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2012-2021)”开题论证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3-04-2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2023年4月2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2012-2021)”开题论证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主持。

  开题会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莫多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毅,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卫红组成评审专家组,对项目规划进行评议。

  该项目首席专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拓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明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江宁担任。课题组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

  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陶寺遗址持续考古发掘,是新世纪以来运用新理论、新技术与新理念发掘的十年,也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陶寺个案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十年。首席专家高江涛研究员围绕遗址的田野工作概况、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计划、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进行了全面且精炼的汇报。该课题全面整理2012年至2021年期间发掘的陶寺遗址宫城、门址、夯土建筑基址以及相关资料,通过对发掘考古资料的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综合研究陶寺文化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并同时采用聚落考古、建筑考古、科技考古等手段进一步探索当时的自然环境、资源生业、生产技术、早期国家结构、社会形态、礼制内涵与都城制度、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本课题尝试建立史前城址个案研究的示范和参考,并努力成为都邑性聚落研究的范本。

  项目包括“陶寺遗址2012-2021年考古发掘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年代与古水文特征研究”、“资源与生业研究”、“人群与族属研究”、“建筑遗存考古研究”五个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则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计划、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高江涛研究员代第一子课题“陶寺遗址2012-2021年考古发掘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负责人何努研究员进行汇报。他对陶寺遗址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发现发掘历程、已有成果等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介绍了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该子课题对文化堆积和复杂层位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进一步形成较为具体详实的分期和年代阶段划分,并且按照遗迹、遗物、年代、分期、初步认知的框架系统公布宫城城墙等考古发掘资料成果,并对重要遗存进行了重点论述或讨论。

  第二子课题“年代与古水文特征研究”由负责人李拓宇副教授汇报。该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陶寺遗址沟谷演化过程及驱动机制进行探讨,重建遗址区三维古地形,遗址区水文地貌格局与聚落选址、功能布局、城址形制和排水系统的关系,分析陶寺时期水文地貌演化对都邑兴衰的影响四方面。该课题旨在重建陶寺遗址区不同时期水文地貌图景、揭示陶寺文化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并探讨水文地貌演化与陶寺都邑兴衰的关系。

  图片吕鹏副研究员汇报

  第三子课题“资源与生业研究”负责人吕鹏副研究员利用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与植硅体、古DNA、碳氮同位素、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多种科技考古研究方法,以生业为重心探讨了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先民对动物和植物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体现了人类资源、技术、生业和社会的发展。该子课题围绕动植物种群及古环境、陶寺先民获取动植物资源的方式、陶寺先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方式展开了讨论。

  第四子课题“人群与族属研究”负责人王明辉副研究员从研究目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难点问题、创新点、方法、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本子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以人骨为中心的多种科技手段进行陶寺遗址人群与族属的研究。研究整体上对陶寺遗址最新十年考古发掘的人骨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与研究,并同时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综合探讨,进一步推动对陶寺考古、早期都城考古及早期国家形成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探索。

  第五子课题“建筑遗存考古研究”负责人宋江宁副研究员汇报了陶寺遗址建筑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该子课题拟以考古学为基础,整合建筑技术史、劳动生理学、建筑行为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对考古遗存进行综合研究,寻求构建陶寺遗址的建筑学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建筑复原方案,提出地基的识别方法,探讨陶寺遗址的建筑特征、建筑思想、社会结构以及该时期不同地区人群间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课题组汇报结束后,评审专家强调陶寺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性,对课题的规划设置予以充分肯定。

  王晓毅研究员表示陶寺遗址的前期工作做得特别扎实,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题五个子课题设计非常合理,课题组综合考量,一体推进,打造了考古学与多学科深度合作的范式和样本。他建议课题组成员定期的组织交流会、汇报会或者学术会议,将已完成的成果及时汇报、交流,稳步推进遗址成果的整理与研究。

  赵海涛副研究员对项目组选题、设计、理念思路、汇报内容、框架结构等予以充分肯定。他提出,报告的编写要将遗址发掘材料讲清楚,同时要注重材料的编辑方式以及多学科合作的材料的编写,为有研究需要却并未参与的学者提供便利。他希望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融合,加深发掘钻探资料与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为研究遗址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等提供参考。

  张弛教授指出课题设置清晰、简单、巧妙,值得赞许。他表示虽然陶寺遗址框架、城址布局等随着遗址发掘逐渐清晰,但仍有许多疑问值得探讨。陶寺遗址中部分遗址的布局尚不明朗,期待进一步的田野工作为遗址布局提供证据。此外,遗址有许多现象并未在其他遗址中发现过。他期待这些问题能在报告中进一步体现并被解释清楚。

  赵志军研究员提出要保证发掘报告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本课题加入的科技手段为报告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他希望报告能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创新点,同时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可检验性的研究技术方法。课题对生业方式的研究涉及种植业与畜牧业互动,获取方式和利用方式,有机残留物分析。他建议在报告中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体现出来。

  莫多闻教授表示地貌环境与聚落形态关系值得关注,在不同地形条件和水环境下,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方式都可能不一样,因而要加强环境考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要研究生业经济区域模式以及其发展、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也需要环境科学的积极对接,遗址环境、区域气候、水文条件、地形条件都与生业研究密切相关。他表示灾害事件以及古城先民如何应对或预防灾害事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卫红教授建议在报告中可将年代分析单列一章,对遗址年代进行细致深入的综合分析,为中原核心区的文化年代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年代框架,宫殿区遗物与普通区遗物是否有区别,也可在报告中体现出来。他希望对发掘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将客观情况真实说明,同时建立遗址资料数据库,将遗址可发表的图像、数据展示出来,便于大家学习、研究。

  陈星灿研究员对报告的出版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报告出版要及时、准确、完整、科学,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他希望发掘报告能成为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二,发掘报告要将能说清楚的问题说清楚,不能解决的疑问也一并全部体现出来,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保证结论有足够的事实、证据来支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三,报告中既要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发掘报告,又要拥有多学科合作的专题研究;四,报告前几卷可体现结论性的分析,便于清晰的查阅。

  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后,高江涛研究员向各位专家致谢。他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项目设计,并尽快推进项目的开展,取得成果。他将坚持对发掘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将客观情况真实说明,同时注重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适当推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按期、高质地完成研究任务。本次开题论证会由考古所科研处负责组织。

图/文:荼 荼

审 核:高江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2012-2021)”开题论证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3-04-25

  2023年4月2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报告(2012-2021)”开题论证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主持。

  开题会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海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莫多闻,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晓毅,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卫红组成评审专家组,对项目规划进行评议。

  该项目首席专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拓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明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江宁担任。课题组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

  2012年至2021年,这十年间陶寺遗址持续考古发掘,是新世纪以来运用新理论、新技术与新理念发掘的十年,也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陶寺个案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十年。首席专家高江涛研究员围绕遗址的田野工作概况、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计划、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进行了全面且精炼的汇报。该课题全面整理2012年至2021年期间发掘的陶寺遗址宫城、门址、夯土建筑基址以及相关资料,通过对发掘考古资料的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综合研究陶寺文化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并同时采用聚落考古、建筑考古、科技考古等手段进一步探索当时的自然环境、资源生业、生产技术、早期国家结构、社会形态、礼制内涵与都城制度、文明起源等重大问题。本课题尝试建立史前城址个案研究的示范和参考,并努力成为都邑性聚落研究的范本。

  项目包括“陶寺遗址2012-2021年考古发掘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年代与古水文特征研究”、“资源与生业研究”、“人群与族属研究”、“建筑遗存考古研究”五个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则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计划、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

  高江涛研究员代第一子课题“陶寺遗址2012-2021年考古发掘基础资料整理与研究”负责人何努研究员进行汇报。他对陶寺遗址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发现发掘历程、已有成果等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介绍了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该子课题对文化堆积和复杂层位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进一步形成较为具体详实的分期和年代阶段划分,并且按照遗迹、遗物、年代、分期、初步认知的框架系统公布宫城城墙等考古发掘资料成果,并对重要遗存进行了重点论述或讨论。

  第二子课题“年代与古水文特征研究”由负责人李拓宇副教授汇报。该子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陶寺遗址沟谷演化过程及驱动机制进行探讨,重建遗址区三维古地形,遗址区水文地貌格局与聚落选址、功能布局、城址形制和排水系统的关系,分析陶寺时期水文地貌演化对都邑兴衰的影响四方面。该课题旨在重建陶寺遗址区不同时期水文地貌图景、揭示陶寺文化不同时期的水资源利用并探讨水文地貌演化与陶寺都邑兴衰的关系。

  图片吕鹏副研究员汇报

  第三子课题“资源与生业研究”负责人吕鹏副研究员利用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与植硅体、古DNA、碳氮同位素、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多种科技考古研究方法,以生业为重心探讨了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动物和植物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先民对动物和植物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体现了人类资源、技术、生业和社会的发展。该子课题围绕动植物种群及古环境、陶寺先民获取动植物资源的方式、陶寺先民利用动植物资源的方式展开了讨论。

  第四子课题“人群与族属研究”负责人王明辉副研究员从研究目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难点问题、创新点、方法、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本子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以人骨为中心的多种科技手段进行陶寺遗址人群与族属的研究。研究整体上对陶寺遗址最新十年考古发掘的人骨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与研究,并同时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综合探讨,进一步推动对陶寺考古、早期都城考古及早期国家形成等相关重大问题的探索。

  第五子课题“建筑遗存考古研究”负责人宋江宁副研究员汇报了陶寺遗址建筑研究的方法与思路。该子课题拟以考古学为基础,整合建筑技术史、劳动生理学、建筑行为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对考古遗存进行综合研究,寻求构建陶寺遗址的建筑学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建筑复原方案,提出地基的识别方法,探讨陶寺遗址的建筑特征、建筑思想、社会结构以及该时期不同地区人群间的文化和技术交流。

  课题组汇报结束后,评审专家强调陶寺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性,对课题的规划设置予以充分肯定。

  王晓毅研究员表示陶寺遗址的前期工作做得特别扎实,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题五个子课题设计非常合理,课题组综合考量,一体推进,打造了考古学与多学科深度合作的范式和样本。他建议课题组成员定期的组织交流会、汇报会或者学术会议,将已完成的成果及时汇报、交流,稳步推进遗址成果的整理与研究。

  赵海涛副研究员对项目组选题、设计、理念思路、汇报内容、框架结构等予以充分肯定。他提出,报告的编写要将遗址发掘材料讲清楚,同时要注重材料的编辑方式以及多学科合作的材料的编写,为有研究需要却并未参与的学者提供便利。他希望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融合,加深发掘钻探资料与自然环境演化的探讨,为研究遗址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规划等提供参考。

  张弛教授指出课题设置清晰、简单、巧妙,值得赞许。他表示虽然陶寺遗址框架、城址布局等随着遗址发掘逐渐清晰,但仍有许多疑问值得探讨。陶寺遗址中部分遗址的布局尚不明朗,期待进一步的田野工作为遗址布局提供证据。此外,遗址有许多现象并未在其他遗址中发现过。他期待这些问题能在报告中进一步体现并被解释清楚。

  赵志军研究员提出要保证发掘报告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本课题加入的科技手段为报告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他希望报告能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创新点,同时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可检验性的研究技术方法。课题对生业方式的研究涉及种植业与畜牧业互动,获取方式和利用方式,有机残留物分析。他建议在报告中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体现出来。

  莫多闻教授表示地貌环境与聚落形态关系值得关注,在不同地形条件和水环境下,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方式都可能不一样,因而要加强环境考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要研究生业经济区域模式以及其发展、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也需要环境科学的积极对接,遗址环境、区域气候、水文条件、地形条件都与生业研究密切相关。他表示灾害事件以及古城先民如何应对或预防灾害事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吴卫红教授建议在报告中可将年代分析单列一章,对遗址年代进行细致深入的综合分析,为中原核心区的文化年代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年代框架,宫殿区遗物与普通区遗物是否有区别,也可在报告中体现出来。他希望对发掘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将客观情况真实说明,同时建立遗址资料数据库,将遗址可发表的图像、数据展示出来,便于大家学习、研究。

  陈星灿研究员对报告的出版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报告出版要及时、准确、完整、科学,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他希望发掘报告能成为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二,发掘报告要将能说清楚的问题说清楚,不能解决的疑问也一并全部体现出来,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保证结论有足够的事实、证据来支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三,报告中既要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发掘报告,又要拥有多学科合作的专题研究;四,报告前几卷可体现结论性的分析,便于清晰的查阅。

  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后,高江涛研究员向各位专家致谢。他表示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项目设计,并尽快推进项目的开展,取得成果。他将坚持对发掘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处理,将客观情况真实说明,同时注重考古学与多学科相结合,适当推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按期、高质地完成研究任务。本次开题论证会由考古所科研处负责组织。

图/文:荼 荼

审 核:高江涛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