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纪要(一)
2024年1月25日—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于中国历史研究院光启剧场举行,来自全所各研究室的40位学者汇报了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果,国家文物局考古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汇报会,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师生旁听了本次汇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媒体受邀参会。
史前考古
付永旭副研究员汇报了广西柳州仙佛洞遗址2023年度发现与研究,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变化情况,可将遗址由早到晚划分为五个时期,时代从距今不晚于 40000 年到距今 7000 年左右。本年度发现墓葬1座,用火遗迹20余处,活动面1处,以及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器、陶器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与加工打制石器有关的石料、断块、石核、石片、碎屑等,总数约 5000 件。另外,还发现有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本年度最重要发现之一是清理出一座可能不晚于距今3万年的墓葬,墓主人为成年女性,年龄在 35-40 岁之间,侧身屈肢葬,颅骨保存较为完整。该墓是近年来柳州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早期墓葬,在广西地区也屈指可数,为认识柳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早期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人类体质特征提供重要资料。该遗址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遗物丰富了仙佛洞遗址文化内涵,也验证了白莲洞遗址的五期文化发展序列,为构建本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重要资料。
TN03W06、TN03W05 北壁剖面图(一、二期)
TN06W04、TN06W05 南壁剖面图(三、四期)
李永强副研究员汇报了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2023年度的发掘。本年度发掘的遗迹主要内涵包含裴李岗时期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两个阶段。
裴李岗时期的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东部的生活区,西南部墓葬灰坑区和西部墓葬区。在东部生活区发现陶窑1座,总体近椭圆形,窑室呈浅台阶状式,内有窑壁倒塌堆积的红烧土及少量陶片。窑址附近同时期地层包含物极少,可能是专门的烧陶区。西南区灰坑中常见烧灰、残陶片和大量红烧土,部分坑内还发现了残石器。墓葬墓圹普遍窄小,随葬品不丰富,陶器以壶最为常见,偶见陶钵、罐等,石器以铲、镰组合为主,未见石磨盘、磨棒。该区域的M48内出土小口尖底瓶1件,器型较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小口尖底瓶,为探索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源流关系提供了新的关键实物证据。西区墓葬除墓圹普遍较大外,随葬品均较少,器类与西南区墓葬相似,部分墓葬间有较复杂的打破关系。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西部,本年度新布探方1个,在第二层中发现细石叶、石片石器及加工废弃物等,另发现少量碎骨,部分曾经过火烧。该层年代约在距今2.2-1.4万年左右。
本次新发现陶窑1座,为研究裴李岗早期制陶工业提供了新资料。新发掘的墓葬,为研究裴李岗遗址墓葬布局、人口规模、分期分区、生业经济、社会形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旧石器晚期的发掘收获,表明在末次冰期盛期,遗址气候、环境、资源可能产生了重大变化,人类活动已明显减少。
东部陶窑Y1
I区西南墓葬与灰坑(局部)
贾笑冰研究员汇报了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023年度发掘收获,本年度考古工作主要围绕7号和9号台基开展。7 号台基址(TJ7)位于第一地点东侧,通过考古工作进一步明确,在台基的砌筑过程中会根据地形地势选择不同的砌筑材料,地势较平的区域直接以夯土构筑,坡度较大区域则采用土石混筑。中部结构最为复杂,先在基岩上垫土,而后以碎石块堆砌,碎石块外侧砌筑石墙,石墙外侧以不规则大石块砌出平台,平台外围由石块砌筑,而后以夯土封护。台基的修筑以区域中部的石构遗迹为中心,逐渐向南北两侧扩展,最后以夯土构筑台基平面。这些迹象提示着7号台基址可能存在更加复杂的地下结构。
9号台基是目前确认的第一地点海拔高度最低的遗迹,由自北向南逐渐增厚的多层垫土(夯土)修筑而成,北侧被5、6号台基叠压。发掘进一步确定了 9 号台基的东、南边界:大体可以确定该台基垫土范围为东西宽约 60 米,南北长约 52 米。
不同于以墓葬为主体遗迹的其他地点, 第一地点是牛河梁遗址群中较为特殊的遗址点之一,该地点台基建筑群的建筑规模、规划设计显示了红山社会的动员组织能力,统一有序的规划为认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依据。礼仪规范雏形的出现,对认识牛河梁以及红山文化的社会复杂化进程非常重要,也将为进一步认识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提供新的信息。
第一地点台基建筑分布示意图(9 座台基+女神庙)
TJ9(TG28)堆积示意图
郭志委副研究员汇报了甘肃临洮寺洼遗址半山聚落2023年度新发现。本次发掘清理出不同时期房址、灰坑(窖穴)、墓葬、窑炉等遗迹,另发现1条大灰沟,出土大量人工遗物,并收集了丰富的多学科样品。大灰沟已知部分大致呈方形,在遗址东北部围出一处半闭合区域,东、北向出台地范围。沟内堆积极为丰富,结合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判断应属马家窑文化半山时期。
2021~2023 年的工作,集中清理出一批半山时期的房址、窖穴、墓葬、窑炉、灰沟等遗迹,对马家窑文化半山期聚落有了突破性认识,基本可以确定寺洼遗址东北部存在一处半山聚落,同时也可能存在半山墓地,有望填补这一领域的诸多空白。
上述发现对细化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对讨论一些关键生业技术如农作物种植、家畜驯养、冶金术等在西北地区的发展,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对探讨西北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的文明化进程及其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
寺洼遗址2018-2023年发掘区位置图
发掘场景
李默然副研究员汇报了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2022-2023年度考古工作收获,发掘揭示出新石器、商周、宋代和明清时期的墓葬、灰坑、房址、壕沟、陶窑、水井等遗迹。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为大量新石器时代墓葬,目前已发现319 座,其中二次葬 41 座,其余绝大部分为单人一次葬。均未发现葬具,部分人骨有包裹后下葬的现象。墓地的测年数据为大约距今 6000-5500 年。墓葬出土遗物丰富,包括陶、石、玉、骨和蚌器。陶器多为鼎、圈足罐、豆等小型明器。玉器有玉玦、玉璜、玉镯等。石器以石钺和石锛为主,有的还随葬石料。骨器种类主要有骨簪、骨匕、骨筒和骨针等,不少墓葬中还随葬鸟类(鹤)的掌骨。一些骨器上有精美的横线、三角或同心圆刻纹。随葬象牙器一般为柱状,成对出土于墓主耳旁或手部,很可能为耳饰。此外,一些墓葬的人骨和随葬品上还发现了朱砂。
三星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面貌独特,对于厘清太湖西北部和宁镇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有较大意义。本次发掘的墓葬数量较多,人骨保存较好,为相关科技研究和分析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在长江下游地区尤为难得。除墓葬外,发现的土台、灰坑、房址、壕沟、陶窑等遗迹丰富了考古认识,有助于探索遗址聚落形态。考古发掘表明,三星村遗址的面积较大,玉石工业发达,社会复杂化和人群等级化初现,是探索长江下游文明起源的关键性遗址之一。
北部发掘区
二次葬 M200 和 M239
彭小军副研究员汇报了湖北城河遗址2023年度工作进展,本年度对王家塝地点和城河遗址北部、西部区域开展了系统考古工作。
王家塝墓地所在岗地为遗址海拔最高处,除分布有墓葬外,还发现了生活类遗迹,本年度的发掘进一步廓清了王家塝地点的营建过程,为探索屈家岭文化大型墓地的营建过程提供了信息支撑,为了解城河遗址北部岗地的改造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往的航测和勘探工作发现在城河遗址西部城墙内侧存在垄状堆积,可能为早期人工堆积。通过解剖性发掘,初步判断该堆积的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时期。从已暴露的部分堆积特征分析,该设施与城垣、水坝的堆积结构、性状相似,东西两侧有平行的大型壕沟。具体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工作。这一发现为探索城河遗址聚落结构的演变、大型墓葬与居址的对应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治水是定居农业聚落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城河遗址的相关发现,反映了先民治水理念从早期的防水,到晚期的拦截河流、分级控水的演变趋势,揭示了聚落变迁与水利设施的之间的关联。对城河遗址治水模式的探索,不仅能为史前单个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细节支撑,而且将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路径提供观察切口。
城河遗址鸟瞰图(南-北)
城内西部屋场发掘区(东-西)
黄超助理研究员汇报了海南万宁湾仔头遗址2022—2023年度考古发掘,本年度发掘区位于遗址的中部和东部。文化堆积以新石器时代为主,除密集分布的陶片外,未见遗迹现象,通过近年的工作,可将该遗址分为四期。
第一期年代距今 4800~4200 年,遗物仅有少量石器和零星碎陶片。第二期年代距今 4200~3900年,陶片有集中分布的迹象,以施多种复杂刻划纹的折肩器和圆腹圜底罐为典型器,这一期遗存不见于陵水、三亚沿海地区,为本年度的新发现。第三期年代距今 3900~3700 年,陶片分布也较集中。新出现了纺轮等器物。第四期年代距今 3700~3500 年,陶器呈大面积密集分布状态,新出现了算珠形纺轮,还首次发现了海南岛不晚于距今3550年的炭化稻米。
湾仔头第二期遗存也见于邻近的踏头和南海塘等遗址, 可暂称之为“湾仔头文化”。第二、三期的陶器,显示了与中国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岛屿东南亚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及南太平洋地区拉皮塔文化之间的联系,是探讨南岛语族扩散路径的学术增长点。第四期遗存内发现的炭化稻米,对探讨环南中国海地区史前稻米传播路线,特别是海上路线有实证性的重要突破,同时也为后续探讨海南岛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台湾海峡两岸地区、及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等岛屿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南岛语族向岛屿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扩散提供了植物考古学证据。
湾仔头遗址第二期陶片出土状态
湾仔头遗址第二期陶片
王小庆研究员汇报了陕西西安太平遗址2023年度发掘收获,本年度据以往的勘探成果对环壕内部的重点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意在探明西环壕所在聚落的结构布局。遗址内发现了四座距离相近但形制各异的房屋建筑遗存,包括方形地面式建筑、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及圆形半地穴式建筑等,结合去年发现的半地穴庭院建筑、带地坑院的窑洞式建筑和夯土台基等,可以了解到龙山时期多样的建筑形制。在发掘区北部发现一座保存较好的客省庄文化时期的窑址,由窑室、窑床、窑门、火道、火膛、火门、通风口、操作间构成。窑室平面呈圆形,土洞,穹窿顶,直径 1.25、残高 1.60 米,窑内壁有青色烧结痕迹。火道略似“非”字形,中间有两条主火道,两侧各有三条分火道,外围各有一半环形火道。窑门外北侧有一直径 8 厘米的圆孔,由窑室外部通向内部,应为通风口。操作间形制较为规整,平面近圆角方形,东南角有一多阶生土踏步可供出入。
通过本年度的发掘,了解了西环壕内遗迹分布情况和局部聚落结构布局,证实了太平遗址聚落功能较为完善,为深入研究关中地区龙山晚期客省庄文化社会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它与周边同时期文化联系密切、具有众多高等级文化因素,已具有中心性聚邑的地位。太平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关中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薄弱环节,奠定了该区域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2023年度发掘区位置图
陶窑Y6航拍图(上为北)
张东助理研究员汇报了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2023年度考古发掘项目,本年度主要完成了内城北城垣的补充发掘和外城北城垣、外城东南角的解剖发掘。
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前期勘探发现的外城并非龙山文化时期,外城东、北城垣通过2022-2023年的解剖发掘推断为汉代挖壕和堆筑形成的水利遗迹。前期勘探发现的外城东南角外侧新发现了丰富的龙山文化灰坑和壕沟,因此龙山文化外城还需要进一步考古工作探索。
内城北城垣发掘区延续了2022年的考古工作,2022年的考古发掘确认了城垣内侧壕沟经历数次堆积和清淤过程。内城北城垣堆筑于自然岗地之上,城垣主体由灰褐色土、黄褐色土、灰白色土和黄白花土分区堆筑形成,又在内外两侧堆筑了护坡。2023年在北城垣之上发现了沿中轴线展开的三排柱洞,中心一排柱洞主要由长条形排柱坑构成,开口层位大致相同,柱心分布近乎直线,这与东城垣(“祭祀台基”)的结构相似。北排柱洞与中排柱洞间距在120-160cm之间,南排柱洞与中排柱洞间距在250-280cm之间。三排柱洞南部东西两侧还发现一些零散分布的两组柱洞。由于未发现居住面和原始活动面,目前尚不能确认这些柱洞所反映的建筑结构,推测有两种可能性:一可能为干栏式的排房建筑;二可能为长排的“廊庑式”建筑。
从目前已获得信息推断,禹会村龙山文化内城城垣低矮呈台形,内外侧有壕沟环绕,城垣台基上有复杂的建筑结构,这可能反映了极具江淮地域特点的城址结构。内城外围已发现多处集中分布的龙山文化遗迹,是否有外城环绕仍需进一步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确认。
禹会村2022-2023年发掘区位置图
禹会村遗址东南部发掘区
董霄雷助理研究员汇报了新密新砦遗址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本年度的调查和勘探工作分两个区域进行:一处为新砦遗址西北部外环壕区域,基本探明了西外壕的走向,另一处为遗址核心区东北角区域,探明了这一区域新砦期遗存的分布情况。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骨器和蚌器等,首次在新砦遗址发现有仰韶时代的遗存,文化面貌与大河村三期较为接近。并且发现了一批丰富的龙山晚期和新砦期遗存,其中两座龙山时代晚期的疑似石料坑为首次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新砦遗址龙山时代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为研究遗址的手工业功能分区提供了新材料。发现的新砦期文化遗存,丰富了新砦遗址新砦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为重新审视新砦遗址的年代分期与文化因素构成,完善相关区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同时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夏时期社会复杂化的区域特征和早期王朝国家的组织结构等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砦遗址 2023 年发掘区位置图
2023 年核心区东北角发掘区航拍图
作者:中国考古网
审核:施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