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走出国门|见证中阿文明交流 重现海上丝绸之路——拉斯海马考古记

发布时间:2020-02-21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号作者:胡兆辉

  阿联酋拉斯海马地区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北邻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南部向印度洋敞开,连接着中国、东南亚和欧洲,自古为战略要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接受了来自各地的文化影响。

▲联合考古队合影

  在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故宫博物院、杜伦大学合作的机会下,2019年11月22日至12月20日,我与学院其他四位同学在邵会秋老师的带领下赴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参与阿尔马塔夫遗址的发掘与整理,这是吉林大学首次赴西亚地区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阿妮萨馆长热情接待考古队

▲拉斯海马国家博物馆一隅

  初到拉斯海马,第一件事是参观拉斯海马国家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阿妮萨·古尔通馆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并向我们介绍了拉斯海马发展史。1987年,谢赫萨尔克·本·穆罕默德·盖西姆创办了这个博物馆,博物馆中存放着许多当地古文明遗物和民族工艺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复原的青花大盘,据介绍,这件大盘为考古发掘所得,产自中国,为研究中国青花瓷的传播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博物馆见到了许多彩陶,这些彩陶无论外形还是彩绘都神似中国新石器时期西北地区的彩陶,但二者的年代却相差四五千年。这类彩陶被称为“朱尔法陶器”,为当地烧造,多为加蚌红陶,质地粗糙,保存不佳,年代多在十二世纪以后,延续至今。这些展品加深了我们对拉斯海马地区历史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打下了基础。

▲朱尔法遗址保护区(局部)

  现在的遗址区位于拉斯海马城区北部,往北是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隔海相望,地理环境优越。来到工地的时候正好赶上退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遗址目前所处的海域很浅,已经缺乏成为港口的必要条件,这也许是阿尔马塔夫遗址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当地理优势不在,人们便转移到了南部适合建设港口的深海地区和东部绿洲地区,马塔夫古城便日渐衰落,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渔民在此定居,直到20世纪70年代阿联酋境内石油的发现和大量开采,该地才重返生机。

▲地表调查航拍

  遗址区内地表上随处可见陶瓷片,而且遗址区的几个小山包发现疑似墙的遗迹,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所建的清真寺遗址。采集的标本,除陶片外,大部分瓷片被送回博物馆,由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进行原料成分分析,确定产地。地表所见最多的是当地所烧的“朱尔法陶器”,虽然陶质陶色接近,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陶器其实有粗糙和精致之分。从早期到晚期,陶胎质量越来越差,质地变得疏松;陶衣质量从厚、细腻变得粗糙且易脱落;彩陶纹饰从网格纹简化成线条纹等等。陶器中还有一部分为伊斯兰釉陶,应是从海湾对面的伊朗输入而来,年代跨度同样较长。采集的瓷器中可见部分青瓷,可能是中国龙泉窑烧制的外销瓷器;此外还有部分青花瓷,大部分为元青花和明青花,少见明中晚期专为外销烧制的“克拉克瓷”,除此之外还发现一片中国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青花瓷片;还有部分白瓷,应是从欧洲进口。所采集的陶瓷器的年代大体能够确定为14到17世纪,这也与文献记载相对应。

▲遗址内勘探调查

▲南区解剖沟航拍

  在依据地形和地表可见遗迹遗物对局部地区进行勘探后,我们确立了南北两个发掘区。南区地表可见疑似墙基的遗迹,钻探中也发现了踩踏面,因此希望在南区找到城址的边缘。北区在地表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陶罐,与当地储水罐很像,因此我们推测北区极有可能是居住址,希望将居住区揭露出来。

  发掘过程中关于发掘方法与记录,采用了当地和中国两套方法,这两套方法互有异同之处。第一个方面,在发掘的方法上同中国的方法相同之处在于:由上即下,从晚到早;平剖结合;过筛;采样;按单位收集遗物等。其次,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堆积单位、小件、陶片、照片等都按照时间发现早晚统一编号。例如,一层下开口的H1和H2,H1打破H2,由于在发掘中首先观察到的是被打破的H2,那便给H2的号为context001,后发现的H1编号为context002,但是001却是早于002的,即他们在发掘中所用的context号仅仅是个编号,失去了表现早晚关系的意义,这些早晚关系需要你在context记录表中记录清楚。再如,小件并不是按照堆积单位给号,而是统一给号,如T1中H1出土一件陶器,编号为T1-001,H2出土一件瓷器,编号为T1-002,只是在小件标签中写明它们的出土单位。因为统一编号,一个遗址的context和小件的编号很可能会给到几千、几万。按照这样的方法编号的堆积单位和小件在做器物卡片和分期时会非常困难,极易把早晚关系和出土单位弄混。

  第二个方面,在发掘记录上与中国大同小异。主要体现在对堆积和遗迹的记录上,他们将其都记录到context表格上,将遗迹作为cut填写,将坑内堆积当作fill来填写,将地层堆积作为layer来填写。这种记录其实与中国的遗迹记录表和堆积单位记录表相对应。区分的本意体现了他们对于堆积单位的重视,强调遗迹本身和堆积的早晚关系。

  2019年度的探方采用中国的布方规格。本年度的发掘重心在北区四个探方和南区探沟。因为工期的原因,发掘区没有发掘完毕。

▲H4出土的小件位置

▲H6二分法完成

▲遗址出土的完整储水罐

▲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

  今年我独自负责的探方主要是北区T0302,编号MNIVT0302。因为工作安排,T0302只清理完context001及001下开口的遗迹。最重要的发现是两个灰坑。H4为一垃圾坑,从修理规整的坑壁和坑底来看很有可能是窖穴废弃后变成倾倒烧土的垃圾坑,坑内出土了包括可复原的阿拉伯玻璃器、伊斯兰釉陶片、铜币、可复原的朱尔法陶器等大量遗物。H6为遗址常见灰坑之一——储水罐坑。这类灰坑是专门为填埋储水罐而挖,部分坑内填埋一层碎蚌壳加固,灰坑口径一般稍大于储水罐最大径,这也可能是大部分储水罐上部破碎的原因;储水罐很大,大部分为三系罐,小口球腹小平底,下腹加数道凸弦纹,这与当地高温少雨的气候相适应。本年度发掘中一重要遗迹是特殊形制的灶,因为陶器烧制不发达,当时的居民将底部残缺的陶罐再次利用,倒置用来做灶,极具特色。

▲民工清理灰坑

▲同工人们的合影

  南区解剖沟在发掘了十几层地层之后,在距地表大约一米多深的位置发现了大量遗迹:墙基、灰坑、灶坑等。墙基系用石头垒砌而成,灶坑边缘也用小石头垒砌,灰坑内出土了本年度唯一一件玉器,从遗迹开口层位来看,我们推测这些遗迹可能属于同一时期,墙的外围可能是当时的路面,灶和灰坑所在区域可能是房子内部,且这些遗迹极有可能是遗址区内最早的遗迹。由于揭露范围有限,这些猜想需要以后的发掘工作来进行验证。从各层所出土陶器来看,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建立起当地的文化谱系。

  坐在遗址边,沐浴着清爽的海风,欣赏着波斯湾的迷人风景,仰望着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聆听着外国友人们的阵阵笑声,脑海中不仅展现出了当年马塔夫城热闹繁荣的景象。这里书写过中西交流的辉煌历史,我们很骄傲为中阿人民重现这段历史!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1日第7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走出国门

走出国门|见证中阿文明交流 重现海上丝绸之路——拉斯海马考古记

发布时间:2020-02-21

  阿联酋拉斯海马地区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北邻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南部向印度洋敞开,连接着中国、东南亚和欧洲,自古为战略要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接受了来自各地的文化影响。

▲联合考古队合影

  在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与故宫博物院、杜伦大学合作的机会下,2019年11月22日至12月20日,我与学院其他四位同学在邵会秋老师的带领下赴阿联酋拉斯海马酋长国参与阿尔马塔夫遗址的发掘与整理,这是吉林大学首次赴西亚地区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

▲阿妮萨馆长热情接待考古队

▲拉斯海马国家博物馆一隅

  初到拉斯海马,第一件事是参观拉斯海马国家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阿妮萨·古尔通馆长带领我们参观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并向我们介绍了拉斯海马发展史。1987年,谢赫萨尔克·本·穆罕默德·盖西姆创办了这个博物馆,博物馆中存放着许多当地古文明遗物和民族工艺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复原的青花大盘,据介绍,这件大盘为考古发掘所得,产自中国,为研究中国青花瓷的传播路线提供了重要资料。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博物馆见到了许多彩陶,这些彩陶无论外形还是彩绘都神似中国新石器时期西北地区的彩陶,但二者的年代却相差四五千年。这类彩陶被称为“朱尔法陶器”,为当地烧造,多为加蚌红陶,质地粗糙,保存不佳,年代多在十二世纪以后,延续至今。这些展品加深了我们对拉斯海马地区历史的认识,也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打下了基础。

▲朱尔法遗址保护区(局部)

  现在的遗址区位于拉斯海马城区北部,往北是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与伊朗隔海相望,地理环境优越。来到工地的时候正好赶上退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遗址目前所处的海域很浅,已经缺乏成为港口的必要条件,这也许是阿尔马塔夫遗址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当地理优势不在,人们便转移到了南部适合建设港口的深海地区和东部绿洲地区,马塔夫古城便日渐衰落,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渔民在此定居,直到20世纪70年代阿联酋境内石油的发现和大量开采,该地才重返生机。

▲地表调查航拍

  遗址区内地表上随处可见陶瓷片,而且遗址区的几个小山包发现疑似墙的遗迹,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所建的清真寺遗址。采集的标本,除陶片外,大部分瓷片被送回博物馆,由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进行原料成分分析,确定产地。地表所见最多的是当地所烧的“朱尔法陶器”,虽然陶质陶色接近,但是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陶器其实有粗糙和精致之分。从早期到晚期,陶胎质量越来越差,质地变得疏松;陶衣质量从厚、细腻变得粗糙且易脱落;彩陶纹饰从网格纹简化成线条纹等等。陶器中还有一部分为伊斯兰釉陶,应是从海湾对面的伊朗输入而来,年代跨度同样较长。采集的瓷器中可见部分青瓷,可能是中国龙泉窑烧制的外销瓷器;此外还有部分青花瓷,大部分为元青花和明青花,少见明中晚期专为外销烧制的“克拉克瓷”,除此之外还发现一片中国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青花瓷片;还有部分白瓷,应是从欧洲进口。所采集的陶瓷器的年代大体能够确定为14到17世纪,这也与文献记载相对应。

▲遗址内勘探调查

▲南区解剖沟航拍

  在依据地形和地表可见遗迹遗物对局部地区进行勘探后,我们确立了南北两个发掘区。南区地表可见疑似墙基的遗迹,钻探中也发现了踩踏面,因此希望在南区找到城址的边缘。北区在地表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陶罐,与当地储水罐很像,因此我们推测北区极有可能是居住址,希望将居住区揭露出来。

  发掘过程中关于发掘方法与记录,采用了当地和中国两套方法,这两套方法互有异同之处。第一个方面,在发掘的方法上同中国的方法相同之处在于:由上即下,从晚到早;平剖结合;过筛;采样;按单位收集遗物等。其次,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堆积单位、小件、陶片、照片等都按照时间发现早晚统一编号。例如,一层下开口的H1和H2,H1打破H2,由于在发掘中首先观察到的是被打破的H2,那便给H2的号为context001,后发现的H1编号为context002,但是001却是早于002的,即他们在发掘中所用的context号仅仅是个编号,失去了表现早晚关系的意义,这些早晚关系需要你在context记录表中记录清楚。再如,小件并不是按照堆积单位给号,而是统一给号,如T1中H1出土一件陶器,编号为T1-001,H2出土一件瓷器,编号为T1-002,只是在小件标签中写明它们的出土单位。因为统一编号,一个遗址的context和小件的编号很可能会给到几千、几万。按照这样的方法编号的堆积单位和小件在做器物卡片和分期时会非常困难,极易把早晚关系和出土单位弄混。

  第二个方面,在发掘记录上与中国大同小异。主要体现在对堆积和遗迹的记录上,他们将其都记录到context表格上,将遗迹作为cut填写,将坑内堆积当作fill来填写,将地层堆积作为layer来填写。这种记录其实与中国的遗迹记录表和堆积单位记录表相对应。区分的本意体现了他们对于堆积单位的重视,强调遗迹本身和堆积的早晚关系。

  2019年度的探方采用中国的布方规格。本年度的发掘重心在北区四个探方和南区探沟。因为工期的原因,发掘区没有发掘完毕。

▲H4出土的小件位置

▲H6二分法完成

▲遗址出土的完整储水罐

▲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

  今年我独自负责的探方主要是北区T0302,编号MNIVT0302。因为工作安排,T0302只清理完context001及001下开口的遗迹。最重要的发现是两个灰坑。H4为一垃圾坑,从修理规整的坑壁和坑底来看很有可能是窖穴废弃后变成倾倒烧土的垃圾坑,坑内出土了包括可复原的阿拉伯玻璃器、伊斯兰釉陶片、铜币、可复原的朱尔法陶器等大量遗物。H6为遗址常见灰坑之一——储水罐坑。这类灰坑是专门为填埋储水罐而挖,部分坑内填埋一层碎蚌壳加固,灰坑口径一般稍大于储水罐最大径,这也可能是大部分储水罐上部破碎的原因;储水罐很大,大部分为三系罐,小口球腹小平底,下腹加数道凸弦纹,这与当地高温少雨的气候相适应。本年度发掘中一重要遗迹是特殊形制的灶,因为陶器烧制不发达,当时的居民将底部残缺的陶罐再次利用,倒置用来做灶,极具特色。

▲民工清理灰坑

▲同工人们的合影

  南区解剖沟在发掘了十几层地层之后,在距地表大约一米多深的位置发现了大量遗迹:墙基、灰坑、灶坑等。墙基系用石头垒砌而成,灶坑边缘也用小石头垒砌,灰坑内出土了本年度唯一一件玉器,从遗迹开口层位来看,我们推测这些遗迹可能属于同一时期,墙的外围可能是当时的路面,灶和灰坑所在区域可能是房子内部,且这些遗迹极有可能是遗址区内最早的遗迹。由于揭露范围有限,这些猜想需要以后的发掘工作来进行验证。从各层所出土陶器来看,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建立起当地的文化谱系。

  坐在遗址边,沐浴着清爽的海风,欣赏着波斯湾的迷人风景,仰望着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聆听着外国友人们的阵阵笑声,脑海中不仅展现出了当年马塔夫城热闹繁荣的景象。这里书写过中西交流的辉煌历史,我们很骄傲为中阿人民重现这段历史!

  (本文刊登于《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1日第7版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责编:韩翰

作者:胡兆辉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