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汇报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4-02-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2024年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汇报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汇报会上,各项目负责人依次对创新工程项目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工作及未来规划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会议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副主任吕鹏副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刃余副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徐良高研究员主持。

  洪石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古代漆器与漆工艺研究”项目以及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梦郑家湖与睡虎地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与价值阐释” 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未来将对湖北等地新出土的漆器做系统研究并实地调研。

  黄益飞副研究员介绍了“古文字研究项目”进展,汇报了小屯南地出土甲骨的整理情况。项目组成员补拍了分藏于多家单位的甲骨照片,整理照片和拓本,并以原骨校验缀合情况,重新校订释文,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现场汇报从左上至右下:洪石、黄益飞、陈相龙、刘建国、齐乌云、吕鹏

  陈相龙副研究员介绍了“碳十四年代学与古人类食物状况”研究进展,完成了所内外近千件碳十四标本制样测试工作,探讨了碳十四年代数据与考古学文化分期和重大历史事件年代之间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解说了碳十四数据指示的三个年代以及测年样品的代表性问题,最后说明使用碳十四数据要关注测年标本与研究问题的关系,注重其堆积形成的过程。

  刘建国研究员汇报了“数字考古实践与研究”项目进展,2023年度出版《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一书,丰富了对江汉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认识。使用无人机拍摄了澧阳平原史前聚落等全国多处古城遗址,制作三维模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与正射影像图像成果,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

  齐乌云研究员汇报了“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项目,完成栎阳城遗址的寄生虫分析、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及灰坑灶土样品的植物硅酸体分析,讨论了遗址先民的肠道疾病、食物结构及自然环境,以此了解古代自然环境与生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深化对考古遗址发展过程的认识。

  吕鹏副研究员汇报了“中原与边疆动物考古研究”项目进展,回顾了中国动物考古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发展情况,介绍了通过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来科学发掘动物遗存“潜信息”的大动物考古理念以及中原与边疆的动物考古比较研究、“中国家马起源研究”等专项研究、动物遗存标本库建设情况、古代动物的驯养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张旭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古DNA技术的应用和人骨综合研究”的工作情况。在人骨考古方面重点对河北行唐故郡、白庙、张家洼、富位等11处遗址出土的127例人骨标本开展全面研究。此外,积极配合田野考古工作,先后赴江苏三星村等近10处考古工地/工作站对出土人骨标本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及现场鉴定,初步建立了中国古代人骨资料和数据库框架。

  王树芝研究员汇报了“木材考古——年代、微环境及木材利用”项目,完成了梅龙达普遗址等25个考古遗址出土的木材、木炭分析和研究工作。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以及完成《科技考古》第七辑编审等工作。

  钟华助理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文明化进程中的植物考古研究”项目,他对尚义四台等遗址出土作物遗存进行了农业起源、早期社会复杂化发展等植物考古分析研究。此外,分析了红山文化生业模式和吐峪沟地区高昌时期生业特点,还探讨了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土地种植方式的变化、植物考古在农业集约化过程中的指标等问题。

  刘煜研究员汇报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项目进展,本年度完成了陶寺、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及小双桥等多个遗址出土青铜器、冶铸遗物、金属器的分析检测工作,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传统,无论是陶范材料的选择和制备,还是铸型的设计和花纹的制作,在二里头时期便已形成基本的规则和框架。

  叶晓红副研究员汇报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建立了中国古代人骨化学元素及同位素数据库,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陕北榆林地区公元前3千纪至2千纪生业及环境的多学科研究”并提交结项报告,此外完成宁夏姚河塬遗址、陶寺遗址等多个遗址出土的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以及山西大河口墓地墓葬出土容器内积土的清理与残留物的分析。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张旭、王树芝、钟华、刘煜、叶晓红、翟少冬

  翟少冬副研究员汇报了“磨制石器微痕数据库建设”情况,对马家窑遗址、新砦遗址、城河遗址、屈家岭遗址、兴隆沟遗址等磨制石器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微痕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了磨制石器的制作工艺、原料来源、生产组织和使用功能情况。

  张红燕助理研究员介绍了“文物修复技术研究”项目进展以及项目组成员承担的“出土脆弱玉器腐蚀问题的研究”“西北地区出土古代织物的田野提取与实验室清理保护研究”“纸质档案的保护修复与研究”“骨质文物风化机理及加固保护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情况。

  刘勇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实验室考古创新研究”项目,完成行唐故郡东周时期二号车马坑三号车、云南罗平县圭山墓群出土汉代漆器、赤峰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出土龙形蚌饰、重庆武隆区关口西汉一号墓主棺等实验室考古项目。

  王刃余副研究员汇报了“考古遗产空间资源结构性维系及价值挖掘研究”项目,结合社科基金课题进行考古资源遗产化状况调研,详细调查考古遗址公园30家以上,开展考古遗产的发生学与历史物象建构的理论研究。同时,他还介绍了“考古遗址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发展趋势研究”;“后田野”阶段考古与文保实践综合研究;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展开绘制与复原研究;可移动文物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研究等子课题进展。

  何毓灵研究员介绍了“安阳殷墟综合研究”项目情况,围绕都城布局、宫殿宗庙区与王陵区布局、族邑结构、道路与水系、手工业考古、墓葬制度、资源流动、人群互动与交流等主要问题展开考古发掘和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张红燕、刘勇、王刃余、何毓灵

  徐龙国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汉长安城考古与研究”进展,参加了汉长安城东南郊大白杨汉墓群及唐代太仓遗址的发掘,发掘西汉墓葬370余座,唐代粮仓34座。在明光宫区域一号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座十六国北朝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此外整理了汉长城北宫发掘资料。

  仝涛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青藏高原考古调查”,介绍了乌兰县泉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取得研究新进展,此外对横断山区进行考古调查,对青海地区三座古城:共和县伏俟城、玛多县莫格德哇古城和循化县文都古城进行重点调查,对其布局、性质和年代有了较为清晰详尽的认识。

  高伟助理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赴埃及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的进展与收获,回顾了对卡尔纳克孟图神庙的考古发掘工作,对其出土遗物上的铭文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150箱陶器进行了筛选、统计、绘图等整理研究,完成了对遗址进行修复加固、测绘等工作。

  温成浩助理研究员介绍了“罗马尼亚多布若瓦茨遗址2023年度田野收获”项目,对房屋F3、F4、F5、F6进行了重点揭露和清理,对森林下叠压的部分房屋基址进行勘探,摸清分布状况;对西侧遗址边缘地带进行勘探与发掘,寻找与聚落同时期相关遗迹,其中在F5、F6经过浮选发现的炭化黍粒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欧洲地区发现起源于东亚地区的驯化农作物,为探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证据。

  刘涛副研究员汇报了“中亚考古2023年度田野工作收获”,其中在明铁佩作坊区补充发掘工作中初步确定了作坊区的北界;对蒙扎铁佩遗址进行了城址区域环境调查,墓葬区测绘和钻探,发现疑似墓葬四座;对埃拉坦遗址进行试掘,发现与明铁佩遗址有承继关系,并对其城墙结构、遗物、年代等有了新的认识。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徐龙国、仝涛、高伟、温成浩、刘涛、施劲松

  施劲松研究员汇报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建构”项目进展,他通过归纳各区域青铜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特征与发展样貌,从中获得关于复杂社会的演进、早期国家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论性认识,并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展开比较研究,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格局、特点、发展走向进行了研究与考察工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

  汇报结束后,由施劲松副所长做简短总结。他强调,创新工程项目需要高度重视课题的设置和实施,研究人员要具有问题意识,围绕前沿性课题、重点性区域、重大考古项目等确立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此外,创新工程项目要更多的吸纳年轻研究学者,加强对年轻学者的引导,帮助其明确学术目标。

  图文:中国考古网

  审核:刘国祥 栗媛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汇报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4-02-04

  2024年1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创新工程项目汇报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汇报会上,各项目负责人依次对创新工程项目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工作及未来规划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会议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副主任吕鹏副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刃余副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徐良高研究员主持。

  洪石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古代漆器与漆工艺研究”项目以及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梦郑家湖与睡虎地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与价值阐释” 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未来将对湖北等地新出土的漆器做系统研究并实地调研。

  黄益飞副研究员介绍了“古文字研究项目”进展,汇报了小屯南地出土甲骨的整理情况。项目组成员补拍了分藏于多家单位的甲骨照片,整理照片和拓本,并以原骨校验缀合情况,重新校订释文,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现场汇报从左上至右下:洪石、黄益飞、陈相龙、刘建国、齐乌云、吕鹏

  陈相龙副研究员介绍了“碳十四年代学与古人类食物状况”研究进展,完成了所内外近千件碳十四标本制样测试工作,探讨了碳十四年代数据与考古学文化分期和重大历史事件年代之间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解说了碳十四数据指示的三个年代以及测年样品的代表性问题,最后说明使用碳十四数据要关注测年标本与研究问题的关系,注重其堆积形成的过程。

  刘建国研究员汇报了“数字考古实践与研究”项目进展,2023年度出版《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文明》一书,丰富了对江汉平原史前聚落考古的认识。使用无人机拍摄了澧阳平原史前聚落等全国多处古城遗址,制作三维模型,生成数字高程模型与正射影像图像成果,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

  齐乌云研究员汇报了“考古遗址古环境重建及人地关系研究”项目,完成栎阳城遗址的寄生虫分析、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及灰坑灶土样品的植物硅酸体分析,讨论了遗址先民的肠道疾病、食物结构及自然环境,以此了解古代自然环境与生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深化对考古遗址发展过程的认识。

  吕鹏副研究员汇报了“中原与边疆动物考古研究”项目进展,回顾了中国动物考古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发展情况,介绍了通过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来科学发掘动物遗存“潜信息”的大动物考古理念以及中原与边疆的动物考古比较研究、“中国家马起源研究”等专项研究、动物遗存标本库建设情况、古代动物的驯养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张旭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古DNA技术的应用和人骨综合研究”的工作情况。在人骨考古方面重点对河北行唐故郡、白庙、张家洼、富位等11处遗址出土的127例人骨标本开展全面研究。此外,积极配合田野考古工作,先后赴江苏三星村等近10处考古工地/工作站对出土人骨标本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及现场鉴定,初步建立了中国古代人骨资料和数据库框架。

  王树芝研究员汇报了“木材考古——年代、微环境及木材利用”项目,完成了梅龙达普遗址等25个考古遗址出土的木材、木炭分析和研究工作。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以及完成《科技考古》第七辑编审等工作。

  钟华助理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文明化进程中的植物考古研究”项目,他对尚义四台等遗址出土作物遗存进行了农业起源、早期社会复杂化发展等植物考古分析研究。此外,分析了红山文化生业模式和吐峪沟地区高昌时期生业特点,还探讨了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土地种植方式的变化、植物考古在农业集约化过程中的指标等问题。

  刘煜研究员汇报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项目进展,本年度完成了陶寺、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及小双桥等多个遗址出土青铜器、冶铸遗物、金属器的分析检测工作,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传统,无论是陶范材料的选择和制备,还是铸型的设计和花纹的制作,在二里头时期便已形成基本的规则和框架。

  叶晓红副研究员汇报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建立了中国古代人骨化学元素及同位素数据库,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陕北榆林地区公元前3千纪至2千纪生业及环境的多学科研究”并提交结项报告,此外完成宁夏姚河塬遗址、陶寺遗址等多个遗址出土的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以及山西大河口墓地墓葬出土容器内积土的清理与残留物的分析。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张旭、王树芝、钟华、刘煜、叶晓红、翟少冬

  翟少冬副研究员汇报了“磨制石器微痕数据库建设”情况,对马家窑遗址、新砦遗址、城河遗址、屈家岭遗址、兴隆沟遗址等磨制石器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微痕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了磨制石器的制作工艺、原料来源、生产组织和使用功能情况。

  张红燕助理研究员介绍了“文物修复技术研究”项目进展以及项目组成员承担的“出土脆弱玉器腐蚀问题的研究”“西北地区出土古代织物的田野提取与实验室清理保护研究”“纸质档案的保护修复与研究”“骨质文物风化机理及加固保护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情况。

  刘勇助理研究员汇报了“实验室考古创新研究”项目,完成行唐故郡东周时期二号车马坑三号车、云南罗平县圭山墓群出土汉代漆器、赤峰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出土龙形蚌饰、重庆武隆区关口西汉一号墓主棺等实验室考古项目。

  王刃余副研究员汇报了“考古遗产空间资源结构性维系及价值挖掘研究”项目,结合社科基金课题进行考古资源遗产化状况调研,详细调查考古遗址公园30家以上,开展考古遗产的发生学与历史物象建构的理论研究。同时,他还介绍了“考古遗址世界遗产申报与评估发展趋势研究”;“后田野”阶段考古与文保实践综合研究;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展开绘制与复原研究;可移动文物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研究等子课题进展。

  何毓灵研究员介绍了“安阳殷墟综合研究”项目情况,围绕都城布局、宫殿宗庙区与王陵区布局、族邑结构、道路与水系、手工业考古、墓葬制度、资源流动、人群互动与交流等主要问题展开考古发掘和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张红燕、刘勇、王刃余、何毓灵

  徐龙国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汉长安城考古与研究”进展,参加了汉长安城东南郊大白杨汉墓群及唐代太仓遗址的发掘,发掘西汉墓葬370余座,唐代粮仓34座。在明光宫区域一号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一座十六国北朝时期大型建筑基址。此外整理了汉长城北宫发掘资料。

  仝涛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青藏高原考古调查”,介绍了乌兰县泉沟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取得研究新进展,此外对横断山区进行考古调查,对青海地区三座古城:共和县伏俟城、玛多县莫格德哇古城和循化县文都古城进行重点调查,对其布局、性质和年代有了较为清晰详尽的认识。

  高伟助理研究员汇报了2023年度“赴埃及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的进展与收获,回顾了对卡尔纳克孟图神庙的考古发掘工作,对其出土遗物上的铭文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150箱陶器进行了筛选、统计、绘图等整理研究,完成了对遗址进行修复加固、测绘等工作。

  温成浩助理研究员介绍了“罗马尼亚多布若瓦茨遗址2023年度田野收获”项目,对房屋F3、F4、F5、F6进行了重点揭露和清理,对森林下叠压的部分房屋基址进行勘探,摸清分布状况;对西侧遗址边缘地带进行勘探与发掘,寻找与聚落同时期相关遗迹,其中在F5、F6经过浮选发现的炭化黍粒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欧洲地区发现起源于东亚地区的驯化农作物,为探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证据。

  刘涛副研究员汇报了“中亚考古2023年度田野工作收获”,其中在明铁佩作坊区补充发掘工作中初步确定了作坊区的北界;对蒙扎铁佩遗址进行了城址区域环境调查,墓葬区测绘和钻探,发现疑似墓葬四座;对埃拉坦遗址进行试掘,发现与明铁佩遗址有承继关系,并对其城墙结构、遗物、年代等有了新的认识。

现场报告从左上至右下:徐龙国、仝涛、高伟、温成浩、刘涛、施劲松

  施劲松研究员汇报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建构”项目进展,他通过归纳各区域青铜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特征与发展样貌,从中获得关于复杂社会的演进、早期国家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论性认识,并将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展开比较研究,对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格局、特点、发展走向进行了研究与考察工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

  汇报结束后,由施劲松副所长做简短总结。他强调,创新工程项目需要高度重视课题的设置和实施,研究人员要具有问题意识,围绕前沿性课题、重点性区域、重大考古项目等确立长期发展规划,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此外,创新工程项目要更多的吸纳年轻研究学者,加强对年轻学者的引导,帮助其明确学术目标。

  图文:中国考古网

  审核:刘国祥 栗媛秋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