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古骨新知:首届山东大学人类骨骼考古学术沙龙纪要

发布时间:2024-06-21文章出处:人类学学报作者:赵永生

  2024年6月11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人类骨骼考古学术沙龙”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本次沙龙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及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旨在深入探讨人类骨骼考古学最新进展,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本次沙龙由赵永生教授主持,共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和实验室参观交流。专题讨论环节邀请北京大学何嘉宁、社科院考古所张旭、山西大学侯侃三位专家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赵永生教授

  一、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以《体质人类学研究中骨骼及牙齿特征的选择——具有演化(时代变化)、人群差异及功能环境适应意义的非测量特征》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介绍了非测量特征的定义和分类,以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颅骨与牙齿的非测量特征;系统梳理了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研究人类的演化历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他强调了非测量特征对人群差异、微观演化和气候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倡跨机构合作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古代人群非测量特征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从而更好地研究中国古代人群形成、分化、迁徙与融合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刘武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贺乐天副研究员以《中国西北地区中晚全新世人群人群的迁徙及适应》为题,通过颅面形态、古病理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构建了西北地区人群迁徙与融合的历史框架,并探讨了古代人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同时,她还对两项个案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在对病理与创伤进行个案研究时,需要对个体所属人群总体的创伤与愈合情况进行了解,还要结合地理环境与考古学背景,认识到该地区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某疾病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贺乐天副研究员

  二、学术交流

  本次沙龙学术交流环节涉及了人骨研究中的多个方面,包括埋藏学、非测量特征、伦理问题以及死亡年龄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冉智宇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冉智宇博士研究生主要对史前墓葬中人骨的埋藏现象进行了梳理,结合大量史前墓葬实例,详细分析了墓葬中人骨的空间位置、埋藏时间以及状态细节,对以往研究中提到的“特殊葬俗”进行批判性分析,并从埋藏学的角度提出对田野发掘、采集与记录的看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成芷菡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芷菡博士研究生探讨了股骨头颈处非测量特征的统计学意义。以大量人骨材料为基础,观察了中国古代居民股骨头颈处的三处非测量特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三者之间的人群差异、两性差异与年龄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讨论了这三处非测量特征的形成因素。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吴亦婷硕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吴亦婷硕士研究生从发掘与收集、记录与分析、归置与展陈三个方面对古代人类遗骸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点明了伦理中的关键问题,涉及到与关联人群的沟通与交流、破坏性研究的应对方式、保管与展陈古代人类遗骸的注意事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呼吁管理者、考古工作者、博物馆、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各方重视古代人类遗骸的伦理问题。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吕晶硕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吕晶硕士研究生对古代人骨死亡年龄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她以聊城付大门墓地出土人骨为例,对古代人骨死亡年龄鉴定方法进行讨论,主要比较了宏观观察法、转换分析法与墓志所载实际年龄的差异,阐述了以往宏观观察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转换分析法在老年个体死亡年龄鉴定中的准确性,为以后古代人骨死亡年龄的鉴定研究提供启示。

何嘉宁教授

  同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何嘉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张旭、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侯侃四位专家作为与谈人,分别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

  三、实验室参观交流

  与会者参观了山东大学考古实验室,特别是在人骨考古实验室,学者们围绕人类骨骼的形态学、遗传学以及病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些讨论不仅涉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应用。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实验室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作者:赵永生

来源:“人类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古骨新知:首届山东大学人类骨骼考古学术沙龙纪要

发布时间:2024-06-21

  2024年6月11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人类骨骼考古学术沙龙”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本次沙龙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及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旨在深入探讨人类骨骼考古学最新进展,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本次沙龙由赵永生教授主持,共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和实验室参观交流。专题讨论环节邀请北京大学何嘉宁、社科院考古所张旭、山西大学侯侃三位专家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赵永生教授

  一、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员以《体质人类学研究中骨骼及牙齿特征的选择——具有演化(时代变化)、人群差异及功能环境适应意义的非测量特征》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介绍了非测量特征的定义和分类,以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颅骨与牙齿的非测量特征;系统梳理了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研究人类的演化历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他强调了非测量特征对人群差异、微观演化和气候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倡跨机构合作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古代人群非测量特征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从而更好地研究中国古代人群形成、分化、迁徙与融合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刘武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贺乐天副研究员以《中国西北地区中晚全新世人群人群的迁徙及适应》为题,通过颅面形态、古病理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构建了西北地区人群迁徙与融合的历史框架,并探讨了古代人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同时,她还对两项个案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在对病理与创伤进行个案研究时,需要对个体所属人群总体的创伤与愈合情况进行了解,还要结合地理环境与考古学背景,认识到该地区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某疾病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贺乐天副研究员

  二、学术交流

  本次沙龙学术交流环节涉及了人骨研究中的多个方面,包括埋藏学、非测量特征、伦理问题以及死亡年龄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冉智宇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冉智宇博士研究生主要对史前墓葬中人骨的埋藏现象进行了梳理,结合大量史前墓葬实例,详细分析了墓葬中人骨的空间位置、埋藏时间以及状态细节,对以往研究中提到的“特殊葬俗”进行批判性分析,并从埋藏学的角度提出对田野发掘、采集与记录的看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成芷菡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芷菡博士研究生探讨了股骨头颈处非测量特征的统计学意义。以大量人骨材料为基础,观察了中国古代居民股骨头颈处的三处非测量特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三者之间的人群差异、两性差异与年龄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讨论了这三处非测量特征的形成因素。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吴亦婷硕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吴亦婷硕士研究生从发掘与收集、记录与分析、归置与展陈三个方面对古代人类遗骸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点明了伦理中的关键问题,涉及到与关联人群的沟通与交流、破坏性研究的应对方式、保管与展陈古代人类遗骸的注意事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呼吁管理者、考古工作者、博物馆、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各方重视古代人类遗骸的伦理问题。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吕晶硕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吕晶硕士研究生对古代人骨死亡年龄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她以聊城付大门墓地出土人骨为例,对古代人骨死亡年龄鉴定方法进行讨论,主要比较了宏观观察法、转换分析法与墓志所载实际年龄的差异,阐述了以往宏观观察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转换分析法在老年个体死亡年龄鉴定中的准确性,为以后古代人骨死亡年龄的鉴定研究提供启示。

何嘉宁教授

  同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何嘉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张旭、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侯侃四位专家作为与谈人,分别对汇报内容进行了点评。

  三、实验室参观交流

  与会者参观了山东大学考古实验室,特别是在人骨考古实验室,学者们围绕人类骨骼的形态学、遗传学以及病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些讨论不仅涉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应用。

与会专家学者参观实验室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作者:赵永生

来源:“人类学学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永生

文章出处:人类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