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专题研讨之“彩陶意象——以鱼纹彩陶为例”

发布时间:2012-04-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孙瀚龙

    主讲人: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2012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为社科院研究生院同学作了题为“彩陶意象——以鱼纹彩陶为例”的专题讲座,此讲座不仅从内容上梳理出以庙底沟文化鱼纹彩陶为代表的史前艺术浪潮的传播发展轨迹及其辐射范围,而且从理论上为大家展现了史前艺术研究尤其是史前彩陶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观点新颖,见解深刻,使在场同学无不深受启发和感染!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是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发展的集大成者,从一定意义上说,透过对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欣赏与研究,可以发现在创作手法、象征意象、艺术理论等方面都与后世中国的艺术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毫不夸张地说,庙底沟彩陶时代是东方艺术传统奠基的时代。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手段的日益丰富,我们虽然已取得了关于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成就的诸多认识,但是其真正的文化面貌和自身特征可能比我们原来所能体会到的要大得多、深得多,“如果仅从装饰艺术的角度而论,庙底沟文化彩陶无疑可以算是史前艺术发展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当时的人们不仅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艺术理论,而且在题材选择与形式表现方面都有非常一致的风格。”下面仅以庙底沟彩陶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鱼纹彩陶为例,谈谈如何理解彩陶的意象。

    总的来说,鱼纹在庙底沟彩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统计分析,目前发现的彩陶鱼纹中大多数都是完全几何化的鱼纹装饰,其次是抽象的几何纹饰,而写实性的图案仅占有一小部分。经历了构图元素和图像格局上的分解与重组,庙底沟鱼纹从写实性发展为图案性,再由图案化特征演进为意象性特征,最终形成了庙底沟“大鱼纹象征系统”,按照王先生的说法,这种艺术表现力可以概括为“大象无形、得意忘象”。

 

 

    雾里看花:一个特别的视角
    以往的彩陶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彩绘所形成的图案上,由此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和纹饰定名(比如弧边三角纹、勾连纹、勾叶纹等),其实早在陶工(或画工)规划彩陶的艺术创作时,已经意识到通过彩纹表现“地纹”(近似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老子》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知白守黑”),如果反转我们的视角,“看彩”的结果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在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中有“超过半数都是通过‘地纹’的方式予以表现的”,可以说正是成熟的地纹彩陶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高潮。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艺术原理
    1.对比和反衬
    “彩陶制作时对比手法的运用,充分展示了色彩与线形的力量。庙底沟文化彩陶强调了黑白红三色的对比,以黑与白、黑与红的两组色彩配合为原则,将双色对比效果提升到极致,也因此奠定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2.连续与间断
    “彩陶纹饰因连续延伸而表现出一种井然的秩序,而规律性的间断构图则是连续图案行进的节奏。庙底沟文化彩陶遵循着这样一条基本形式原则,即二方连续构图。”
    3.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艺术设计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则。庙底沟文化彩陶在构图中,有对称也有平衡,许多精致的纹饰都采用了对称结构。彩陶图案左右非常对称,两边元素互为镜像,中间有一个或者意想中有一个对称轴。”
    4.沉静与律动
    “艺术设计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节奏具有空间感,可以指构图设计中同一元素连续重复时产生的运动感。韵律具有时间感,是节奏的变化与丰富,是节奏的整体表现,它使构图中单一元素重复时的单调状态有所改变,由此产生的变化好似一种变奏,可以增强单调重复的生机感。”
    除上述所言之外,王先生还提到了“定位与定向”、“写实与简化”、“拆解与重组”、“写意与象征”等艺术表现特征及相互关系(具体内容可参见王仁湘:《中国史前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的解读》,《文物》2010年3期)。

 

    结论
    庙底沟鱼纹彩陶呈现出三种发展脉络,即线条式、三角式和弧线式,在变化方式上则经历了以下完整过程:变形——简化——分解——替代——拆解——重组。与此相应,在经历了观物取象、得意忘象的过程之后,达到了无象之象的境界。总的看来,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演化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是由写实到写意的一个渐进过程;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它们所表达的文化观念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表达方式,而且以鱼纹为象征意象的彩陶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浪潮对形成中的“早期中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编者按:本次讲座内容充实、体量宏富,很多具体观点和细节未能加以详述,对于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疏漏,还请各位批评谅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考古学专题研讨之“彩陶意象——以鱼纹彩陶为例”

发布时间:2012-04-27

    主讲人:王仁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2012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为社科院研究生院同学作了题为“彩陶意象——以鱼纹彩陶为例”的专题讲座,此讲座不仅从内容上梳理出以庙底沟文化鱼纹彩陶为代表的史前艺术浪潮的传播发展轨迹及其辐射范围,而且从理论上为大家展现了史前艺术研究尤其是史前彩陶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观点新颖,见解深刻,使在场同学无不深受启发和感染!

    庙底沟文化的彩陶是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发展的集大成者,从一定意义上说,透过对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欣赏与研究,可以发现在创作手法、象征意象、艺术理论等方面都与后世中国的艺术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毫不夸张地说,庙底沟彩陶时代是东方艺术传统奠基的时代。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手段的日益丰富,我们虽然已取得了关于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成就的诸多认识,但是其真正的文化面貌和自身特征可能比我们原来所能体会到的要大得多、深得多,“如果仅从装饰艺术的角度而论,庙底沟文化彩陶无疑可以算是史前艺术发展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当时的人们不仅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艺术理论,而且在题材选择与形式表现方面都有非常一致的风格。”下面仅以庙底沟彩陶系统中十分重要的鱼纹彩陶为例,谈谈如何理解彩陶的意象。

    总的来说,鱼纹在庙底沟彩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统计分析,目前发现的彩陶鱼纹中大多数都是完全几何化的鱼纹装饰,其次是抽象的几何纹饰,而写实性的图案仅占有一小部分。经历了构图元素和图像格局上的分解与重组,庙底沟鱼纹从写实性发展为图案性,再由图案化特征演进为意象性特征,最终形成了庙底沟“大鱼纹象征系统”,按照王先生的说法,这种艺术表现力可以概括为“大象无形、得意忘象”。

 

 

    雾里看花:一个特别的视角
    以往的彩陶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彩绘所形成的图案上,由此形成了一些错误的思维定势和纹饰定名(比如弧边三角纹、勾连纹、勾叶纹等),其实早在陶工(或画工)规划彩陶的艺术创作时,已经意识到通过彩纹表现“地纹”(近似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老子》中也有同样的记载——“知白守黑”),如果反转我们的视角,“看彩”的结果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在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中有“超过半数都是通过‘地纹’的方式予以表现的”,可以说正是成熟的地纹彩陶将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高潮。

    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艺术原理
    1.对比和反衬
    “彩陶制作时对比手法的运用,充分展示了色彩与线形的力量。庙底沟文化彩陶强调了黑白红三色的对比,以黑与白、黑与红的两组色彩配合为原则,将双色对比效果提升到极致,也因此奠定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2.连续与间断
    “彩陶纹饰因连续延伸而表现出一种井然的秩序,而规律性的间断构图则是连续图案行进的节奏。庙底沟文化彩陶遵循着这样一条基本形式原则,即二方连续构图。”
    3.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艺术设计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则。庙底沟文化彩陶在构图中,有对称也有平衡,许多精致的纹饰都采用了对称结构。彩陶图案左右非常对称,两边元素互为镜像,中间有一个或者意想中有一个对称轴。”
    4.沉静与律动
    “艺术设计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节奏具有空间感,可以指构图设计中同一元素连续重复时产生的运动感。韵律具有时间感,是节奏的变化与丰富,是节奏的整体表现,它使构图中单一元素重复时的单调状态有所改变,由此产生的变化好似一种变奏,可以增强单调重复的生机感。”
    除上述所言之外,王先生还提到了“定位与定向”、“写实与简化”、“拆解与重组”、“写意与象征”等艺术表现特征及相互关系(具体内容可参见王仁湘:《中国史前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艺术的解读》,《文物》2010年3期)。

 

    结论
    庙底沟鱼纹彩陶呈现出三种发展脉络,即线条式、三角式和弧线式,在变化方式上则经历了以下完整过程:变形——简化——分解——替代——拆解——重组。与此相应,在经历了观物取象、得意忘象的过程之后,达到了无象之象的境界。总的看来,庙底沟文化彩陶的演化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是由写实到写意的一个渐进过程;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它们所表达的文化观念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表达方式,而且以鱼纹为象征意象的彩陶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浪潮对形成中的“早期中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编者按:本次讲座内容充实、体量宏富,很多具体观点和细节未能加以详述,对于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疏漏,还请各位批评谅解!)

作者:孙瀚龙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