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小珠山遗址举行多学科考古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09-10-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辽宁长海县小珠山遗址
 
    为将环境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多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更深入的运用到考古发掘与研究中,2009年10月18日到20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考古队与科技考古实验研究中心围绕“贝丘遗址发掘中的多学科合作”进行了专题学术考察与研讨。
    参与此次活动的有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赵春燕、齐乌云、刘煜、张蕾、王辉、王明辉、张君、李志鹏等九位同志和小珠山遗址工地领队金英熙、贾笑冰和付兵兵、丁翠萍等其他参与发掘人员。
 
 
    在三天时间里,不同学科背景的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了小珠山遗址的自然环境,遗址发掘负责人金英熙、贾笑冰介绍了发掘进展和主要成果。作为辽东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存,小珠山遗址在近年发掘中发现了房址,制骨作坊、野外灶址和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蚌器等遗物。经过对上述资料的细致整理研究,小珠山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分期较以往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发现了距今6500年前早期聚落形态的线索和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业模式的若干重要资料。
 
 
    19日下午,双方全体人员在工地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心得,围绕上述学科如何深入地参与岛屿贝丘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提出了许多兼具建设性与可操作性的方案与建议。会上,科技考古中心的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发言:
    刘建国集合多重测绘数据与卫星地图建立了广鹿岛地形地貌的三维地理模型,并在其中加入了近年发掘探方和遗迹的数据。这为宏观观察遗址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便利,也为日后安排调查和发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他还指出在考古工地应用测绘和三维影像等技术将使得生动复原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面成为可能。
    王明辉以体质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实例和图片讲解了通过人骨特征判断年龄、性别和病理的方法,对考古发掘中出土人骨的清理、加固和保存等工作的具体操作要求进行了逐一说明。同时,小珠山遗址地处东北与山东地区的交接地带,其人骨的人种分析结论将给研究当时两地区的文化联系提供重要依据。张君指出,对一定数量的人骨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成分的测定,可以研究当时居民的食性,进而提供生业模式和人口迁移情况的信息。
 
 
    齐乌云介绍了对小珠山遗址及广鹿岛进行古地貌环境研究的计划与方法。作为一处海岛上的贝丘遗址,小珠山遗存所处年代海岸线的位置与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遗址东侧有小河通向遗址北侧的黄海,通过在河谷两侧沿与现在海岸线垂直的方向钻孔获得地层堆积样品,从中寻找贝壳等海相堆积并对其测年就能推知当时海岸线的位置。另外,沿东西方向钻孔获得沟谷泥炭样品并对其进行孢粉分析,能获得关于当时气候、生业模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在研究遗址地层的堆积情况后,在发掘区内进行较高密度的地层取样,进行孢粉、电导率、PH值等多项分析,以期能够提供当时气候、环境、农作物品种等方面的详尽信息。
    王辉认为有必要基于遗址的古环境分析,制作遗址周边区域现代和古代的地貌图。遗址北侧基岩上的松散堆积物应为河相堆积,是研究河谷走向演化的参考。而制作古地貌图有助于了解遗址各层堆积的成因和原始高度。制图的范围应以遗址为重点,可延伸至其所属流域乃至整个广鹿岛。
    李志鹏介绍了动物样品的采集、清理与储存操作要点,建议采取浮选与筛选两种方法尽可能增加动物标本的采集量,对可拼对复原的样品给予特殊编号。同时,建议进行实验考古研究,对遗址制骨作坊的工艺进行复原;进行民族考古学调查,了解岛上渔民捕捞自然渔业资源的季节差异,结合对遗址动物样本的分析以期更深入的解读小珠山遗址的生业模式。通过对以往动物样品的分析发现,小珠山遗址哺乳动物骨骼不多,其中鹿较多,家养动物较少,因此当时居民利用贝类等海产资源较多,狩猎经济比重较小,动物驯养则更少。
 
 
    赵春燕讲解了分析出土容器中土壤成分的方法。遗址出土较完整器物中的土壤,通过规范取样、密闭封装获得的样品进入实验室分析,可以确认其中含有的动植物成分,分析其种属,从而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人类食谱和生业状况。
 
 
    为将此次研讨交流产生的设想切实用到发掘与整理当中,与会者还就测绘、采样以及样品分析等后续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规划,并讨论提高发掘工作的前瞻性,建立多学科共同参与岛屿考古发掘研究的深入持久的长效机制。(执笔 付兵兵)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小珠山遗址举行多学科考古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09-10-24

 
    为将环境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多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更深入的运用到考古发掘与研究中,2009年10月18日到20日,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考古队与科技考古实验研究中心围绕“贝丘遗址发掘中的多学科合作”进行了专题学术考察与研讨。
    参与此次活动的有科技考古中心刘建国、赵春燕、齐乌云、刘煜、张蕾、王辉、王明辉、张君、李志鹏等九位同志和小珠山遗址工地领队金英熙、贾笑冰和付兵兵、丁翠萍等其他参与发掘人员。
 
 
    在三天时间里,不同学科背景的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了小珠山遗址的自然环境,遗址发掘负责人金英熙、贾笑冰介绍了发掘进展和主要成果。作为辽东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存,小珠山遗址在近年发掘中发现了房址,制骨作坊、野外灶址和灰坑等遗迹和大量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蚌器等遗物。经过对上述资料的细致整理研究,小珠山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分期较以往取得了重要突破,还发现了距今6500年前早期聚落形态的线索和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业模式的若干重要资料。
 
 
    19日下午,双方全体人员在工地召开专题研讨会交流心得,围绕上述学科如何深入地参与岛屿贝丘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提出了许多兼具建设性与可操作性的方案与建议。会上,科技考古中心的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发言:
    刘建国集合多重测绘数据与卫星地图建立了广鹿岛地形地貌的三维地理模型,并在其中加入了近年发掘探方和遗迹的数据。这为宏观观察遗址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便利,也为日后安排调查和发掘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他还指出在考古工地应用测绘和三维影像等技术将使得生动复原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面成为可能。
    王明辉以体质人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大量实例和图片讲解了通过人骨特征判断年龄、性别和病理的方法,对考古发掘中出土人骨的清理、加固和保存等工作的具体操作要求进行了逐一说明。同时,小珠山遗址地处东北与山东地区的交接地带,其人骨的人种分析结论将给研究当时两地区的文化联系提供重要依据。张君指出,对一定数量的人骨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成分的测定,可以研究当时居民的食性,进而提供生业模式和人口迁移情况的信息。
 
 
    齐乌云介绍了对小珠山遗址及广鹿岛进行古地貌环境研究的计划与方法。作为一处海岛上的贝丘遗址,小珠山遗存所处年代海岸线的位置与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遗址东侧有小河通向遗址北侧的黄海,通过在河谷两侧沿与现在海岸线垂直的方向钻孔获得地层堆积样品,从中寻找贝壳等海相堆积并对其测年就能推知当时海岸线的位置。另外,沿东西方向钻孔获得沟谷泥炭样品并对其进行孢粉分析,能获得关于当时气候、生业模式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在研究遗址地层的堆积情况后,在发掘区内进行较高密度的地层取样,进行孢粉、电导率、PH值等多项分析,以期能够提供当时气候、环境、农作物品种等方面的详尽信息。
    王辉认为有必要基于遗址的古环境分析,制作遗址周边区域现代和古代的地貌图。遗址北侧基岩上的松散堆积物应为河相堆积,是研究河谷走向演化的参考。而制作古地貌图有助于了解遗址各层堆积的成因和原始高度。制图的范围应以遗址为重点,可延伸至其所属流域乃至整个广鹿岛。
    李志鹏介绍了动物样品的采集、清理与储存操作要点,建议采取浮选与筛选两种方法尽可能增加动物标本的采集量,对可拼对复原的样品给予特殊编号。同时,建议进行实验考古研究,对遗址制骨作坊的工艺进行复原;进行民族考古学调查,了解岛上渔民捕捞自然渔业资源的季节差异,结合对遗址动物样本的分析以期更深入的解读小珠山遗址的生业模式。通过对以往动物样品的分析发现,小珠山遗址哺乳动物骨骼不多,其中鹿较多,家养动物较少,因此当时居民利用贝类等海产资源较多,狩猎经济比重较小,动物驯养则更少。
 
 
    赵春燕讲解了分析出土容器中土壤成分的方法。遗址出土较完整器物中的土壤,通过规范取样、密闭封装获得的样品进入实验室分析,可以确认其中含有的动植物成分,分析其种属,从而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人类食谱和生业状况。
 
 
    为将此次研讨交流产生的设想切实用到发掘与整理当中,与会者还就测绘、采样以及样品分析等后续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规划,并讨论提高发掘工作的前瞻性,建立多学科共同参与岛屿考古发掘研究的深入持久的长效机制。(执笔 付兵兵)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辽宁长海县小珠山遗址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