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科技考古方法与人才培养
2023年4月17日下午,应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王昌燧教授在复旦大学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为我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导论》“荣誉课程”系列讲座,作了题为《科技考古方法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报告,胡耀武教授主持了该报告。
报告中,王昌燧教授以其长期的科研实践为例,分享了开展科技考古研究的具体经验。他明确指出,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瞄准重大的科学问题,可望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王教授还与师生们分享了关于科技考古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成效。
关于科技考古研究方法的创新,王昌燧教授认为有三个层次:1). 原始创新。科技考古研究方法的原始创新要注重科技方法与考古资料的融合。如果将科技考古研究比作一个多解方程,自然科学可为该方程提供解法,而考古资料则为方程的边界条件,两者巧妙结合,方有望获得方程的唯一解。王教授以猪的驯化、植硅体三维图像重建、淀粉粒提取以及陶器较低烧成温度测定等为例,生动阐释了开展原始创新的经验;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通过引进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以解决具体的考古学问题。王教授分享了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案例,例如:利用高分辨电镜分析铜镜表面非金属材料及其结构,采用同步辐射装置探讨冶金术起源、玉器钻孔工艺和陶瓷呈色机制等问题,采用散裂中子源技术开展文物结构和成分的无损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学开展生物考古学研究等;3). 直接引进,即直接引进一些成熟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考古学研究。王昌燧教授强调了近年来一些无损分析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诱人前景。
王昌燧教授强调,瞄准科技考古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最能体现自身和所在团队的研究水平。为加深同学的认识,他介绍若干个案,例如,在探索我国冶金起源时,他指导研究生结合模拟制备,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由固态还原反应生成,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冶金技术独立起源的观点。又如,在探讨我国青瓷起源的研究中,他首先从结构水形成的角度阐明了陶器的定义,继而借助泰曼公式提出了青瓷的科学定义,即以瓷石(土)或高岭土制胎、表面施以高温釉、烧成温度达到1100℃以上。基于这一定义,他认为我国青瓷起源时间至迟可提前到夏代。此外,王教授还介绍了他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思考。
最后,王昌燧教授分享了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心得和体会。他指出:研究生培养是科研事业持续兴旺的保证,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有量,更要保质;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注重“德”和“识”的培养。“德”是指做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保持爱心。“识”是指学术研究中的认识水平,要求学生在研究中能够充分把握关键点和研究方向;对于硕士生而言,要学会提出问题,更要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博士生而言,在硕士生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前后研究工作的衔接,形成体系性的研究;对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要注意依据文、理科学生具有的不同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培养。此外,王昌燧教授还鼓励研究生,在研究团队中要注重创新氛围的培养,对于学术权威要尊重而不迷信,要具有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和魄力。
报告结束后,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主任郑建明教授,向王昌燧教授给文博系师生所做的精彩报告表示了感谢,重申了考古学研究中要关注重大学术问题的探讨,避免零敲碎打式的研究。胡耀武教授总结了王昌燧教授讲座的要点,强调科技考古要融入到考古学的各个方面,从考古学实际问题出发构建属于科技考古的学科体系。在提问和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黄铜遗存的发现与黄铜时代的构建、青瓷的新定义、科技与考古融合等相关问题与王教授进行交流,王教授也一一进行了解答。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撰文:陈峰 照片:俞清媛)
(图文转自:“复旦文博FDCHM”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