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胸中怀千古 脚下有乾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上)

发布时间:2019-01-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荼荼

  2019年1月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如期举办。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的29位学者对2018年度近40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汇报。本次汇报涉及的遗址覆盖面广、时代跨度大,同时包括两项国外发掘工作,田野考古成果丰硕。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在聆听报告的同时,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报告会思想碰撞、精彩纷呈。7日汇报会分别由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主持。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

河北泥河湾西白马营遗址2016-2018田野发掘

汇报人:周振宇

  在初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堆积及年代的基础上,2016年—2018年考古队对位于西白马营村的1、2号地点以及东白马营村东侧的3号地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1号地点第9层内出土的动物化石、石制品数量极其丰富,而且石制品人工痕迹明显。初步推断该区域为一处长期狩猎、石器加工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2号地点可能为遗址核心区,文化堆积层较厚。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牙齿化石,石制品以及古人类生活面。石核、石片、断片及工具类比较集中,并伴有少量的烧骨、木炭粒和煤矸石,初步推断为古人类处理食物、石器加工的活动场所。3号地点获取文化遗物万余件,并发现古人类生活面,该层面有两处用火遗迹以及大型石板、砾石砍砸器,周边分布有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上述发现为探寻泥河湾盆地距今2-5万年人类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正式发掘外,考古队还沿桑干河两岸开展了调查与试掘工作,发现了一批史前遗址。

福建平潭岛史前遗址考古发掘与闽江上游旧石器专项调查

汇报人:周振宇

  东花丘遗址位于平原镇山显美村南垄村东北约300米的台地上,通过2017年至2018年的考古发掘,发现灰坑14座,柱洞126个、陶窑1座。其中灰坑大多为浅坑,开口与柱洞开口面几乎处于同一平面,有些坑内中部土色深黑,似有火烧痕迹;柱洞遗迹排列规律,有单个柱洞,也有一个大柱洞,侧边有1个或2个附属柱洞,还有近似等边三角形的3个小柱洞组成的形式。局部区域发现有质地坚硬、有起层的踩踏面,面上土质较纯净,很少见到碳粒、红烧土粒。出土遗物主要有陶片、石器等,陶片包括夹砂陶、泥质陶和硬陶,大多器表饰绳纹,有大量夹砂绳纹陶与云雷纹为主的印纹硬陶共存现象,这可能代表了平潭岛本地土著文化与来自闽江下游流域外来文化之间碰撞、融合的过程。此外,考古队还对平潭岛龟山遗址以及闽江上游进行调查,在闽江上游流域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1处,采集石制品近千件。

会议现场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2018年度发掘

汇报人:李永强

  2018年考古队对裴李岗遗址启动了新的发掘工作,将遗址分为东、西两个发掘区。东区新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灰坑4座,裴李岗时期灰坑4座,灰沟2条、沟状遗迹1组,首次在居住区发现单人一次葬与两人二次葬组合形成的三人合葬墓新葬式。同时在东区系统采集了地层堆积土样用于测年及土壤堆积成因分析,为了解裴李岗地质地貌形成与变迁提供了科学的材料。西区出土遗物以石质遗物为主,除细石核、细石叶外,也有少量刮削器、尖状器、箭镞、石磨盘等,此外发现较多较薄的鸟蛋皮碎片、少量鸵鸟蛋壳、鸵鸟蛋饰品毛坯等。其中第三层上部出土的鸵鸟蛋测年结果显示时间约在距今2.6万年左右。通过在裴李岗遗址确认存在旧石器晚期阶段细石器遗存,为研究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地质地貌环境、气候及生业经济、社会组织形态以及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等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2018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彭小军

  2012年11月到2017年12月,城河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对城内一般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这些工作表明,该遗址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王家塝地点勘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2018年3月开始系统发掘,目前,已对其中的112座墓葬进行清理,总体来看,墓葬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墓,少量墓一侧略带“偏洞”,棺木一半嵌在偏洞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墓葬可见葬具,葬具痕迹包括木板棺的长方形边框以及独木棺痕迹;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葬式以仰身直肢葬居多,也见少量屈肢葬和二次葬。随葬品丰富,几乎所有墓葬都有随葬品,少则数件,多则60多件,除陶器外,亦有玉钺、石钺、象牙器、竹编器物、猪下颌骨、漆器以及疑似木器等遗存。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对重新审视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

学者汇报 

2018年度华南一队(海南、广西、贵州)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

汇报人:付永旭

  2018年,华南一队先后在广西桂林地区和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重点发掘了海南陵水桥山、万宁踏头,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广西桂林塔山、全州龙王庙遗址。桥山遗址于2018年1月至3月进行第5次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莲子湾文化时期的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桥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以及莲子湾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踏头遗址与2018年4月至6月进行大规模发掘,遗址分为三期,第一期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和红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第二期所见陶片多位灰褐色或黑褐色夹粗砂陶,较少夹细砂陶。第三期出土遗物多为瓷器残片;牛坡洞遗址于2018年8至11月进行第7个季度的发掘,主要集中在A、B两洞。A洞发现墓葬5座,部分墓葬遭到后期破坏,人骨缺失。葬式有蹲踞葬、仰身屈肢葬及侧身屈肢葬。墓主有成人及儿童。B洞发现墓葬3座,除M9外的另两座墓均被压在巨石下面,未见墓坑,极有可能是被垮塌的巨石压死,这为灾难性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塔山遗址2018年8月至10月进行发掘,遗址分为两期,第一期发现有刻划纹、拍印纹和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时代应不晚于商。第二期发现有瓷器,时代应为宋;龙王庙遗址于2018年10月至12月进行发掘,发现窝棚式房址7处,灰坑6个。出土遗物有磨制石器、玉器和陶器,另外还发现有青铜箭镞、鼎足和铃铛等。初步断定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N1J2)2018年度发掘收获

汇报人:郭明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目前确认有四组建筑基址,2号建筑址是其中规模最大的。2017年至2018年连续发掘后进一步确认N1J2是由多组山台构成的大型建筑址,除北山台和东山台外,新确认了6组山台,其中最外侧的两组石墙大体平行,砌筑方式相似,可能为同一遗迹的东西边缘。其中编号为T2的二号山台上发现堆石遗迹3座,堆石遗迹形状不规则。另发现建筑址2座,皆修筑在人工铺垫的夹砂碎石层上,一号建筑址位于发掘区中部,现保留南北两道石墙,西侧以石砌护坡为边界,未见东墙。废弃堆积为不规则分布的大石块和红烧土,其中可见陶塑和建筑构件残块。二号建筑址位于发掘区南部,由多组石墙构成,南北残长12米,东西残长12米,向西延伸的墙体被二号台址叠压;石墙1道,位于发掘区中部,被一号建筑址利用并向东扩建作为北墙使用,为本年度发掘区年代最早的遗迹。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以塔形器和筒形器为主,从出土遗物及其纹饰特征可推断本年度N1J2发掘遗存应相当于牛河梁遗址的上层积石冢阶段。

会议现场

2018年度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工作新收获

汇报人:张东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对双墩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双墩遗址北部发掘区发现了集中分布的坑状遗迹和柱洞遗迹,坑状遗迹大都圆形直壁,坑内堆积分层,且质地紧密,似经过人工夯实。初步判断这些灰坑可能和储藏活动相关,后经过人工填实。南部发掘区的西半部主要揭露了陶片和兽骨铺垫层,发掘揭露铺垫堆积约200平方米,遗物类型主要为陶釜、支脚、支架、罐、碗、钵等常见器物的残片,以及磨石、锛、凿等石工具和鹿角靴型器、骨锥、网坠等工具,兽骨以猪和鹿科动物为主。该铺垫层为台基向西南方的自然延伸,叠压于台基之上。发掘区向东已接近九十年代发掘的陶片兽骨倾倒形成的“凹沟”,该空白地带应为向南进出核心区的通道。台基最顶层破坏严重,发现两处岳石文化灰坑。

2018年度日照尧王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与新认识

汇报人:张东

  2012年日照尧王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启动,至2018年秋季已开展八次田野考古工作。2018年考古勘探及发掘主要有四个方面新的收获:第一,通过勘探摸清了两圈城垣的走向。第一圈城垣平面近似菱形,北城墙和东城墙分别发现一处缺口,第二圈城垣是在第一圈城垣的基础上向东、南扩展,西南角被河流冲毁,东南角曲折内收,平面形状受外围河流限制;第二,在内城城内发现一处大型铺石台基。台基大致呈倒“L”形,台基底部高低不平,台基上发现有反复营建的房址;第三,在内城东城垣西侧发现一处大型墓地,今年已勘探发现的墓葬有七十余座,较大型墓葬基本有棺椁存在。通过对墓葬局部的清理和发掘,对墓葬的年代、结构和布局都有了新的认识。第四,在第二圈城垣的南、北各布探沟一条,东南部的探沟发掘表明,城壕上层遍布房址和灰坑等遗迹,城壕最迟在龙山文化中期偏晚已完全淤平。

甘肃临洮寺洼山遗址2018年田野考古发掘

汇报人:郭志委

  2018年度寺洼山遗址的田野工作主要有钻探和发掘两项,钻探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北部鸦沟两侧,发现了大量灰沟、灰坑,部分窑址及墓葬,基本确认了遗址的北部边界。发掘地点选在北部鸦沟两侧的三处不同高度的台地上,西侧台地清理出不同时期灰沟2条、灰坑74个;东侧两处台地清理出寺洼文化墓葬8座,灰坑2个。其中2018年度的重要遗迹:H37内出土大量可复原陶器及标本,根据器型及纹饰并结合地层关系可基本确定其为马家窑文化早期灰坑。M1为土坑竖穴墓,棺内墓主一人,仰身直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左、右手骨见有被切割痕迹,墓内发现随葬品13件。根据墓葬形制、层位关系以及随葬品,可以判断此墓是一座寺洼文化墓葬。除此之外,在发掘过程中,还通过全方位提取多学科分析样品,对与之相关的古环境、农业种植、家畜驯养、冶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

 

学者汇报

成都平原青白江三星村遗址2018年度发掘

汇报人:叶茂林

  2017—2018年,三星村遗址发掘揭露总面积约达7千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灰坑和较多墓葬,许多灰坑从现象上看可能具有特殊性或有祭祀的性质,清理的宝墩文化墓葬中,部分发现了圆形玉器和象牙制品。这些特殊的灰坑和墓葬分布于整个三星村遗址的东南角突出部,地势略高且与遗址的主体范围断续相连,这可能与当时的某种特定环境相关或为一种特殊布局。通过了解遗址及周边的微地貌和其环境及遗存分布,进行环境考古研究尝试,探寻宝墩文化时期的农业和稻田遗迹及附近水域环境,为成都平原北东区域的早期环境信息提供资料。2017-2018年三星村遗址的遗存可分为三期:宝墩文化三期、宝墩文化四期、十二桥文化早期。较为丰富的宝墩文化四期遗存对于研究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新砦遗址核心区2018年度考古发掘

汇报人:赵春青 耿广响

  新砦遗址2018年清理灰坑240个,墓葬5座,陶片400余袋,其中多为新砦期遗存,少量王湾三期遗存。出土遗物600余件,以石器、骨器、陶器为主,还有少量蚌器。石器中铲、镞、凿、斧、刀等较多;骨器中骨簪最多,还有骨针、骨镞等,少量骨饰品及卜骨;陶器中主要有罐、碗、钵、平底盆、豆、杵形杯等,还有陶鸟等陶塑。经过2016年至2018年发掘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核心区大型建筑南侧存在大型夯土台基,只是破坏较为严重。这为重新认识新砦遗址外围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

偃师商城2018年度小城北墙的发掘与收获

汇报人:陈国梁

  2013年偃师商城大城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2016年,宫殿区的发掘工作全部结束,从2018年开始,发掘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至小城区域内。本年度的发掘位置为偃师商城遗址小城北墙中段,包括小城北墙中部疑似城门位置和小城北墙中段的最西端,发现的主要遗迹包括城墙、道路、窑址、墓葬、灰坑等。发现的城墙及附属堆积为偃师商城小城北墙,小城北墙外没有护城壕,其外有二里头文化二、三期的沟状堆积,小城北墙的南侧和城墙附属堆积上发现了二里岗时期的墓葬,为判断小城北墙的始建和废弃年代提供了证据。小城北墙南、北侧发现了大量的东周至汉代的遗迹,对于判定小城的存续年代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城北墙虽然在偃师商城第三期第六段已经废弃,但墙体仍然存续至汉代,与大城城墙湮没年代一致,这样偃师商城遗址在第二期第三段以后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布局,这些资料为深入了解二里岗时期的城市布局提供了证据。

2018年度洹北商城铸铜与制骨作坊遗址的调查、发掘与整理

汇报人:何毓灵

  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遗址发掘始于2015年,目前已出土大量遗物。2018年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分为春、秋两季,发掘地点仍位于洹北商城韩王度村东,此次发掘主要清理的是洹北商城时期早期上层遗迹。发掘区西部为料礓石夯土平台,平台之上有分布不规律的小型柱洞,柱洞底部或填础石,或用碎陶片夯打。夯土包含大量陶片、骨料、磨石等遗物,料礓土夯筑的区域夯土最厚近2米,夯打结实。推测此夯土平台主要用于制范等生产活动;发掘区中部主要遗迹有熔炉残迹、烧土面、人祭坑、牛角祭祀坑、活动踩踏面、灰坑等,应为铸铜活动场所。同时,对早期下层遗迹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解剖沟进行的。特别是发掘区的东北部,2017至2018年共清理了6座墓葬,除了随葬陶器外,还随葬有铜锥、刻刀、磨石等铸铜工具,其中3座墓葬随葬有陶范。这些均说明墓主人生前是从事铸铜生产的工匠。

学者汇报

2018年度丰镐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勘探、发掘和整理

汇报人:付仲杨

  2018年大原村西南制陶作坊遗址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发现陶窑5座和灰坑17座,出土大量陶器,包含鬲、豆、盂、罐、纺轮、轮盘等。结合2017年的资料来看,目前为止发现的13座陶窑的年代均为西周晚期,均烧制疙瘩鬲,这充分说明当时制陶专业化水平很高。除发现单个横式窑1个操作间或者单个竖式窑1个操作间、2座竖式窑共用1个操作间的情况,新发现1座横式窑和1座竖式窑共用一个操作间的情况。另外,在同一区域内两种形制的陶窑共存,说明当时陶工应同时掌握两种不同的陶窑烧制技术。此外上述资料也为了解西周晚期烧制陶器工艺流程以及制陶作坊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线索。

2018年度河南安阳大司空东地的考古发掘

汇报人:牛世山

  自1935年以来,大司空一带曾多次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过包括殷墟晚商文化在内的多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本次发掘是2016—2017年考古的接续,分东、西两区。东区清理商代晚期房基70余座,水井4眼,窖穴10余座,灰坑800多座,墓葬300多座;西区清理道路2条,房基16座,井2眼,窑1座,灰坑199个,墓葬61座,灰沟2条。时代大多为殷商时期。结合2016-2018年的发掘,所见商代晚期道路分为宽、窄两级。遗址区域内众多的遗迹现象,以房址为核心,包括水井、窖穴、大型取土坑和灰坑、墓葬等遗迹,由此为商都的内部聚邑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东北部的聚邑分布情况提供线索。此外,本次发掘清理、采集了大量的人骨、动物骨骼样本,为进一步研究晚商时期的人类体质特征及文化行为提供了新资料。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 

2018年度上林苑十号遗址(东马坊)的考古发掘

汇报人:刘瑞

  2018年7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秦皇大道东马坊村西的施工范围内,清理确定夯土建筑基址3处,以现存夯土建筑为中心,发现了遗址的环壕遗存。发掘出土有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空心砖等各类建筑材料,其中板瓦、筒瓦的纹饰多为内麻点纹外细绳纹,还有一定量的内布纹外中粗绳纹,瓦当以葵纹、涡纹为主,云纹较少,其他还有动物纹、饕餮纹、花瓣纹。从关中秦汉建筑的既有发掘认识看,该遗址现发掘遗存始建于战国中期,延用至西汉时期,始建晚于栎阳城遗址,早于秦咸阳宫遗址。发掘区内大量水井的发现也显示出遗址使用时间较长。遗址水井清理出土陶罐有“灋丘公”三字,“灋”“废”双声相通,“灋丘”即“废丘。”结合考古遗迹、遗物及相关地理信息,并结合文献分析该遗址为战国中期至西汉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存,是秦汉之际文献所载的项羽所封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是秦汉都城考古的重要发现,对探寻周懿王所都犬丘、非子初居犬丘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西周都邑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学者汇报

栎阳、渭桥遗址2018年度考古收获

汇报人:刘瑞

  在2013—2017年对秦汉栎阳遗址的勘探、发掘中先后确定三座古城,2018年6月以三号古城为中心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勘探发现晚期城墙的东北角角部被一条使用时间较长的汉代道路打破,显示出遗址在西汉前期废弃后再未修葺,与三号古城废弃时间一致。上述材料为三号古城的范围和使用时间提供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重要信息。渭桥遗址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厨城门外清理确定四座渭桥、在洛城门外清理一座渭桥。2018年对2012年发掘区南侧的破坏坑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遗物有桥桩、残断桥桩、石构件等。特别是在沙坑东北部意外出土残船一艘,编号为“丝路二号”,与2016年渭桥北端发掘区清理的“丝路一号”古船一样采用的均是地中海区域古罗马造船特有的榫卯,据现有资料,该船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汉代古船,也是关中乃至内地宋以前所发现的最大的古船,对古代造船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图/文:荼 荼

审 稿:乔 玉

责 编:张小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胸中怀千古 脚下有乾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上)

发布时间:2019-01-08

  2019年1月7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8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在社科院考古所八楼报告厅如期举办。考古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的29位学者对2018年度近40项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汇报。本次汇报涉及的遗址覆盖面广、时代跨度大,同时包括两项国外发掘工作,田野考古成果丰硕。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在聆听报告的同时,提出问题,相互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报告会思想碰撞、精彩纷呈。7日汇报会分别由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主持。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

河北泥河湾西白马营遗址2016-2018田野发掘

汇报人:周振宇

  在初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堆积及年代的基础上,2016年—2018年考古队对位于西白马营村的1、2号地点以及东白马营村东侧的3号地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1号地点第9层内出土的动物化石、石制品数量极其丰富,而且石制品人工痕迹明显。初步推断该区域为一处长期狩猎、石器加工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2号地点可能为遗址核心区,文化堆积层较厚。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牙齿化石,石制品以及古人类生活面。石核、石片、断片及工具类比较集中,并伴有少量的烧骨、木炭粒和煤矸石,初步推断为古人类处理食物、石器加工的活动场所。3号地点获取文化遗物万余件,并发现古人类生活面,该层面有两处用火遗迹以及大型石板、砾石砍砸器,周边分布有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上述发现为探寻泥河湾盆地距今2-5万年人类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正式发掘外,考古队还沿桑干河两岸开展了调查与试掘工作,发现了一批史前遗址。

福建平潭岛史前遗址考古发掘与闽江上游旧石器专项调查

汇报人:周振宇

  东花丘遗址位于平原镇山显美村南垄村东北约300米的台地上,通过2017年至2018年的考古发掘,发现灰坑14座,柱洞126个、陶窑1座。其中灰坑大多为浅坑,开口与柱洞开口面几乎处于同一平面,有些坑内中部土色深黑,似有火烧痕迹;柱洞遗迹排列规律,有单个柱洞,也有一个大柱洞,侧边有1个或2个附属柱洞,还有近似等边三角形的3个小柱洞组成的形式。局部区域发现有质地坚硬、有起层的踩踏面,面上土质较纯净,很少见到碳粒、红烧土粒。出土遗物主要有陶片、石器等,陶片包括夹砂陶、泥质陶和硬陶,大多器表饰绳纹,有大量夹砂绳纹陶与云雷纹为主的印纹硬陶共存现象,这可能代表了平潭岛本地土著文化与来自闽江下游流域外来文化之间碰撞、融合的过程。此外,考古队还对平潭岛龟山遗址以及闽江上游进行调查,在闽江上游流域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1处,采集石制品近千件。

会议现场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2018年度发掘

汇报人:李永强

  2018年考古队对裴李岗遗址启动了新的发掘工作,将遗址分为东、西两个发掘区。东区新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灰坑4座,裴李岗时期灰坑4座,灰沟2条、沟状遗迹1组,首次在居住区发现单人一次葬与两人二次葬组合形成的三人合葬墓新葬式。同时在东区系统采集了地层堆积土样用于测年及土壤堆积成因分析,为了解裴李岗地质地貌形成与变迁提供了科学的材料。西区出土遗物以石质遗物为主,除细石核、细石叶外,也有少量刮削器、尖状器、箭镞、石磨盘等,此外发现较多较薄的鸟蛋皮碎片、少量鸵鸟蛋壳、鸵鸟蛋饰品毛坯等。其中第三层上部出土的鸵鸟蛋测年结果显示时间约在距今2.6万年左右。通过在裴李岗遗址确认存在旧石器晚期阶段细石器遗存,为研究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地质地貌环境、气候及生业经济、社会组织形态以及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等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2018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彭小军

  2012年11月到2017年12月,城河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对城内一般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这些工作表明,该遗址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王家塝地点勘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235座,2018年3月开始系统发掘,目前,已对其中的112座墓葬进行清理,总体来看,墓葬有如下特征:绝大多数为竖穴土坑墓,少量墓一侧略带“偏洞”,棺木一半嵌在偏洞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墓葬可见葬具,葬具痕迹包括木板棺的长方形边框以及独木棺痕迹;发现同穴多“室”合葬墓;葬式以仰身直肢葬居多,也见少量屈肢葬和二次葬。随葬品丰富,几乎所有墓葬都有随葬品,少则数件,多则60多件,除陶器外,亦有玉钺、石钺、象牙器、竹编器物、猪下颌骨、漆器以及疑似木器等遗存。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对重新审视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

学者汇报 

2018年度华南一队(海南、广西、贵州)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

汇报人:付永旭

  2018年,华南一队先后在广西桂林地区和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重点发掘了海南陵水桥山、万宁踏头,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广西桂林塔山、全州龙王庙遗址。桥山遗址于2018年1月至3月进行第5次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莲子湾文化时期的遗物,为进一步认识桥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以及莲子湾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踏头遗址与2018年4月至6月进行大规模发掘,遗址分为三期,第一期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和红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第二期所见陶片多位灰褐色或黑褐色夹粗砂陶,较少夹细砂陶。第三期出土遗物多为瓷器残片;牛坡洞遗址于2018年8至11月进行第7个季度的发掘,主要集中在A、B两洞。A洞发现墓葬5座,部分墓葬遭到后期破坏,人骨缺失。葬式有蹲踞葬、仰身屈肢葬及侧身屈肢葬。墓主有成人及儿童。B洞发现墓葬3座,除M9外的另两座墓均被压在巨石下面,未见墓坑,极有可能是被垮塌的巨石压死,这为灾难性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塔山遗址2018年8月至10月进行发掘,遗址分为两期,第一期发现有刻划纹、拍印纹和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时代应不晚于商。第二期发现有瓷器,时代应为宋;龙王庙遗址于2018年10月至12月进行发掘,发现窝棚式房址7处,灰坑6个。出土遗物有磨制石器、玉器和陶器,另外还发现有青铜箭镞、鼎足和铃铛等。初步断定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N1J2)2018年度发掘收获

汇报人:郭明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目前确认有四组建筑基址,2号建筑址是其中规模最大的。2017年至2018年连续发掘后进一步确认N1J2是由多组山台构成的大型建筑址,除北山台和东山台外,新确认了6组山台,其中最外侧的两组石墙大体平行,砌筑方式相似,可能为同一遗迹的东西边缘。其中编号为T2的二号山台上发现堆石遗迹3座,堆石遗迹形状不规则。另发现建筑址2座,皆修筑在人工铺垫的夹砂碎石层上,一号建筑址位于发掘区中部,现保留南北两道石墙,西侧以石砌护坡为边界,未见东墙。废弃堆积为不规则分布的大石块和红烧土,其中可见陶塑和建筑构件残块。二号建筑址位于发掘区南部,由多组石墙构成,南北残长12米,东西残长12米,向西延伸的墙体被二号台址叠压;石墙1道,位于发掘区中部,被一号建筑址利用并向东扩建作为北墙使用,为本年度发掘区年代最早的遗迹。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以塔形器和筒形器为主,从出土遗物及其纹饰特征可推断本年度N1J2发掘遗存应相当于牛河梁遗址的上层积石冢阶段。

会议现场

2018年度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工作新收获

汇报人:张东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对双墩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双墩遗址北部发掘区发现了集中分布的坑状遗迹和柱洞遗迹,坑状遗迹大都圆形直壁,坑内堆积分层,且质地紧密,似经过人工夯实。初步判断这些灰坑可能和储藏活动相关,后经过人工填实。南部发掘区的西半部主要揭露了陶片和兽骨铺垫层,发掘揭露铺垫堆积约200平方米,遗物类型主要为陶釜、支脚、支架、罐、碗、钵等常见器物的残片,以及磨石、锛、凿等石工具和鹿角靴型器、骨锥、网坠等工具,兽骨以猪和鹿科动物为主。该铺垫层为台基向西南方的自然延伸,叠压于台基之上。发掘区向东已接近九十年代发掘的陶片兽骨倾倒形成的“凹沟”,该空白地带应为向南进出核心区的通道。台基最顶层破坏严重,发现两处岳石文化灰坑。

2018年度日照尧王城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与新认识

汇报人:张东

  2012年日照尧王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项目启动,至2018年秋季已开展八次田野考古工作。2018年考古勘探及发掘主要有四个方面新的收获:第一,通过勘探摸清了两圈城垣的走向。第一圈城垣平面近似菱形,北城墙和东城墙分别发现一处缺口,第二圈城垣是在第一圈城垣的基础上向东、南扩展,西南角被河流冲毁,东南角曲折内收,平面形状受外围河流限制;第二,在内城城内发现一处大型铺石台基。台基大致呈倒“L”形,台基底部高低不平,台基上发现有反复营建的房址;第三,在内城东城垣西侧发现一处大型墓地,今年已勘探发现的墓葬有七十余座,较大型墓葬基本有棺椁存在。通过对墓葬局部的清理和发掘,对墓葬的年代、结构和布局都有了新的认识。第四,在第二圈城垣的南、北各布探沟一条,东南部的探沟发掘表明,城壕上层遍布房址和灰坑等遗迹,城壕最迟在龙山文化中期偏晚已完全淤平。

甘肃临洮寺洼山遗址2018年田野考古发掘

汇报人:郭志委

  2018年度寺洼山遗址的田野工作主要有钻探和发掘两项,钻探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北部鸦沟两侧,发现了大量灰沟、灰坑,部分窑址及墓葬,基本确认了遗址的北部边界。发掘地点选在北部鸦沟两侧的三处不同高度的台地上,西侧台地清理出不同时期灰沟2条、灰坑74个;东侧两处台地清理出寺洼文化墓葬8座,灰坑2个。其中2018年度的重要遗迹:H37内出土大量可复原陶器及标本,根据器型及纹饰并结合地层关系可基本确定其为马家窑文化早期灰坑。M1为土坑竖穴墓,棺内墓主一人,仰身直肢,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左、右手骨见有被切割痕迹,墓内发现随葬品13件。根据墓葬形制、层位关系以及随葬品,可以判断此墓是一座寺洼文化墓葬。除此之外,在发掘过程中,还通过全方位提取多学科分析样品,对与之相关的古环境、农业种植、家畜驯养、冶金技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索。

 

学者汇报

成都平原青白江三星村遗址2018年度发掘

汇报人:叶茂林

  2017—2018年,三星村遗址发掘揭露总面积约达7千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灰坑和较多墓葬,许多灰坑从现象上看可能具有特殊性或有祭祀的性质,清理的宝墩文化墓葬中,部分发现了圆形玉器和象牙制品。这些特殊的灰坑和墓葬分布于整个三星村遗址的东南角突出部,地势略高且与遗址的主体范围断续相连,这可能与当时的某种特定环境相关或为一种特殊布局。通过了解遗址及周边的微地貌和其环境及遗存分布,进行环境考古研究尝试,探寻宝墩文化时期的农业和稻田遗迹及附近水域环境,为成都平原北东区域的早期环境信息提供资料。2017-2018年三星村遗址的遗存可分为三期:宝墩文化三期、宝墩文化四期、十二桥文化早期。较为丰富的宝墩文化四期遗存对于研究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新砦遗址核心区2018年度考古发掘

汇报人:赵春青 耿广响

  新砦遗址2018年清理灰坑240个,墓葬5座,陶片400余袋,其中多为新砦期遗存,少量王湾三期遗存。出土遗物600余件,以石器、骨器、陶器为主,还有少量蚌器。石器中铲、镞、凿、斧、刀等较多;骨器中骨簪最多,还有骨针、骨镞等,少量骨饰品及卜骨;陶器中主要有罐、碗、钵、平底盆、豆、杵形杯等,还有陶鸟等陶塑。经过2016年至2018年发掘初步确定新砦遗址核心区大型建筑南侧存在大型夯土台基,只是破坏较为严重。这为重新认识新砦遗址外围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徐良高研究员

偃师商城2018年度小城北墙的发掘与收获

汇报人:陈国梁

  2013年偃师商城大城的发掘工作告一段落,2016年,宫殿区的发掘工作全部结束,从2018年开始,发掘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至小城区域内。本年度的发掘位置为偃师商城遗址小城北墙中段,包括小城北墙中部疑似城门位置和小城北墙中段的最西端,发现的主要遗迹包括城墙、道路、窑址、墓葬、灰坑等。发现的城墙及附属堆积为偃师商城小城北墙,小城北墙外没有护城壕,其外有二里头文化二、三期的沟状堆积,小城北墙的南侧和城墙附属堆积上发现了二里岗时期的墓葬,为判断小城北墙的始建和废弃年代提供了证据。小城北墙南、北侧发现了大量的东周至汉代的遗迹,对于判定小城的存续年代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城北墙虽然在偃师商城第三期第六段已经废弃,但墙体仍然存续至汉代,与大城城墙湮没年代一致,这样偃师商城遗址在第二期第三段以后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布局,这些资料为深入了解二里岗时期的城市布局提供了证据。

2018年度洹北商城铸铜与制骨作坊遗址的调查、发掘与整理

汇报人:何毓灵

  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遗址发掘始于2015年,目前已出土大量遗物。2018年洹北商城铸铜、制骨作坊遗址的调查与发掘工作分为春、秋两季,发掘地点仍位于洹北商城韩王度村东,此次发掘主要清理的是洹北商城时期早期上层遗迹。发掘区西部为料礓石夯土平台,平台之上有分布不规律的小型柱洞,柱洞底部或填础石,或用碎陶片夯打。夯土包含大量陶片、骨料、磨石等遗物,料礓土夯筑的区域夯土最厚近2米,夯打结实。推测此夯土平台主要用于制范等生产活动;发掘区中部主要遗迹有熔炉残迹、烧土面、人祭坑、牛角祭祀坑、活动踩踏面、灰坑等,应为铸铜活动场所。同时,对早期下层遗迹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解剖沟进行的。特别是发掘区的东北部,2017至2018年共清理了6座墓葬,除了随葬陶器外,还随葬有铜锥、刻刀、磨石等铸铜工具,其中3座墓葬随葬有陶范。这些均说明墓主人生前是从事铸铜生产的工匠。

学者汇报

2018年度丰镐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勘探、发掘和整理

汇报人:付仲杨

  2018年大原村西南制陶作坊遗址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发现陶窑5座和灰坑17座,出土大量陶器,包含鬲、豆、盂、罐、纺轮、轮盘等。结合2017年的资料来看,目前为止发现的13座陶窑的年代均为西周晚期,均烧制疙瘩鬲,这充分说明当时制陶专业化水平很高。除发现单个横式窑1个操作间或者单个竖式窑1个操作间、2座竖式窑共用1个操作间的情况,新发现1座横式窑和1座竖式窑共用一个操作间的情况。另外,在同一区域内两种形制的陶窑共存,说明当时陶工应同时掌握两种不同的陶窑烧制技术。此外上述资料也为了解西周晚期烧制陶器工艺流程以及制陶作坊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线索。

2018年度河南安阳大司空东地的考古发掘

汇报人:牛世山

  自1935年以来,大司空一带曾多次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过包括殷墟晚商文化在内的多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本次发掘是2016—2017年考古的接续,分东、西两区。东区清理商代晚期房基70余座,水井4眼,窖穴10余座,灰坑800多座,墓葬300多座;西区清理道路2条,房基16座,井2眼,窑1座,灰坑199个,墓葬61座,灰沟2条。时代大多为殷商时期。结合2016-2018年的发掘,所见商代晚期道路分为宽、窄两级。遗址区域内众多的遗迹现象,以房址为核心,包括水井、窖穴、大型取土坑和灰坑、墓葬等遗迹,由此为商都的内部聚邑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东北部的聚邑分布情况提供线索。此外,本次发掘清理、采集了大量的人骨、动物骨骼样本,为进一步研究晚商时期的人类体质特征及文化行为提供了新资料。

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 

2018年度上林苑十号遗址(东马坊)的考古发掘

汇报人:刘瑞

  2018年7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秦皇大道东马坊村西的施工范围内,清理确定夯土建筑基址3处,以现存夯土建筑为中心,发现了遗址的环壕遗存。发掘出土有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空心砖等各类建筑材料,其中板瓦、筒瓦的纹饰多为内麻点纹外细绳纹,还有一定量的内布纹外中粗绳纹,瓦当以葵纹、涡纹为主,云纹较少,其他还有动物纹、饕餮纹、花瓣纹。从关中秦汉建筑的既有发掘认识看,该遗址现发掘遗存始建于战国中期,延用至西汉时期,始建晚于栎阳城遗址,早于秦咸阳宫遗址。发掘区内大量水井的发现也显示出遗址使用时间较长。遗址水井清理出土陶罐有“灋丘公”三字,“灋”“废”双声相通,“灋丘”即“废丘。”结合考古遗迹、遗物及相关地理信息,并结合文献分析该遗址为战国中期至西汉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存,是秦汉之际文献所载的项羽所封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是秦汉都城考古的重要发现,对探寻周懿王所都犬丘、非子初居犬丘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对西周都邑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学者汇报

栎阳、渭桥遗址2018年度考古收获

汇报人:刘瑞

  在2013—2017年对秦汉栎阳遗址的勘探、发掘中先后确定三座古城,2018年6月以三号古城为中心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勘探发现晚期城墙的东北角角部被一条使用时间较长的汉代道路打破,显示出遗址在西汉前期废弃后再未修葺,与三号古城废弃时间一致。上述材料为三号古城的范围和使用时间提供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重要信息。渭桥遗址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厨城门外清理确定四座渭桥、在洛城门外清理一座渭桥。2018年对2012年发掘区南侧的破坏坑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遗物有桥桩、残断桥桩、石构件等。特别是在沙坑东北部意外出土残船一艘,编号为“丝路二号”,与2016年渭桥北端发掘区清理的“丝路一号”古船一样采用的均是地中海区域古罗马造船特有的榫卯,据现有资料,该船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汉代古船,也是关中乃至内地宋以前所发现的最大的古船,对古代造船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图/文:荼 荼

审 稿:乔 玉

责 编:张小筑

作者:荼荼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