掘和整理之中,现对已发掘区域墓葬做如下介绍。

  根据墓葬形制可以分为长方形墓葬和凸字形墓葬,长方形墓可分为单室、双室和三室墓,凸字形墓可分为单室和前后室墓。墓葬无人骨保存,部分墓葬有铜、铁棺钉类葬具。

  出土器物包括金、银、铜、铁、陶瓷、滑石6大类。金器包括戒指、手镯等;银器为银簪,铜器除棺钉、铜钱外,还有镜、鐎斗、釜、盘、碗等器物;铁器包括棺钉、铁刀两类。陶瓷器以罐、碗、盏、钵为大宗,还有虎子、唾壶、豆、盒、盆、砚滴、扁壶,砚、陶釜、三足盘、陶仓、陶屋、陶牛犁田模型、陶牛圈模型、陶井等;滑石器皆为滑石猪。

  墓砖以平砖和楔形砖为主,初步统计有76种不同的墓砖纹饰和铭文,纹饰砖多以叶脉纹、车轮纹、菱格纹、钱文为主,也有多种纹饰构成的组合纹。铭文砖以年号款为主,年代跨度自西晋至东晋时期,最早为“元康元年”砖,此外还有“太安”、“大兴”、“永昌”、“泰宁”、“咸和”、“隆和”等两晋年号。吉语砖可见“宜子孙”,姓氏砖仅见“曹氏立”一种。

  根据已出土器物、墓葬形制、墓砖铭文等诸多特征,结合已有广东地区考古学分期谱系研究成果,初步判断墓葬群年代为西晋至唐中晚期。对本次发现初步认识如下:

  1、该批墓葬整体保存状况较好,仅少数墓葬有被盗和破坏现象,出土器物丰富,器物组合关系较完整,砚滴、扁壶等器物在广东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尚属于首次发现,可以说莱山墓葬群的发现是对广东六朝至唐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墓葬结构演变等诸多考古学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莱山遗址Ⅱ、Ⅲ、Ⅳ区发掘墓葬具有较强的排列规矩,年代跨度较大,延续时间长,很可能是一处或多处家族墓地。这对认识六朝时期岭南地区六朝至唐时期丧葬习俗具有积极的意义。

  3、基于六朝至唐时期岭南开发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该地区作为湖南进入广东的水陆交通要道这一条件下,本次考古发掘对研究“北人南迁”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推动岭南六朝时期 “华化”(少数民族汉化)、“蛮化”(汉人少数民族化)和“侨归”(土著汉人)之间民族关系问题探讨。为深入研究六朝时期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乳源、韶关、仁化一带六朝墓葬较多,如何把这一区域的墓葬材料串联起来,同闽北、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比较,综合地考虑,可作为一个重点课题。

——全洪 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02 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的崔俊作了题为“关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编制的思考——以功武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为例”的报告。

  汇报内容:

  功武村古建筑群包含五宅第、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2002年被列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功武村现状地形图分析,可以看出功武村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一条正街犹如主轴线串联起古码头、五宅第和廖氏宗祠,形成三点一线、背山面水的主体格局。

  对四个文物点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确定文物本体。廖氏宗祠是功武村最早的廖氏祠堂,见证了功武村的起源,坐东北向西南,背靠后龙山,前有照壁。四进五开间,有照壁、头门、拜亭、后堂,总占地面积约2014平方米。五宅第包括角楼,碉楼、围墙、房舍120余间,前有水塘,占地约13800平方米。古码头分客运、货运两个上落码头,旧时在此登船,通过水路可以直达省会广州。正街大致呈东西走向,西端与古码头相连,东端与廖氏宗祠相接,整街总长约500米。包括原铺砖地面,“畅记”杂货店、杏春书室、璞轩书室等传统乡村沿街商埠风格的建筑主立面,和原有街巷空间。保护对象除以上四个文物点,另外还包括功武村自然人文环境和附属文物。

  本规划除了对文物点的现状评估、价值评估,还分析了土地利用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周边建筑情况、管理利用情况、原保护区划等等,归纳出现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原有保护范围基本包含了文物本体外围两排房屋,范围较大,可操作性不强,而且边界没有依循村庄建筑机理,本规划中对其进行调整。另外原有保护范围没有包含廖氏宗祠前的照壁,照壁是祠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规划将照壁纳入保护范围中。原有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是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外扩20到30米,范围较大,未依循村庄建筑机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调整后的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级。

  保护范围包含所有文物本体及四周道路和第一排建筑。具体边界为:五宅第:东至附墙外约8米,西、南至围墙外道路外侧,北与正街保护范围相连;正街:包含正街和两侧第一排建筑物,总长约500米;廖氏宗祠:左右向外约6米,东北至后壁延伸21米,宗祠前至照壁南5米;古码头:平台码头(客运码头)向上游、下游各延伸80米,西至码头向河中延伸50米,东与正街保护范围相连。

  建设控制地带包含保护范围外围第一排建筑和廖氏宗祠后西南向山坡、古码头周边水域和竹林。具体边界为:五宅第:左右两侧主要包含五宅第外围第一排建筑物。南至保护范围向南约36米;正街:包含正街两侧第二排建筑,西侧与古码头的建设控制地带相接;廖氏宗祠: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往外延伸20米,西侧至第一排建筑边界;古码头:从保护范围外缘线延伸30米。

  专家点评:

  古建筑群的保护,特别是在古村落中的古建筑群,首先要考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这一最重要的定位,这也是保护规划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朱海仁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研究员

  03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胡思源作了题为“南海Ⅰ号”2018年的发掘与发现”的报告。

  汇报内容:

  2018年“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经初步统计,该年度出土文物数量约106000件,以瓷器为最多,还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铅锡金属器、竹木漆器、朱砂等类型。瓷器从产地来源看,主要源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为南方著名窑口所产,如浙江龙泉系的青瓷、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福建德化白瓷及磁灶窑黑釉瓷和酱釉瓷、闽清义窑青白瓷等。此外还有少量其他窑口的瓷器。器型囊括碗、盘、碟、瓶、罐、壶、盒等,种类丰富,制作精美。此外还提取了一批疑似药材、橄榄、稻壳和骨骼、咸鸭蛋等动植物遗存。

  就目前发掘情况看,沉船上部建筑和部分船板受损,甲板及以上大部分缺失,甲板以下保存较好。船体残存结构基本清晰,左右舷板、水线甲板、肘骨板、隔舱板、舱内垫板、舵承孔及固定隔舱板的舱壁扶强材等船体结构已经比较明了,船桅夹、抱面梁、甲板、船壳板、底板和纵隔板多已显露,船板搭接等部分造船工艺比较明确。沉船的木船体残长约22.1米,船体保存最大船宽约9.35米,已发掘的船舱内最深处约2.8米,分布轮廓面积约179.15平方米,共有14道横向隔舱壁板,分15个船舱。船体中上部使用多重木板对接或搭接结构和榫卯嵌合、铁钉和木钉等铆合固定的工艺技术,两舷上部及船壳板多为三重板结构。沉船船型宽扁,船艏平头微起翘,两侧船舷略弧曲,艏艉部弧收,具有一定的型深,沉船是长宽比例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性船型,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与福建泉州湾后渚沉船、海南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结构相近,共同反映了南宋远洋商船制造技术和工艺特征。沉船的船体结构基本保存于海泥之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相关的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古学观察,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杂,对于开展我国古代造船技术、海外航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专家点评: 

  通过水下考古资料去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历史、海洋贸易史,这方面的研究力度要加大,后期的展示工作要加强。 

——魏峻 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研究员 

  04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李博作了题为“广东先秦考古新发现——东源大顶山墓地考古发掘成果”的报告。 

  汇报内容:

  东源大顶山墓地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车头山村李屋小组,大顶山为山前侵蚀台地,其北部为连绵的山地,西侧为低山,东、南侧为山间盆地,南部与东部约300米处有河流流经,东江在其西部约2千米。遗址主要为商周时期墓葬,分布面积1000平米。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良好,墓葬大部分未遭破坏。本次发掘区位于大顶山顶部及顶部西缘上,海拔高度99.8m,相对高度35m。

  2018年5月至8月,为配合新建赣州至深圳铁路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源大顶山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米。本次发掘主要成果是发现14座商周时期墓葬,出土150余件陶器、玉器、石器以及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并提取大量土样、碳样和植物遗存等重要标本。其中M3出土逾20件完整细席纹陶,为近来广东省考古发掘所少见。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不一,无叠压打破关系。墓葬内填土较为纯净,似经过人工筛选。墓地出土器物种类多样,器物风格见于粤东、闽北、赣南以及浙南等周边地区。M11出土的曲折纹圈足罐见于村头文化二期,M3出土细席纹陶见于博罗横岭山墓地第一期第一段以及闽北光泽县博物馆馆藏文物,M12与M13出土器物风格见于湖南高砂脊和炭河里遗址。根据器物类型和纹饰组合大致将14座墓分为三期,分别为商早、商晚与西周早期。

  东源县位于粤东北地区,东江中上游,珠三角与粤东北结合处,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东源大顶山墓地是华南商周时期考古的新发现,对于认识商周时期华南考古学文化面貌以及周边区域间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一,东源大顶山墓地为东江上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墓地,本次发掘区位于墓地中心区,保存情况较好,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为广东商周时期考古研究工作补充了重要材料,填补了粤东北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空白。

  第二,商晚与西周早期的墓葬变化以及器物风格的显著差异,展现了广东商周时期社会变革的缩影,推动研究广东商周时期社会与历史发展进程。

  第三,以M3为代表的器物风格与浮滨文化相似,但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为了解浮滨时期粤东北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建立浮滨文化地方类型或新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后,东源大顶山墓地出土器物见于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这为研究商周时期岭南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专家点评:

  东江流域尚未形成整体认识,这条大通道附近的考古发现,对整体认识商周时期岭南地区的文化格局非常重要。 

——郑君雷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05 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的喻晓蓉作了题为“让公众走进考古遗址——以银岗古窑场遗址保护规划为例”的报告。

  汇报内容: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文物保护利用活动的开展,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和参与需求日益增强。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导则(征求意见稿)》等。文物的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其中银岗古窑场遗址是省考古所参与调查发掘的一处从西周、春秋直至战国期间无明显间断,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型制陶工场遗址。遗址由河谷平原上七个东西向相连的低矮岗丘组成(从西至东依次为鲤鱼岭、瓦片岭、松古岭、松园岭、猪屎岭、松毛岭、岗谷岭)。到目前为止整个遗址揭露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发掘龙窑5座、灰沟3条、灰坑4个、明墓葬3座、窑址1个;出土的可移动文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石器,并以陶器为大宗。2000年该遗址被列为博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为广东省首批大遗址。此遗址考古学上的价值突出,为研究先秦时期东江流域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制陶业及文化增加了新的资料;其中H7灰坑解决了考古界一直有争议的夔形纹和米字型纹的年代先后问题。目前遗址基本以回填,仅有5座龙窑进行覆土露明展示。

  因此本次保护规划旨在结合遗址公园的开发,真实、完整地保护遗址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的同时,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其文化价值与内涵,统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其中提出了四个规划对策,一是重新划定保护区划,对区划内的农业生产及建设活动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对遗址科学、有效地保护;二、建设遗址公园及遗址博物馆,系统筹划银岗古窑场遗址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三、明确遗址管理机构的目标及地位,健全及完善管理机构人才队伍、规章制度、专项管理及日常管理;四、开展有计划的发掘及勘探工作,系统整理和研究考古工作成果。

  汇报最后提到了文物活化利用和公众参与的两面性,认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先保护再利用。

  专家点评:

  让田野上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进大众,让文物体现真正的价值,文物的保护利用和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刘成基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国家文物局出境鉴定广东站)副站长、研究员 

  06 信息与文物保护中心的陈以琴作了题为“龙嘴岗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报告。

  汇报内容:

  肇庆市广宁龙嘴岗墓地于1995年、1996年、2005年及2010年进行过4次发掘。2010年的发掘中,龙嘴岗墓地出土350余件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与石器等文物,是广东一处重要的先秦时期墓地。保存于本所的龙嘴岗墓地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约200余件,其中130余件仍处于考古发掘时整体提取的固封保护状态。

  为尽快展开后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我所信息与文物保护中心和田野中心相关人员于联合编写了《广宁龙嘴岗墓地青铜器实验室考古计划书》,制定了对这批青铜器的清理、保护以及后续相关研究的计划,于2018年3月9日开始,文保人员按照计划书有步骤的对这批脆弱青铜器进行清理出土、加固粘接、拍照、记录信息资料等,在清理过程中与该项目的考古发掘负责人进行密切联系和沟通,了解文物在发掘整取时的具体情况以便更科学地进行清理和保护,并及时保存相关的分析检测样品,为之后的科技检测分析提供材料,以做进一步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同时,本所邀请了部分所外的青铜器保护专家对此次清理和保护进行现场指导,及时总结和调整工作方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初步清理出123件文物,其中3件砺石、1件陶杯(鼎内出),其余119件全部为青铜器,含刮刀67件、削刀21件、斧15件、镞10件、矛3件、鼎2件、剑1件,并对一些典型器物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和分析,总结出一些用于脆弱青铜器保护经验,对于本所后续的青铜器保护工作和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该项清理工作已进入尾声,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计划,对该批清理出的青铜器进行全面的资料汇总整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科技检测与分析,通过对龙嘴岗墓地的青铜器内外腐蚀因素的探索和分析,力图总结出适合广东地区出土脆弱青铜器保护的经验方法,包括加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效果的比较研究,埋藏土壤环境特征对青铜器病害的影响分析等,预期形成正式论文或报告进行公开发表;同时,对清理过程中发现的小件青铜器的捆扎物材质、捆扎方式以及部分特殊纹饰展开相关方面的研究。

  专家点评:

  文物资料的整理、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所耗的时间和精力,常常大于考古发掘,这些后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该得到重视。 

——吴凌云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07 田野考古研究中心的刘锁强作了题为“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的报告。

  汇报内容: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青塘镇,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对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至4号洞地点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4平米。

  通过考古发掘,青塘遗址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各期的文化面貌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并揭示出气候环境变迁过程与史前文化演进路径之间的耦合关系。

  黄门岩1号洞地点发现距今约13500年蹲踞葬,该墓葬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出土人骨为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古人类化石。黄门岩2号洞地点发现距今2万余年、华南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⑤层出土距今1.7万年的早期陶器,为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

  定型化石器生产技术不断成熟,骨角器、穿孔蚌器、陶器、穿孔石器及局部磨光石器等新型工具门类不断涌现,有意识的丧葬行为则暗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仪式的产生,还有遗址所展现的该阶段原始人群聚落形态,这些文物资料全面地反映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发展的新阶段以及社会复杂程度,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社会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

  青塘遗址的考古发现是华南史前考古的新突破,对于东亚、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认识和探讨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第一,青塘遗址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为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尺,并揭示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过程的耦合关系;

  第二,青塘遗址墓葬与人化石的发现对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宗教信仰、社会复杂程度、区域现代人体质演化与人群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第三,青塘遗址为研究华南新旧石器过渡阶段聚落形态、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区域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

  最后,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进展,为深入探讨旧大陆东部现代人出现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前沿课题提供了新契机。

  专家点评:

  英德青塘遗址是广东、华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能够说明农业革命出现、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材料。 

——许永杰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8 崔勇副所长作了题为“南海西樵山石燕岩激光与声呐测绘融合技术”的报告。

  汇报内容:

  西樵山位于广东佛山南海区,距广州市约70千米,东临北江下游干道,西濒西江下游干道。西樵山海拔346米,是一座古火山。主要岩石类型由粗面质火山集块岩、沉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等,由于岩性种类复杂,满足了人类对各种石质的需求。西樵山是珠江三角洲唯一的古火山,目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广东省第一批8个大遗址之。

西樵山在新石器时期为珠江三角洲石器原料来源之地,从宋代开始作为珠江三角洲建筑石材的原料产地而兴盛,从明代开始又成为重要的理学名山,这期间,西樵山开班办了多家书院,王阳明、湛若水等理学名家在此开班授徒。 西樵山是广东最重要的自然和人文胜地。

  石燕岩遗址是西樵山著名的景点,也是古代采石留下的、保存完好的古矿场遗址,其年代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保存了古代完整的采石痕迹。尤其是被水体淹没的部分没有任何风化迹象,是一个难得的古代矿冶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和文物价值,也是一个难得的水下考古遗址,对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和新技术运用均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石燕岩遗址2002年7月公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第8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次调查根据现场需求,采用双瓶和干服的潜水方式,严格执行相关潜水规范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对遗址的最小干预的原则,对人类遗留物、人工生活工作场景及遗迹现象等仅采取影像资料收集和个别遗物的现场测量,不对遗址进行扰动。

  西樵山石燕岩测量包括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与通常我们测绘对象不一样的是,我们将石燕岩采石场遗址当做一组建筑对待,因为从矿坑遗留的水池、门洞、踏步、通道及隔墙等结构分析,具有建筑属性,只不过是减材建筑,相对外部边际线清晰的增材建筑不同,对减材建筑的内部测绘传统方法仅仅能够表现一个具体的二维平面,很难表述三维立体,因此对测绘提出了一个难题。为解决石燕岩的测绘难题,我们借助了现有的科技手段,使用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水面以上使用激光三维扫描,获取激光三维点云数据、水下使用三维声呐扫描,获取声呐三维点云数据,再结合人工定位、拼合、建模等手段最大限度复原了石燕岩采石场的三维立体结构,为进一步的保护研究及后续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专家点评:

  西樵山的工作成绩显著,硕果累累,这种先进、尖端的新技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西樵山遗址。 

——吉笃学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副研究员

  本次汇报会还特地邀请了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进行题为“中国文博考古工作改革的形势与任务——学习两办《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专题讲座。刘曙光研究员在讲座中深度解读了两办意见,明确指出了当前文博考古工作改革的形势与任务,获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刘曙光研究员进行专题讲座

  会议的最后,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发表讲话。她对省考古所2018年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对广东考古的新成果、新收获感到欣慰。她指出,广东文物考古事业需要文物考古工作者持续付出努力,期待2019年省文物考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曾颖如副厅长发表讲话

  汇报会搭建起一个自由沟通、广泛交流的学术平台,为广东文物考古工作者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广东文物考古的机会。

摄影:黎飞艳

撰稿&编辑:代雨彤

作者:

文章出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