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天津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协议 水下考古聚焦百年沉船

发布时间:2022-08-30文章出处:天津日报作者:高立红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水下考古与文物保护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完成大沽口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申报立项,明年开始全面水下考古。在渤海湾沉睡了若干个世纪的沉船,有可能在这次考古项目中被清理出水,为天津市民和广大考古爱好者,送上一席考古盛宴。

  天津地处河海交汇处,拥有153公里海岸线和3000平方公里海域,河网密布,码头港口众多,水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距今3000年前,天津就成为水上运输的必经之地,唐宋金元时代,天津的河海漕运进入鼎盛时期,一度出现“连樯集万艘”奇观。近代以来,天津大沽口海域既是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地段,又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港口。

  记者从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平原河道中陆续发现不少沉船,还有渔民反映在渤海打捞出古代器皿、古代炮弹等。天津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自2010年开始,至今12年时间里,与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合作,进行了部分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工作,初步探明部分水下文物的位置和存在状况。

  此次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将围绕天津明清海防、近代海战相关重要水下遗存考古调查、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线路及遗迹调查、元明清漕运线路及遗迹调查等关键性课题展开。

(图文转自:《天津日报》2022年8月30日第06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天津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协议 水下考古聚焦百年沉船

发布时间:2022-08-30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签署《水下考古与文物保护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完成大沽口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申报立项,明年开始全面水下考古。在渤海湾沉睡了若干个世纪的沉船,有可能在这次考古项目中被清理出水,为天津市民和广大考古爱好者,送上一席考古盛宴。

  天津地处河海交汇处,拥有153公里海岸线和3000平方公里海域,河网密布,码头港口众多,水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距今3000年前,天津就成为水上运输的必经之地,唐宋金元时代,天津的河海漕运进入鼎盛时期,一度出现“连樯集万艘”奇观。近代以来,天津大沽口海域既是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地段,又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港口。

  记者从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平原河道中陆续发现不少沉船,还有渔民反映在渤海打捞出古代器皿、古代炮弹等。天津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自2010年开始,至今12年时间里,与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合作,进行了部分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工作,初步探明部分水下文物的位置和存在状况。

  此次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将围绕天津明清海防、近代海战相关重要水下遗存考古调查、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线路及遗迹调查、元明清漕运线路及遗迹调查等关键性课题展开。

(图文转自:《天津日报》2022年8月30日第06版)

作者:高立红

文章出处: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