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年度业务交流报告会(一)

发布时间:2018-02-08文章出处:“浙江考古”公众号作者:朱叶菲 孙瀚龙

刘斌所长致辞
 
  2018年2月3日——5日,2017年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交流报告会在杭州举行。3日的报告会由所长刘斌致开幕辞,15位专家汇报发言。
 
刘亚林介绍旧石器考古田野工作
 
  刘亚林介绍了2017年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嵊州盆地旧石器遗址调查发现了近10处地点,并对其中的兰山庙地点进行发掘,发掘面积60平米,出土石制品70余件,均为石核、石片和断块。根据南京大学光释光实验室的测年数据,年代距今9.9—15.6万年。仙居高山洞发掘4平米,采集和出土了350余件石制品,中小型石片最多,其次为断块,石核较少,推测为一处石器制造场,年代可能进入全新世。此外,浙西溶洞群调查和试掘项目共发现了3个化石点和近300件动物骨骼。
 
蒋乐平介绍义乌桥头遗址2017年发掘成果
 
  蒋乐平介绍了义乌桥头遗址的发掘收获。桥头遗址是一处三面环壕、一面邻河的台地遗址。通对解剖发掘,确认了环壕的部分边缘,从内、外缘的走势看,壕沟形状并不规则。环壕内的堆积主要为跨湖桥时期,说明上山文化中晚期环壕使用期间,其内部可能很少有生活垃圾,到跨湖桥时期环壕基本废弃,开始形成废弃堆积。而环壕内的中心台地很可能是挖壕沟的土堆筑而成,但其功能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除发掘之外,还开展了环境考古、物理勘探、植物考古等多学科合作研究。
 
孙国平介绍余杭井头山遗址机钻勘查与发掘准备工作和富阳瓦窑里遗址2017年发掘成果
 
  孙国平介绍了余姚井头山、富阳瓦窑里遗址的考古工作。井头山遗址位于田螺山遗址以西约2公里,2014年进行过初步钻探,发现距地表7、8米下存在早于河姆渡文化的堆积,年代距今约8000年。2017年对该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钻探调查,确认了遗址的范围和埋藏情况。瓦窑里遗址补充发掘良渚文化墓葬1座,出土鼎、豆、罐、过滤器、石纺轮、玉珠、玉坠饰等,其中,仅见于良渚遗址群及周边地区的陶过滤器出土尤为重要。此外还发现了牛鼻形器耳、多角沿豆盘等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遗物。
 
王永磊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钟家港河道2017年考古发掘工作
 
  王永磊介绍了良渚古城钟家港河道的考古收获。钟家港河道位于莫角山东侧,总长1000米,分为南、中、北三区。其中,南区和中区发现了良渚文化从早到晚的堆积,北区仅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堆积。中区的发掘首次从地层和遗物上明确了莫角山东坡最早堆筑的年代为良渚文化早期(3000—2900BC),出土的大量木构件和大体量的木坯件,表明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一个木器加工场。北区发现大量石刀、石钺的半成品,表明北区河道两岸的台地上存在石器加工作坊。另外,古河道堆积中出土了大量陶、石、骨、木器、编织物、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等,初步判断钟家港河岸应是良渚古城内的手工业作坊区和生活居住区。
 
武欣介绍良渚古城池中寺遗址发掘工作
 
  武欣介绍了良渚古城池中寺遗址的发掘收获。池中寺遗址位于莫角山南部,发掘面积800平米,发现了3座良渚文化晚期的房基和两处大面积的炭化稻谷堆积地点。经测算,池中寺遗址炭化稻米的埋藏量近十万公斤,此地很可能是粮仓。通过勘探,还发现在遗址中部有一处由人工堆筑堤环绕起来的大型蓄水池。
 
朱雪菲介绍瑶山遗址与安溪黄路头墓地的考古工作
 
  朱雪菲介绍了2017年瑶山遗址与安溪黄路头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瑶山祭坛遗址重新揭露出石坎、灰土沟、贵族墓葬等遗迹,并进行航拍、三维扫描、RTK测点。通过祭坛东部的发掘,重新确认了祭坛东部的边界,并据此推测、复原祭坛的营建过程。此外还确认了瑶山北坡下的“乌龟顶”土台为良渚时期堆筑。黄路头墓地共清理崧泽、良渚文化墓葬21座,墓葬等级不高,随葬品并不丰富,仅出土少量玉器。
 
楼航介绍玉架山遗址2017年发掘工作
 
  楼航介绍了玉架山遗址的考古收获。2017年主要发掘了环壕Ⅴ的东半部,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晚期墓葬25座,出土随葬品约200件(组)。从已发掘的情况看,六个环壕均有从早到晚的墓葬和房屋,说明它们应同时存在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聚落。从平面布局、遗址面积、墓葬等级和数量上看,环壕Ⅰ在整个聚落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为研究良渚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人口数量、社会内部的等级差异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余金玲介绍2017年海宁达泽庙、伊家桥遗址发掘成果
 
  余金玲介绍了海宁达泽庙、伊家桥遗址的发掘收获。达泽庙遗址发掘1100平米,文化堆积包含崧泽、良渚、马桥、商周四个时期,崧泽、良渚时期的墓葬、灰坑数量最多,墓葬存在分组、分区现象。伊家桥遗址发掘2200平米,文化堆积以良渚、唐宋时期为主,良渚遗迹为土台和柱洞、灰坑、灰沟和水井,唐宋遗迹为墓葬、灰沟、灰坑。此外,她还介绍了2017年浙江省考古实训班的进展情况及主要收获。
 
孙瀚龙介绍2017年南浔树下兜遗址和舟山顾家路窑址的发掘情况
 
  孙瀚龙介绍了南浔树下兜遗址和舟山顾家路窑址的发掘收获。树下兜遗址发掘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包含马家浜、良渚、马桥、宋四个时期,其中史前时期数量较少,器物特征属于马家浜晚期和良渚中期,马桥时期遗迹最多,器物标本包括袋足鬶、硬陶罐、陶豆等。舟山顾家路窑址发掘1000平米,主要清理了两座宋代龙窑,出土瓷瓶、盏、碗、罐、灯支座、器盖、壶、垫具等一千三百余件。宋代禁榷制度发达,酒类为官方专营,烧制韩瓶可能暗示该窑址具有官方性质。
 
罗汝鹏介绍2017年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发掘情况
 
  罗汝鹏介绍了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的发掘收获。墓地建于南宋后期,规模宏大、格局清晰、保存较好,墓地由风水环境、墓园、坟寺等组成,墓园有四级台地,第一级台地为附属建筑区,第二级台地发现了大殿和东西厢房,第三级台地发现了凸字形大殿与后庭,第四级台地为祭台区、拜台与主墓区。此外,他还展示了墓室的建造过程、复原模型,分析了建筑构件的拼合方法。兰若寺墓地对于研究宋代墓葬制度、南宋帝陵制度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方向明介绍2017年湖州吴兴区埭溪、妙西光伏项目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方向明介绍了湖州埭溪、妙西光伏项目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共清理石室土墩墓5座,以妙西大山顶D2M1、D4M1为例。D2M1为椭圆形土墩,尖子顶,共出土四组器物,第三、四组相当于西周晚期,第一、二组相当于春秋晚期。D4M1为椭圆形土墩,石室顶部可能使用了类似券顶的形式,具有一定特殊性。发掘的最大收获是西汉的两方封泥,一方有“斩鬼使者”的文字,一方为道符封泥。浙北湖州地区是商周土墩墓、石室土墩墓分布密集的区域,今后可进一步开展大范围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朱叶菲介绍2017年德清杨墩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朱叶菲介绍了德清杨墩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通过勘探确认了杨墩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周边遗址的堆积情况。杨墩遗址共发掘450平米,其中良渚文化层出土了60余件玉料,尽管数量偏少、尺寸偏小,但玉料上可见清晰的加工痕迹。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玉珠、玉锥形器等半成品和加工工具,可以断定杨墩遗址具备重要的制玉作坊特征,遗址所在的区域可能存在着多处加工和制作玉器的场所,作为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的内容,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徐新民介绍2017年湖州杨家埠窑墩头古墓群、嵊州支鉴山古墓葬的发掘情况
 
  徐新民介绍了湖州杨家埠窑墩头古墓群、嵊州支鉴山古墓葬的发掘情况。窑墩头古墓群共清理八个土墩(D93—D100),多数土墩已被夷为平地,墓室破坏严重,墓葬类型包括石门墓、单室墓、双室墓和普通砖室墓,从墓葬平面形制、残存的随葬品判断,墓葬年代从汉代到南朝。支鉴山古墓葬位于新嵊盆地内的低山丘陵,均为残墓,其中两座宋墓M2、M6为合葬墓,其余5座为南朝墓葬。
 
姬翔介绍C形盆地良渚遗址群石器的岩性鉴定工作及石源调查项目
 
  姬翔介绍了C形盆地内良渚遗址群石器的岩性鉴定工作及石源调查项目,岩性鉴定共统计了遗址群内的1457件石器,器型包括锛、钺、镞刀、凿、砺石、网坠、斧、镰、耘田器、犁、破土器等。通过分析,不同石器对应的主要岩性存在差异,石钺的岩性组成最为复杂,其他类型的石器对应1—2种主要岩性。石源调查项目从2016年开始,17年进行补充和二次调查,共采集样品282件,磨制薄片120片,初步找到了石器中出现的砂岩、泥岩、硅质岩、角岩的分布范围,下一步将针对样品进行整合分析。
 
宋姝介绍2017年动物考古研究收获
 
  宋姝介绍了良渚钟家港、海盐仙坛庙、湖州凡石桥遗址的动物遗存信息。钟家港遗址可鉴定24个动物种属,家猪的出土比例最高,野生动物中鹿的出土比例最高。仙坛庙遗址统计了55664件动物遗存,可鉴定种属的有5611件,动物构成中鹿比猪多,龟和淡水鱼是常见的食物资源,骨制品小巧精致,骨骼的破碎程度暗示了砸骨吸髓的利用方式。凡石桥遗址的动物结构表明,南宋时期当地居民的肉食消费对象十分丰富,以家猪为主;从人工痕迹来推断,当时的屠宰方式十分规范,牛、马、驴等动物的主要功能是役使而非食用。
 
责编:荼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年度业务交流报告会(一)

发布时间:2018-02-08


刘斌所长致辞
 
  2018年2月3日——5日,2017年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业务交流报告会在杭州举行。3日的报告会由所长刘斌致开幕辞,15位专家汇报发言。
 
刘亚林介绍旧石器考古田野工作
 
  刘亚林介绍了2017年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嵊州盆地旧石器遗址调查发现了近10处地点,并对其中的兰山庙地点进行发掘,发掘面积60平米,出土石制品70余件,均为石核、石片和断块。根据南京大学光释光实验室的测年数据,年代距今9.9—15.6万年。仙居高山洞发掘4平米,采集和出土了350余件石制品,中小型石片最多,其次为断块,石核较少,推测为一处石器制造场,年代可能进入全新世。此外,浙西溶洞群调查和试掘项目共发现了3个化石点和近300件动物骨骼。
 
蒋乐平介绍义乌桥头遗址2017年发掘成果
 
  蒋乐平介绍了义乌桥头遗址的发掘收获。桥头遗址是一处三面环壕、一面邻河的台地遗址。通对解剖发掘,确认了环壕的部分边缘,从内、外缘的走势看,壕沟形状并不规则。环壕内的堆积主要为跨湖桥时期,说明上山文化中晚期环壕使用期间,其内部可能很少有生活垃圾,到跨湖桥时期环壕基本废弃,开始形成废弃堆积。而环壕内的中心台地很可能是挖壕沟的土堆筑而成,但其功能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除发掘之外,还开展了环境考古、物理勘探、植物考古等多学科合作研究。
 
孙国平介绍余杭井头山遗址机钻勘查与发掘准备工作和富阳瓦窑里遗址2017年发掘成果
 
  孙国平介绍了余姚井头山、富阳瓦窑里遗址的考古工作。井头山遗址位于田螺山遗址以西约2公里,2014年进行过初步钻探,发现距地表7、8米下存在早于河姆渡文化的堆积,年代距今约8000年。2017年对该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钻探调查,确认了遗址的范围和埋藏情况。瓦窑里遗址补充发掘良渚文化墓葬1座,出土鼎、豆、罐、过滤器、石纺轮、玉珠、玉坠饰等,其中,仅见于良渚遗址群及周边地区的陶过滤器出土尤为重要。此外还发现了牛鼻形器耳、多角沿豆盘等马家浜文化晚期典型遗物。
 
王永磊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钟家港河道2017年考古发掘工作
 
  王永磊介绍了良渚古城钟家港河道的考古收获。钟家港河道位于莫角山东侧,总长1000米,分为南、中、北三区。其中,南区和中区发现了良渚文化从早到晚的堆积,北区仅发现良渚文化晚期堆积。中区的发掘首次从地层和遗物上明确了莫角山东坡最早堆筑的年代为良渚文化早期(3000—2900BC),出土的大量木构件和大体量的木坯件,表明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一个木器加工场。北区发现大量石刀、石钺的半成品,表明北区河道两岸的台地上存在石器加工作坊。另外,古河道堆积中出土了大量陶、石、骨、木器、编织物、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等,初步判断钟家港河岸应是良渚古城内的手工业作坊区和生活居住区。
 
武欣介绍良渚古城池中寺遗址发掘工作
 
  武欣介绍了良渚古城池中寺遗址的发掘收获。池中寺遗址位于莫角山南部,发掘面积800平米,发现了3座良渚文化晚期的房基和两处大面积的炭化稻谷堆积地点。经测算,池中寺遗址炭化稻米的埋藏量近十万公斤,此地很可能是粮仓。通过勘探,还发现在遗址中部有一处由人工堆筑堤环绕起来的大型蓄水池。
 
朱雪菲介绍瑶山遗址与安溪黄路头墓地的考古工作
 
  朱雪菲介绍了2017年瑶山遗址与安溪黄路头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瑶山祭坛遗址重新揭露出石坎、灰土沟、贵族墓葬等遗迹,并进行航拍、三维扫描、RTK测点。通过祭坛东部的发掘,重新确认了祭坛东部的边界,并据此推测、复原祭坛的营建过程。此外还确认了瑶山北坡下的“乌龟顶”土台为良渚时期堆筑。黄路头墓地共清理崧泽、良渚文化墓葬21座,墓葬等级不高,随葬品并不丰富,仅出土少量玉器。
 
楼航介绍玉架山遗址2017年发掘工作
 
  楼航介绍了玉架山遗址的考古收获。2017年主要发掘了环壕Ⅴ的东半部,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晚期墓葬25座,出土随葬品约200件(组)。从已发掘的情况看,六个环壕均有从早到晚的墓葬和房屋,说明它们应同时存在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聚落。从平面布局、遗址面积、墓葬等级和数量上看,环壕Ⅰ在整个聚落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为研究良渚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人口数量、社会内部的等级差异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余金玲介绍2017年海宁达泽庙、伊家桥遗址发掘成果
 
  余金玲介绍了海宁达泽庙、伊家桥遗址的发掘收获。达泽庙遗址发掘1100平米,文化堆积包含崧泽、良渚、马桥、商周四个时期,崧泽、良渚时期的墓葬、灰坑数量最多,墓葬存在分组、分区现象。伊家桥遗址发掘2200平米,文化堆积以良渚、唐宋时期为主,良渚遗迹为土台和柱洞、灰坑、灰沟和水井,唐宋遗迹为墓葬、灰沟、灰坑。此外,她还介绍了2017年浙江省考古实训班的进展情况及主要收获。
 
孙瀚龙介绍2017年南浔树下兜遗址和舟山顾家路窑址的发掘情况
 
  孙瀚龙介绍了南浔树下兜遗址和舟山顾家路窑址的发掘收获。树下兜遗址发掘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包含马家浜、良渚、马桥、宋四个时期,其中史前时期数量较少,器物特征属于马家浜晚期和良渚中期,马桥时期遗迹最多,器物标本包括袋足鬶、硬陶罐、陶豆等。舟山顾家路窑址发掘1000平米,主要清理了两座宋代龙窑,出土瓷瓶、盏、碗、罐、灯支座、器盖、壶、垫具等一千三百余件。宋代禁榷制度发达,酒类为官方专营,烧制韩瓶可能暗示该窑址具有官方性质。
 
罗汝鹏介绍2017年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发掘情况
 
  罗汝鹏介绍了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的发掘收获。墓地建于南宋后期,规模宏大、格局清晰、保存较好,墓地由风水环境、墓园、坟寺等组成,墓园有四级台地,第一级台地为附属建筑区,第二级台地发现了大殿和东西厢房,第三级台地发现了凸字形大殿与后庭,第四级台地为祭台区、拜台与主墓区。此外,他还展示了墓室的建造过程、复原模型,分析了建筑构件的拼合方法。兰若寺墓地对于研究宋代墓葬制度、南宋帝陵制度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方向明介绍2017年湖州吴兴区埭溪、妙西光伏项目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方向明介绍了湖州埭溪、妙西光伏项目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共清理石室土墩墓5座,以妙西大山顶D2M1、D4M1为例。D2M1为椭圆形土墩,尖子顶,共出土四组器物,第三、四组相当于西周晚期,第一、二组相当于春秋晚期。D4M1为椭圆形土墩,石室顶部可能使用了类似券顶的形式,具有一定特殊性。发掘的最大收获是西汉的两方封泥,一方有“斩鬼使者”的文字,一方为道符封泥。浙北湖州地区是商周土墩墓、石室土墩墓分布密集的区域,今后可进一步开展大范围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朱叶菲介绍2017年德清杨墩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朱叶菲介绍了德清杨墩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通过勘探确认了杨墩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周边遗址的堆积情况。杨墩遗址共发掘450平米,其中良渚文化层出土了60余件玉料,尽管数量偏少、尺寸偏小,但玉料上可见清晰的加工痕迹。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玉珠、玉锥形器等半成品和加工工具,可以断定杨墩遗址具备重要的制玉作坊特征,遗址所在的区域可能存在着多处加工和制作玉器的场所,作为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从崧泽到良渚”的内容,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徐新民介绍2017年湖州杨家埠窑墩头古墓群、嵊州支鉴山古墓葬的发掘情况
 
  徐新民介绍了湖州杨家埠窑墩头古墓群、嵊州支鉴山古墓葬的发掘情况。窑墩头古墓群共清理八个土墩(D93—D100),多数土墩已被夷为平地,墓室破坏严重,墓葬类型包括石门墓、单室墓、双室墓和普通砖室墓,从墓葬平面形制、残存的随葬品判断,墓葬年代从汉代到南朝。支鉴山古墓葬位于新嵊盆地内的低山丘陵,均为残墓,其中两座宋墓M2、M6为合葬墓,其余5座为南朝墓葬。
 
姬翔介绍C形盆地良渚遗址群石器的岩性鉴定工作及石源调查项目
 
  姬翔介绍了C形盆地内良渚遗址群石器的岩性鉴定工作及石源调查项目,岩性鉴定共统计了遗址群内的1457件石器,器型包括锛、钺、镞刀、凿、砺石、网坠、斧、镰、耘田器、犁、破土器等。通过分析,不同石器对应的主要岩性存在差异,石钺的岩性组成最为复杂,其他类型的石器对应1—2种主要岩性。石源调查项目从2016年开始,17年进行补充和二次调查,共采集样品282件,磨制薄片120片,初步找到了石器中出现的砂岩、泥岩、硅质岩、角岩的分布范围,下一步将针对样品进行整合分析。
 
宋姝介绍2017年动物考古研究收获
 
  宋姝介绍了良渚钟家港、海盐仙坛庙、湖州凡石桥遗址的动物遗存信息。钟家港遗址可鉴定24个动物种属,家猪的出土比例最高,野生动物中鹿的出土比例最高。仙坛庙遗址统计了55664件动物遗存,可鉴定种属的有5611件,动物构成中鹿比猪多,龟和淡水鱼是常见的食物资源,骨制品小巧精致,骨骼的破碎程度暗示了砸骨吸髓的利用方式。凡石桥遗址的动物结构表明,南宋时期当地居民的肉食消费对象十分丰富,以家猪为主;从人工痕迹来推断,当时的屠宰方式十分规范,牛、马、驴等动物的主要功能是役使而非食用。
 
责编:荼荼
 

作者:朱叶菲 孙瀚龙

文章出处:“浙江考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