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3-08-2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8月24日上午,从第5场演讲开始介绍入选的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第5场的主持人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史多盟先生和俄罗斯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的柳德米拉·库耶库娃女士。

 

 

 
     “缔造社会不平等: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主讲人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肯特·弗兰纳瑞, Flannery是史前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大家。他通过考察史前社会考古学资料以及比较现代人类学资料来解答平等社会是如何转变为等级社会的?他提出,社会不平等出现的原因不是人口压力或环境变化,而是“社会逻辑”的变化。狩猎采集社会遵循“平等”“慷慨”的逻辑,但随着社会规模增大,定居性增强,人们的社会逻辑也逐渐变化,开始允许不平等。支持私有财产的逻辑造就了社会分化。最终,一些群体中,社会逻辑开始允许一部分社会成员垄断领导权,并由他们的后代世袭这种权利。为了使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崛起中的贵族将其优越性归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得到天神眷顾的人。考古材料说明,世袭贵族在7500 年前出现于近东,4000年前出现于秘鲁,3000 年前出现于墨西哥。其证据包括:儿童的墓葬中出现了奢侈物品,原先的祭司房被神庙所替代。寺庙的出现是由于权贵们认为,安抚作为其他们的权力来源的神灵要比安抚平民身份的祖先更为重要。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肯尼斯·萨萨曼和Université de Paris Ouest Nanterre La Défense的奥古斯丁·霍尔进行了评议。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周南教授的研究是“复杂社会初始阶段规律性的差异”。人类社会是怎样从小规模的地方社会发展起来的?如何出现新的组织结构使之发展成为区域级的较为高级的复杂社会?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期待用考古资料来解决的问题。周南提出研究复杂社会发展的5个“秘诀”,一是立足考古资料,二是找到分析大量信息的方法,三是创新“概念”工具来处理社会沿多个方向持续的变异,四是对比各地区长期变化轨迹,五是全面了解世界各地复杂社会的资料。这些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深入的理解怎样解决人类社会变化的难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保罗·莱恩和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的佐藤洋一郎进行了评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戴·科乐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学平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西南晚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时期古老型人类的发现”。两位学者简要介绍了以研究晚更新世人类起源多样性和中国西南人群扩散史为目的的中澳合作研究项目的新发现,他们的主要结果是:中国西南地区直到晚更新世- 全新世过渡时期仍然有多种古老型人群幸存下来,云南马鹿洞(距今14500-13500 年)和广西隆林洞穴(距今11500 年)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解剖学特征上与现代人明显不同,事实上,两类化石上显示的罕见的镶嵌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是独有的,可能代表世界范围内从未出现过的至少一种(可能更多)新的古老型人群。马鹿洞和隆林人类化石的研究对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人类化石和晚更新世人类进化的模式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伊恩·李尼进行了评议。
        
    8月24日下午进行的第6场为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主持人是希腊爱琴大学的伊奥尼斯·李瑞兹先生和中国吉林大学林沄教授。
 

 
    德国考古研究院的芭芭拉·海尔文介绍了“南高加索库拉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南高加索库拉河流域的“古代库拉”项目旨在对大约公元前6 千纪到公元前3千纪,南高加索地区从定居生活开始到青铜时代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库拉河中游沿线的三个遗址—格鲁吉亚东部的阿瑞克洛遗址、阿塞拜疆共和国西部的蒙特斯遗址和南部的卡米尔遗址。三个遗址的种植经济主要依靠大麦,其次小麦、小扁豆。亚麻可能被用于榨油和纺织。动物经济建立在驯化的基础上,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牛和猪较少,而狩猎似乎不太重要。三个遗址都充分利用了它们邻近地区的天然矿产资源,如陶器制作的粘土、黑曜石等石器原料。处在同一生存环境的三个遗址都是以动植物的驯化为生存基础,但他们的遗迹特征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房屋的结构以及陶器、骨器、石器等手工业生产。由此可知高加索南部公元前6000年不同新石器聚落的不同发展道路,他们在同一地区共存同时又相互交流。乌兹别克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波科琼·马特巴巴耶夫先生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冈内三真先生进行了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自2001 年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多家省市的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与的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已经进行了12年。王巍所长代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介绍文明探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初步收获。展示了各地区在文明化进程中的多样化特征,提出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和专业化、都邑出现、王权形成等判断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准。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的杜德兰先生和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托马斯·埃莫森先生对文明探源研究进行了评议。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查尔斯·海曼介绍了“吴哥文明的起源”。学者对蒙河流域和邻近柬埔寨地区密集分布的大量史前聚落中的5个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资料表明在公元前2 千纪后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种植者抵达泰国东北部,带来了他们独特的丧葬活动、陶器风格、纺织技术、栽培稻、家猪和家犬驯养等,这些新鲜习俗和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到公元前第11 世纪,冶铜技术传播到了蒙河流域,又促进了社会的分化。早期青铜时代班楠瓦特王室墓葬出土丰富新型陶容器、铜斧、装饰品、多种海贝首饰、大理石手镯和耳环表明这时的精英阶层可能通过控制和使用贵重物品、奢华的丧葬和宴飨仪式来提高个人地位。这一文明在繁荣了约8 代之后而迅速陨落。农武洛遗址中可见同样的趋势。新西兰学者对泰国东北部蒙河上游地区的系统研究揭示了这个吴哥王国疆域内重要地区的社会发展轨迹。泰国艺术大学的瑞思米·思康德叶和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黎氏莲进行了评议。
 
    第7场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主持人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卫·菲利普森和日本奈良县橿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菅谷文则。
 

 
    秘鲁特鲁希略国立大学的圣地亚哥·乌塞达介绍了“秘鲁特鲁希略太阳神庙和月亮神庙的考古调查”,这是秘鲁和美洲最大的考古项目之一,其核心研究内容是秘鲁沿海戈壁上莫切文化(公元100至800年)遗存的研究,主要包括巨大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庙以及房屋、作坊、法庭等建筑。最震撼的发现包括神庙上1200平方米的彩色浮雕装饰。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的伊琳娜·波德戈尔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达米安·巴兹进行了评议。
 

 
    “柬埔寨吴哥:巨型低密度城市化进程”的主讲人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罗兰·弗莱切。这个由悉尼大学主持的研究项目运用高空遥感、地面调查、发掘、树轮分析、孢粉分析和沉积学的多种科学手段和技术,研究吴哥城的范围、布局和经济基础。认定大吴哥地区占地1000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城区范围远远大于城墙内的中心区域。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查尔斯·海曼和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的喀塞克·潘进行了评议。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蒂姆·科勒介绍了“美国西南古代村庄聚落的历史生态动力机制”。村落生态动力项目主要研究美国科罗拉多西南和新墨西哥北部公元600至1600年的古代普韦布洛社会。学者以多学科手段获取各种信息,使用基于Agent计算机建模技术解释该地区由几户人家发展成几千人的城镇,又在1200年人口剧减的戏剧性变化。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马特森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松井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3年“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专题报道

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纪要

发布时间:2013-08-25

 

8月24日上午,从第5场演讲开始介绍入选的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第5场的主持人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史多盟先生和俄罗斯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的柳德米拉·库耶库娃女士。

 

 

 
     “缔造社会不平等: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主讲人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肯特·弗兰纳瑞, Flannery是史前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大家。他通过考察史前社会考古学资料以及比较现代人类学资料来解答平等社会是如何转变为等级社会的?他提出,社会不平等出现的原因不是人口压力或环境变化,而是“社会逻辑”的变化。狩猎采集社会遵循“平等”“慷慨”的逻辑,但随着社会规模增大,定居性增强,人们的社会逻辑也逐渐变化,开始允许不平等。支持私有财产的逻辑造就了社会分化。最终,一些群体中,社会逻辑开始允许一部分社会成员垄断领导权,并由他们的后代世袭这种权利。为了使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崛起中的贵族将其优越性归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得到天神眷顾的人。考古材料说明,世袭贵族在7500 年前出现于近东,4000年前出现于秘鲁,3000 年前出现于墨西哥。其证据包括:儿童的墓葬中出现了奢侈物品,原先的祭司房被神庙所替代。寺庙的出现是由于权贵们认为,安抚作为其他们的权力来源的神灵要比安抚平民身份的祖先更为重要。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肯尼斯·萨萨曼和Université de Paris Ouest Nanterre La Défense的奥古斯丁·霍尔进行了评议。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周南教授的研究是“复杂社会初始阶段规律性的差异”。人类社会是怎样从小规模的地方社会发展起来的?如何出现新的组织结构使之发展成为区域级的较为高级的复杂社会?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期待用考古资料来解决的问题。周南提出研究复杂社会发展的5个“秘诀”,一是立足考古资料,二是找到分析大量信息的方法,三是创新“概念”工具来处理社会沿多个方向持续的变异,四是对比各地区长期变化轨迹,五是全面了解世界各地复杂社会的资料。这些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深入的理解怎样解决人类社会变化的难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保罗·莱恩和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的佐藤洋一郎进行了评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戴·科乐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吉学平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西南晚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时期古老型人类的发现”。两位学者简要介绍了以研究晚更新世人类起源多样性和中国西南人群扩散史为目的的中澳合作研究项目的新发现,他们的主要结果是:中国西南地区直到晚更新世- 全新世过渡时期仍然有多种古老型人群幸存下来,云南马鹿洞(距今14500-13500 年)和广西隆林洞穴(距今11500 年)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解剖学特征上与现代人明显不同,事实上,两类化石上显示的罕见的镶嵌特征在全球范围内是独有的,可能代表世界范围内从未出现过的至少一种(可能更多)新的古老型人群。马鹿洞和隆林人类化石的研究对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人类化石和晚更新世人类进化的模式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伊恩·李尼进行了评议。
        
    8月24日下午进行的第6场为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主持人是希腊爱琴大学的伊奥尼斯·李瑞兹先生和中国吉林大学林沄教授。
 

 
    德国考古研究院的芭芭拉·海尔文介绍了“南高加索库拉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南高加索库拉河流域的“古代库拉”项目旨在对大约公元前6 千纪到公元前3千纪,南高加索地区从定居生活开始到青铜时代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库拉河中游沿线的三个遗址—格鲁吉亚东部的阿瑞克洛遗址、阿塞拜疆共和国西部的蒙特斯遗址和南部的卡米尔遗址。三个遗址的种植经济主要依靠大麦,其次小麦、小扁豆。亚麻可能被用于榨油和纺织。动物经济建立在驯化的基础上,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牛和猪较少,而狩猎似乎不太重要。三个遗址都充分利用了它们邻近地区的天然矿产资源,如陶器制作的粘土、黑曜石等石器原料。处在同一生存环境的三个遗址都是以动植物的驯化为生存基础,但他们的遗迹特征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房屋的结构以及陶器、骨器、石器等手工业生产。由此可知高加索南部公元前6000年不同新石器聚落的不同发展道路,他们在同一地区共存同时又相互交流。乌兹别克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波科琼·马特巴巴耶夫先生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冈内三真先生进行了评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自2001 年至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主持,多家省市的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与的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已经进行了12年。王巍所长代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介绍文明探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初步收获。展示了各地区在文明化进程中的多样化特征,提出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和专业化、都邑出现、王权形成等判断中华文明形成的标准。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的杜德兰先生和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托马斯·埃莫森先生对文明探源研究进行了评议。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查尔斯·海曼介绍了“吴哥文明的起源”。学者对蒙河流域和邻近柬埔寨地区密集分布的大量史前聚落中的5个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资料表明在公元前2 千纪后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种植者抵达泰国东北部,带来了他们独特的丧葬活动、陶器风格、纺织技术、栽培稻、家猪和家犬驯养等,这些新鲜习俗和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到公元前第11 世纪,冶铜技术传播到了蒙河流域,又促进了社会的分化。早期青铜时代班楠瓦特王室墓葬出土丰富新型陶容器、铜斧、装饰品、多种海贝首饰、大理石手镯和耳环表明这时的精英阶层可能通过控制和使用贵重物品、奢华的丧葬和宴飨仪式来提高个人地位。这一文明在繁荣了约8 代之后而迅速陨落。农武洛遗址中可见同样的趋势。新西兰学者对泰国东北部蒙河上游地区的系统研究揭示了这个吴哥王国疆域内重要地区的社会发展轨迹。泰国艺术大学的瑞思米·思康德叶和越南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黎氏莲进行了评议。
 
    第7场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演讲,主持人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卫·菲利普森和日本奈良县橿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菅谷文则。
 

 
    秘鲁特鲁希略国立大学的圣地亚哥·乌塞达介绍了“秘鲁特鲁希略太阳神庙和月亮神庙的考古调查”,这是秘鲁和美洲最大的考古项目之一,其核心研究内容是秘鲁沿海戈壁上莫切文化(公元100至800年)遗存的研究,主要包括巨大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庙以及房屋、作坊、法庭等建筑。最震撼的发现包括神庙上1200平方米的彩色浮雕装饰。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的伊琳娜·波德戈尔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达米安·巴兹进行了评议。
 

 
    “柬埔寨吴哥:巨型低密度城市化进程”的主讲人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罗兰·弗莱切。这个由悉尼大学主持的研究项目运用高空遥感、地面调查、发掘、树轮分析、孢粉分析和沉积学的多种科学手段和技术,研究吴哥城的范围、布局和经济基础。认定大吴哥地区占地1000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城区范围远远大于城墙内的中心区域。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查尔斯·海曼和柬埔寨皇家科学院的喀塞克·潘进行了评议。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蒂姆·科勒介绍了“美国西南古代村庄聚落的历史生态动力机制”。村落生态动力项目主要研究美国科罗拉多西南和新墨西哥北部公元600至1600年的古代普韦布洛社会。学者以多学科手段获取各种信息,使用基于Agent计算机建模技术解释该地区由几户人家发展成几千人的城镇,又在1200年人口剧减的戏剧性变化。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马特森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松井章。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