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汇报【一】

发布时间:2020-01-23文章出处:作者:宋姝 武欣

    2020年1月9日—1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业务汇报会在考古所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9日的报告会,由刘斌所长致开幕词,共有14个项目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科技考古和新石器考古项目。

     动物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宋姝首先汇报了动物考古工作的收获。2019年度继续推进动物考古实验室的“现生标本库”建设,以淡水鱼标本制作为重点,目前共有各类动物骨骼标本百余件(套),计划2020年度进行海洋鱼类和贝类标本的制作。另外,对钟家港、桐庐延村洞、安吉龙山107号贵族墓(八亩墩)器物坑、余姚井头山、海盐彭城等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做了整理与研究。安吉龙山107号贵族墓(八亩墩)器物坑内发现了75个带盖印纹硬陶坛,其中4个坛内包含动物遗存,可鉴定物种包括水牛和角蝾螺。25号坛内出土了水牛的左前肢,29号坛中出土了牛的四肢骨、肋骨和脊椎骨,说明墓主人至少用了两头牛来随葬。29号坛中的牛骨,以《仪礼》中记载的“体解”方式被分解。春秋时期,由于牛的体量较大,又利于农耕,以壮年的牛来随葬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46号坛中出土角蝾螺厣2368件,角蝾螺是海洋贝类,并非本地物种,应为较远距离运输而来。随葬时,螺肉和厣一并置于坛中。这些现象可能还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饮食偏好或者地区性的丧葬习俗。

器物坑取样位置 

29号坛中出土水牛骨骼 

    植物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武欣汇报了保安桥遗址、毘山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收获。保安桥遗址通过土样浮选,获得植物种子共9科5503粒。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两种,以水稻为主。果蔬类有甜瓜、葫芦、桃子和葡萄,数量较少。灰坑中大量的水稻小穗轴反映了保安桥先民定点进行日常水稻脱壳活动或存在把加工的农产品剩余集中丢弃的现象。毘山遗址的浮选土样全部来自麻雀田地点2018年度的发掘,属商周时期。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有粟、黍、大豆和红小豆,说明商周时期该地区的农业结构已经有了变化。果蔬植物包括桃、甜瓜、葫芦、菱角等。粟黍的不间断出土反映了浙江地区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历史时期对粟黍的持续利用,以及南北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多次性和时代性。此外,还对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材进行切片观察,并开展了水稻田遗址的调查和采样。

 

毘山遗址农作物出土数量与概率 

毘山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 

      地质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姬翔汇报了2019年地质考古方面的工作。良渚遗址群石器研究课题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多,研究表明不同石器在选料上有明显的偏向性,而且良渚石器的很大一部分石料在周边未有发现。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主要用于制作石刀、石镰等石器的斑点角岩;还在余杭区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为研究良渚玉器的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为研究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修筑过程,对老虎岭水坝坝体的"草裹泥"进行了Sr-Nd同位素检测分析。目前认为,用于制作"草裹泥"的草和泥可能来自于不同区域,其中的泥很可能来自凝灰岩山体上的土壤。另外,姬翔还对安吉八亩墩陪葬墓石床和主墓四面边坡石块进行岩性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几种岩性:紫红色泥屑石英砂岩、白色/土黄色石英砂岩和熔结凝灰岩。这几类岩性的岩石在附近山体均有发现。八亩墩D107M1中出土大量的玉石制品,利用XRF和XRD进行分析检测,明确其材质主要为绿松石,还有少量的萤石、透闪石和蛇纹石。

老虎岭水坝剖面与取样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

    林森汇报了义乌桥头遗址的年度发掘情况。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村西,地处金衢盆地义乌江北岸一个相对高度为3米的高地上,海拔约89米。通过以往几年的考古发掘,遗址的环壕聚落完整性基本得到确认,在认识上山文化的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等方面有新收获。2019年对遗址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共分为八层,①至④层为晚期文化层,仅在发掘区南侧探方保存较好;⑤-⑧层为上山文化地层。在中心台地发现“器物坑”、墓葬、房址等遗迹,并修复了大量器形丰富的彩陶器,壶类陶器中检测出原始米酒成分,表明桥头遗址是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上山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对认识钱塘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以及精神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T1817-T1818层下开口半地穴房址(生土面上营建)

上山文化层的主要陶器类型

    嘉兴地区马家浜文化遗址专题调查

芮国耀汇报了嘉兴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专题调查工作。马家浜遗址发现于1959年,同年3月首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此后在环太湖地区陆续发现和发掘了一批马家浜文化遗址。本次专题调查自2019年2月下旬开始,在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和桐乡市、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嘉善县区域范围内进行野外调查勘探,已调查马家浜文化遗址18处,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调查主要以普查材料作为基本线索,利用馆藏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片标本进行全面记录,并结合发掘材料获取科学认识。同时,利用野外勘探确认地层堆积,通过择点试掘来认识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本次工作对海宁市郭家石桥遗址、嘉善县独圩遗址进行了小面积探沟试掘,确认了遗址年代。在桐乡市罗家角遗址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之外,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堆积,确认该区块应同属于罗家角遗址的堆积范围。调查使我们对嘉兴地区马家浜文化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发展阶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专题调查

郭家石桥遗址的角、陶、石器 

   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孙国平介绍了井头山遗址的考古工作。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距田螺山遗址仅1公里。2013年发现,2018年起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年代距今8300-7800年,文化堆积埋深达6-10米,其上覆盖有极厚的海相沉积。

通过清理发现,文化堆积表面以各类贝壳为主,分布密集,还夹杂一些陶片、骨头、木块及烧土颗粒等。由于工作仍在进行中,出土文化遗物目前并不丰富,数量巨大的是井头山先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各种贝类(蚶、螺、牡蛎、蛤、蚝等),根据陶器碎片可辨器型有陶釜、圈足盘和支脚,另外还有少量石器、骨器、贝壳器等。

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遗址,将对河姆渡文化研究、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与环境的互动及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探索有重要价值。

基坑内发掘区西部的文化层表面

部分陶片标本

    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区域系统调查进展

王永磊介绍了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域系统调查的进展。姚江谷地河姆渡文化遗址数量众多,目前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多集中于此区域,应为河姆渡文化的核心区所在。但在更晚的良渚文化至汉代,已知遗址数量却很少,而且本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还有缺环。为研究姚东地区姚江谷地史前到秦汉时期聚落变迁与社会发展、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18-2019年对姚江谷地沿山地带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探。

本次调查发现了从跨湖桥文化时期到汉代的遗址约150处,其中在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址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很可能与地理环境趋于稳定,适合古人的生存,部分杭嘉湖地区的移民进入此地有关。良渚时期遗址数量略有减少。之后的马桥时期遗址数量再次增多。东周时期遗址数量激增,当与越国的建立、人口激增关系密切。战国中晚期,句章城建立,成为此区域的区域中心。

 

老虎山遗址钻探

龚家遗址采集河姆渡文化晚期到良渚时期遗物

    富阳瓦窑里遗址发掘

   刘亚林介绍了富阳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遗址的发掘情况。遗址北距富春江约3公里,地处山前低缓台地,现今地面海拔10-20米,四周空间相对开阔、地形局部平坦,适合古人活动。2019年下半年,配合当地基本建设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战国墓葬1座,良渚墓葬11座,出土各类陶、石、玉器80余件。

良渚墓葬分布集中,排列较有规律,均为“西北-东南”向,随葬陶器包括鼎、过滤器、豆、盘、双鼻壶、罐、纺轮,玉石器包括钺、锛、斧、镯,是一处良渚中晚期的小型墓地,与2018年发掘区的崧泽晚期至良渚早期的墓地区别开来,表明这里可能是良渚文化向西南传播的一个通道,对认识富春江流域史前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瓦窑里遗址2019年发掘区墓葬分布

   “考古中国”课题项目报告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

   陈明辉介绍了“考古中国”课题项目的进展。目前学术界虽然对良渚文明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已有较高评价,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揭示良渚文明形成、发展、演变、衰落的规律,归纳其文明模式和特点,理解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正是“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的缘起和目标。项目成立了专题组,涉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三省一市,以崧泽到良渚文化时期为工作重点,执行时间为2019-2025年,分为年代与谱系、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技术、聚落与社会、区域文明模式五块内容进行研究,每块内容由专人负责统筹。浙江未来的规划主要着眼于良渚古城遗址及周边的区域系统调查、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持续发掘、报告的整理与编写、报告外文版的翻译与发行等工作。

   此外,陈明辉还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2019年的发掘工作进展,就发掘、勘探和调查三部分内容报告相关收获。在莫角山北部的高北山台地发现大面积夯筑的沙土广场,夯筑厚度约45厘米,与莫角山宫殿区内的沙土广场工艺一致,边缘砌石加以保护、做工考究。对陆城门的发掘显示,三处门墩上未发现建筑遗迹,城门内外均为湿地水域,当时并不存在联通城内外的陆上通道,水域范围仅发现良渚晚期后段堆积,推测陆城门在建成后很长时间内是作为仪式性而非实用性城门;钟家村遗址发现大量石镞,可能是专业的石镞生产作坊;为配合瓶窑小城镇改造,对良渚古城城址区以南、以西部分涉及开发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前置勘探工作,共发现良渚时期遗址12处,主要分布在大熊山以北山麓地带;2019年对良渚遗址群外围C形盆地东部和德清东部进行了调查,覆盖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共发现遗址43处,包含马桥、东周、汉代及唐宋等时期的遗存。

高北山东侧的沙土广场解剖

陆城门及野猫山航拍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发掘

   王宁远介绍了2019年良渚外围水利系统发掘的进展。发掘工作主要有两大目标:一为水坝结构调查,计划在低坝,塘山中段北侧,良渚博物院北侧等疑似坝体处进行勘探调查,目前正进行中;另一主要任务是功能性研究,在毛元岭南侧疑似古河道两侧进行发掘,发现一条已经被淤废的凹弧形的古河道,其内填土为南宋时期,其西侧有良渚地层,但仍然无法确认是否良渚时期即从此排水,来年计划再选合适位置发掘。在塘山中段双坝堵头进行解剖,目前发现为战国—汉代堆筑,其与塘山水坝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发掘

  朱叶菲对2019年德清中初鸣制玉作坊群的发掘工作进行了介绍,发掘地点位于遗址群东北部的王家里组。本次发掘揭露了一处新的良渚文化时期土台,土台面积、平面形状等与保安桥遗址土台相似,土台顶部的墓葬、房址数量较少,说明中初鸣遗址内单个作坊遗址单元面积不大,当时的生产模式应是小型家庭作坊式。土台外围的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玉料、玉器半成品,与制玉相关的砺石、磨石等,其中玉器半成品以锥形器、管为主,反映了中初鸣遗址是良渚文化时期专门生产玉锥形器、玉管的制玉作坊,为史前制玉工艺研究和玉石质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材料。

王家里遗址发掘揭露台Ⅰ

    海宁达泽庙遗址发掘进展

  赵晔介绍了海宁达泽庙遗址发掘的新进展。为配合扩大杭嘉湖南派水利工程,达泽庙遗址也持续进行了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2019年度的发掘区位于工程涉及的遗址区块东部,揭露面积共计2900平方米,发现遗迹共105处,其中崧泽文化灰坑3个,良渚文化台地3处、房址1处、墓葬10座、灰坑51个、灰沟5条,商周时期灰坑21个、灰沟3条,唐宋-明清时期灰坑6个、陶窑2座。从历年发掘情况来看,工程涉及的遗址区块最先在西部出现崧泽晚期遗存,良渚时期继续沿用,并向东部扩展。而依托多个小土台扩展的生存模式,也反映了嘉兴地区史前文化的地域特色。达泽庙遗址呈现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现聚落规模和演变态势的基层聚落案例。

 

达泽庙发掘场景

    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报告

   李晖达就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的缘起、调查对象分类与工作方向做了介绍。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海丝、海防、海岛和海塘”四类为工作重点,本年度完成了壮士所城、蒲壮所城、保国寺大殿等地点的数据信息采集,完成舟山岛屿地区20处地下文化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初步完成了舟山嵊泗列岛地质历史及地貌景观资源调查。

海洋文化是浙江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既与海相关,却又不局限于海洋之内。海洋考古工作必然是海陆一体的。海丝、海防、海塘、海岛,或将成为我们讲好浙江海洋文化故事的主要框架。

   舟山地区2019年考古调查的主要收获

  朱雪菲介绍了舟山地区2019年考古调查的收获。随着今年浙江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的启动及浙江省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的开展,舟山地区也陆续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小规模勘探活动。本年度的调查分为三个区块:分别为舟山本岛马岙地区、里钓山岛和普陀经济开发区。很多遗址点土墩被上世纪砖瓦厂取土破坏、保存情况不佳,但仍在一些地点采集到了少量陶片。通过调查可知,先秦时期的舟山地区,在河姆渡、崧泽、良渚、马桥、西周、东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人类活动的印记。这一文化发展的序列与大陆地区别无二致,充分说明舟山群岛从史前时期就与陆地保持着密切关系。舟山地区的考古工作,未来可期。

樟树墩遗址采集物照片

田坂里遗址采集物合照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2019年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汇报【一】

发布时间:2020-01-23

    2020年1月9日—1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业务汇报会在考古所大楼一楼报告厅举行。9日的报告会,由刘斌所长致开幕词,共有14个项目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科技考古和新石器考古项目。

     动物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宋姝首先汇报了动物考古工作的收获。2019年度继续推进动物考古实验室的“现生标本库”建设,以淡水鱼标本制作为重点,目前共有各类动物骨骼标本百余件(套),计划2020年度进行海洋鱼类和贝类标本的制作。另外,对钟家港、桐庐延村洞、安吉龙山107号贵族墓(八亩墩)器物坑、余姚井头山、海盐彭城等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做了整理与研究。安吉龙山107号贵族墓(八亩墩)器物坑内发现了75个带盖印纹硬陶坛,其中4个坛内包含动物遗存,可鉴定物种包括水牛和角蝾螺。25号坛内出土了水牛的左前肢,29号坛中出土了牛的四肢骨、肋骨和脊椎骨,说明墓主人至少用了两头牛来随葬。29号坛中的牛骨,以《仪礼》中记载的“体解”方式被分解。春秋时期,由于牛的体量较大,又利于农耕,以壮年的牛来随葬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46号坛中出土角蝾螺厣2368件,角蝾螺是海洋贝类,并非本地物种,应为较远距离运输而来。随葬时,螺肉和厣一并置于坛中。这些现象可能还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饮食偏好或者地区性的丧葬习俗。

器物坑取样位置 

29号坛中出土水牛骨骼 

    植物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武欣汇报了保安桥遗址、毘山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收获。保安桥遗址通过土样浮选,获得植物种子共9科5503粒。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两种,以水稻为主。果蔬类有甜瓜、葫芦、桃子和葡萄,数量较少。灰坑中大量的水稻小穗轴反映了保安桥先民定点进行日常水稻脱壳活动或存在把加工的农产品剩余集中丢弃的现象。毘山遗址的浮选土样全部来自麻雀田地点2018年度的发掘,属商周时期。研究表明,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有粟、黍、大豆和红小豆,说明商周时期该地区的农业结构已经有了变化。果蔬植物包括桃、甜瓜、葫芦、菱角等。粟黍的不间断出土反映了浙江地区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历史时期对粟黍的持续利用,以及南北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多次性和时代性。此外,还对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材进行切片观察,并开展了水稻田遗址的调查和采样。

 

毘山遗址农作物出土数量与概率 

毘山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 

      地质考古年度工作汇报

    姬翔汇报了2019年地质考古方面的工作。良渚遗址群石器研究课题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多,研究表明不同石器在选料上有明显的偏向性,而且良渚石器的很大一部分石料在周边未有发现。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发现了主要用于制作石刀、石镰等石器的斑点角岩;还在余杭区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为研究良渚玉器的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为研究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修筑过程,对老虎岭水坝坝体的"草裹泥"进行了Sr-Nd同位素检测分析。目前认为,用于制作"草裹泥"的草和泥可能来自于不同区域,其中的泥很可能来自凝灰岩山体上的土壤。另外,姬翔还对安吉八亩墩陪葬墓石床和主墓四面边坡石块进行岩性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几种岩性:紫红色泥屑石英砂岩、白色/土黄色石英砂岩和熔结凝灰岩。这几类岩性的岩石在附近山体均有发现。八亩墩D107M1中出土大量的玉石制品,利用XRF和XRD进行分析检测,明确其材质主要为绿松石,还有少量的萤石、透闪石和蛇纹石。

老虎岭水坝剖面与取样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

    林森汇报了义乌桥头遗址的年度发掘情况。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村西,地处金衢盆地义乌江北岸一个相对高度为3米的高地上,海拔约89米。通过以往几年的考古发掘,遗址的环壕聚落完整性基本得到确认,在认识上山文化的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等方面有新收获。2019年对遗址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共分为八层,①至④层为晚期文化层,仅在发掘区南侧探方保存较好;⑤-⑧层为上山文化地层。在中心台地发现“器物坑”、墓葬、房址等遗迹,并修复了大量器形丰富的彩陶器,壶类陶器中检测出原始米酒成分,表明桥头遗址是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上山文化遗址群中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对认识钱塘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以及精神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T1817-T1818层下开口半地穴房址(生土面上营建)

上山文化层的主要陶器类型

    嘉兴地区马家浜文化遗址专题调查

芮国耀汇报了嘉兴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专题调查工作。马家浜遗址发现于1959年,同年3月首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此后在环太湖地区陆续发现和发掘了一批马家浜文化遗址。本次专题调查自2019年2月下旬开始,在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和桐乡市、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嘉善县区域范围内进行野外调查勘探,已调查马家浜文化遗址18处,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调查主要以普查材料作为基本线索,利用馆藏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片标本进行全面记录,并结合发掘材料获取科学认识。同时,利用野外勘探确认地层堆积,通过择点试掘来认识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本次工作对海宁市郭家石桥遗址、嘉善县独圩遗址进行了小面积探沟试掘,确认了遗址年代。在桐乡市罗家角遗址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之外,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堆积,确认该区块应同属于罗家角遗址的堆积范围。调查使我们对嘉兴地区马家浜文化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发展阶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专题调查

郭家石桥遗址的角、陶、石器 

   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孙国平介绍了井头山遗址的考古工作。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距田螺山遗址仅1公里。2013年发现,2018年起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年代距今8300-7800年,文化堆积埋深达6-10米,其上覆盖有极厚的海相沉积。

通过清理发现,文化堆积表面以各类贝壳为主,分布密集,还夹杂一些陶片、骨头、木块及烧土颗粒等。由于工作仍在进行中,出土文化遗物目前并不丰富,数量巨大的是井头山先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各种贝类(蚶、螺、牡蛎、蛤、蚝等),根据陶器碎片可辨器型有陶釜、圈足盘和支脚,另外还有少量石器、骨器、贝壳器等。

井头山遗址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遗址,将对河姆渡文化研究、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与环境的互动及沿海地区史前考古的探索有重要价值。

基坑内发掘区西部的文化层表面

部分陶片标本

    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区域系统调查进展

王永磊介绍了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域系统调查的进展。姚江谷地河姆渡文化遗址数量众多,目前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多集中于此区域,应为河姆渡文化的核心区所在。但在更晚的良渚文化至汉代,已知遗址数量却很少,而且本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还有缺环。为研究姚东地区姚江谷地史前到秦汉时期聚落变迁与社会发展、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18-2019年对姚江谷地沿山地带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探。

本次调查发现了从跨湖桥文化时期到汉代的遗址约150处,其中在河姆渡文化晚期,遗址数量有明显的增加,很可能与地理环境趋于稳定,适合古人的生存,部分杭嘉湖地区的移民进入此地有关。良渚时期遗址数量略有减少。之后的马桥时期遗址数量再次增多。东周时期遗址数量激增,当与越国的建立、人口激增关系密切。战国中晚期,句章城建立,成为此区域的区域中心。

 

老虎山遗址钻探

龚家遗址采集河姆渡文化晚期到良渚时期遗物

    富阳瓦窑里遗址发掘

   刘亚林介绍了富阳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遗址的发掘情况。遗址北距富春江约3公里,地处山前低缓台地,现今地面海拔10-20米,四周空间相对开阔、地形局部平坦,适合古人活动。2019年下半年,配合当地基本建设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战国墓葬1座,良渚墓葬11座,出土各类陶、石、玉器80余件。

良渚墓葬分布集中,排列较有规律,均为“西北-东南”向,随葬陶器包括鼎、过滤器、豆、盘、双鼻壶、罐、纺轮,玉石器包括钺、锛、斧、镯,是一处良渚中晚期的小型墓地,与2018年发掘区的崧泽晚期至良渚早期的墓地区别开来,表明这里可能是良渚文化向西南传播的一个通道,对认识富春江流域史前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瓦窑里遗址2019年发掘区墓葬分布

   “考古中国”课题项目报告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

   陈明辉介绍了“考古中国”课题项目的进展。目前学术界虽然对良渚文明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已有较高评价,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揭示良渚文明形成、发展、演变、衰落的规律,归纳其文明模式和特点,理解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正是“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课题的缘起和目标。项目成立了专题组,涉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三省一市,以崧泽到良渚文化时期为工作重点,执行时间为2019-2025年,分为年代与谱系、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技术、聚落与社会、区域文明模式五块内容进行研究,每块内容由专人负责统筹。浙江未来的规划主要着眼于良渚古城遗址及周边的区域系统调查、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的持续发掘、报告的整理与编写、报告外文版的翻译与发行等工作。

   此外,陈明辉还介绍了良渚古城遗址2019年的发掘工作进展,就发掘、勘探和调查三部分内容报告相关收获。在莫角山北部的高北山台地发现大面积夯筑的沙土广场,夯筑厚度约45厘米,与莫角山宫殿区内的沙土广场工艺一致,边缘砌石加以保护、做工考究。对陆城门的发掘显示,三处门墩上未发现建筑遗迹,城门内外均为湿地水域,当时并不存在联通城内外的陆上通道,水域范围仅发现良渚晚期后段堆积,推测陆城门在建成后很长时间内是作为仪式性而非实用性城门;钟家村遗址发现大量石镞,可能是专业的石镞生产作坊;为配合瓶窑小城镇改造,对良渚古城城址区以南、以西部分涉及开发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前置勘探工作,共发现良渚时期遗址12处,主要分布在大熊山以北山麓地带;2019年对良渚遗址群外围C形盆地东部和德清东部进行了调查,覆盖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共发现遗址43处,包含马桥、东周、汉代及唐宋等时期的遗存。

高北山东侧的沙土广场解剖

陆城门及野猫山航拍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发掘

   王宁远介绍了2019年良渚外围水利系统发掘的进展。发掘工作主要有两大目标:一为水坝结构调查,计划在低坝,塘山中段北侧,良渚博物院北侧等疑似坝体处进行勘探调查,目前正进行中;另一主要任务是功能性研究,在毛元岭南侧疑似古河道两侧进行发掘,发现一条已经被淤废的凹弧形的古河道,其内填土为南宋时期,其西侧有良渚地层,但仍然无法确认是否良渚时期即从此排水,来年计划再选合适位置发掘。在塘山中段双坝堵头进行解剖,目前发现为战国—汉代堆筑,其与塘山水坝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发掘

  朱叶菲对2019年德清中初鸣制玉作坊群的发掘工作进行了介绍,发掘地点位于遗址群东北部的王家里组。本次发掘揭露了一处新的良渚文化时期土台,土台面积、平面形状等与保安桥遗址土台相似,土台顶部的墓葬、房址数量较少,说明中初鸣遗址内单个作坊遗址单元面积不大,当时的生产模式应是小型家庭作坊式。土台外围的废弃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玉料、玉器半成品,与制玉相关的砺石、磨石等,其中玉器半成品以锥形器、管为主,反映了中初鸣遗址是良渚文化时期专门生产玉锥形器、玉管的制玉作坊,为史前制玉工艺研究和玉石质文物保护提供了重要材料。

王家里遗址发掘揭露台Ⅰ

    海宁达泽庙遗址发掘进展

  赵晔介绍了海宁达泽庙遗址发掘的新进展。为配合扩大杭嘉湖南派水利工程,达泽庙遗址也持续进行了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2019年度的发掘区位于工程涉及的遗址区块东部,揭露面积共计2900平方米,发现遗迹共105处,其中崧泽文化灰坑3个,良渚文化台地3处、房址1处、墓葬10座、灰坑51个、灰沟5条,商周时期灰坑21个、灰沟3条,唐宋-明清时期灰坑6个、陶窑2座。从历年发掘情况来看,工程涉及的遗址区块最先在西部出现崧泽晚期遗存,良渚时期继续沿用,并向东部扩展。而依托多个小土台扩展的生存模式,也反映了嘉兴地区史前文化的地域特色。达泽庙遗址呈现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现聚落规模和演变态势的基层聚落案例。

 

达泽庙发掘场景

    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报告

   李晖达就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的缘起、调查对象分类与工作方向做了介绍。浙江省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数量庞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海丝、海防、海岛和海塘”四类为工作重点,本年度完成了壮士所城、蒲壮所城、保国寺大殿等地点的数据信息采集,完成舟山岛屿地区20处地下文化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初步完成了舟山嵊泗列岛地质历史及地貌景观资源调查。

海洋文化是浙江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既与海相关,却又不局限于海洋之内。海洋考古工作必然是海陆一体的。海丝、海防、海塘、海岛,或将成为我们讲好浙江海洋文化故事的主要框架。

   舟山地区2019年考古调查的主要收获

  朱雪菲介绍了舟山地区2019年考古调查的收获。随着今年浙江海洋文化资源调查项目的启动及浙江省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的开展,舟山地区也陆续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小规模勘探活动。本年度的调查分为三个区块:分别为舟山本岛马岙地区、里钓山岛和普陀经济开发区。很多遗址点土墩被上世纪砖瓦厂取土破坏、保存情况不佳,但仍在一些地点采集到了少量陶片。通过调查可知,先秦时期的舟山地区,在河姆渡、崧泽、良渚、马桥、西周、东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人类活动的印记。这一文化发展的序列与大陆地区别无二致,充分说明舟山群岛从史前时期就与陆地保持着密切关系。舟山地区的考古工作,未来可期。

樟树墩遗址采集物照片

田坂里遗址采集物合照

 

 

 (未完待续)

 

 

 

 

 

作者:宋姝 武欣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