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7年考古研究所“青年考古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07-07-3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郭物
    2007年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史学片八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青年考古论坛”。这个论坛经考古所领导研究决定,由科研处、团支部具体负责组织。    
    考古研究所的齐肇业书记、王巍所长、白云翔副所长和陈星灿副所长四位领导均出席论坛,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马援以及科研局宋学立同志也应邀出席,参加会议的除了考古所全体业务人员外,还有部分所外的青年同行,共约一百多人。
    论坛开始,主持人郭物请王巍所长致辞,王所长在讲话中申明了举办“青年考古论坛”的目的以及今后的计划,并对青年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成长寄以厚望,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能活跃所内学术气氛,为全所青年提供一个进行学术切磋、交流的平台,开阔青年的学术眼界,促进青年的学术研究,加强青年和中、老年同志之间的学术联系,增进青年同所外同行的相互了解。马援书记也应邀为论坛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愿考古所的青年人中能走出一批学术界的中坚和大家。    
     首先做报告的是陶寺考古队的高江涛,他的论题是“试论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尧舜时代,是和合思想产生的重要时期,其思想以和善、多元、包容、融合为内涵。先秦诸家也多受和合思想的广泛影响,甚至继承,和合思想影响深远,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寺文化时期可能相当于中国古史的尧舜时代,进一步说,这个文化甚至可能和古史中的尧有关系,高江涛根据陶寺中期大墓中的一些考古现象,结合文献记载,并根据陶寺文化分布特点,指出陶寺文化的一些特点可能反映了和善、多元、包容、融合为内涵的和合思想。他的观点比较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考古所许宏研究员做了点评,在肯定其创新和意义的同时,建议注意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陶寺文化的影响,也提醒他还要注意一些相反的现象,高江涛的报告激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刚进站的博士后胡雅琴是第二位报告人,她讨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陶片中的孢粉及意义,通过分析,她发现陶俑和陶马碎片中的花粉类型虽然大部分相同,但是它们的组成比例明显不同,据此推测陶马是在靠近秦始皇陵的地方烧制的,而陶俑却是在其它地方烧制的。另外根据秦始皇陵土样和陶马中的孢粉分析,推测当时的秦始皇陵在建设时,树木繁多,风景秀丽,而陶俑则是在树少草多,地势开阔的地区烧制的。考古所齐乌云研究员对报告做了非常专业的评论,这个演讲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
    研究古文字的青年学者严志斌以“试论商代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共同作器现象”为题做报告,他讨论了四组商代青铜器铭文,第一组:子蝠何不组,第二组:子工刀系组,第三组:覃受共组,第四组:亚受若组。四组铜器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类的是兄弟同为某一祖先铸器;另一类是有亲缘关系的族氏为其各自的祖先共同铸器。根据亚受若组,可以推测,至少在这个例子中,“亚”字形表示的可能是庙。刘一曼先生对他的创见和研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点评,建议他还可以注意玉器、石器上的文字资料。唐际根在讨论时指出,他从其他途径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所以“亚”字形极有可能表示的是庙。
    上午最后一位演讲者是扬州队的刘涛,他的报告题目是“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初探”,他以目前经考古发现和发表资料较充分的50余处西汉诸侯王陵墓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记载,从形制演变上把西汉时期诸侯王陵木椁墓以武帝时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总结了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据此对几座墓葬的时代提出新的看法。讨论了西汉诸侯王崖洞墓楚国和梁国两大系统的区别、趋同以及产生的原因。另外还讨论了石室墓形制特点。最后从总体上对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演变及原因、西汉诸侯王陵墓的营建、崖洞墓的起源和木椁墓的结构传统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点评人刘振东详细评论了他的研究,对其研究进一步的修改提出了建议。他详实而富有创见的报告受到大家的好评。
    下午科技考古中心的刘煜继续以“继承、融合与创新――试论殷墟的铸铜工艺”为题做报告,认为殷墟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传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继承、创造的过程。铸型工艺的规范化、多种分范形式、分铸法的大量应用、金属芯撑及其它辅助工艺的运用和铸后加工的进步为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特点。殷墟青铜器高超的铸造工艺,并不是在简单的遵循传统基础上完全内生的进步的结果。来自其它文化的技术和文化要素,比如南方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制作者的思维和设计,并以改变和融合的面貌出现在殷墟青铜器的制作中。唐际根研究员对刘煜的报告做了深入的评论,肯定了这个研究的价值。
    河南二队谢肃的报告内容是商代的社,他讨论了考古发现中商代社祀遗址、社的渊源和神格、文献中社的形制、商代社的种类、社在都邑中的位置和社祭的祭品的问题。认为从卜辞中向社神占卜、祈告的内容主要是雨、年、禾、宁雨、宁风等来看,商代社神的主要权能是影响风雨、天象与年成。冯时研究员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甚至指出报告中个别错误的字词,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刚毕业的博士王睿的报告是中国早期白瓷研究,在报告中她讨论了早期白瓷的分期、白瓷起源、早期白瓷发展、工艺技术分析和白瓷使用与外销的问题。她同意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有纪年的白瓷是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从考古发掘来看,在北齐范粹墓的时代之前确实有一些青瓷向白瓷转变的实例,所以可以推测白瓷至迟起源于北魏晚期。从目前北朝白瓷出土地点来看,白瓷首先出现于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第一期(北朝)是白瓷起源期,出现白釉绿彩装饰工艺;第二期(隋)白瓷得到初步发展,出现雕塑、模印和黑彩点缀的方法;第三期、第四期即初唐、盛唐时期,早期白瓷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第五期、第六期即中晚唐五代时期,早期白瓷进入兴盛期。第三期-第六期种类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增多,出现印花、划花等白瓷装饰工艺。
    晚唐五代时期(第六期)中国陶瓷开始大量外销。唐五代时期的邢窑、定窑白瓷在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拉伯、伊拉克、埃及等国都有发现。 孟凡人研究员对报告做了全面的评论,对这个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大家对其分期进行了讨论。
    下午最后一位是新疆队的郭物,他以翻唇神兽为题,分析了新石器时代到西汉以前文物中带翻唇特点的神兽,认为商代中晚期出现了翻唇特点的龙形神兽,这些龙形神兽很可能和“东宫苍龙”等天象有关系,可能是商人在融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文化和需要所创造,后世基本沿用这种形式。这种以翻唇为主要特点的神兽可以追溯到内蒙古东南部新石器的文化中,可能是猪头和猪嘴的形象。周秦时期,在欧亚草原动物纹样构建过程中,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民族吸收了这个式样并进行了新的创造,加入狼(虎或豹)、马的特征和精神,并传播到中亚的游牧民族中。这些翻唇神兽形象公元前8-前7世纪曾随斯基泰人的活动传播到高加索以南的地区,公元前5-前3世纪可能通过中国北方的游牧人又传播到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中,融入了阿尔泰、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因素,形成新的式样,而且可能影响了印度的文化。当大月氏再次把这个纹样带到中亚时,成为贵霜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就翻唇兽的起源、发展看,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草原动物风格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与希腊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为北方游牧人提供文化因素和艺术原形方面,起着同样的作用。王仁湘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这个研究,认为猪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个报告也激起大家的浓厚兴趣,现场进行了讨论。
     青年学者的报告结束后,下午的主持人姜波请齐肇业书记做总结讲话。齐书记认为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总结为报告精彩、点评精彩、讨论也精彩。在今后的工作中,齐书记要求大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其次是树立远大的志向,特别是要发扬老一辈考古工作者者严谨扎实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在我们配备了新的仪器设备,大量使用科学技术手段的今天,更不能把优良的传统丢弃。最后齐书记指出,作为代表国家水平的考古研究所,今后要注意综合研究能力的提高,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考古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2007年考古研究所“青年考古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07-07-31

    2007年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史学片八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了“青年考古论坛”。这个论坛经考古所领导研究决定,由科研处、团支部具体负责组织。    
    考古研究所的齐肇业书记、王巍所长、白云翔副所长和陈星灿副所长四位领导均出席论坛,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书记马援以及科研局宋学立同志也应邀出席,参加会议的除了考古所全体业务人员外,还有部分所外的青年同行,共约一百多人。
    论坛开始,主持人郭物请王巍所长致辞,王所长在讲话中申明了举办“青年考古论坛”的目的以及今后的计划,并对青年在科研能力方面的成长寄以厚望,希望通过这个论坛能活跃所内学术气氛,为全所青年提供一个进行学术切磋、交流的平台,开阔青年的学术眼界,促进青年的学术研究,加强青年和中、老年同志之间的学术联系,增进青年同所外同行的相互了解。马援书记也应邀为论坛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愿考古所的青年人中能走出一批学术界的中坚和大家。    
     首先做报告的是陶寺考古队的高江涛,他的论题是“试论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尧舜时代,是和合思想产生的重要时期,其思想以和善、多元、包容、融合为内涵。先秦诸家也多受和合思想的广泛影响,甚至继承,和合思想影响深远,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寺文化时期可能相当于中国古史的尧舜时代,进一步说,这个文化甚至可能和古史中的尧有关系,高江涛根据陶寺中期大墓中的一些考古现象,结合文献记载,并根据陶寺文化分布特点,指出陶寺文化的一些特点可能反映了和善、多元、包容、融合为内涵的和合思想。他的观点比较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考古所许宏研究员做了点评,在肯定其创新和意义的同时,建议注意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陶寺文化的影响,也提醒他还要注意一些相反的现象,高江涛的报告激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刚进站的博士后胡雅琴是第二位报告人,她讨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陶片中的孢粉及意义,通过分析,她发现陶俑和陶马碎片中的花粉类型虽然大部分相同,但是它们的组成比例明显不同,据此推测陶马是在靠近秦始皇陵的地方烧制的,而陶俑却是在其它地方烧制的。另外根据秦始皇陵土样和陶马中的孢粉分析,推测当时的秦始皇陵在建设时,树木繁多,风景秀丽,而陶俑则是在树少草多,地势开阔的地区烧制的。考古所齐乌云研究员对报告做了非常专业的评论,这个演讲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
    研究古文字的青年学者严志斌以“试论商代青铜器铭文所见的共同作器现象”为题做报告,他讨论了四组商代青铜器铭文,第一组:子蝠何不组,第二组:子工刀系组,第三组:覃受共组,第四组:亚受若组。四组铜器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类的是兄弟同为某一祖先铸器;另一类是有亲缘关系的族氏为其各自的祖先共同铸器。根据亚受若组,可以推测,至少在这个例子中,“亚”字形表示的可能是庙。刘一曼先生对他的创见和研究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点评,建议他还可以注意玉器、石器上的文字资料。唐际根在讨论时指出,他从其他途径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所以“亚”字形极有可能表示的是庙。
    上午最后一位演讲者是扬州队的刘涛,他的报告题目是“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初探”,他以目前经考古发现和发表资料较充分的50余处西汉诸侯王陵墓资料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记载,从形制演变上把西汉时期诸侯王陵木椁墓以武帝时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总结了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据此对几座墓葬的时代提出新的看法。讨论了西汉诸侯王崖洞墓楚国和梁国两大系统的区别、趋同以及产生的原因。另外还讨论了石室墓形制特点。最后从总体上对西汉诸侯王陵墓形制演变及原因、西汉诸侯王陵墓的营建、崖洞墓的起源和木椁墓的结构传统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点评人刘振东详细评论了他的研究,对其研究进一步的修改提出了建议。他详实而富有创见的报告受到大家的好评。
    下午科技考古中心的刘煜继续以“继承、融合与创新――试论殷墟的铸铜工艺”为题做报告,认为殷墟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传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继承、创造的过程。铸型工艺的规范化、多种分范形式、分铸法的大量应用、金属芯撑及其它辅助工艺的运用和铸后加工的进步为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特点。殷墟青铜器高超的铸造工艺,并不是在简单的遵循传统基础上完全内生的进步的结果。来自其它文化的技术和文化要素,比如南方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制作者的思维和设计,并以改变和融合的面貌出现在殷墟青铜器的制作中。唐际根研究员对刘煜的报告做了深入的评论,肯定了这个研究的价值。
    河南二队谢肃的报告内容是商代的社,他讨论了考古发现中商代社祀遗址、社的渊源和神格、文献中社的形制、商代社的种类、社在都邑中的位置和社祭的祭品的问题。认为从卜辞中向社神占卜、祈告的内容主要是雨、年、禾、宁雨、宁风等来看,商代社神的主要权能是影响风雨、天象与年成。冯时研究员做了细致深入的点评,甚至指出报告中个别错误的字词,为论文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刚毕业的博士王睿的报告是中国早期白瓷研究,在报告中她讨论了早期白瓷的分期、白瓷起源、早期白瓷发展、工艺技术分析和白瓷使用与外销的问题。她同意迄今为止发现最早有纪年的白瓷是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从考古发掘来看,在北齐范粹墓的时代之前确实有一些青瓷向白瓷转变的实例,所以可以推测白瓷至迟起源于北魏晚期。从目前北朝白瓷出土地点来看,白瓷首先出现于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第一期(北朝)是白瓷起源期,出现白釉绿彩装饰工艺;第二期(隋)白瓷得到初步发展,出现雕塑、模印和黑彩点缀的方法;第三期、第四期即初唐、盛唐时期,早期白瓷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第五期、第六期即中晚唐五代时期,早期白瓷进入兴盛期。第三期-第六期种类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增多,出现印花、划花等白瓷装饰工艺。
    晚唐五代时期(第六期)中国陶瓷开始大量外销。唐五代时期的邢窑、定窑白瓷在今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拉伯、伊拉克、埃及等国都有发现。 孟凡人研究员对报告做了全面的评论,对这个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大家对其分期进行了讨论。
    下午最后一位是新疆队的郭物,他以翻唇神兽为题,分析了新石器时代到西汉以前文物中带翻唇特点的神兽,认为商代中晚期出现了翻唇特点的龙形神兽,这些龙形神兽很可能和“东宫苍龙”等天象有关系,可能是商人在融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文化和需要所创造,后世基本沿用这种形式。这种以翻唇为主要特点的神兽可以追溯到内蒙古东南部新石器的文化中,可能是猪头和猪嘴的形象。周秦时期,在欧亚草原动物纹样构建过程中,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民族吸收了这个式样并进行了新的创造,加入狼(虎或豹)、马的特征和精神,并传播到中亚的游牧民族中。这些翻唇神兽形象公元前8-前7世纪曾随斯基泰人的活动传播到高加索以南的地区,公元前5-前3世纪可能通过中国北方的游牧人又传播到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中,融入了阿尔泰、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因素,形成新的式样,而且可能影响了印度的文化。当大月氏再次把这个纹样带到中亚时,成为贵霜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就翻唇兽的起源、发展看,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草原动物风格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与希腊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为北方游牧人提供文化因素和艺术原形方面,起着同样的作用。王仁湘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这个研究,认为猪在人类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应当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个报告也激起大家的浓厚兴趣,现场进行了讨论。
     青年学者的报告结束后,下午的主持人姜波请齐肇业书记做总结讲话。齐书记认为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总结为报告精彩、点评精彩、讨论也精彩。在今后的工作中,齐书记要求大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其次是树立远大的志向,特别是要发扬老一辈考古工作者者严谨扎实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在我们配备了新的仪器设备,大量使用科学技术手段的今天,更不能把优良的传统丢弃。最后齐书记指出,作为代表国家水平的考古研究所,今后要注意综合研究能力的提高,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出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考古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 郭物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