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讲座纪要丨魏坚教授《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5文章出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公众号作者:陈健

  2023年6月17日上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第一百讲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教授讲授《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魏坚教授以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引子,结合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地形、国家形成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等多个方面,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即是周边各民族融入的漫长过程,而北方民族的不断融入则是这一进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从这一视角出发,魏坚教授引出了讲座的重点——处于中西文化交汇地的唐朝墩古城的发现与研究。

  唐朝墩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西距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方向约北偏西10°,东西宽约341米,南北长约465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

  2018-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城址开展了连续5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40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城址内堆积由早至晚包含唐、高昌回鹘、西辽、蒙元四个时期的遗存。发掘团队根据《元和郡县图志》与《太平寰宇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进一步确认了城址的建立与废弃年代,并明确其应当为唐代庭州蒲类县治所。

  城内已发掘的重要遗迹包括大型院落、浴场、佛寺与景教寺院等。大型院落遗址位于城中心偏西北处,方向北偏西10°,南北长约38米,东西宽约15米,面积超过500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了多个袋形窖穴,出土了较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特点的遗物,反映出中原王朝与西域边疆地区的紧密联系。

  浴场遗址位于城址东北部,半地穴式结构,由中心部位的砖砌主体建筑、东侧相接的土坯建筑和北侧中心的灶址及左右两端的水井等相关遗迹构成。浴场由上下两层建筑空间构成:下层基础部分位于原地表之下,为烟道和供热的基础建筑空间;上层建筑基本位于原地表之上,为洗浴和浴场使用的活动空间。唐朝墩古城浴场规模大,建筑规格高,沿用时间长,期间又历经多次修缮,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与西亚等地发现的浴场遗址相比较后可知,其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出土的各类遗物、墙面的装饰彩绘等又明显具有中原与本地特征,反映了东西方建筑传统、技艺在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创新。浴场遗址以往在国内极为罕见,为探讨公元9-13世纪天山北麓的城市生活景象提供了重要资料与依据。

  佛寺遗址位于城址中心,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高5米的夯土台基之上。建筑整体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为前殿后塔回廊式结构,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15米。西侧塔基仅余方形地宫,东侧为大殿和前庭。佛寺内发现多处青砖铺设的地面与柱础,并在大殿内侧墙体和佛台表面发现了彩绘残迹。

  景教寺院遗址位于城址北部中央,坐东朝西,方向与唐朝墩古城遗址偏角相同。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始建于唐代,历经高昌回鹘、西辽与蒙元时期多次修缮和扩建,至14世纪前后与古城同时废弃。寺院遗址主体建筑由结构较为相似的南北两组空间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长方形中殿、高于中殿活动面的祭台以及南北三间一组的房间。其中北组建筑保存状况较好,南组建筑东南部存在较多晚期改建的现象。魏坚教授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景教遗存数量相当有限,主要分布于叙利亚及以东的伊朗、伊拉克、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国内阴山汪古、泉州和新疆等地也有发现。参考国外考古资料可以判断,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目前发掘的主体建筑即是以中殿为核心的教堂建筑,在主体建筑外围仍有其他附属建筑,可能包含了更多功能分区。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高昌回鹘时期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丰腴饱满、笔触圆润柔和,与唐代绘画中的人物风格和绘制技法相似,体现出高昌回鹤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同时壁画题材既有与佛教相似的供养人、祥瑞纹样等内容,也有独具景教特色的十字架、权杖等元素,体现出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是目前国内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出始建于唐代的第一处景教遗址,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魏坚教授强调,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自唐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唐朝墩古城遗址所反映的汉唐以来多民族交往、东西方文明交流、多种文化交融的实物证据,对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推进唐朝墩古城遗址后续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讲座结束后,魏坚教授与听讲师生先后就景教寺院与阴山汪古景教遗存关系、景教东传过程和具体传播路线等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气氛热烈。王立新教授对本次讲座予以高度评价,并对魏坚教授表示诚挚感谢。

(图文转自:“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讲座纪要丨魏坚教授《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5

  2023年6月17日上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第一百讲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教授讲授《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魏坚教授以考古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引子,结合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地形、国家形成过程、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等多个方面,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即是周边各民族融入的漫长过程,而北方民族的不断融入则是这一进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从这一视角出发,魏坚教授引出了讲座的重点——处于中西文化交汇地的唐朝墩古城的发现与研究。

  唐朝墩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城东北部,西距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方向约北偏西10°,东西宽约341米,南北长约465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

  2018-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城址开展了连续5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340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城址内堆积由早至晚包含唐、高昌回鹘、西辽、蒙元四个时期的遗存。发掘团队根据《元和郡县图志》与《太平寰宇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进一步确认了城址的建立与废弃年代,并明确其应当为唐代庭州蒲类县治所。

  城内已发掘的重要遗迹包括大型院落、浴场、佛寺与景教寺院等。大型院落遗址位于城中心偏西北处,方向北偏西10°,南北长约38米,东西宽约15米,面积超过500平方米。遗址内发现了多个袋形窖穴,出土了较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特点的遗物,反映出中原王朝与西域边疆地区的紧密联系。

  浴场遗址位于城址东北部,半地穴式结构,由中心部位的砖砌主体建筑、东侧相接的土坯建筑和北侧中心的灶址及左右两端的水井等相关遗迹构成。浴场由上下两层建筑空间构成:下层基础部分位于原地表之下,为烟道和供热的基础建筑空间;上层建筑基本位于原地表之上,为洗浴和浴场使用的活动空间。唐朝墩古城浴场规模大,建筑规格高,沿用时间长,期间又历经多次修缮,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与西亚等地发现的浴场遗址相比较后可知,其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出土的各类遗物、墙面的装饰彩绘等又明显具有中原与本地特征,反映了东西方建筑传统、技艺在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创新。浴场遗址以往在国内极为罕见,为探讨公元9-13世纪天山北麓的城市生活景象提供了重要资料与依据。

  佛寺遗址位于城址中心,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高5米的夯土台基之上。建筑整体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为前殿后塔回廊式结构,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15米。西侧塔基仅余方形地宫,东侧为大殿和前庭。佛寺内发现多处青砖铺设的地面与柱础,并在大殿内侧墙体和佛台表面发现了彩绘残迹。

  景教寺院遗址位于城址北部中央,坐东朝西,方向与唐朝墩古城遗址偏角相同。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该遗址始建于唐代,历经高昌回鹘、西辽与蒙元时期多次修缮和扩建,至14世纪前后与古城同时废弃。寺院遗址主体建筑由结构较为相似的南北两组空间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长方形中殿、高于中殿活动面的祭台以及南北三间一组的房间。其中北组建筑保存状况较好,南组建筑东南部存在较多晚期改建的现象。魏坚教授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景教遗存数量相当有限,主要分布于叙利亚及以东的伊朗、伊拉克、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国内阴山汪古、泉州和新疆等地也有发现。参考国外考古资料可以判断,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目前发掘的主体建筑即是以中殿为核心的教堂建筑,在主体建筑外围仍有其他附属建筑,可能包含了更多功能分区。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高昌回鹘时期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丰腴饱满、笔触圆润柔和,与唐代绘画中的人物风格和绘制技法相似,体现出高昌回鹤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同时壁画题材既有与佛教相似的供养人、祥瑞纹样等内容,也有独具景教特色的十字架、权杖等元素,体现出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交流。唐朝墩景教寺院遗址是目前国内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出始建于唐代的第一处景教遗址,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魏坚教授强调,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印证了自唐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唐朝墩古城遗址所反映的汉唐以来多民族交往、东西方文明交流、多种文化交融的实物证据,对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推进唐朝墩古城遗址后续的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讲座结束后,魏坚教授与听讲师生先后就景教寺院与阴山汪古景教遗存关系、景教东传过程和具体传播路线等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气氛热烈。王立新教授对本次讲座予以高度评价,并对魏坚教授表示诚挚感谢。

(图文转自:“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公众号)

作者:陈健

文章出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