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山西河津召开
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古陶瓷学会、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古陶瓷学会2019年年会暨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山西省河津市召开。百余位海内外古陶瓷研究学者专家参加会议。
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津市文物局2016年共同发掘的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在该市发现4处制瓷作坊及瓷窑炉,以金代遗存为主,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瓷片、窑具以及陶器、铜钱、铁器、骨器等,可复原的瓷器千余件,瓷器种类有粗白瓷、细白瓷、黑酱釉及三彩瓷,器形有盘、碗、碟、盆、罐、盒、枕、瓶等,以各类瓷枕最具代表性,填补了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制瓷遗迹的空白,2016年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津宋金瓷窑址考古出土的标本,为大量流散于海内外公私收藏机构的河津窑瓷器找到了归属,也纠正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河津窑瓷器的认知偏差。例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旧藏乾隆御题诗瓷枕,此前一直被认为是磁州窑产品,通过与固镇窑址发掘出土的瓷枕比对,可以确认是河津窑的产品。与会者实地考察了固镇宋金瓷窑址、古垛瓷窑遗址,参观了在九龙公园举办的“固镇宋金瓷窑专题展”。研讨会上,学者专家们围绕“河津窑的考古发现与文化内涵”“山西地区制瓷业水平及学术地位”“宋元时期窑业技术成就与交流”“宋元低温釉陶器的产地及其传播”等主题进行了探讨,拓宽了对河津窑和山西地区乃至北方制瓷历史及产品烧造情况的新认识,推动了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为河津窑未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津市副市长王高红在闭幕式上指出,此次研讨会“进一步肯定了河津窑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为河津市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文物活化利用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原文刊于:国家文物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