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如何开展生产工具研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11-3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王小庆
 
 
 
    经过2006年1-4月的中华文明探源(一)和2007-2008年中华文明探源(二)的一系列工作,我们发现在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中,器物种类、型制变化不明显的生产工具同样能提供给我们丰富的信息,对我们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机制提供帮助。但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我们的研究对象仅限于黄河流域,所作的工作也仅限于资料的梳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其与这一历史变革进程的互动演进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袁靖研究员和史前考古研究室王小庆研究员的召集下,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吕烈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李新伟副研究员、科技考古中心李志鹏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海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钱益汇博士等人于2009年11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了小型研讨会,就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内,如何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展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的研究,完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以究明这一当时社会生产力最直接的代表与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革机制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石质品为生产工具的主体,它涵盖了当时生产工具的各个门类,且数量众多,因此与会者一致认为在生产工具的研究中,应以石制品的研究为中心,以对石质生产工具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基础,带动对其他质地,诸如骨、蚌、陶、金属等生产工具的研究。对石质生产工具的研究应从单个遗址、遗址群、及一定的地区等(诸如黄河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等等)等几个层面开始,从石材的开发、石器的加工生产、分配、使用及废弃的各个环节入手。
    石料是石器生产的第一步,在对石材进行鉴定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来源产地的探索,分析石料来源与人类对环境的利用策略。通过一些中心遗址所在的小区域进行系统调查,以获取遗址群分布与周围石材资源分布特点的关系。从原材料的选择、采集和运输,例如某些原材料集中用于某类产品,而且出现集中开采、长途运输的情形,以及对资源的利用、占有和分配等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阶层的分化提供线索。
    测量所有石器技术数据,做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技术特点及其专业化程度;使用显微镜观察所有标本,从石器生产系统的角度总结其技术特点。同时进行实验考古学的研究,复原石器加工生产的技术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法,分析石器成品、副产品分布特点,研究石器加工生产技术体系在遗址的空间分布及遗址功能。
    选择典型石器作高倍与低倍相结合的显微观察,结合实验考古学,考察石器的使用方式、加工对象与主要功能。为经济形态研究提供了前提。同时通过相应的实验,对出土数量多,具有代表性的石器进行使用实验,对其生产效率与效能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同一遗址内不同类别的遗迹单位、不同功能区出土的石器进行技术与功能的对比分析,探求石器的空间分布与遗迹单位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不同遗址内相同类别的遗迹单位、相同的功能区的出土的石器进行技术与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等级的遗址内,相同性质的遗迹单位性质内石器的技术与功能的差异。
    选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石器生产工具做历时性变化分析,分析各时期、各地域石器生产技术的差异;分析不同时期石料资源利用的差异性与人类生存能力的变迁、石器技术变化及其反映的经济形态变迁。
    最后,综合多学科成果,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论证,综合各项技术性研究中反映出的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线索,诸如石材选择的变化、石器专业化生产程度的高低、石器的集中生产与流通、石器的使用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等等,可以认识考古学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艺,技术变化、经济形态等)、社会结构(包括生产结构、社会分层、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政治结构乃至国家权力)和认知层面(包括仪式、信仰、丧葬习俗、审美艺术等等),以探求技术变迁与文明起源产生机制的互动依存关系。
    为科学、有效的开展这些研究,与会者还就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为使各个研究者的研究具有可对比性和重复性,决定着手制定石器观察测量的技术规范和实验的程序规范,使得在今后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不同遗址的资料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以使各项研究数据的利用得到最大化,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学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关于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如何开展生产工具研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11-30

 
 
 
    经过2006年1-4月的中华文明探源(一)和2007-2008年中华文明探源(二)的一系列工作,我们发现在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中,器物种类、型制变化不明显的生产工具同样能提供给我们丰富的信息,对我们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机制提供帮助。但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我们的研究对象仅限于黄河流域,所作的工作也仅限于资料的梳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其与这一历史变革进程的互动演进关系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袁靖研究员和史前考古研究室王小庆研究员的召集下,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吕烈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李新伟副研究员、科技考古中心李志鹏博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海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钱益汇博士等人于2009年11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了小型研讨会,就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内,如何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展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的研究,完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以究明这一当时社会生产力最直接的代表与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革机制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石质品为生产工具的主体,它涵盖了当时生产工具的各个门类,且数量众多,因此与会者一致认为在生产工具的研究中,应以石制品的研究为中心,以对石质生产工具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基础,带动对其他质地,诸如骨、蚌、陶、金属等生产工具的研究。对石质生产工具的研究应从单个遗址、遗址群、及一定的地区等(诸如黄河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等等)等几个层面开始,从石材的开发、石器的加工生产、分配、使用及废弃的各个环节入手。
    石料是石器生产的第一步,在对石材进行鉴定分类的基础上开展来源产地的探索,分析石料来源与人类对环境的利用策略。通过一些中心遗址所在的小区域进行系统调查,以获取遗址群分布与周围石材资源分布特点的关系。从原材料的选择、采集和运输,例如某些原材料集中用于某类产品,而且出现集中开采、长途运输的情形,以及对资源的利用、占有和分配等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阶层的分化提供线索。
    测量所有石器技术数据,做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技术特点及其专业化程度;使用显微镜观察所有标本,从石器生产系统的角度总结其技术特点。同时进行实验考古学的研究,复原石器加工生产的技术体系。利用空间分析法,分析石器成品、副产品分布特点,研究石器加工生产技术体系在遗址的空间分布及遗址功能。
    选择典型石器作高倍与低倍相结合的显微观察,结合实验考古学,考察石器的使用方式、加工对象与主要功能。为经济形态研究提供了前提。同时通过相应的实验,对出土数量多,具有代表性的石器进行使用实验,对其生产效率与效能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同一遗址内不同类别的遗迹单位、不同功能区出土的石器进行技术与功能的对比分析,探求石器的空间分布与遗迹单位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不同遗址内相同类别的遗迹单位、相同的功能区的出土的石器进行技术与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等级的遗址内,相同性质的遗迹单位性质内石器的技术与功能的差异。
    选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石器生产工具做历时性变化分析,分析各时期、各地域石器生产技术的差异;分析不同时期石料资源利用的差异性与人类生存能力的变迁、石器技术变化及其反映的经济形态变迁。
    最后,综合多学科成果,对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论证,综合各项技术性研究中反映出的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线索,诸如石材选择的变化、石器专业化生产程度的高低、石器的集中生产与流通、石器的使用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等等,可以认识考古学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包括生产工艺,技术变化、经济形态等)、社会结构(包括生产结构、社会分层、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政治结构乃至国家权力)和认知层面(包括仪式、信仰、丧葬习俗、审美艺术等等),以探求技术变迁与文明起源产生机制的互动依存关系。
    为科学、有效的开展这些研究,与会者还就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为使各个研究者的研究具有可对比性和重复性,决定着手制定石器观察测量的技术规范和实验的程序规范,使得在今后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不同遗址的资料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研究,以使各项研究数据的利用得到最大化,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学性。
 
 

作者:王小庆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