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文成老师:石器打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0-07-27文章出处:“首师大考古”公众号作者:

  2020年7月21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李文成老师为夏令营同学作题为《石器打制技术》的报告,来自30余所高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课程讲座。

  李文成老师从石器加工过程的相关产物、旧石器时代的技术模式、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与文化特点、石器技术与人群互动和石器技术之外的问题五个方面展开讲座。

  李老师认为可简单的将石器加工过程划分为剥片和修理两个环节。剥片是指从原料上获得毛坯的过程,剥片技术指挥手打击时的具体动作,包括打击技术(直接、间接)和压制技术。剥片行为会产生石片、石核、断块等产物。修理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延长毛坯的使用寿命或者获得特定形态的工具,修理的方法包括以硬锤或软锤直接修理,以及压制法等。在修理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工具(成品、半成品、废品)、石片,断块等。

  然后李老师介绍了英国考古学家G.Clark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旧石器时代的技术模式,并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对其做了简单的讲解。分别是:

  (1)模式一与“石核-石片石器工业”:模式一出现于260万年前后的非洲大陆,剥片技术为简单剥片,用硬锤直接打击。工具以砍砸器和简单修理的石片工具(刮削器、尖状器等)为主,缺乏两面修理的手斧。在非洲发现330万年前的石器,称其为模式一还是“前奥杜威工业”值得探讨。

  (2)模式二与“阿舍利工业”:以两面修理的手斧的出现为其技术标志,出现于170万年左右的非洲大陆,在中国,手斧可能延续到距今5万年前后。其中,大型砍切工具组合(手斧、薄刃斧、手镐、大型石刀)是阿舍利工业的典型特征。手斧的分布以非洲、西欧、西亚地区为多,中国发现较少,东南亚个别岛屿和东北亚的朝鲜半岛也有所分布。

  (3)模式三与“莫斯特工业”:以勒瓦娄哇石核和盘状石核剥片技术为特征,莫斯特工业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勒瓦娄哇剥片包括优先剥片、循环剥片、勒瓦娄哇尖状器剥片三种剥片程序。

  (4)模式四与石叶工业:通过预制石核来剥取两边平行或近平行,长宽比大于2,宽度大于12mm,具有背脊,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石片是模式四的技术特征,该技术的核心是石叶和预制石核。端刮器的流行是该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5)模式五与细石叶工业:这里仅指流行于东亚和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暂不涉及旧大陆西侧的几何形细石器。细石叶的剥片技术与石叶技术基本相同,但软锤、压制、间接剥片更为常见,细石叶宽度在12mm以下,在东亚地区,对细石叶的宽度界定要更窄,如7mm以下,细石叶可能作为一种复合工具使用。东亚常见的细石叶剥片方式包括船形细石核体系和两面器细石核体系(楔形细石核)。

  接下来李老师介绍了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与文化特点。(1)总体特征:1)南北二元结构,北方以石片石器为主,南方以砾石石器为主,大的体系中也会存在小的区域性文化,同时,南北之间也存在互动;2)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石核-石片技术一直是该地区的主流,其他技术模式出现的时空窗口都较为局限。

  (2)以华北地区的材料为基础,对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和文化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中国最早的石器发现于蓝田地区的上陈遗址,代表了目前所明确可知的人类扩散到东亚的证据,在此之后,模式一技术在华北不断发展,如公王岭遗址、马圈沟遗址、大荔人遗址、许昌灵井遗址等,但同样也可以发现,在灵井遗址,石核剥片技术表现出更多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工具修理也更为精致多样,体现了石片石器工业的技术发展。模式二在中国最早出现于距今80万年前后(枫树岛遗址、磨刀山遗址),在洛南盆地发现典型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和盘状石核,但洛南盆地的手斧年代较晚,约为距今25-5万年。明确的莫斯特文化目前仅发现于中国西北-北方边疆地区,以通天洞遗址和金斯太遗址为代表。对于华南和西南的个别具有勒瓦娄哇技术的遗址的性质,目前尚有较大争议。到距今4万年前后,在华北西部的水洞沟遗址中发现了典型的旧石器晚期初段的石叶技术,体现了现代人群的扩散。到距今2.7万前后,细石叶技术(模式五)在华北出现,以泥河湾西沙河遗址、郑州西施遗址(以石叶为主体,少量细石叶)为代表。

  透物见人,李老师从石器技术角度分析人群互动,他认为:

  (1)以水洞沟遗址为代表的大石叶技术在华北的出现,可以作为现代人扩散至这一地区的标志,这一扩散路径也被研究者认为属于现代人进入中国的北线。

  (2)石片石器工业与现代人的关系:田园洞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皆属于现代人化石,表明4万年左右现代人在华北的出现,且山顶洞人的石器与华北的石片石器一脉相承。中原地区(嵩山东麓)的新发现的石器指示出,约在4.5-3.3万年前后,中原地区人类仍在使用石片石器,但老奶奶庙遗址中复杂的用火遗迹体现了人类对居址的组织性管理方式,赵庄的象头遗迹代表了象征性行为的出现,这些发现体现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现代人行为的出现。

  (3)小结:①IUP石叶技术反映了现代人自西向东进入华北西部;②与此同时,华北核心地区仍然延续石片石器技术传统,但现代人与现代人行为已经出现;③两种不同技术体系下现代人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是将来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剖析了石器技术之外的几个问题:

  (1)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研究中石器技术的瓶颈:在中国,现代人既可以使用石叶技术,也同样可以使用石片石器技术。相似的现象在西亚也同样可以被观察到,如早期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同时表现出莫斯特工业。说明石器技术并不能够作为区分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人类的标志,现代人也可以用不同的石器技术。

  (2)影响石器技术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例如1)气候与环境,如华北地区石片工业与华南地区的砾石工业;2)原料,如燧石、石英、黑曜岩等;3)具有解剖学差异的古人类,如古老型智人和现代人的差异;4)人群文化传统,如石器技术作为知识可以被学习和传承;5)功能与生态适应等因素。因此,判断某一具体遗址的石器技术是技术分析的基础,但解释石器技术的形成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

  (3)石器并不是更新世人类文化的全部,此外还有骨角器、木器、装饰品等人工制品,还有具有文化属性的人类行为如埋葬(对死亡的思考)、岩画、用火、居址的选择与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石料、动植物资源),都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反映,也是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最后,石器虽然是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数量最多的人类遗物,但古人类的文化远不止于石器,因此,我们需要整合古人类行为所遗留的所有信息,才能去全面复原更新世人类的文化和行为。

  夏令营的诸多学员在讲座结束之后与李文成老师展开了专业交流,就石器的修理、盘状石核的模式归属、东亚腹地石叶技术起源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在此,我们对身在工地,百忙之中给夏令营学员作专题讲座的李文成老师深表感谢。

  记录:徐静玥、管庆鹏、杨董辉(营员)

  整理:刘笑池(助教)

  编辑:秦昱(助教)

  审定:李文成博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李文成老师:石器打制技术

发布时间:2020-07-27

  2020年7月21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李文成老师为夏令营同学作题为《石器打制技术》的报告,来自30余所高校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课程讲座。

  李文成老师从石器加工过程的相关产物、旧石器时代的技术模式、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与文化特点、石器技术与人群互动和石器技术之外的问题五个方面展开讲座。

  李老师认为可简单的将石器加工过程划分为剥片和修理两个环节。剥片是指从原料上获得毛坯的过程,剥片技术指挥手打击时的具体动作,包括打击技术(直接、间接)和压制技术。剥片行为会产生石片、石核、断块等产物。修理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延长毛坯的使用寿命或者获得特定形态的工具,修理的方法包括以硬锤或软锤直接修理,以及压制法等。在修理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工具(成品、半成品、废品)、石片,断块等。

  然后李老师介绍了英国考古学家G.Clark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旧石器时代的技术模式,并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对其做了简单的讲解。分别是:

  (1)模式一与“石核-石片石器工业”:模式一出现于260万年前后的非洲大陆,剥片技术为简单剥片,用硬锤直接打击。工具以砍砸器和简单修理的石片工具(刮削器、尖状器等)为主,缺乏两面修理的手斧。在非洲发现330万年前的石器,称其为模式一还是“前奥杜威工业”值得探讨。

  (2)模式二与“阿舍利工业”:以两面修理的手斧的出现为其技术标志,出现于170万年左右的非洲大陆,在中国,手斧可能延续到距今5万年前后。其中,大型砍切工具组合(手斧、薄刃斧、手镐、大型石刀)是阿舍利工业的典型特征。手斧的分布以非洲、西欧、西亚地区为多,中国发现较少,东南亚个别岛屿和东北亚的朝鲜半岛也有所分布。

  (3)模式三与“莫斯特工业”:以勒瓦娄哇石核和盘状石核剥片技术为特征,莫斯特工业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勒瓦娄哇剥片包括优先剥片、循环剥片、勒瓦娄哇尖状器剥片三种剥片程序。

  (4)模式四与石叶工业:通过预制石核来剥取两边平行或近平行,长宽比大于2,宽度大于12mm,具有背脊,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的石片是模式四的技术特征,该技术的核心是石叶和预制石核。端刮器的流行是该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5)模式五与细石叶工业:这里仅指流行于东亚和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暂不涉及旧大陆西侧的几何形细石器。细石叶的剥片技术与石叶技术基本相同,但软锤、压制、间接剥片更为常见,细石叶宽度在12mm以下,在东亚地区,对细石叶的宽度界定要更窄,如7mm以下,细石叶可能作为一种复合工具使用。东亚常见的细石叶剥片方式包括船形细石核体系和两面器细石核体系(楔形细石核)。

  接下来李老师介绍了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与文化特点。(1)总体特征:1)南北二元结构,北方以石片石器为主,南方以砾石石器为主,大的体系中也会存在小的区域性文化,同时,南北之间也存在互动;2)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石核-石片技术一直是该地区的主流,其他技术模式出现的时空窗口都较为局限。

  (2)以华北地区的材料为基础,对中国更新世石器技术和文化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中国最早的石器发现于蓝田地区的上陈遗址,代表了目前所明确可知的人类扩散到东亚的证据,在此之后,模式一技术在华北不断发展,如公王岭遗址、马圈沟遗址、大荔人遗址、许昌灵井遗址等,但同样也可以发现,在灵井遗址,石核剥片技术表现出更多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工具修理也更为精致多样,体现了石片石器工业的技术发展。模式二在中国最早出现于距今80万年前后(枫树岛遗址、磨刀山遗址),在洛南盆地发现典型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和盘状石核,但洛南盆地的手斧年代较晚,约为距今25-5万年。明确的莫斯特文化目前仅发现于中国西北-北方边疆地区,以通天洞遗址和金斯太遗址为代表。对于华南和西南的个别具有勒瓦娄哇技术的遗址的性质,目前尚有较大争议。到距今4万年前后,在华北西部的水洞沟遗址中发现了典型的旧石器晚期初段的石叶技术,体现了现代人群的扩散。到距今2.7万前后,细石叶技术(模式五)在华北出现,以泥河湾西沙河遗址、郑州西施遗址(以石叶为主体,少量细石叶)为代表。

  透物见人,李老师从石器技术角度分析人群互动,他认为:

  (1)以水洞沟遗址为代表的大石叶技术在华北的出现,可以作为现代人扩散至这一地区的标志,这一扩散路径也被研究者认为属于现代人进入中国的北线。

  (2)石片石器工业与现代人的关系:田园洞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皆属于现代人化石,表明4万年左右现代人在华北的出现,且山顶洞人的石器与华北的石片石器一脉相承。中原地区(嵩山东麓)的新发现的石器指示出,约在4.5-3.3万年前后,中原地区人类仍在使用石片石器,但老奶奶庙遗址中复杂的用火遗迹体现了人类对居址的组织性管理方式,赵庄的象头遗迹代表了象征性行为的出现,这些发现体现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现代人行为的出现。

  (3)小结:①IUP石叶技术反映了现代人自西向东进入华北西部;②与此同时,华北核心地区仍然延续石片石器技术传统,但现代人与现代人行为已经出现;③两种不同技术体系下现代人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是将来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剖析了石器技术之外的几个问题:

  (1)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与扩散研究中石器技术的瓶颈:在中国,现代人既可以使用石叶技术,也同样可以使用石片石器技术。相似的现象在西亚也同样可以被观察到,如早期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同时表现出莫斯特工业。说明石器技术并不能够作为区分不同体质特征的古人类的标志,现代人也可以用不同的石器技术。

  (2)影响石器技术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例如1)气候与环境,如华北地区石片工业与华南地区的砾石工业;2)原料,如燧石、石英、黑曜岩等;3)具有解剖学差异的古人类,如古老型智人和现代人的差异;4)人群文化传统,如石器技术作为知识可以被学习和传承;5)功能与生态适应等因素。因此,判断某一具体遗址的石器技术是技术分析的基础,但解释石器技术的形成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

  (3)石器并不是更新世人类文化的全部,此外还有骨角器、木器、装饰品等人工制品,还有具有文化属性的人类行为如埋葬(对死亡的思考)、岩画、用火、居址的选择与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模式(石料、动植物资源),都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的反映,也是这一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最后,石器虽然是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数量最多的人类遗物,但古人类的文化远不止于石器,因此,我们需要整合古人类行为所遗留的所有信息,才能去全面复原更新世人类的文化和行为。

  夏令营的诸多学员在讲座结束之后与李文成老师展开了专业交流,就石器的修理、盘状石核的模式归属、东亚腹地石叶技术起源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在此,我们对身在工地,百忙之中给夏令营学员作专题讲座的李文成老师深表感谢。

  记录:徐静玥、管庆鹏、杨董辉(营员)

  整理:刘笑池(助教)

  编辑:秦昱(助教)

  审定:李文成博士

作者:

文章出处:“首师大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