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陈北辰老师:手工业考古背景下的曾国考古(1978~2020)

发布时间:2020-07-31文章出处:“首师大考古”公众号作者:

  在2020年7月25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陈北辰老师带来了《手工业考古背景下的曾国考古(1978~2020)》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1978年至2020年间,曾国考古的基本情况与主要收获;2)“曾国之谜”的相关研究;3)曾国考古中所见的手工业考古案例和主要的研究手段(其中包括金属冶炼、范铸法和失蜡法铸造工艺、铭文加工方式等)。

  曾国是两周时期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姬姓封国,存续时间长达七百年之久,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晚期。1978年曾侯乙墓的惊世发现拉开了揭秘曾国的序幕。由于曾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位置,其文化面貌先后受到周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陈北辰老师从1966年京山苏家垄的发现开始,介绍了曾国考古40余年的发展概况,并对曾国的重要发现进行了梳理。陈老师指出,曾国考古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对既往研究造成冲击,产生新的认识。随后,陈老师通过动态地图,对曾国的地理位置、重要遗址和墓地的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展示,并详细介绍了曾国考古不同阶段所对应的重要发现(其中包括随州叶家山墓地、京山苏家垄墓地、随州擂鼓墩墓群、随州枣树林墓地等曾国国君级别的墓地发现)。这些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为研究曾国历史和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中,陈老师着重对“曾国(随)之谜”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直以来,学界对于曾国和随国的性质判定和相互关系都存在巨大争议。但随着近年来曾国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新材料不断刷新着考古学家对该问题的认识。在结合了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以后,陈老师详细阐释了历次考古发现在“曾国之谜”问题上的突破(其中包括历次发掘中出土的曾国青铜器、随国青铜器、传世品及其相关的铭文等证据),并在论述过程中对曾侯世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曾国历史中目前仍然存在的缺环。陈老师指出,随州枣树林墓葬的发现为解决“曾随之争”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楚王媵随仲芈加”铭文的出现,使得“曾即随”的观点被学界普遍接受,从而进一步确认了李学勤先生提出的“曾随为一国两名”的结论。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陈老师从手工业考古角度,对曾国的一些重要发现进行了重点阐述。他首先通过冶金考古研究内容的示意图,将金属文物的生命历程和相关的人类行为看作一个闭环,并将之细分为四个维度:一、从自然环境出发,寻找矿源,并进行采矿和选矿;二、对分选出的矿石进行冶炼、精炼生产铜锭,并将铜锭铸造或锻造成型,进而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后成为青铜器产品;三、青铜器产品从产地被运输至使用者手中,成为日常或典礼祭祀时使用的物品;四、青铜器历经长期的地下埋藏,被后人发现、修复、收集和保藏,同时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失掉的物质部分则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陈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包括叶家山墓地M28出土的铜锭,以及苏家垄墓地周边出土的炼炉和大范围冶炼场所。陈老师指出,这些材料对于推断曾国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原料来源,和判断铜器产地有很大帮助。

  在讲述青铜器制造工艺的环节,陈老师认为擂鼓墩墓地出土的曾侯乙尊盘展示了曾国强大的手工业实力,其口沿出繁缛的镂空纹饰可能采用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结合图片,陈老师叙述了失蜡法的源流、工艺流程和分类,并介绍了这项技术在青铜器上留下的特征痕迹。学术界关于曾侯乙尊盘是否使用失蜡法存在较大争议,陈老师对争论双方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张昌平先生提出的曾侯乙尊盘以及文峰塔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盘上所见的褶皱痕迹,有可能和失蜡法操作过程中,对蜡模进行加热时留下的痕迹。

  陈老师还借用曾侯乙尊盘底部铭文的涂抹和二次刻划等痕迹,阐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改制现象,并由此引出手工业考古中,对于青铜器铭文及其制作工艺的研究。陈老师指出传统的铭文观察手段包括肉眼观察、拓片、照相术等观察方式,而近年来一些新的手段被用到铭文的研究当中,包括x光观察、视频显微镜观察、硅胶翻模观察等。陈老师还指出,由于曾国青铜器已经形成了除两周时期外相对完整的发展序列,可以通过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对曾国乃至两周时期铭文制作技术进行历时性梳理和研究。

  此次讲座引起了夏令营同学们的很大兴趣,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就青铜器原料产地、铭文观察检测、尊盘的铸造工艺、失蜡法的发展、范铸法与失蜡法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陈老师也一一予以了耐心的解答。

  撰稿:陈雅轩、黄鑫、田蕊、王菲、王梦恒、曾鸣、吴艳、陈泽钰、王雪、于璐(营员)

  整理:李竹(助教)

  审定:陈北辰老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陈北辰老师:手工业考古背景下的曾国考古(1978~2020)

发布时间:2020-07-31

  在2020年7月25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陈北辰老师带来了《手工业考古背景下的曾国考古(1978~2020)》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1978年至2020年间,曾国考古的基本情况与主要收获;2)“曾国之谜”的相关研究;3)曾国考古中所见的手工业考古案例和主要的研究手段(其中包括金属冶炼、范铸法和失蜡法铸造工艺、铭文加工方式等)。

  曾国是两周时期长江流域一个重要的姬姓封国,存续时间长达七百年之久,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晚期。1978年曾侯乙墓的惊世发现拉开了揭秘曾国的序幕。由于曾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通的重要节点位置,其文化面貌先后受到周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青铜文化。陈北辰老师从1966年京山苏家垄的发现开始,介绍了曾国考古40余年的发展概况,并对曾国的重要发现进行了梳理。陈老师指出,曾国考古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一次新材料的出现都对既往研究造成冲击,产生新的认识。随后,陈老师通过动态地图,对曾国的地理位置、重要遗址和墓地的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展示,并详细介绍了曾国考古不同阶段所对应的重要发现(其中包括随州叶家山墓地、京山苏家垄墓地、随州擂鼓墩墓群、随州枣树林墓地等曾国国君级别的墓地发现)。这些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为研究曾国历史和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其中,陈老师着重对“曾国(随)之谜”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直以来,学界对于曾国和随国的性质判定和相互关系都存在巨大争议。但随着近年来曾国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新材料不断刷新着考古学家对该问题的认识。在结合了传世文献和考古材料以后,陈老师详细阐释了历次考古发现在“曾国之谜”问题上的突破(其中包括历次发掘中出土的曾国青铜器、随国青铜器、传世品及其相关的铭文等证据),并在论述过程中对曾侯世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曾国历史中目前仍然存在的缺环。陈老师指出,随州枣树林墓葬的发现为解决“曾随之争”提供了关键性证据,“楚王媵随仲芈加”铭文的出现,使得“曾即随”的观点被学界普遍接受,从而进一步确认了李学勤先生提出的“曾随为一国两名”的结论。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陈老师从手工业考古角度,对曾国的一些重要发现进行了重点阐述。他首先通过冶金考古研究内容的示意图,将金属文物的生命历程和相关的人类行为看作一个闭环,并将之细分为四个维度:一、从自然环境出发,寻找矿源,并进行采矿和选矿;二、对分选出的矿石进行冶炼、精炼生产铜锭,并将铜锭铸造或锻造成型,进而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后成为青铜器产品;三、青铜器产品从产地被运输至使用者手中,成为日常或典礼祭祀时使用的物品;四、青铜器历经长期的地下埋藏,被后人发现、修复、收集和保藏,同时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失掉的物质部分则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陈老师举了两个例子,包括叶家山墓地M28出土的铜锭,以及苏家垄墓地周边出土的炼炉和大范围冶炼场所。陈老师指出,这些材料对于推断曾国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原料来源,和判断铜器产地有很大帮助。

  在讲述青铜器制造工艺的环节,陈老师认为擂鼓墩墓地出土的曾侯乙尊盘展示了曾国强大的手工业实力,其口沿出繁缛的镂空纹饰可能采用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结合图片,陈老师叙述了失蜡法的源流、工艺流程和分类,并介绍了这项技术在青铜器上留下的特征痕迹。学术界关于曾侯乙尊盘是否使用失蜡法存在较大争议,陈老师对争论双方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并指出张昌平先生提出的曾侯乙尊盘以及文峰塔墓地出土的一件青铜盘上所见的褶皱痕迹,有可能和失蜡法操作过程中,对蜡模进行加热时留下的痕迹。

  陈老师还借用曾侯乙尊盘底部铭文的涂抹和二次刻划等痕迹,阐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改制现象,并由此引出手工业考古中,对于青铜器铭文及其制作工艺的研究。陈老师指出传统的铭文观察手段包括肉眼观察、拓片、照相术等观察方式,而近年来一些新的手段被用到铭文的研究当中,包括x光观察、视频显微镜观察、硅胶翻模观察等。陈老师还指出,由于曾国青铜器已经形成了除两周时期外相对完整的发展序列,可以通过青铜器铭文的研究,对曾国乃至两周时期铭文制作技术进行历时性梳理和研究。

  此次讲座引起了夏令营同学们的很大兴趣,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就青铜器原料产地、铭文观察检测、尊盘的铸造工艺、失蜡法的发展、范铸法与失蜡法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陈老师也一一予以了耐心的解答。

  撰稿:陈雅轩、黄鑫、田蕊、王菲、王梦恒、曾鸣、吴艳、陈泽钰、王雪、于璐(营员)

  整理:李竹(助教)

  审定:陈北辰老师

作者:

文章出处:“首师大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