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08-11-1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丹

    2008年11月13日,美国福特基金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该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杜金鹏先生主持。与会主要专家有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柴晓明、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光冀、北京大学李伯谦、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姚兆、清华大学武廷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杜晓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齐肇业等;以及来自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就福特基金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施方案进行评议。
    会上王巍所长介绍了该项目立项和前期运作情况,王学荣先生就项目的总体方案、各课题负责人就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做了介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总方案及各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评议和深入讨论,针对一些焦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其间众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通过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与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理解。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拓展了其研究的角度,对课题的完善及我国今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项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综合研究课题。旨在研究当前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大型公共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保护古代遗址和其他文物古迹;在城市建设和工业改革发展中如何保护有重要科学和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如何发挥古代和近现代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如何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使之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等。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探索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策略,从而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该项目包括五个课题:(1)跨区域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与文化遗产保护;(2)现代城市建设与古代都市保护的理念、政策和行动;(3)新农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政策和行动;(4)“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问题与策略;(5)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教育。

(责任编辑:高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08-11-18

    2008年11月13日,美国福特基金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该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杜金鹏先生主持。与会主要专家有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柴晓明、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光冀、北京大学李伯谦、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姚兆、清华大学武廷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杜晓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齐肇业等;以及来自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就福特基金项目“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施方案进行评议。
    会上王巍所长介绍了该项目立项和前期运作情况,王学荣先生就项目的总体方案、各课题负责人就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做了介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总方案及各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评议和深入讨论,针对一些焦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其间众专家学者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性意见。通过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与会人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理解。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拓展了其研究的角度,对课题的完善及我国今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中国社会”项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综合研究课题。旨在研究当前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大型公共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保护古代遗址和其他文物古迹;在城市建设和工业改革发展中如何保护有重要科学和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如何发挥古代和近现代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如何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使之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等。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探索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策略,从而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该项目包括五个课题:(1)跨区域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与文化遗产保护;(2)现代城市建设与古代都市保护的理念、政策和行动;(3)新农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政策和行动;(4)“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问题与策略;(5)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教育。

(责任编辑:高丹)

作者:王丹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