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亚洲—太平洋的早期航海——海洋考古学的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佛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13-06-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由哈佛燕京学社主办的“亚洲—太平洋的早期航海——海洋考古学的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21-23日在哈佛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菲律宾、英国、墨西哥、美国等地的30余位海洋考古学者及波士顿地区东亚考古、历史学者与会,就亚太地区航海史与海洋考古学课题深入讨论。


    根据考古学、民族学的调查研究及历史档案的记载,人类最早跨越太平洋的明确的航行始于16世纪西班牙的“马尼拉帆船”。该航路西起菲律宾的马尼拉,并通过闽南月港广泛联系明王朝东南沿海私商腹地,经北太平洋缓流航行至北美海岸南下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并与大西洋、欧洲联系起来。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水下考古工作中,菲律宾、墨西哥及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加州海岸都接连西班牙马尼拉帆船遗址,闽、粤沿海的平潭、东山、南澳、西沙等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私商贸易沉船,这些水下考古成果,为重建“马尼拉帆船”航路这一太平洋航海与早期全球化的重要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


    厦门大学吴春明首先报告了《东亚海域前欧洲时代的沉船考古与地区贸易网络形成》,通过东亚海域多处宋元明初沉船航路的分析,提出欧人东渐之前“四洋”航路体系的形成,已经构筑了一个环中国海的跨界海洋文化共同体,是葡、西时代早期全球化的重要基础。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Bobby C. Orillaneda博士在《东南亚十五世纪的商船与海港》一文中,也通过东南亚海域发现的多处沉船资料,阐明“欧洲接触”之前东南亚海洋文化“共同体”的出现。


    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马尼拉帆船”的发现与研究上。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Roberto Junco博士在《十六世纪马尼拉帆船的航海考古考察》一文中,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总结了1564至1594年间马尼拉帆船形态、结构特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英国剑桥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的Brian Fahy与Veronica Walker Vadillo合作的《从麦哲伦到乌达内塔:西班牙早期太平洋探险与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帆船贸易的建立》,回顾了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后,开辟从东南亚香料群岛到欧洲之间的贸易航路历史。美国加州金银岛博物馆的Edward Von der Porten在《美洲西海岸发现的十六世纪马尼拉帆船船货》,根据1576至1595年间几艘纪年沉船瓷器的比较研究,建立起“克拉克”瓷器分期序列。美国华盛顿州交通局文化遗产处的Scott S. Williams在《美国俄勒冈州马尼拉帆船沉址的调查研究》,通报了俄勒冈海岸一艘运载马尼拉帆船遗址调查的最新进展。美国德克萨斯泛太平洋大学的Russell K. Skowronek教授的《肉桂、瓷器与丝绸:探索马尼拉帆船贸易背景下西班牙社会的全球化》,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档案的研究,分析了东南亚香料、瓷器、丝绸等通过美洲到达伊比利亚,影响欧洲贵族社会生活的情景。


    厦门大学刘淼博士在《东西方间的早期海洋文化交流——东亚海域16、17世纪沉船的初步研究》中,通过华南、东南亚海域10多处16、17世纪沉船船货的分析,阐明了华南瓷器相继通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商船外销欧洲的进程,以及华南考古发现中的早期全球化“印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邓启江通过《中国东海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的调查与发掘》,报告了小白礁清代沉船的考古发现,以及船货内涵展示的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关系。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傅罗文教授、波士顿大学考古系慕容杰教授主持了研讨会。会议还讨论了今后在亚太海洋考古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学术交流的具体方案。(哈佛燕京学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走出国门

“亚洲—太平洋的早期航海——海洋考古学的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佛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13-06-27

    由哈佛燕京学社主办的“亚洲—太平洋的早期航海——海洋考古学的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21-23日在哈佛大学举行。来自中国、菲律宾、英国、墨西哥、美国等地的30余位海洋考古学者及波士顿地区东亚考古、历史学者与会,就亚太地区航海史与海洋考古学课题深入讨论。


    根据考古学、民族学的调查研究及历史档案的记载,人类最早跨越太平洋的明确的航行始于16世纪西班牙的“马尼拉帆船”。该航路西起菲律宾的马尼拉,并通过闽南月港广泛联系明王朝东南沿海私商腹地,经北太平洋缓流航行至北美海岸南下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并与大西洋、欧洲联系起来。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水下考古工作中,菲律宾、墨西哥及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加州海岸都接连西班牙马尼拉帆船遗址,闽、粤沿海的平潭、东山、南澳、西沙等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私商贸易沉船,这些水下考古成果,为重建“马尼拉帆船”航路这一太平洋航海与早期全球化的重要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


    厦门大学吴春明首先报告了《东亚海域前欧洲时代的沉船考古与地区贸易网络形成》,通过东亚海域多处宋元明初沉船航路的分析,提出欧人东渐之前“四洋”航路体系的形成,已经构筑了一个环中国海的跨界海洋文化共同体,是葡、西时代早期全球化的重要基础。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Bobby C. Orillaneda博士在《东南亚十五世纪的商船与海港》一文中,也通过东南亚海域发现的多处沉船资料,阐明“欧洲接触”之前东南亚海洋文化“共同体”的出现。


    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马尼拉帆船”的发现与研究上。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Roberto Junco博士在《十六世纪马尼拉帆船的航海考古考察》一文中,依据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总结了1564至1594年间马尼拉帆船形态、结构特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英国剑桥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的Brian Fahy与Veronica Walker Vadillo合作的《从麦哲伦到乌达内塔:西班牙早期太平洋探险与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帆船贸易的建立》,回顾了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后,开辟从东南亚香料群岛到欧洲之间的贸易航路历史。美国加州金银岛博物馆的Edward Von der Porten在《美洲西海岸发现的十六世纪马尼拉帆船船货》,根据1576至1595年间几艘纪年沉船瓷器的比较研究,建立起“克拉克”瓷器分期序列。美国华盛顿州交通局文化遗产处的Scott S. Williams在《美国俄勒冈州马尼拉帆船沉址的调查研究》,通报了俄勒冈海岸一艘运载马尼拉帆船遗址调查的最新进展。美国德克萨斯泛太平洋大学的Russell K. Skowronek教授的《肉桂、瓷器与丝绸:探索马尼拉帆船贸易背景下西班牙社会的全球化》,通过考古发现与文献档案的研究,分析了东南亚香料、瓷器、丝绸等通过美洲到达伊比利亚,影响欧洲贵族社会生活的情景。


    厦门大学刘淼博士在《东西方间的早期海洋文化交流——东亚海域16、17世纪沉船的初步研究》中,通过华南、东南亚海域10多处16、17世纪沉船船货的分析,阐明了华南瓷器相继通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商船外销欧洲的进程,以及华南考古发现中的早期全球化“印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邓启江通过《中国东海宁波小白礁I号沉船的调查与发掘》,报告了小白礁清代沉船的考古发现,以及船货内涵展示的与东亚、东南亚的贸易关系。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傅罗文教授、波士顿大学考古系慕容杰教授主持了研讨会。会议还讨论了今后在亚太海洋考古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学术交流的具体方案。(哈佛燕京学社)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