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1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作者:李瑞

  今年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11月8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主办,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来自全国60余家考古、文博、高校等专业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研究与汉代区域文化等课题,展开深入学术探讨与交流,凝聚学界智慧,共话海昏汉文化研究前景,共绘遗址保护发展蓝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江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主要收获”“简牍保护概述——以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为例”“‘汉字简牍学’视域下中韩日出土简牍‘楬’的变迁”“海昏侯刘贺墓陪葬金饼的数量及其组合寓意猜想”等主题展开研讨,分别对海昏侯墓成果公布以来取得的成果作回顾并对最新的研究情况作了分享;以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为例详细介绍了对竹简、木牍等器物的保护过程与方法;从时代变迁中讲述了中韩日三国出土简牍“楬”形制、大小、文字的不同;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从数量跟与其他金器的分布组合进行分析,从金器的视角推测出刘贺具备着合天道、追王道与尽人道的儒家思想。

  分组讨论环节聚焦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研究及汉代区域文化研究的前沿。与会学者汇报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围绕海昏侯国遗址与汉文化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讨论内容横跨历史、考古、文化、艺术等领域,学者们从多元视角阐释了海昏侯国遗址与汉代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对汉代文化内涵与海昏侯国遗址价值的认知体系。

  十年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以其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出土文物,揭开了西汉列侯制度与物质文化的神秘面纱,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万余件(套)珍贵文物,系统展现了西汉时期的礼制规范、工艺水平与生活方式,成为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海昏侯国遗址以其完整的格局、丰富的遗存和典型的意义,迅速确立了在汉代考古,特别是列侯葬制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五年前,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正式开放,使沉睡千年的文明瑰宝走进公众视野,累计接待游客超923万人次,成为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地标与“金色名片”。

  本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海昏侯国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以来国内汉代区域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海昏侯国遗址的出土文物与汉代区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拓宽了对汉代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的认知。这些成果为遗址的后续研究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汉代大遗址“考古先行”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供了科学范式。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研究、加强阐释、促进合作,全力挖掘海昏历史文化的深层价值,推动研究成果高效转化,并将其运用于遗址公园的高质量发展之中,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海昏侯国遗址与汉代文化的历史重任。

  采写:李瑞

  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学术会议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14

  今年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11月8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由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主办,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来自全国60余家考古、文博、高校等专业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研究与汉代区域文化等课题,展开深入学术探讨与交流,凝聚学界智慧,共话海昏汉文化研究前景,共绘遗址保护发展蓝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中国秦汉史研究会、江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主要收获”“简牍保护概述——以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为例”“‘汉字简牍学’视域下中韩日出土简牍‘楬’的变迁”“海昏侯刘贺墓陪葬金饼的数量及其组合寓意猜想”等主题展开研讨,分别对海昏侯墓成果公布以来取得的成果作回顾并对最新的研究情况作了分享;以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为例详细介绍了对竹简、木牍等器物的保护过程与方法;从时代变迁中讲述了中韩日三国出土简牍“楬”形制、大小、文字的不同;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从数量跟与其他金器的分布组合进行分析,从金器的视角推测出刘贺具备着合天道、追王道与尽人道的儒家思想。

  分组讨论环节聚焦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研究及汉代区域文化研究的前沿。与会学者汇报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围绕海昏侯国遗址与汉文化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讨论内容横跨历史、考古、文化、艺术等领域,学者们从多元视角阐释了海昏侯国遗址与汉代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对汉代文化内涵与海昏侯国遗址价值的认知体系。

  十年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以其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出土文物,揭开了西汉列侯制度与物质文化的神秘面纱,引起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万余件(套)珍贵文物,系统展现了西汉时期的礼制规范、工艺水平与生活方式,成为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海昏侯国遗址以其完整的格局、丰富的遗存和典型的意义,迅速确立了在汉代考古,特别是列侯葬制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五年前,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正式开放,使沉睡千年的文明瑰宝走进公众视野,累计接待游客超923万人次,成为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地标与“金色名片”。

  本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海昏侯国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以来国内汉代区域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海昏侯国遗址的出土文物与汉代区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拓宽了对汉代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的认知。这些成果为遗址的后续研究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汉代大遗址“考古先行”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供了科学范式。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深化研究、加强阐释、促进合作,全力挖掘海昏历史文化的深层价值,推动研究成果高效转化,并将其运用于遗址公园的高质量发展之中,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弘扬海昏侯国遗址与汉代文化的历史重任。

  采写:李瑞

  来源:“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瑞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