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国强:中轴对称、棋盘格状的国际化大都市——隋唐长安城考古述要
2023年4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讲座·对话中轴线”系列讲座在人大立德楼403举行。本次讲座为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本季系列讲座的主题是“历史的中轴——古代文明与城市考古”。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价值最为重要、包涵遗存最为丰富的门类。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的支持下,由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策划推出本系列讲座,将邀请国内长期从事古代城市考古与聚落考古的专家学者,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汉唐宋元时期的重要都邑性遗址的考古工作与综合研究作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一起展开长时段的考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
本次讲座的题目为《中轴对称、棋盘格状的国际化大都市——隋唐长安城考古述要》,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龚国强研究员,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李梅田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李梅田教授阐发了组织“对话中轴线”系列讲座的缘起,指出城市中轴线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也蕴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因此,围绕“城市中轴线”这一主题,通过邀请相关学者对我国古代重要都邑或都城遗址进行讲述,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了解掌握城市考古动态的同时,加深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识与理解。
讲座伊始,龚老师就隋唐长安城的命名、兴建和改扩建、废毁情况进行了概括,对隋唐长安城考古工作阶段性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隋唐长安城考古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隋灭北周后,隋文帝杨坚下诏营建新都,命左仆射高颖总督其事,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负责规划设计和营造。新都选址在陕西西安龙首原。开皇二年(582),隋大兴城按照先宫城、次皇城,后郭城的次序开始兴建。开皇三年(583),隋文帝即迁入新都。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便以“大兴”为新都命名。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沿用“大兴”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大兴宫”改称“太极宫”。此后,经过一系列的改扩建工程,唐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人口达百万之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唐末天祐元年(904),朱全忠胁迫昭宗迁都洛阳﹐使用时间长达320余年的国都之城﹐至此全部废毀。
二十世纪初,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及陕西考古会等学者或学术机构既已对隋唐长安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新中国成立以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调查和发掘正式揭开序幕。总结下来,建国以来对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工作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63年。主要通过大规模调查,获取了城址的大量测量数据并与文献记载进行了对比和校核,推出了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实测图。
第二阶段:1964年至1993年。开展了十余项主动性发掘,范围涉及外郭城城门、里坊、寺庙以及大明宫的宫殿、朝堂、翰林院等建筑遗存,极大丰富了对隋唐长安城的里坊内部结构、宫城宫殿建筑、宗教寺院建筑等认识。
第三阶段:1995年以来迄今。这一阶段是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调查、发掘的蓬勃大发展阶段,主动性发掘增多,且注重与遗址保护及展示利用密切结合,研究范围和领域扩大,开始注重城市生活等方面的研究。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龚老师选取城墙城门、街道里坊、贸易市场、宗教寺院、礼制建筑、城市给排水、郭城、皇城、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十一项内容,依次介绍了历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收获与认识。龚老师还指出,考古出土的金银器、玻璃器、墓葬壁画、墓志碑刻等大量物证资料,与文献记载一起,佐证了隋唐长安城作为当时丝绸之路起点和中外交流中心的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历史作用,体现了隋唐长安城开放包容的特点。
讲座最后,龚老师指出,隋唐长安城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之都,也是当时的时尚中心和军事中心,其规模宏大的建筑,无不体现了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和宏伟气象。在设计和形制上,隋唐长安城继承了南北朝以来都城的传统,但在城市功能区分、中轴对称、规整的棋盘格形等方面有所创新,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新篇章,是中世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者对隋唐长安城进行了六十余年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获取了大量的考古资料,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隋唐长安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日益凸显。
李梅田教授高度评价龚国强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向他表达了谢意。人大同学们针对隋唐长安城宫城、皇城的布局和城内佛教寺院的性质向龚国强老师提问请教,龚老师都给予了耐心详细的回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文:李斌 图:范馨雨)
(图文转自:“人大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