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系列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23-12-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科技考古中心人类学组

  2023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系列讲座在王府井小山坡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中心的李丹妮(Daniela Wolin)助理研究员,以色列海法大学考古系的樊榕博士后研究员先后为听众带来了两场精彩讲演,各自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

  讲座由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主持,来自科技考古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及所外听众等20余人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分上下半场进行。

  上半场讲座,李丹妮(Daniela Wolin)博士首先回顾了饮食考古在世界不同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研究实证,并介绍了见于甲骨文中的疾病,列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殷墟开展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对暴力冲突、饮食、健康与城市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

  随后,李博士详细介绍了坏血病的病因和症状,及其在骨骼上的表现。在日常饮食中,人类通过食用水果、蔬菜以及牛奶和肉类摄取维生素C。然而,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储存时间只有数月。因此,为维持体内微量元素平衡,人类必须定期从饮食中摄取维生素C。当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时,便会引起坏血病(Scurvy)。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坏血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四肢疼痛等症状。在患病过程中,患者自身产生的胶原蛋白质量较差,会阻碍骨骼的形成和钙化,并削弱结缔组织(如血管壁)。因此,即使是轻微的创伤也会导致出血,而出血产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骨骼损伤,如牙周炎、骨膜炎,从而致使骨骼形态发生改变。如蝶骨表面的多孔性损伤、胫骨骨干非正常新骨生成等。坏血病的最初体征通常出现在缺乏维生素C的6-12个月后。一旦饮食中恢复了维生素C,便会痊愈。

  李博士以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发现的罹患坏血病个体为例,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在2010-2012年的第三次发掘中,刘家庄北地共发现超过900座墓葬,基本厘清了住宅区、墓葬、陶窑等主要遗迹分区。在这批墓葬发现的人骨遗存中,已有5例平民个体的骨骼病变被判定为坏血病。如40-45岁的男性个体M381,其蝶骨、上颌骨表面存在大面积多孔样变,以及股骨、胫骨有新骨生成等明显骨膜炎病变。

  同时,她指出,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古代人类骨骼遗存的学科,生物考古学家能够辨识人体骨骼遗存上的病理特征。但在描述这些古代病理现象时,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因为其他很多疾病或生理条件也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以诱发同样的病理现象,这就需要综合分析来确定病因,还要注意所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最后,她表示,未来会继续整理和分析此批材料,研究刘家庄北地人群坏血病的患病率,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相信结合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我们对殷墟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饮食和生活状况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更为丰富的认知。

  下半场讲座是由樊榕博士带来的有关人骨考古体现的中国早期社会的生存压力、劳动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分享。社会复杂化的起源与进程一直是全世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是区域性文明适应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亦是早期劳动分工与社会复杂化的酝酿阶段。樊榕博士先回顾了对早期社会生活与社会不平等起源的研究。当分层社会建立后,从墓葬的规格、随葬品的数量与质量、聚落大小、分布等方面,均显示出不同阶层间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究竟是外力所致的社会内部结构调整,还是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差距?在相对平等的早期聚落内部,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组织结构?

  基于以上问题,樊榕博士先提出了考察方法。骨骼是人类生前经历具身化的产物。在进行研究时,应把人骨遗存所反映的日常生活信息加入到当时社会大背景中综合考察,即:个体(individuals)—团体(groups)—社群(communities)。她认为,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考虑到个体“流动的身份”,如氏族、社会性别等社会组织所赋予的身份信息。此外,她还强调,在鉴别生理性别年龄与构建社会性别年龄中,应考虑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从属于不同的社群,而每个社群可能对性别与年龄有着不同的认知。有鉴于此,研究者需要在共时的墓葬中,建立起同时期个体间的联系。

  随后,樊榕博士以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生态与地理条件,但生业模式近似的两个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山东即墨北阡遗址的人骨研究为例,从人骨社会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了两个早期聚落人群的生存压力、劳动与社会关系,以探索中国早期相对“平等”的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模式。

  从贾湖遗址人群的饮食和劳动强度来看,有少数人较他们的同龄人而言享有更为精细的食物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强度。相较于女性,男性从事颈部承压的活动较多,且大部分贾湖居民都参与了需要跪踞的活动,可能为谷物加工。在人群内部,或有部分人从事专门化生产。随葬品的多寡和种类与职业相关性高,每个墓葬群间都存在一些差异,但个体依然可以通过随葬品等方式表达自己(或死者)的身份认同;而在北阡人群中,仅有很少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谷物加工或需要跪踞的活动。相较于女性,部分男性参与的活动更有可能导致摔伤的意外发生。与贾湖遗址人群相比,北阡遗址人群更加强调集体,即不论年龄性别和死亡原因均埋葬在一起。最后,樊榕博士对本场讲演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构想: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不同地区先民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以及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结构是如何调整的?这应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讲演结束后,二位学者和与在场听众进行了交流,并就研究者如何综合考古大背景(context)和人骨信息(human skeletal data)及场景分析(scenes)进行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王明辉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二位学者的精彩讲演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二位学者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两场讲座以小见大,例证充足、内容丰富,不失为高水平的研究典例。

撰稿:科技考古中心人类学组

供图:王明辉

审核:王明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系列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23-12-15

  2023年11月2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系列讲座在王府井小山坡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中心的李丹妮(Daniela Wolin)助理研究员,以色列海法大学考古系的樊榕博士后研究员先后为听众带来了两场精彩讲演,各自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

  讲座由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主持,来自科技考古中心、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及所外听众等20余人现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分上下半场进行。

  上半场讲座,李丹妮(Daniela Wolin)博士首先回顾了饮食考古在世界不同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与研究实证,并介绍了见于甲骨文中的疾病,列举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殷墟开展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特别是对暴力冲突、饮食、健康与城市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

  随后,李博士详细介绍了坏血病的病因和症状,及其在骨骼上的表现。在日常饮食中,人类通过食用水果、蔬菜以及牛奶和肉类摄取维生素C。然而,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储存时间只有数月。因此,为维持体内微量元素平衡,人类必须定期从饮食中摄取维生素C。当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长期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时,便会引起坏血病(Scurvy)。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坏血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伤口愈合不良、四肢疼痛等症状。在患病过程中,患者自身产生的胶原蛋白质量较差,会阻碍骨骼的形成和钙化,并削弱结缔组织(如血管壁)。因此,即使是轻微的创伤也会导致出血,而出血产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骨骼损伤,如牙周炎、骨膜炎,从而致使骨骼形态发生改变。如蝶骨表面的多孔性损伤、胫骨骨干非正常新骨生成等。坏血病的最初体征通常出现在缺乏维生素C的6-12个月后。一旦饮食中恢复了维生素C,便会痊愈。

  李博士以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发现的罹患坏血病个体为例,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在2010-2012年的第三次发掘中,刘家庄北地共发现超过900座墓葬,基本厘清了住宅区、墓葬、陶窑等主要遗迹分区。在这批墓葬发现的人骨遗存中,已有5例平民个体的骨骼病变被判定为坏血病。如40-45岁的男性个体M381,其蝶骨、上颌骨表面存在大面积多孔样变,以及股骨、胫骨有新骨生成等明显骨膜炎病变。

  同时,她指出,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古代人类骨骼遗存的学科,生物考古学家能够辨识人体骨骼遗存上的病理特征。但在描述这些古代病理现象时,研究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因为其他很多疾病或生理条件也可单独或共同作用以诱发同样的病理现象,这就需要综合分析来确定病因,还要注意所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最后,她表示,未来会继续整理和分析此批材料,研究刘家庄北地人群坏血病的患病率,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相信结合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我们对殷墟社会各阶层人群的饮食和生活状况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更为丰富的认知。

  下半场讲座是由樊榕博士带来的有关人骨考古体现的中国早期社会的生存压力、劳动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分享。社会复杂化的起源与进程一直是全世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是区域性文明适应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亦是早期劳动分工与社会复杂化的酝酿阶段。樊榕博士先回顾了对早期社会生活与社会不平等起源的研究。当分层社会建立后,从墓葬的规格、随葬品的数量与质量、聚落大小、分布等方面,均显示出不同阶层间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究竟是外力所致的社会内部结构调整,还是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差距?在相对平等的早期聚落内部,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组织结构?

  基于以上问题,樊榕博士先提出了考察方法。骨骼是人类生前经历具身化的产物。在进行研究时,应把人骨遗存所反映的日常生活信息加入到当时社会大背景中综合考察,即:个体(individuals)—团体(groups)—社群(communities)。她认为,在此基础之上,还应考虑到个体“流动的身份”,如氏族、社会性别等社会组织所赋予的身份信息。此外,她还强调,在鉴别生理性别年龄与构建社会性别年龄中,应考虑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从属于不同的社群,而每个社群可能对性别与年龄有着不同的认知。有鉴于此,研究者需要在共时的墓葬中,建立起同时期个体间的联系。

  随后,樊榕博士以中国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生态与地理条件,但生业模式近似的两个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山东即墨北阡遗址的人骨研究为例,从人骨社会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了两个早期聚落人群的生存压力、劳动与社会关系,以探索中国早期相对“平等”的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模式。

  从贾湖遗址人群的饮食和劳动强度来看,有少数人较他们的同龄人而言享有更为精细的食物和相对较低的劳动强度。相较于女性,男性从事颈部承压的活动较多,且大部分贾湖居民都参与了需要跪踞的活动,可能为谷物加工。在人群内部,或有部分人从事专门化生产。随葬品的多寡和种类与职业相关性高,每个墓葬群间都存在一些差异,但个体依然可以通过随葬品等方式表达自己(或死者)的身份认同;而在北阡人群中,仅有很少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谷物加工或需要跪踞的活动。相较于女性,部分男性参与的活动更有可能导致摔伤的意外发生。与贾湖遗址人群相比,北阡遗址人群更加强调集体,即不论年龄性别和死亡原因均埋葬在一起。最后,樊榕博士对本场讲演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构想: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不同地区先民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以及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生活结构是如何调整的?这应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讲演结束后,二位学者和与在场听众进行了交流,并就研究者如何综合考古大背景(context)和人骨信息(human skeletal data)及场景分析(scenes)进行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王明辉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二位学者的精彩讲演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二位学者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两场讲座以小见大,例证充足、内容丰富,不失为高水平的研究典例。

撰稿:科技考古中心人类学组

供图:王明辉

审核:王明辉

  

作者:科技考古中心人类学组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