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孟图神庙考古:复原神之圣域

发布时间:2020-08-06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贾笑冰 高伟

  2018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的考古工作者,在卡尔纳克的孟图神庙遗址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深远的开工仪式,中埃历史上首个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初,中埃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田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孟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与阿蒙主神庙和穆特神庙共同组成了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为了展现对太阳神阿蒙的崇拜,大约自公元前2000年起,历代法老在此不间断地建造、装饰和修缮大型的石构神庙,使之成为古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是埃及最受游客欢迎的景区之一。

  孟图神庙区也被称作“卡尔纳克北部地区”,它的东侧以一条贯穿卡尔纳克东部的人工沟为界,南侧与阿蒙主神庙区仅一墙之隔,北侧和西侧毗邻现代村庄(马勒卡塔村),由一道保护围墙与村庄隔开。整个区域开阔平缓,面积达10.6万平方米,其中围墙内的神庙区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现已探明的建筑遗迹共有22座,几乎全部是砂岩材质的宗教礼仪性建筑,个别为泥砖建造的附属建筑、居址和作坊。因长期缺乏维护管理,大多数遗迹的保存情况较差。

  目前,在地表可见的建筑中,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图特摩斯一世时期(公元前1506—前1493)建造的大门,位于神庙西围墙外侧,后被当地人改建为一座小神殿;而年代最晚的建筑之一,是神庙区内最具标志性的北大门,竣工于托勒密四世时期(公元前221—前204)。这座砂岩大门高18米,通体装饰着神明的彩绘浮雕和各类铭文。法老以这种纪念性建筑为载体,集中展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当时底比斯神学的理念。

  遗址区最北部有一处码头遗址,从码头向南延伸出一条斯芬克斯神道,与北大门相连。北大门的两侧为泥砖垒砌的波浪形围墙,形成了一座边长约150米(300腕尺)的矩形神庙区。围墙内保存有三座主要的神庙建筑:始建于新王国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的孟图神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孟图神庙的玛阿特神庙、奠基于第25王朝的哈普拉神庙。此外,在孟图神庙正门处还立有两座方尖碑(目前仅剩下基座部分),西侧有一处圣湖和一座建造于泥砖台基之上的神庙建筑。该建筑因建造结构特殊,其功能属性尚无准确定位,我们暂时称其为“高台建筑”。

  在神庙区南部,沿南围墙内侧有一排为奥西里斯神建造的小神殿,共6座,其入口均朝南,年代为公元前一千纪时期的第三中间期。在南围墙上有6座砂岩大门与之分别对应,但在年代上,应晚于小神殿的始建年代。在神庙围墙外侧,还分布着数座建筑遗迹。除图特摩斯一世大门外,西墙外侧还有一处奥西里斯神殿遗迹,而在围墙东南角处,有一座图特摩斯一世用于储存祭祀用品的神库,为石灰岩材质,目前地表仅留有地基部分。

  另外,在遗址区的西南角有一座托勒密时期的小型托特神庙遗址,西北角有一座可能为第26王朝圣女尼托克里斯的宫殿建筑。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记录对比可知,这些紧邻村庄的遗迹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逐渐消失。

  遗迹初现与遗物撷英

  中埃联合考古队第一季度的工作时长为两个月,主要任务是调查和记录遗址现状,并将遗址环境清理为适合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考古队于第二季度正式开展孟图神庙区的考古发掘、铭文研究和修复保护工作。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在中方领队的主导下由双方队员共同完成的。考古发掘所布设的探方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南围墙处的奥西里斯小神殿区(以下简称“区域一”)、孟图神庙西南角与玛阿特神庙相连的区域(以下简称“区域二”)。

  在区域一内,法国考古学者此前发现并清理过第二座小神殿的主体部分,包括一间主厅、两间内室和一间侧室,其他结构并不清晰。此次考古工作成功地揭示出了第二座小神殿的柱厅区域。其中,由砂岩石板铺设的地面保存完好,并无起伏和大面积破损。四座闪长岩柱基分列于入口两侧的地面上,直径均为1.4米。据此,我们可较为完整地复原出第二座小神殿的布局。柱基四周刻有圣书体铭文,大部分已残破剥落。根据残留的铭文,可以印证该座神殿是由第25王朝圣女阿蒙尼尔迪斯为奥西里斯“生命之主”所建。

  神殿区东侧的探方内是第三座小神殿的遗迹,我们首次揭露出了它的整体轮廓。这是一座公元前一千纪时期典型的奥西里斯小神殿的结构:前厅通过一个主入口与主厅相连,主厅内侧有两个入口,分别连接东西两间内室,内室通常供奉着神明的神像,但两间内室互不相连。其中,东室保留有部分浮雕残块,并有明显火烧的痕迹。根据浮雕残块,我们可以辨识出一位王室女性成员(圣女)向卡尔纳克的三位主神阿蒙、穆特和孔苏献祭的场景。

  第三座小神殿的入口处有一条宽约2米的石板坡道,向下一直延伸至南侧的砂岩大门前。该坡道年代较晚,石板尺寸不一,其中数块石板上可辨认出浅浅的铭文与浮雕,应是来自某座早期建筑重复利用的石块。这种类型的坡道可参照对比普塔甬道西侧的奥西里斯小神殿门前的坡道。第三座小神殿也配有四座柱基,分列于坡道尽头的两侧。与第二座小神殿不同,该柱基直径较大,且建造方式特殊,是由外侧石板围成圆柱形之后,内填沙土而建成的复合型柱基。

  1860年,法国考古学家马里耶特(A. Mariette)曾清理过第三座小神殿区域,但他的草图仅勾勒出了几道墙体的线段,且注释简略:“有一位供奉哈托尔神的法老,王名圈不详。”参考早期的记录,此次中埃考古人员的发掘工作完善了对第三座小神殿平面布局的认识,但其年代问题和功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在区域二内,考古人员揭露出许多泥砖材质的建筑遗迹。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一处由泥砖铺设的地面。这段地面位于孟图神庙西南侧,地面的东端与玛阿特神庙的西墙相连,地面向西一直延伸至发掘区外。地面由相同尺寸的泥砖通过黏合物平铺而成,铺设手法规整。细看之下,每块泥砖上都有一个椭圆形印章留下的印记,内有孟图神庙始建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登基名——Neb Maat Ra。

  由于目前发掘面积有限,考古人员还无法对这段地面形成完整的认识。但这一发现提供了准确的年代标尺,证明该区域的遗迹年代至少不晚于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这对认识孟图神庙区早期的建筑分布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位于玛阿特神庙西墙外的一处探沟,展示了该区域在建造孟图神庙之前的一些遗迹线索。在深约4米的探沟底部,出土了不同尺寸的石制网坠数件和鼓风管一根,以及动物骨头。这些生产工具似乎暗示了大约在古王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生活聚落或营地。这为考古人员认识该遗址的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区域一的第二座小神殿内,曾出土过一尊著名的雪花石膏圣女像,现藏于开罗博物馆。在其出土地点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另一尊年代相近的黑色花岗岩组合雕像。遗憾的是,该雕像破损为数十块残块,似乎被有意集中埋在神殿入口正前方的地板下。该雕像目前正在进行拼对复原的工作。初步推测,这是一尊高约1.2米、宽约0.9米的三人(神)并排站立的组合像。通过残存的王名圈,可辨识出其中一人与那尊雪花石膏圣女像的身份相同,为阿蒙尼尔迪斯。

  另外,在第二座小神殿东侧还出土了大量青铜材质的奥西里斯小雕像,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但造型相似。奥西里斯神呈双脚并拢的直立姿态,头戴阿代夫冠,双手各执权杖交叉于前胸。另有一件陶制雕像的腿部残块,上面有手写的圣书体铭文,其中提到“西方之主,奥西里斯”。该区域为第三中间期时期,底比斯的实际统治者圣女为供奉奥西里斯神而修建的祭祀区,这一判断与目前出土的遗物基本吻合。

  修复保护与资料追踪

  除田野发掘外,铭文的保护与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神庙区内,有大量早期发掘出土的带有铭文的建筑石构残块仍遗留在地表之上。这些带有铭文的石块,大部分由法国考古队整理并放置在现有位置上,但因年代久远,具体信息已无从考证。一些石块因长期与土壤接触被逐渐腐蚀,以致开裂、风化。

  依照埃及考古的传统,中埃考古人员在相应地点建造了水泥平台,将石块放置在平台上,防止被继续腐蚀,同时也起到了展示的作用。随后,针对带有铭文的石构残块,采用统一的石块铭文记录表进行编号、登记和拍照,为日后项目资料库保存影像材料与信息。目前,已登记在册的铭文残块约有500块。在统计记录的同时,考古人员结合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和相关研究文章,对失去信息的残块进行识别,并对其中重要的圣书体铭文进行翻译及研究。

  孟图神庙区内的建筑以砂岩和泥砖为主,比较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加之邻近村落,长期遭到村民破坏,大部分建筑的保存情况较差,亟待文物保护工作的介入。目前,项目组已与卡尔纳克修复中心合作,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着手对第二座小神殿的主体部分进行修复,并对第二座小神殿损坏的柱基、第三座小神殿严重粉化的墙体和坡道地面,及时采取加固保护措施。我们计划在下季度完成对第二座小神殿包括前厅、地板和大门在内的整体的修复工作。

  在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同时,项目组高度重视早期考古资料的收集工作。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卡尔纳克孟图神庙区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正值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不得不在仓促中完成,大量遗迹遗物信息未能得到及时记录和保存,许多工作在已发表的考古报告中并未提及或者一笔带过。因此,首位负责发掘该遗址的法国考古学家瓦利耶(A.Varille)的考古笔记、手稿和照片等资料,成为了解早期发掘工作的重要史料。

  这批资料的一部分目前保留在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另一部分在作者逝世后辗转藏入意大利米兰大学埃及学图书馆。为此,项目组成员专程到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档案馆查阅当年的器物卡片与信札,并与米兰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得了查阅瓦利耶手稿的许可。这批资料对弥补该遗址早期工作的认识空白,破解一些发掘工作上的“未知之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走出国门

孟图神庙考古:复原神之圣域

发布时间:2020-08-06

  2018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的考古工作者,在卡尔纳克的孟图神庙遗址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深远的开工仪式,中埃历史上首个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初,中埃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田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孟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与阿蒙主神庙和穆特神庙共同组成了卡尔纳克神庙建筑群。为了展现对太阳神阿蒙的崇拜,大约自公元前2000年起,历代法老在此不间断地建造、装饰和修缮大型的石构神庙,使之成为古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是埃及最受游客欢迎的景区之一。

  孟图神庙区也被称作“卡尔纳克北部地区”,它的东侧以一条贯穿卡尔纳克东部的人工沟为界,南侧与阿蒙主神庙区仅一墙之隔,北侧和西侧毗邻现代村庄(马勒卡塔村),由一道保护围墙与村庄隔开。整个区域开阔平缓,面积达10.6万平方米,其中围墙内的神庙区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现已探明的建筑遗迹共有22座,几乎全部是砂岩材质的宗教礼仪性建筑,个别为泥砖建造的附属建筑、居址和作坊。因长期缺乏维护管理,大多数遗迹的保存情况较差。

  目前,在地表可见的建筑中,年代最早的是一座图特摩斯一世时期(公元前1506—前1493)建造的大门,位于神庙西围墙外侧,后被当地人改建为一座小神殿;而年代最晚的建筑之一,是神庙区内最具标志性的北大门,竣工于托勒密四世时期(公元前221—前204)。这座砂岩大门高18米,通体装饰着神明的彩绘浮雕和各类铭文。法老以这种纪念性建筑为载体,集中展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当时底比斯神学的理念。

  遗址区最北部有一处码头遗址,从码头向南延伸出一条斯芬克斯神道,与北大门相连。北大门的两侧为泥砖垒砌的波浪形围墙,形成了一座边长约150米(300腕尺)的矩形神庙区。围墙内保存有三座主要的神庙建筑:始建于新王国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的孟图神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孟图神庙的玛阿特神庙、奠基于第25王朝的哈普拉神庙。此外,在孟图神庙正门处还立有两座方尖碑(目前仅剩下基座部分),西侧有一处圣湖和一座建造于泥砖台基之上的神庙建筑。该建筑因建造结构特殊,其功能属性尚无准确定位,我们暂时称其为“高台建筑”。

  在神庙区南部,沿南围墙内侧有一排为奥西里斯神建造的小神殿,共6座,其入口均朝南,年代为公元前一千纪时期的第三中间期。在南围墙上有6座砂岩大门与之分别对应,但在年代上,应晚于小神殿的始建年代。在神庙围墙外侧,还分布着数座建筑遗迹。除图特摩斯一世大门外,西墙外侧还有一处奥西里斯神殿遗迹,而在围墙东南角处,有一座图特摩斯一世用于储存祭祀用品的神库,为石灰岩材质,目前地表仅留有地基部分。

  另外,在遗址区的西南角有一座托勒密时期的小型托特神庙遗址,西北角有一座可能为第26王朝圣女尼托克里斯的宫殿建筑。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记录对比可知,这些紧邻村庄的遗迹随着时间的流逝正在逐渐消失。

  遗迹初现与遗物撷英

  中埃联合考古队第一季度的工作时长为两个月,主要任务是调查和记录遗址现状,并将遗址环境清理为适合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考古队于第二季度正式开展孟图神庙区的考古发掘、铭文研究和修复保护工作。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在中方领队的主导下由双方队员共同完成的。考古发掘所布设的探方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南围墙处的奥西里斯小神殿区(以下简称“区域一”)、孟图神庙西南角与玛阿特神庙相连的区域(以下简称“区域二”)。

  在区域一内,法国考古学者此前发现并清理过第二座小神殿的主体部分,包括一间主厅、两间内室和一间侧室,其他结构并不清晰。此次考古工作成功地揭示出了第二座小神殿的柱厅区域。其中,由砂岩石板铺设的地面保存完好,并无起伏和大面积破损。四座闪长岩柱基分列于入口两侧的地面上,直径均为1.4米。据此,我们可较为完整地复原出第二座小神殿的布局。柱基四周刻有圣书体铭文,大部分已残破剥落。根据残留的铭文,可以印证该座神殿是由第25王朝圣女阿蒙尼尔迪斯为奥西里斯“生命之主”所建。

  神殿区东侧的探方内是第三座小神殿的遗迹,我们首次揭露出了它的整体轮廓。这是一座公元前一千纪时期典型的奥西里斯小神殿的结构:前厅通过一个主入口与主厅相连,主厅内侧有两个入口,分别连接东西两间内室,内室通常供奉着神明的神像,但两间内室互不相连。其中,东室保留有部分浮雕残块,并有明显火烧的痕迹。根据浮雕残块,我们可以辨识出一位王室女性成员(圣女)向卡尔纳克的三位主神阿蒙、穆特和孔苏献祭的场景。

  第三座小神殿的入口处有一条宽约2米的石板坡道,向下一直延伸至南侧的砂岩大门前。该坡道年代较晚,石板尺寸不一,其中数块石板上可辨认出浅浅的铭文与浮雕,应是来自某座早期建筑重复利用的石块。这种类型的坡道可参照对比普塔甬道西侧的奥西里斯小神殿门前的坡道。第三座小神殿也配有四座柱基,分列于坡道尽头的两侧。与第二座小神殿不同,该柱基直径较大,且建造方式特殊,是由外侧石板围成圆柱形之后,内填沙土而建成的复合型柱基。

  1860年,法国考古学家马里耶特(A. Mariette)曾清理过第三座小神殿区域,但他的草图仅勾勒出了几道墙体的线段,且注释简略:“有一位供奉哈托尔神的法老,王名圈不详。”参考早期的记录,此次中埃考古人员的发掘工作完善了对第三座小神殿平面布局的认识,但其年代问题和功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证据。

  在区域二内,考古人员揭露出许多泥砖材质的建筑遗迹。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一处由泥砖铺设的地面。这段地面位于孟图神庙西南侧,地面的东端与玛阿特神庙的西墙相连,地面向西一直延伸至发掘区外。地面由相同尺寸的泥砖通过黏合物平铺而成,铺设手法规整。细看之下,每块泥砖上都有一个椭圆形印章留下的印记,内有孟图神庙始建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登基名——Neb Maat Ra。

  由于目前发掘面积有限,考古人员还无法对这段地面形成完整的认识。但这一发现提供了准确的年代标尺,证明该区域的遗迹年代至少不晚于第18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这对认识孟图神庙区早期的建筑分布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位于玛阿特神庙西墙外的一处探沟,展示了该区域在建造孟图神庙之前的一些遗迹线索。在深约4米的探沟底部,出土了不同尺寸的石制网坠数件和鼓风管一根,以及动物骨头。这些生产工具似乎暗示了大约在古王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生活聚落或营地。这为考古人员认识该遗址的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区域一的第二座小神殿内,曾出土过一尊著名的雪花石膏圣女像,现藏于开罗博物馆。在其出土地点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另一尊年代相近的黑色花岗岩组合雕像。遗憾的是,该雕像破损为数十块残块,似乎被有意集中埋在神殿入口正前方的地板下。该雕像目前正在进行拼对复原的工作。初步推测,这是一尊高约1.2米、宽约0.9米的三人(神)并排站立的组合像。通过残存的王名圈,可辨识出其中一人与那尊雪花石膏圣女像的身份相同,为阿蒙尼尔迪斯。

  另外,在第二座小神殿东侧还出土了大量青铜材质的奥西里斯小雕像,它们的尺寸大小不一,但造型相似。奥西里斯神呈双脚并拢的直立姿态,头戴阿代夫冠,双手各执权杖交叉于前胸。另有一件陶制雕像的腿部残块,上面有手写的圣书体铭文,其中提到“西方之主,奥西里斯”。该区域为第三中间期时期,底比斯的实际统治者圣女为供奉奥西里斯神而修建的祭祀区,这一判断与目前出土的遗物基本吻合。

  修复保护与资料追踪

  除田野发掘外,铭文的保护与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神庙区内,有大量早期发掘出土的带有铭文的建筑石构残块仍遗留在地表之上。这些带有铭文的石块,大部分由法国考古队整理并放置在现有位置上,但因年代久远,具体信息已无从考证。一些石块因长期与土壤接触被逐渐腐蚀,以致开裂、风化。

  依照埃及考古的传统,中埃考古人员在相应地点建造了水泥平台,将石块放置在平台上,防止被继续腐蚀,同时也起到了展示的作用。随后,针对带有铭文的石构残块,采用统一的石块铭文记录表进行编号、登记和拍照,为日后项目资料库保存影像材料与信息。目前,已登记在册的铭文残块约有500块。在统计记录的同时,考古人员结合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和相关研究文章,对失去信息的残块进行识别,并对其中重要的圣书体铭文进行翻译及研究。

  孟图神庙区内的建筑以砂岩和泥砖为主,比较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加之邻近村落,长期遭到村民破坏,大部分建筑的保存情况较差,亟待文物保护工作的介入。目前,项目组已与卡尔纳克修复中心合作,在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着手对第二座小神殿的主体部分进行修复,并对第二座小神殿损坏的柱基、第三座小神殿严重粉化的墙体和坡道地面,及时采取加固保护措施。我们计划在下季度完成对第二座小神殿包括前厅、地板和大门在内的整体的修复工作。

  在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同时,项目组高度重视早期考古资料的收集工作。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卡尔纳克孟图神庙区开展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正值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不得不在仓促中完成,大量遗迹遗物信息未能得到及时记录和保存,许多工作在已发表的考古报告中并未提及或者一笔带过。因此,首位负责发掘该遗址的法国考古学家瓦利耶(A.Varille)的考古笔记、手稿和照片等资料,成为了解早期发掘工作的重要史料。

  这批资料的一部分目前保留在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另一部分在作者逝世后辗转藏入意大利米兰大学埃及学图书馆。为此,项目组成员专程到法国东方考古研究院档案馆查阅当年的器物卡片与信札,并与米兰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得了查阅瓦利耶手稿的许可。这批资料对弥补该遗址早期工作的认识空白,破解一些发掘工作上的“未知之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编:韩翰

作者:贾笑冰 高伟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