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高峰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10-12-0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佟珊

    2010年11月5-7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以及闽、粤、赣三省考古文博机构的2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以浮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为切入点,交流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时代的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成果,研讨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合作机制。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发教授接见了与会代表。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白锡能教授到会致辞,他向各位代表介绍了厦门大学的概况以及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未来方向。他期望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未来发展,能够继续得到各级文物考古界领导、专家、朋友的大力支持,通过加强高校与地方考古部门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挥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区域研究传统与特色。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司长首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厦门大学几代学者在东南区考古上的辛勤奉献表示肯定,并表达了在东南地区考古上“三省一校”(闽、粤、赣与厦门大学)机制的支持。他指出,跨地区、跨部门省校合作是现阶段文物考古工作的新趋势与新特点,与最近形成的东北考古“四省区一校”(黑、吉、辽、蒙与吉林大学)机制、西北考古“五省区一校”(新、甘、青、宁、陕与西北大学)机制具有共同的特点,凸显了新时期文物考古界加强合作的开放胸怀,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关注和支持。他希望东南各省、校在协作的基础上,能树立课题意识,加强基础资料的整理与报告编写,加强跨地区跨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与资料共享,加强考古遗存的保护意识。
    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郑国珍局长代表福建省文化厅、文物局对此次由李伯谦教授倡议、以厦门大学为平台召开的闽粤赣跨界地带考古工作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回顾了福建考古工作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诸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指出考古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平衡、史前遗址快速消失等问题。强调伴随着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加快,跨界地带不同部门的考古工作者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保护与考古研究,加强沟通,以交流或课题合作的形式创新思维地开展该跨界地带的考古工作。

 


    作为会议的倡议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希望来自不同地区、部门的专家学者能够相互交流最新的成果,总结以往的工作,商讨部署下阶段该跨界地带青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计划,以促进该地区考古工作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在以《浮滨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为题的主旨报告中,李伯谦教授深情地回顾了他本人关心、参与包括浮滨文化在内的华南地区印纹陶文化研究的过程和特殊情结,从1976年江西清江吴城遗址的发掘,谈到1978年的庐山印纹陶会议,近年来在饶宗颐教授倡导下开展的揭阳、潮州、汕头考古的进展,以及近年闽南九龙江、晋江流域考古的收获,到提议三省合作,他认为虽然这个会议拖了几年,但必然要开,这是学科发展必然出现的合作趋势。对于以浮滨文化为主题的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考古协作涉及的不同层次的学术课题,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闽粤赣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古代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青铜文化是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要梳理清楚这个体系需要各方的协作。要把苏秉琦先生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思想从新石器时代推向青铜时代,在一线田野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补充、完善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第二,要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闽粤赣青铜文化是如何融入到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在中国古代文明体系中,各地不同文明因素的交流融合,才最终形成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并共同迈进早期中华帝国。浮滨文化的本土基础、发展脉络、融入“华夏”文明的过程如何?浮滨文化的主流因素、外来因素是什么?浮滨文化与商周、吴城等青铜文化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是今后应深入研究的。第三,在考古学物质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还要需要思考闽粤赣地区文明、国家社会的形成模式与过程;浮滨文化进入国家社会的模式、时间、进程如何?这些方向都是值得研究的。李伯谦教授介绍了他曾通过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分类提出中国文明起源发展过程存在的两种模式,一是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崇尚神权的文明形成模式,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崇尚兵权与王权的文明形成模式,良渚文化是两者兼而有之。最终是崇尚王权的模式得以继承发展,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他认为青铜时代也应是如此,各地的文化形态、内涵、性质及在中国文明史上的作用不一样,浮滨文化的具体情况也值得研究。第四,青铜时代浮滨文化的前景、去向,除了陶器类型学外,还要从物质、精神等多层面内涵去思考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调查、发掘,像陈兆善同志《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这样,需要扎实的田野工作基础。第五,以闽粤赣跨界地带浮滨等青铜文化的研究为基础,将来还应该扩大战果,开展整个东南相关区域的考古学协作研究,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共享资料,加强交流,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考古田野工作与学术交流的深入展开。
    随后,来自闽、粤、赣三省的考古工作者分别介绍了他们在该地区考古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作为浮滨文化的发现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邱立诚研究员以《浮滨文化的发展与存在问题》为题,在回顾浮滨文化发现与认识学术史的基础之上,总结自己35年来发掘研究浮滨文化的经验,阐述了他对浮滨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分期、源流等问题的认识。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林公务研究员以《福建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相关问题》为题,全面阐述了福建青铜时代考古资料与青铜文化区系等相关问题,认为充实、完善闽中境内各流域、区域内的发展谱系,加强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的整合研究,是目前闽中青铜时代考古的主要任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方文物》常务副主编周广明研究员以《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为题,主张闽粤赣跨界地带文化的特殊性在于中国古代农耕地带向海洋地带的过渡性,并以赣南地区的青铜文化遗存、特别是赣州竹园下遗址早期遗存的内涵说明这一过渡地带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副所长李海荣研究员就《深圳屋背岭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内涵、分期》,介绍了岭南地区商时期已发现的最大墓葬群的研究进展,并以此遗址为标尺对环珠江口地区商时期遗址的分期进行梳理,通过文化因素的分析,阐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东闽南地区古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商周时期浮滨文化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福建博物院陈兆善研究员,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谈了福建境内浮滨文化研究还要加强的田野调查与发掘、资料整合与发表等基础工作的内容。福建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馆长范雪春研究员介绍了近年来晋江庵山青铜时代遗址的最新发现,并从分期年代、物质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的特点等方面对该遗址进行分析。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焦天龙发言则介绍了福建青铜时代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课题的构想、已取得的学术成果及未来的工作计划。
    有关省区考古文博机构及高校考古专业的业务领导就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调查研究的未来方向,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与设想。各省考古工作的负责人都表示了对跨界考古学文化设立“大课题”研究计划的支持,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闽粤赣三省一校的考古工作者也将在未来的田野工作与学术研究中贯彻跨区域的视野、树立课题与合作意识,力争在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中,推动跨界地带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最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教授简要总结了此次论坛取得了几点重要收获。第一,此次论坛是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研究史上首次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古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规模虽小,但与会的都是最熟悉浮滨文化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话题集中,研讨深刻,既有具体的考古新发现、新研究成果,更有李伯谦教授所作的宏观论述,达到了跨界间相互交流资料与看法的目的,体现了“高峰论坛”的效率与价值。第二,提出了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调查研究的问题与未来方向,如要在重点遗址发掘与区域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以具有可靠单位的基础材料为依据,梳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该地区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及其内、外的周邻文化关系;要深入思考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文明形成模式问题;要站在该地区文化发展特殊性的角度上,从文化、技术、思想等多层面分析浮滨文化的去向,与该地区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探索浮滨文化的空间分布、中心与外围、内在类型等问题,要从跨界的区域视野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要确立流域考古与大遗址考古课题计划,将田野工作、教学实习与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要总结东南区域考古研究的模式及其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等。第三,酝酿了今后的工作机制,包括紧密的课题机制和松散的协调机制,建议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等申请青铜文化及相关领域调查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省区可在区域考古调查、发掘中协调步伐,共享资料,定期会议研讨等。
    在听取了大家的设想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关强司长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他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会议总结了以往的成果,更为跨界地带的考古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他也希望省校的考古工作者能够将这种跨界意识、课题意识贯彻在日常的发掘与研究当中,国家文物局也会对具体研究计划、尤其是高校考古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一如既往地予以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作者:佟珊  厦门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高峰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10-12-01

    2010年11月5-7日,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以及闽、粤、赣三省考古文博机构的2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以浮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为切入点,交流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时代的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成果,研讨未来的工作方向与合作机制。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发教授接见了与会代表。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白锡能教授到会致辞,他向各位代表介绍了厦门大学的概况以及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未来方向。他期望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未来发展,能够继续得到各级文物考古界领导、专家、朋友的大力支持,通过加强高校与地方考古部门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发挥厦门大学考古专业的区域研究传统与特色。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关强司长首先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厦门大学几代学者在东南区考古上的辛勤奉献表示肯定,并表达了在东南地区考古上“三省一校”(闽、粤、赣与厦门大学)机制的支持。他指出,跨地区、跨部门省校合作是现阶段文物考古工作的新趋势与新特点,与最近形成的东北考古“四省区一校”(黑、吉、辽、蒙与吉林大学)机制、西北考古“五省区一校”(新、甘、青、宁、陕与西北大学)机制具有共同的特点,凸显了新时期文物考古界加强合作的开放胸怀,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关注和支持。他希望东南各省、校在协作的基础上,能树立课题意识,加强基础资料的整理与报告编写,加强跨地区跨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与资料共享,加强考古遗存的保护意识。
    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郑国珍局长代表福建省文化厅、文物局对此次由李伯谦教授倡议、以厦门大学为平台召开的闽粤赣跨界地带考古工作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回顾了福建考古工作的历史,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诸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课题,指出考古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平衡、史前遗址快速消失等问题。强调伴随着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加快,跨界地带不同部门的考古工作者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保护与考古研究,加强沟通,以交流或课题合作的形式创新思维地开展该跨界地带的考古工作。

 


    作为会议的倡议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缘起,希望来自不同地区、部门的专家学者能够相互交流最新的成果,总结以往的工作,商讨部署下阶段该跨界地带青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计划,以促进该地区考古工作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在以《浮滨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为题的主旨报告中,李伯谦教授深情地回顾了他本人关心、参与包括浮滨文化在内的华南地区印纹陶文化研究的过程和特殊情结,从1976年江西清江吴城遗址的发掘,谈到1978年的庐山印纹陶会议,近年来在饶宗颐教授倡导下开展的揭阳、潮州、汕头考古的进展,以及近年闽南九龙江、晋江流域考古的收获,到提议三省合作,他认为虽然这个会议拖了几年,但必然要开,这是学科发展必然出现的合作趋势。对于以浮滨文化为主题的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考古协作涉及的不同层次的学术课题,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闽粤赣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古代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青铜文化是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要梳理清楚这个体系需要各方的协作。要把苏秉琦先生关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思想从新石器时代推向青铜时代,在一线田野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补充、完善青铜文化的区系类型。第二,要在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闽粤赣青铜文化是如何融入到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在中国古代文明体系中,各地不同文明因素的交流融合,才最终形成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并共同迈进早期中华帝国。浮滨文化的本土基础、发展脉络、融入“华夏”文明的过程如何?浮滨文化的主流因素、外来因素是什么?浮滨文化与商周、吴城等青铜文化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是今后应深入研究的。第三,在考古学物质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还要需要思考闽粤赣地区文明、国家社会的形成模式与过程;浮滨文化进入国家社会的模式、时间、进程如何?这些方向都是值得研究的。李伯谦教授介绍了他曾通过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的分类提出中国文明起源发展过程存在的两种模式,一是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崇尚神权的文明形成模式,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崇尚兵权与王权的文明形成模式,良渚文化是两者兼而有之。最终是崇尚王权的模式得以继承发展,最终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他认为青铜时代也应是如此,各地的文化形态、内涵、性质及在中国文明史上的作用不一样,浮滨文化的具体情况也值得研究。第四,青铜时代浮滨文化的前景、去向,除了陶器类型学外,还要从物质、精神等多层面内涵去思考它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调查、发掘,像陈兆善同志《晋江流域考古调查与研究》这样,需要扎实的田野工作基础。第五,以闽粤赣跨界地带浮滨等青铜文化的研究为基础,将来还应该扩大战果,开展整个东南相关区域的考古学协作研究,分工合作,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共享资料,加强交流,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考古田野工作与学术交流的深入展开。
    随后,来自闽、粤、赣三省的考古工作者分别介绍了他们在该地区考古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作为浮滨文化的发现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邱立诚研究员以《浮滨文化的发展与存在问题》为题,在回顾浮滨文化发现与认识学术史的基础之上,总结自己35年来发掘研究浮滨文化的经验,阐述了他对浮滨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分期、源流等问题的认识。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林公务研究员以《福建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相关问题》为题,全面阐述了福建青铜时代考古资料与青铜文化区系等相关问题,认为充实、完善闽中境内各流域、区域内的发展谱系,加强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的整合研究,是目前闽中青铜时代考古的主要任务。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方文物》常务副主编周广明研究员以《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与交融》为题,主张闽粤赣跨界地带文化的特殊性在于中国古代农耕地带向海洋地带的过渡性,并以赣南地区的青铜文化遗存、特别是赣州竹园下遗址早期遗存的内涵说明这一过渡地带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副所长李海荣研究员就《深圳屋背岭遗址的重要发现及内涵、分期》,介绍了岭南地区商时期已发现的最大墓葬群的研究进展,并以此遗址为标尺对环珠江口地区商时期遗址的分期进行梳理,通过文化因素的分析,阐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粤东闽南地区古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商周时期浮滨文化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福建博物院陈兆善研究员,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谈了福建境内浮滨文化研究还要加强的田野调查与发掘、资料整合与发表等基础工作的内容。福建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馆长范雪春研究员介绍了近年来晋江庵山青铜时代遗址的最新发现,并从分期年代、物质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的特点等方面对该遗址进行分析。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焦天龙发言则介绍了福建青铜时代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课题的构想、已取得的学术成果及未来的工作计划。
    有关省区考古文博机构及高校考古专业的业务领导就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调查研究的未来方向,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建议与设想。各省考古工作的负责人都表示了对跨界考古学文化设立“大课题”研究计划的支持,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闽粤赣三省一校的考古工作者也将在未来的田野工作与学术研究中贯彻跨区域的视野、树立课题与合作意识,力争在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中,推动跨界地带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最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教授简要总结了此次论坛取得了几点重要收获。第一,此次论坛是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研究史上首次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古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议规模虽小,但与会的都是最熟悉浮滨文化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话题集中,研讨深刻,既有具体的考古新发现、新研究成果,更有李伯谦教授所作的宏观论述,达到了跨界间相互交流资料与看法的目的,体现了“高峰论坛”的效率与价值。第二,提出了闽粤赣跨界地带青铜文化调查研究的问题与未来方向,如要在重点遗址发掘与区域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以具有可靠单位的基础材料为依据,梳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该地区青铜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及其内、外的周邻文化关系;要深入思考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文明形成模式问题;要站在该地区文化发展特殊性的角度上,从文化、技术、思想等多层面分析浮滨文化的去向,与该地区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探索浮滨文化的空间分布、中心与外围、内在类型等问题,要从跨界的区域视野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要确立流域考古与大遗址考古课题计划,将田野工作、教学实习与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要总结东南区域考古研究的模式及其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等。第三,酝酿了今后的工作机制,包括紧密的课题机制和松散的协调机制,建议联合向国家文物局等申请青铜文化及相关领域调查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省区可在区域考古调查、发掘中协调步伐,共享资料,定期会议研讨等。
    在听取了大家的设想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关强司长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他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次会议总结了以往的成果,更为跨界地带的考古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他也希望省校的考古工作者能够将这种跨界意识、课题意识贯彻在日常的发掘与研究当中,国家文物局也会对具体研究计划、尤其是高校考古专业的田野考古实习一如既往地予以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作者:佟珊  厦门大学考古系博士研究生)

 

作者:佟珊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