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23-06-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丰富多元的人类海洋活动,在浩瀚大海中留存下大量文明遗迹。海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海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陆地考古相比,海洋考古的历史比较短暂。受限于潜水和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难以开启水下文化遗产世界的大门。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考古学方法为核心的海洋考古学才得以在地中海海域实践和推广。随着技术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海洋考古学的理论、方法日趋成熟、完善,海洋考古学已成为考古学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学东渐,我国逐步开展了大量海洋考古实践,为发掘海洋考古遗存,研究古代海洋文明、探索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考古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3年6月7日-8日在上海大学召开。该论坛由上海大学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重点创新团队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厦门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等院校,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南海(海南)博物馆等考古文博机构,以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致欢迎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键研究馆员分别致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讲话。随后,与会代表围绕水下考古、港口考古、陶瓷考古等主题精彩呈现了20余场学术报告。

  2023年6月7日第一场为主题发言,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孟原召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教授秦大树《9至10世纪陶瓷输出模式的博弈论分析》以博弈论为工具,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对9至10世纪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贸易模式研究建立新的分析方式。随着海外考古和水下考古的发展,在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中世纪遗址中,不断发现中国的外销陶瓷与该时期沉船,可以认为9至10世纪是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第一次高峰。基于特定的时代宏观环境,由于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的差异,中国商人缺乏阿拉伯商人的商业资源和探险动力,同时作为稀缺资源的供应方没有必要承担商业风险主动开展远洋贸易,这或许就是中国人未能成为9至10世纪海上商业冒险主角的根本原因。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魏峻《深水考古——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2023年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重大成果——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回顾了国际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技术变迁和典型案例,分析了其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及问题,对于进一步优化深水考古发展策略,深化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推动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翟杨《大河三角洲最大浑浊带沉船遗址埋藏过程和保护机制的最新探索—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以2015至2022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的清代同治时期大型贸易木帆船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探讨其埋藏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沉船遗址地貌产生的影响。通过历史海图、水下地形演变、遗址沉积记录分析和高精度水槽模拟实验,初步复原了沉船的埋藏过程。历年水下考古调查声呐数据显示,人类活动对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也带来一定影响,指出今后应建立大河三角洲水下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体系,为更为科学、有效的采取水下遗址保护措施奠定坚实基础。

  基思·马克尔瑞《海洋考古学》的译者(之一),历史学博士邱克《基思·马克尔瑞<海洋考古学>带给我们的启发》介绍了《海洋考古学》这本至今仍然广受赞誉的里程碑著作的内容框架,及基思·马克尔瑞对海洋考古学,尤其是对沉船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开创性贡献,富有启发。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沈岳明对主题发言进行了总结。沈岳明教授指出海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已经成为考古学新的研究领域和增长点,魏峻、翟杨、邱克先生关于深水考古、遗址埋藏、理论回顾的报告对此都有充分体现。秦大树先生则依托海洋考古的重要内容——外销瓷,对9 至 10 世纪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贸易模式进行了探讨。

  2023年6月7日第二场为水下考古专题,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崔勇主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王光远《区域系统调查的海洋考古实践与思考——以宁波渔山列岛海域为例》介绍了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在海洋考古中的运用,全面梳理与渔山列岛海域相关的文献资料、口碑资料与考古成果,有规划地对渔山列岛及其周边海域分区、分期地逐步开展全覆盖式水陆考古调查,力求全面、系统了解散落于地表、掩埋于地下、深藏于海底、书写于古籍、流传于民间的各类海洋文化遗产及其时空分布,不断拓展海洋考古学的调查方法与海洋文化的研究途径。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周春水《沉船遗址形成过程与水下埋藏环境研究》以近代甲午沉舰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沉舰的保存现状与埋藏环境,结合海底形态、地层变化与洋流运动,还原遗址现状形成过程及主要破坏因素,为深入认识遗址性质、加强遗址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胡毅《半浅埋沉船遗址——水下文物遗址调查的再思考》提出我国已知沉船遗址的统计数量,相对澳大利亚、波罗的海、英国领海的沉船发现较少,与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以及广袤的海域面积极不匹配。过往我国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以出露沉船居多,浅埋沉船较少。出露沉船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可以轻松识别,但易被破坏。浅埋沉船保存状态更好,但探测难度相对更大。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介于前述两者之间的半浅埋沉船应是我国未来水下考古亟需关注的重要沉船类型,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泽冰《山东水下考古三十年》总结了山东水下考古工作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历经多年发展,山东水下考古围绕“海疆历史文化遗产带”“大运河经济文化遗产带”和“黄河文化遗产带”建设安排工作,完成首个省级水下保护区公布(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水下保护区)和省涉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未来山东省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国家战略系统策划,摸清山东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完善山东涉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总工、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毛研究员《智能化水下考古技术介绍》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对智能化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详细论述,尤其是其团队对水下探测智能判别、水下可见光图像增强的研究,对提升浑浊水域掩埋文物的智能化判别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赵东升《关于海洋考古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水下考古学科体系非常必要,首先依托高校集中优势资源在水下考古理论研究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高校的水下考古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备的教学体系,其既包括完善的课程体系,也包括丰富的实践体系。需要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把科研和实践活动与培养相结合,以建立水下考古事业的长效机制。

  2023年6月7日第三场为港口考古专题,由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结华主持。以色列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部主管科比·沙维特(Jacob Sharvit )《以色列凯撒利亚(Caesarea)海洋考古概况》(视频录播,张睿锜博士翻译)介绍了凯撒利亚港口遗址从18世纪以来的发现、发掘和相关成果,启发我们需要在比较视野中系统考量有关港口体系。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陈刚《张家港黄泗浦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介绍了黄泗浦遗址的系列考古发现。出土的众多瓷器说明黄泗浦是一处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实物资料。唐代寺院建筑基址与佛教相关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鉴真东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梁岩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及价值》指出朔门古港遗址年代自北宋延续至民国时期,尤以宋元为主。遗址集古港、古城、古航标于一身,体系完整、内涵丰富,被专家誉为“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考古见证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的支撑性遗产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意识和地域文化,绵延千年,大大丰富了古代中国海洋文明内涵。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建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青龙镇》介绍了青龙镇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厘清青龙镇的市镇与港口布局具有重要价值,是追溯上海城市发展、以港兴市的文化源头。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项目二室主任、馆员张志清《太仓樊村泾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介绍了太仓樊村泾遗址这一重要考古发现。遗址内涵证实樊村泾是中国元代重要的陶瓷贸易集散地之一,是江苏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中国元代陶瓷工艺、海陆交通、对外贸易、太仓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深入研究元代中晚期至明初的海运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配合海丝申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助理,助理教授丁雨对水下考古、港口考古专题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水下考古的发言,从不同视角和视野为我们介绍了当前考古工作中一些热点,也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法探索、实践运用、规律探索等角度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链条。港口考古的发言中,以色列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案例,要了解中国考古的发展现状,有必要从一个比较的角度切入。其他四个港口考古案例以丰富的发现和研究,基于城市港口和聚落港口的理念,更注重从整体性去了解港口的商贸体系以及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需要将各个港口放在整体性的港口体系之下,去观察港口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定位各个港口的地位和意义。

  2023年6月8日的两场报告为陶瓷考古专题,分别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泽冰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黄翔主持。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肖达顺《海陆联通——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的考古工作与收获》以“南海I号”沉船船载酱釉罐溯源问题为导向,对佛山南海区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展开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确定了“南海I号”装载酒水等航海食品的大部分酱釉罐是奇石窑和文头岭窑的产品。这些发现为确认“南海Ⅰ号”到过广州,最后从广州港离岸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证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助理、助理教授丁雨《南宋至元代中国青白瓷外销情况管窥》从宏观视角审视南宋至元代中国外销瓷市场中青白瓷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海外各区情况不尽相同,但在阶段性上呈现出一定规律。在12世纪早中期(北宋末至南宋早中期),青白瓷产品似居于主流地位。至14世纪早中期(元代中晚期),龙泉青瓷在较多个案(特别是陆地遗址)中已经占据较明显的优势。12世纪末至14世纪初,情况较不明朗,青瓷比例似有所上升,但各地区案例仍有较大出入。

  上海博物馆陶瓷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陈洁《明永乐、宣德官窑瓷器海外流通的再思考——以印尼、印度的发现为中心》系统梳理印度尼西亚(满者伯夷)及印度(德里苏丹国)出土留存材料,通过追溯馆藏器物来源、铭文辨识,结合细密画等图像材料,呈现两地永宣官窑留存面貌。在此基础上,通过串联中国、也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文献,分析下西洋时期“官厂”及伊斯兰贸易网络,结合对永宣官窑器型及生产的讨论,复原明初官窑的流通情形,同时对郑和下西洋的动因进行了新的思考。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淼《海上丝绸之路福建青花瓷起源与扩散研究》结合近些年来对南靖东溪窑址的发掘,以及对安溪、德化等地明清窑址的系统调查等考古工作,对于福建明清青花瓷业的生产进行了再思考。福建的青花瓷业在仿龙泉青瓷技术基础上于嘉靖前后在沿海地区出现,并在不同阶段,随着海外贸易政策、港口兴衰、参与海上贸易商业势力等因素的变化,窑业中心在不断迁移,产品面貌也相应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华南地区窑业技术从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演变的整个过程,以及产品从青瓷、青白瓷(宋元)、仿龙泉青瓷、青花瓷器生产的发展脉络,代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外销瓷业技术体系完整有序的发展轨迹,并揭示了福建地区参与不同阶段海外贸易的历程。

  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副教授张睿锜《世界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外销瓷》结合欧洲和西亚博物馆的藏品,通过对基督教样式和伊斯兰教样式的中国外销瓷的定义、类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探究,进一步分析了这类外销瓷所蕴含的东西方社会在近代早期历史中的宗教文化和技术传播,探索宗教瓷研究领域更清晰的艺术范式。

  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钟燕娣《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早期中国瓷器外销的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对海外发现从成化到正德年间(1465-1521年)这50多年间的中国外销瓷器资料进行了汇集梳理,力图全面地揭示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外销与海上贸易的状况和特点。报告指出此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一个高峰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成为中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器物造型与纹饰的中外融合十分显著。以国内白银货币化完成,需求扩大为契机形成的走私贸易渐趋繁盛,国际上稳定的贸易网络成长,形成畅达的贸易路线,这二者可能是该时期贸易小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吴敬对陶瓷考古专题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以上几位老师报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窑址产地研究,瓷器产地的研究对瓷器流布路线、销售地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产地是非常重要的起始点,对我们了解海洋沉船贸易商品来源、港口在近海的转运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支撑;第二类是以海外出土考古资料来研究中国外销瓷从宋代到明清不同时期的特点,既有从新视角来审视旧材料,也体现了贸易陶瓷外销形式对瓷器输出的影响,对瓷器贸易的历史背景也进行了解答,是从中外结合的视角来探讨中国瓷器的输出;第三类是带有宗教文化特色的外销瓷,非常符合考古学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的运用,中国学者结合中国背景以海外视角来审视中国材料,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研究,可以达到传统考古学研究达不到的效果。

  会议最后,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丁见祥进行简短会议总结并致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结华宣布会议闭幕。(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23-06-08

  丰富多元的人类海洋活动,在浩瀚大海中留存下大量文明遗迹。海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海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陆地考古相比,海洋考古的历史比较短暂。受限于潜水和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难以开启水下文化遗产世界的大门。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考古学方法为核心的海洋考古学才得以在地中海海域实践和推广。随着技术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海洋考古学的理论、方法日趋成熟、完善,海洋考古学已成为考古学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学东渐,我国逐步开展了大量海洋考古实践,为发掘海洋考古遗存,研究古代海洋文明、探索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考古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技术与人文:海洋考古学研究与发展论坛”于2023年6月7日-8日在上海大学召开。该论坛由上海大学主办,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传播”重点创新团队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厦门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大学等高等院校,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南海(海南)博物馆等考古文博机构,以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院士致欢迎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键研究馆员分别致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讲话。随后,与会代表围绕水下考古、港口考古、陶瓷考古等主题精彩呈现了20余场学术报告。

  2023年6月7日第一场为主题发言,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孟原召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教授秦大树《9至10世纪陶瓷输出模式的博弈论分析》以博弈论为工具,结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对9至10世纪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贸易模式研究建立新的分析方式。随着海外考古和水下考古的发展,在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中世纪遗址中,不断发现中国的外销陶瓷与该时期沉船,可以认为9至10世纪是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第一次高峰。基于特定的时代宏观环境,由于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的差异,中国商人缺乏阿拉伯商人的商业资源和探险动力,同时作为稀缺资源的供应方没有必要承担商业风险主动开展远洋贸易,这或许就是中国人未能成为9至10世纪海上商业冒险主角的根本原因。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魏峻《深水考古——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2023年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考古重大成果——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回顾了国际水下考古的发展历程、技术变迁和典型案例,分析了其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及问题,对于进一步优化深水考古发展策略,深化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推动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翟杨《大河三角洲最大浑浊带沉船遗址埋藏过程和保护机制的最新探索—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以2015至2022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的清代同治时期大型贸易木帆船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探讨其埋藏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沉船遗址地貌产生的影响。通过历史海图、水下地形演变、遗址沉积记录分析和高精度水槽模拟实验,初步复原了沉船的埋藏过程。历年水下考古调查声呐数据显示,人类活动对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也带来一定影响,指出今后应建立大河三角洲水下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的新技术、新标准和新体系,为更为科学、有效的采取水下遗址保护措施奠定坚实基础。

  基思·马克尔瑞《海洋考古学》的译者(之一),历史学博士邱克《基思·马克尔瑞<海洋考古学>带给我们的启发》介绍了《海洋考古学》这本至今仍然广受赞誉的里程碑著作的内容框架,及基思·马克尔瑞对海洋考古学,尤其是对沉船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开创性贡献,富有启发。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沈岳明对主题发言进行了总结。沈岳明教授指出海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已经成为考古学新的研究领域和增长点,魏峻、翟杨、邱克先生关于深水考古、遗址埋藏、理论回顾的报告对此都有充分体现。秦大树先生则依托海洋考古的重要内容——外销瓷,对9 至 10 世纪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贸易模式进行了探讨。

  2023年6月7日第二场为水下考古专题,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崔勇主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馆员王光远《区域系统调查的海洋考古实践与思考——以宁波渔山列岛海域为例》介绍了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在海洋考古中的运用,全面梳理与渔山列岛海域相关的文献资料、口碑资料与考古成果,有规划地对渔山列岛及其周边海域分区、分期地逐步开展全覆盖式水陆考古调查,力求全面、系统了解散落于地表、掩埋于地下、深藏于海底、书写于古籍、流传于民间的各类海洋文化遗产及其时空分布,不断拓展海洋考古学的调查方法与海洋文化的研究途径。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周春水《沉船遗址形成过程与水下埋藏环境研究》以近代甲午沉舰遗址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沉舰的保存现状与埋藏环境,结合海底形态、地层变化与洋流运动,还原遗址现状形成过程及主要破坏因素,为深入认识遗址性质、加强遗址保护等提供科学参考。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胡毅《半浅埋沉船遗址——水下文物遗址调查的再思考》提出我国已知沉船遗址的统计数量,相对澳大利亚、波罗的海、英国领海的沉船发现较少,与我国悠久的航海历史以及广袤的海域面积极不匹配。过往我国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以出露沉船居多,浅埋沉船较少。出露沉船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可以轻松识别,但易被破坏。浅埋沉船保存状态更好,但探测难度相对更大。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介于前述两者之间的半浅埋沉船应是我国未来水下考古亟需关注的重要沉船类型,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泽冰《山东水下考古三十年》总结了山东水下考古工作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历经多年发展,山东水下考古围绕“海疆历史文化遗产带”“大运河经济文化遗产带”和“黄河文化遗产带”建设安排工作,完成首个省级水下保护区公布(威海湾一号沉舰遗址水下保护区)和省涉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未来山东省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国家战略系统策划,摸清山东水下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完善山东涉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总工、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毛研究员《智能化水下考古技术介绍》以长江口二号沉船为例对智能化技术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详细论述,尤其是其团队对水下探测智能判别、水下可见光图像增强的研究,对提升浑浊水域掩埋文物的智能化判别能力和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赵东升《关于海洋考古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水下考古学科体系非常必要,首先依托高校集中优势资源在水下考古理论研究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高校的水下考古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备的教学体系,其既包括完善的课程体系,也包括丰富的实践体系。需要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把科研和实践活动与培养相结合,以建立水下考古事业的长效机制。

  2023年6月7日第三场为港口考古专题,由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王结华主持。以色列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部主管科比·沙维特(Jacob Sharvit )《以色列凯撒利亚(Caesarea)海洋考古概况》(视频录播,张睿锜博士翻译)介绍了凯撒利亚港口遗址从18世纪以来的发现、发掘和相关成果,启发我们需要在比较视野中系统考量有关港口体系。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陈刚《张家港黄泗浦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介绍了黄泗浦遗址的系列考古发现。出土的众多瓷器说明黄泗浦是一处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实物资料。唐代寺院建筑基址与佛教相关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鉴真东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梁岩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及价值》指出朔门古港遗址年代自北宋延续至民国时期,尤以宋元为主。遗址集古港、古城、古航标于一身,体系完整、内涵丰富,被专家誉为“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考古见证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程的支撑性遗产点。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意识和地域文化,绵延千年,大大丰富了古代中国海洋文明内涵。

  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建文《上海最早的贸易港——青龙镇》介绍了青龙镇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厘清青龙镇的市镇与港口布局具有重要价值,是追溯上海城市发展、以港兴市的文化源头。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项目二室主任、馆员张志清《太仓樊村泾遗址考古发现与收获》介绍了太仓樊村泾遗址这一重要考古发现。遗址内涵证实樊村泾是中国元代重要的陶瓷贸易集散地之一,是江苏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中国元代陶瓷工艺、海陆交通、对外贸易、太仓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深入研究元代中晚期至明初的海运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配合海丝申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助理,助理教授丁雨对水下考古、港口考古专题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水下考古的发言,从不同视角和视野为我们介绍了当前考古工作中一些热点,也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法探索、实践运用、规律探索等角度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链条。港口考古的发言中,以色列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案例,要了解中国考古的发展现状,有必要从一个比较的角度切入。其他四个港口考古案例以丰富的发现和研究,基于城市港口和聚落港口的理念,更注重从整体性去了解港口的商贸体系以及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需要将各个港口放在整体性的港口体系之下,去观察港口网络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定位各个港口的地位和意义。

  2023年6月8日的两场报告为陶瓷考古专题,分别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泽冰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黄翔主持。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肖达顺《海陆联通——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的考古工作与收获》以“南海I号”沉船船载酱釉罐溯源问题为导向,对佛山南海区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展开区域性考古调查工作,确定了“南海I号”装载酒水等航海食品的大部分酱釉罐是奇石窑和文头岭窑的产品。这些发现为确认“南海Ⅰ号”到过广州,最后从广州港离岸提供了关键性的实物证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助理、助理教授丁雨《南宋至元代中国青白瓷外销情况管窥》从宏观视角审视南宋至元代中国外销瓷市场中青白瓷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海外各区情况不尽相同,但在阶段性上呈现出一定规律。在12世纪早中期(北宋末至南宋早中期),青白瓷产品似居于主流地位。至14世纪早中期(元代中晚期),龙泉青瓷在较多个案(特别是陆地遗址)中已经占据较明显的优势。12世纪末至14世纪初,情况较不明朗,青瓷比例似有所上升,但各地区案例仍有较大出入。

  上海博物馆陶瓷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陈洁《明永乐、宣德官窑瓷器海外流通的再思考——以印尼、印度的发现为中心》系统梳理印度尼西亚(满者伯夷)及印度(德里苏丹国)出土留存材料,通过追溯馆藏器物来源、铭文辨识,结合细密画等图像材料,呈现两地永宣官窑留存面貌。在此基础上,通过串联中国、也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文献,分析下西洋时期“官厂”及伊斯兰贸易网络,结合对永宣官窑器型及生产的讨论,复原明初官窑的流通情形,同时对郑和下西洋的动因进行了新的思考。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淼《海上丝绸之路福建青花瓷起源与扩散研究》结合近些年来对南靖东溪窑址的发掘,以及对安溪、德化等地明清窑址的系统调查等考古工作,对于福建明清青花瓷业的生产进行了再思考。福建的青花瓷业在仿龙泉青瓷技术基础上于嘉靖前后在沿海地区出现,并在不同阶段,随着海外贸易政策、港口兴衰、参与海上贸易商业势力等因素的变化,窑业中心在不断迁移,产品面貌也相应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华南地区窑业技术从龙窑、分室龙窑、横室阶级窑演变的整个过程,以及产品从青瓷、青白瓷(宋元)、仿龙泉青瓷、青花瓷器生产的发展脉络,代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外销瓷业技术体系完整有序的发展轨迹,并揭示了福建地区参与不同阶段海外贸易的历程。

  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副教授张睿锜《世界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外销瓷》结合欧洲和西亚博物馆的藏品,通过对基督教样式和伊斯兰教样式的中国外销瓷的定义、类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探究,进一步分析了这类外销瓷所蕴含的东西方社会在近代早期历史中的宗教文化和技术传播,探索宗教瓷研究领域更清晰的艺术范式。

  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钟燕娣《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早期中国瓷器外销的特点及相关问题讨论》对海外发现从成化到正德年间(1465-1521年)这50多年间的中国外销瓷器资料进行了汇集梳理,力图全面地揭示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外销与海上贸易的状况和特点。报告指出此期是中国瓷器外销的一个高峰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成为中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器物造型与纹饰的中外融合十分显著。以国内白银货币化完成,需求扩大为契机形成的走私贸易渐趋繁盛,国际上稳定的贸易网络成长,形成畅达的贸易路线,这二者可能是该时期贸易小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吴敬对陶瓷考古专题发言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以上几位老师报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窑址产地研究,瓷器产地的研究对瓷器流布路线、销售地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产地是非常重要的起始点,对我们了解海洋沉船贸易商品来源、港口在近海的转运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支撑;第二类是以海外出土考古资料来研究中国外销瓷从宋代到明清不同时期的特点,既有从新视角来审视旧材料,也体现了贸易陶瓷外销形式对瓷器输出的影响,对瓷器贸易的历史背景也进行了解答,是从中外结合的视角来探讨中国瓷器的输出;第三类是带有宗教文化特色的外销瓷,非常符合考古学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的运用,中国学者结合中国背景以海外视角来审视中国材料,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研究,可以达到传统考古学研究达不到的效果。

  会议最后,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丁见祥进行简短会议总结并致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结华宣布会议闭幕。(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上海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供稿)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