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25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0-09-24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作者:

  考古学研究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遗址合理保护利用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从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明确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定位,为考古学科建设和考古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纳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

  201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各级文物部门、考古机构和高校谋划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陆续凝练成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和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重大考古项目,陕西石峁遗址、湖北石家河遗址、山西碧村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新疆通天洞、西藏梅龙达普等考古工作取得重要发现,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大地上人类繁衍演化、文明发荣滋长、文化交流融合的复杂进程,以及以中原为核心的古代中国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提供了丰富翔实、无可争辩的实物证据。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机构、高校希望参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我们意识到,迫切需要编制一个指导性文件,系统总结提炼已批复项目在策划、组织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明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管理要求,便于各方理解项目背景、立意和整体设计。为此,2019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启动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工作,形成《指南》初稿。在此基础上,我们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充分凝聚行业智慧,不断调整、完善重点支持方向,凝练一批近期项目,形成《指南》定稿。在此,本文对《指南》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做一些介绍。

  第一,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指南》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基本遵循,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和中国考古事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致力于“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总体目标,鼓励引导各地文物部门、考古机构、科研单位和高校策划一批推动考古事业发展和考古学科建设的重大考古项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紧扣时代命题,聚焦考古事业发展和考古学科建设5大关键领域11个重点方向,多角度探索古代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地理、精神与宗教,深入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从历史的长镜头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核心动力。同时,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将丝绸之路考古、海上丝绸之路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等纳入其中,以考古实物资料为载体,讲述何以中国、何为中国,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坚持学术引领。《指南》特别强调课题意识和学术意识。一是聚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代表国家水平、兼具国际视野的重大考古课题,通过设置宏观的学术研究方向,引导围绕学术目标确立技术路线、搭建研究框架、组织人员队伍、选择重要发掘遗址和调查区域、制定分工方案、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明确考核指标等,促进田野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紧密契合,全面拓展考古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二是关注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创新突破,注重填补学术研究空白,尤其是打破地域局限和学科界限,努力推动跨区域、多学科、多行业合作,支持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深度融合,培育更多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推动现代信息、遥感、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及设施设备运用到田野考古、资料共享和分析研究工作中,最大程度提取、解读古代遗存保留的各类信息。三是重视考古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求建立项目内部人才交流和培训机制,以定期会议、互派专业人员参与发掘项目等方式,促进人才交流合作;鼓励校地共建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保障高校考古专业教学实习质量;提倡有条件的考古工地吸纳基层文博人员参加田野考古培训,促进基层文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切实提高考古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让中国考古学研究成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科研领域,加快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第三,强化顶层设计。《指南》明确了项目申报、管理和考核的程序和要求,理清了各级文物行政部门、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并建立了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提供了申报书、计划书编写模板,更便于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采用开放式申报,不限制申报时间,成熟一项、批复一项,给予考古机构更多灵活性,也有利于保证申报项目的科研质量和水准。《指南》明确了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四级组织管理架构,突出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省级层面加强指导监管、项目单位提供组织保障、项目负责人具体操作实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指南》将事中事后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立项审批、年度审核、阶段性评估、结项验收与评估等全过程管理,着力改进考古项目管理重审批、轻成果评价考核的问题,但是也兼顾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大遗址考古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管理的一般要求,增强了实操性。《指南》将项目安全、质量、成果转化、规范经费使用、舆论宣传等方面纳入考核体系,突出实效与风险管控;亦关注考古资料整理、报告出版、公众考古、出土文物移交、考古成果宣传推介等公共文化服务,特别要求项目单位明确积压考古报告清单和编写出版任务,强调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布,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指南》的发布,恰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指南》是立足于“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考古事业和考古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宏观性规划。《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指引、激励全国考古工作者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深入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发展、考古学科进步,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25年)》解读

发布时间:2020-09-24

  考古学研究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遗址合理保护利用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从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明确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定位,为考古学科建设和考古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纳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

  201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各级文物部门、考古机构和高校谋划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陆续凝练成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和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重大考古项目,陕西石峁遗址、湖北石家河遗址、山西碧村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新疆通天洞、西藏梅龙达普等考古工作取得重要发现,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大地上人类繁衍演化、文明发荣滋长、文化交流融合的复杂进程,以及以中原为核心的古代中国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提供了丰富翔实、无可争辩的实物证据。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机构、高校希望参与“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我们意识到,迫切需要编制一个指导性文件,系统总结提炼已批复项目在策划、组织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明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管理要求,便于各方理解项目背景、立意和整体设计。为此,2019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启动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指南》)编制工作,形成《指南》初稿。在此基础上,我们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充分凝聚行业智慧,不断调整、完善重点支持方向,凝练一批近期项目,形成《指南》定稿。在此,本文对《指南》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做一些介绍。

  第一,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指南》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基本遵循,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和中国考古事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致力于“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总体目标,鼓励引导各地文物部门、考古机构、科研单位和高校策划一批推动考古事业发展和考古学科建设的重大考古项目。“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紧扣时代命题,聚焦考古事业发展和考古学科建设5大关键领域11个重点方向,多角度探索古代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地理、精神与宗教,深入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从历史的长镜头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核心动力。同时,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将丝绸之路考古、海上丝绸之路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等纳入其中,以考古实物资料为载体,讲述何以中国、何为中国,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坚持学术引领。《指南》特别强调课题意识和学术意识。一是聚焦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代表国家水平、兼具国际视野的重大考古课题,通过设置宏观的学术研究方向,引导围绕学术目标确立技术路线、搭建研究框架、组织人员队伍、选择重要发掘遗址和调查区域、制定分工方案、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明确考核指标等,促进田野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紧密契合,全面拓展考古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二是关注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创新突破,注重填补学术研究空白,尤其是打破地域局限和学科界限,努力推动跨区域、多学科、多行业合作,支持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深度融合,培育更多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推动现代信息、遥感、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及设施设备运用到田野考古、资料共享和分析研究工作中,最大程度提取、解读古代遗存保留的各类信息。三是重视考古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求建立项目内部人才交流和培训机制,以定期会议、互派专业人员参与发掘项目等方式,促进人才交流合作;鼓励校地共建田野考古实习基地,保障高校考古专业教学实习质量;提倡有条件的考古工地吸纳基层文博人员参加田野考古培训,促进基层文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切实提高考古专业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让中国考古学研究成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科研领域,加快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第三,强化顶层设计。《指南》明确了项目申报、管理和考核的程序和要求,理清了各级文物行政部门、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并建立了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提供了申报书、计划书编写模板,更便于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采用开放式申报,不限制申报时间,成熟一项、批复一项,给予考古机构更多灵活性,也有利于保证申报项目的科研质量和水准。《指南》明确了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项目(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四级组织管理架构,突出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省级层面加强指导监管、项目单位提供组织保障、项目负责人具体操作实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指南》将事中事后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立项审批、年度审核、阶段性评估、结项验收与评估等全过程管理,着力改进考古项目管理重审批、轻成果评价考核的问题,但是也兼顾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大遗址考古项目、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管理的一般要求,增强了实操性。《指南》将项目安全、质量、成果转化、规范经费使用、舆论宣传等方面纳入考核体系,突出实效与风险管控;亦关注考古资料整理、报告出版、公众考古、出土文物移交、考古成果宣传推介等公共文化服务,特别要求项目单位明确积压考古报告清单和编写出版任务,强调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布,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指南》的发布,恰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指南》是立足于“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考古事业和考古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宏观性规划。《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指引、激励全国考古工作者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深入推动中国考古事业发展、考古学科进步,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