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百万年人类史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和发现

发布时间:2023-07-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铁卫东

  2023年5月31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八讲《百万年人类史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在线上进行。讲座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的发掘领队陆成秋副研究员主讲,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龙研究员主持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成秋从遗址概况、发掘情况、发掘收获、多学科交叉研究、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遗址概况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上游北岸、曲远河口西侧。2001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发现完整的“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而闻名。郧县人遗址分布范围超过190万平方米。地层堆积平均厚度8米以上,局部区域厚度达到18米。遗址附近发育有5级阶地,遗址主体位于第四级阶地上,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所在的秦岭及汉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国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类化石圣地。在湖北境内发现的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直立人、约99万年前的梅铺直立人、约50万年前的白龙洞直立人、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早期现代人、早中晚更新世化石动物群和150多处旧石器时代各时段的考古遗址,均分布在这一地区,构成了200万年以来人类迁徙演化的廊道。

  发掘历史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1989年5月18日在学堂梁子发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1990-1995年,在现在的A区开展过4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郧县人”2号头骨和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存。发掘面积575平方米,出土各类标本207件。2006-2007年,配合南水北调建设,开展第5次考古发掘,共发掘2000平方米,出土标本2682件。2021年,为解决早期发掘与研究所遗留的有关“郧县人”确切的体质形态、生存时代和遗址性质等学术问题,也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等创造条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开展第6次发掘,共发掘411平米,出土标本257件。2022年5月18日,第7次发掘在Loc1B区古发掘地层壁面上发现保存完好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继续往下发掘,新扩2平方米,出土丰富的动物化石标本。

  发掘情况

  学堂梁子遗址由众多山梁组成,学堂梁子为其中之一,编为第一地点。第一地点的B区、C区和E区为本轮发掘工作区,布1x1米探方,按2至5厘米操作层精细发掘。结合激光扫描和高清摄影把发掘过程以三维模型方式记录下来,未来的研究者可通过这些三维模型,观察头骨埋藏的原始状态以及是如何一步步发掘出来的,从而实现考古发掘过程的部分数字可逆,为未来的公园建设和活化利用积累素材。

  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面世。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埋藏在B区第3层粘土质粉砂层中,保存完好,形态清晰。考古团队及时制定了方案,并扩方发掘。历时半年,在4平方米的头骨发掘区,考古团队提取了1400多份沉积样品,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进行了20多次高分辨率的三维建模,对发掘的全过程做了高清录像。2022年12月3日上午9点多,3号头骨被顺利提取出土。提取过程中未发现其它头后骨骼。头骨周边共存的其它动物化石和发掘坑原样保留在发掘现场。

  3号头骨明显保存得更加完好。1号和2号头骨虽然也很完整,但有明显的变形,这导致其相关的测量形态信息一直都有争议,3号头骨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变形的缺憾。而且3号头骨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前两具头骨更加丰富而真实,对于准确把握该时段古人类的体质演化特征极其关键。发掘所揭示的人类化石的空间位置、埋藏情况和沉积物信息,以及现场所展开的地层对比分析皆表明,“郧县人”3号头骨与以前出土的1号、2号头骨位于同一套地层中。地貌位置、地层序列和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显示人类化石埋藏于早更新世地层中。以前采用电子自旋共振、铀系法、古地磁方法测年结果指向距今约100万年,新的取样和多方法测年将会提供更精确的年代数据。

  B区位于学堂梁子核心区,紧靠发现“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的A区,在早期土地平整中,曾被削掉3-5米的土层。该区发掘面积203平方米,共揭露3个自然层: 第①层耕层;第②层粘土质粉砂层较多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第③层粘土质粉砂层,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少量石制品及大量动物化石。出土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丰富的动物化石和45件下文化层石制品。

  发掘收获

  出土化石状况:1.化石以食草类为主;2.化石杂乱,没有明显定向,部分化石保持原始连接状态,应为原地埋藏;3.化石堆中夹有许多碎骨块和一些石制品。

  B区可识别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有剑齿象、犀牛、貘、牛、马、鹿、野猪、小猪、猴、鬣狗、虎等种属,总体属于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动物群。石器主要是简单打制的石核、石片和搬入的砾石石料。石核绝大部分为自然台面,单面单向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石片普遍尺寸较小,未见大石片。进一步加工成形的工具极少。类似早期的奥杜威技术(模式一)。

  C区位于学堂梁子最高处,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四级阶地更加完整的地层。发掘面积105平方米,共揭露6个自然层,其中第二至第五层为首次发现。目前已出土83件上文化层石制品,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遗址的砾石石料。石核大部分为自然台面,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大小石片并存。工具的修理加工以锤击法为主,进一步加工成形的工具明显增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E区T3出土的石核大多数保留自然台面,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小石片与大石片并存。工具的修理加工以锤击法为主,发现有以大石片为毛坯单向加工而成的刮削器、以及以砾石为毛坯双向加工的手斧、手镐等阿舍利技术标本(模式二)。

  T3第六地点(杨家院)调查采集到旧石器晚期小石器技术标本,含两极石片、雕刻器、凸刃刮削器、尖状器、凹刃刮削器等。

  多学科交叉研究

  发掘团队对遗址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实现对遗址年代学、古环境和人类学、旧石器文化等信息的全面解译。“郧县人”3号头骨的CT扫描、修理与研究(修理的同时,同步开展古蛋白和可能的DNA提取等)发掘现场其它遗物和遗迹现象进一步清理观察、研究(古动物学、沉积学、埋藏学微痕观察等),开展了多学科-多实验室的检测实验分析和研究(年代学、古环境学等)。

  价值与意义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东亚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遗址不同海拔高度和地貌位置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存,对于重建本地区百万年古人类演化史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发现的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聚集共出的遗迹现象,对从现场视角去探讨古人类的适应生存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研究第四纪古动物和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的发现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活动最后,主持人张兴龙研究员邀请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王老师对郧县人头骨的工作收获给予充分肯定,王老师认为郧县人三号头骨的发现首先对了解百万年前古人类形态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实证材料。系统科学的发掘提取工作、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之前古人类研究的遗憾;其次,对与头骨共存平面的石器研究及上文化层石制品的研究,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有助于建立环秦岭地区旧石器工业技术演化的序列。

记录整理:铁卫东

审核:王社江、陆成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百万年人类史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和发现

发布时间:2023-07-03

  2023年5月31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八讲《百万年人类史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在线上进行。讲座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的发掘领队陆成秋副研究员主讲,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龙研究员主持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成秋从遗址概况、发掘情况、发掘收获、多学科交叉研究、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遗址概况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上游北岸、曲远河口西侧。2001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发现完整的“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而闻名。郧县人遗址分布范围超过190万平方米。地层堆积平均厚度8米以上,局部区域厚度达到18米。遗址附近发育有5级阶地,遗址主体位于第四级阶地上,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是一处集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所在的秦岭及汉水中上游河谷是我国也是世界非常重要的人类化石圣地。在湖北境内发现的约100万年前的郧县直立人、约99万年前的梅铺直立人、约50万年前的白龙洞直立人、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早期现代人、早中晚更新世化石动物群和150多处旧石器时代各时段的考古遗址,均分布在这一地区,构成了200万年以来人类迁徙演化的廊道。

  发掘历史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1989年5月18日在学堂梁子发现“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1990-1995年,在现在的A区开展过4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郧县人”2号头骨和丰富的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存。发掘面积575平方米,出土各类标本207件。2006-2007年,配合南水北调建设,开展第5次考古发掘,共发掘2000平方米,出土标本2682件。2021年,为解决早期发掘与研究所遗留的有关“郧县人”确切的体质形态、生存时代和遗址性质等学术问题,也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等创造条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遗址开展第6次发掘,共发掘411平米,出土标本257件。2022年5月18日,第7次发掘在Loc1B区古发掘地层壁面上发现保存完好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继续往下发掘,新扩2平方米,出土丰富的动物化石标本。

  发掘情况

  学堂梁子遗址由众多山梁组成,学堂梁子为其中之一,编为第一地点。第一地点的B区、C区和E区为本轮发掘工作区,布1x1米探方,按2至5厘米操作层精细发掘。结合激光扫描和高清摄影把发掘过程以三维模型方式记录下来,未来的研究者可通过这些三维模型,观察头骨埋藏的原始状态以及是如何一步步发掘出来的,从而实现考古发掘过程的部分数字可逆,为未来的公园建设和活化利用积累素材。

  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远的考古发掘地层壁面上,“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面世。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埋藏在B区第3层粘土质粉砂层中,保存完好,形态清晰。考古团队及时制定了方案,并扩方发掘。历时半年,在4平方米的头骨发掘区,考古团队提取了1400多份沉积样品,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进行了20多次高分辨率的三维建模,对发掘的全过程做了高清录像。2022年12月3日上午9点多,3号头骨被顺利提取出土。提取过程中未发现其它头后骨骼。头骨周边共存的其它动物化石和发掘坑原样保留在发掘现场。

  3号头骨明显保存得更加完好。1号和2号头骨虽然也很完整,但有明显的变形,这导致其相关的测量形态信息一直都有争议,3号头骨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变形的缺憾。而且3号头骨所能提供的性状信息比前两具头骨更加丰富而真实,对于准确把握该时段古人类的体质演化特征极其关键。发掘所揭示的人类化石的空间位置、埋藏情况和沉积物信息,以及现场所展开的地层对比分析皆表明,“郧县人”3号头骨与以前出土的1号、2号头骨位于同一套地层中。地貌位置、地层序列和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显示人类化石埋藏于早更新世地层中。以前采用电子自旋共振、铀系法、古地磁方法测年结果指向距今约100万年,新的取样和多方法测年将会提供更精确的年代数据。

  B区位于学堂梁子核心区,紧靠发现“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的A区,在早期土地平整中,曾被削掉3-5米的土层。该区发掘面积203平方米,共揭露3个自然层: 第①层耕层;第②层粘土质粉砂层较多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第③层粘土质粉砂层,出土“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少量石制品及大量动物化石。出土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丰富的动物化石和45件下文化层石制品。

  发掘收获

  出土化石状况:1.化石以食草类为主;2.化石杂乱,没有明显定向,部分化石保持原始连接状态,应为原地埋藏;3.化石堆中夹有许多碎骨块和一些石制品。

  B区可识别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有剑齿象、犀牛、貘、牛、马、鹿、野猪、小猪、猴、鬣狗、虎等种属,总体属于早更新世晚期森林型动物群。石器主要是简单打制的石核、石片和搬入的砾石石料。石核绝大部分为自然台面,单面单向剥片,以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石片普遍尺寸较小,未见大石片。进一步加工成形的工具极少。类似早期的奥杜威技术(模式一)。

  C区位于学堂梁子最高处,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四级阶地更加完整的地层。发掘面积105平方米,共揭露6个自然层,其中第二至第五层为首次发现。目前已出土83件上文化层石制品,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片和搬入遗址的砾石石料。石核大部分为自然台面,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大小石片并存。工具的修理加工以锤击法为主,进一步加工成形的工具明显增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E区T3出土的石核大多数保留自然台面,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式。小石片与大石片并存。工具的修理加工以锤击法为主,发现有以大石片为毛坯单向加工而成的刮削器、以及以砾石为毛坯双向加工的手斧、手镐等阿舍利技术标本(模式二)。

  T3第六地点(杨家院)调查采集到旧石器晚期小石器技术标本,含两极石片、雕刻器、凸刃刮削器、尖状器、凹刃刮削器等。

  多学科交叉研究

  发掘团队对遗址开展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实现对遗址年代学、古环境和人类学、旧石器文化等信息的全面解译。“郧县人”3号头骨的CT扫描、修理与研究(修理的同时,同步开展古蛋白和可能的DNA提取等)发掘现场其它遗物和遗迹现象进一步清理观察、研究(古动物学、沉积学、埋藏学微痕观察等),开展了多学科-多实验室的检测实验分析和研究(年代学、古环境学等)。

  价值与意义

  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东亚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遗址不同海拔高度和地貌位置发掘出土的文化遗存,对于重建本地区百万年古人类演化史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发现的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聚集共出的遗迹现象,对从现场视角去探讨古人类的适应生存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研究第四纪古动物和古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的发现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的故事,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

  活动最后,主持人张兴龙研究员邀请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王老师对郧县人头骨的工作收获给予充分肯定,王老师认为郧县人三号头骨的发现首先对了解百万年前古人类形态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实证材料。系统科学的发掘提取工作、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之前古人类研究的遗憾;其次,对与头骨共存平面的石器研究及上文化层石制品的研究,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有助于建立环秦岭地区旧石器工业技术演化的序列。

记录整理:铁卫东

审核:王社江、陆成秋

作者:铁卫东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