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度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3-12-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2013年12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3年度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边疆中心、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出版社、中国考古网等媒体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李裕群研究员和丛德新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致开幕辞。他提出:中国边疆地区广阔,边疆考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内容最丰富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也最受国际学术界关注。边疆考古要求考古学家具备特殊的知识,如了解相关地区的语言文化等;还要求研究者有更广阔的视野,以中原王朝角度界定的边疆地区如果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观察,往往是文化核心区。如从东北亚的角度看,中国的东北地区就是重要的文化起源地。边疆考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作的艰苦性,要求研究者有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但边疆考古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文明间的碰撞、交融都有待于边疆考古工作的探究。边疆考古研究尤其需要从业者的沟通合作。这个论坛就是要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王巍所长致开幕辞
 

       上午的论坛是“边疆考古新发现及新视野专题报告会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6位学者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田野发掘收获。

       丛德新研究员介绍了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的新发现。该遗址石砌房址有明显的分区功能;墓葬分石围石板墓和石堆墓,有石棺,石盖板。随葬陶器、石研磨器、骨制鱼鳔等特色器物,为研究新疆地区、乃至中亚地区的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是西天山地区最完整的一批反映距今约4000年前后欧罗巴人群生活面貌的材料。

新疆阿敦乔鲁遗址出土人骨


       郭物研究员介绍了新疆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的考古发现。该遗址有欧亚草原上最大的石堆遗迹,直径210米;另外发现大量有图案的鹿石、盾牌石和祭祀坑,可能是公元前第一千纪早期游牧王国的祭祀中心,揭示了礼仪活动在草原文化社会复杂化中的作用。

       巫新华研究员介绍了距今约2500年的新疆帕米尔曲曼黑白石条墓葬发掘的新收获。黑白石条是用拳头大的黑白鹅卵石堆砌成的不规则长方体,石围墓葬多为二次葬,发现大量用火遗迹,首次发现拜火教入葬使用的木制“火坛”,是明火入葬习俗,为拜火教的起源提供重要依据。

新疆帕米尔曲曼黑白石条墓葬出土木制火坛
 

       李裕群研究员介绍了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西区考古新发现。沟西高台共清理十余处洞窟,发现一座方形基座圆形覆钵式塔,为吐鲁番地区仅见,是3-4世纪流行新疆的早期佛塔样式。中心塔殿有门道、甬道、前室,塔殿壁画和龟兹早期相似。禅窟的发现印证了洞窟由塔殿,禅窟、僧房殿三部分组成。吐峪沟遗址的发掘为吐鲁番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了蒙古族源考古新进展。2013年度谢尔塔拉墓地与岗嘎墓地发掘又有新的收获。在谢尔塔拉遗址完整提取3座公元9-10世纪的墓葬,发掘、保护完美结合;岗嘎墓地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古墓群。屈肢葬、独木棺是早期蒙古族墓地典型特征。

       仝涛博士介绍了西藏阿里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研究。近年的发掘中发现有前吐蕃时代的墓葬和房址。墓葬上层有祭祀坑,殉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墓葬为石砌结构,横木搭顶,多为二次葬。重要的随葬品包括黄金面具和彩绘陶器,并发现与北印度相似的带流陶器和铁器。为西藏早期文明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下午的讨论环节由刘国祥研究员和巫新华研究员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边疆考古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意义,以及边疆考古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难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   场
 

       考古所孟凡人研究员用“眼前一亮”充分肯定了上午六大报告的精彩。提出六项发现都是前沿性的,都地处多种文化交织的地区,由此衍发边疆考古如何做的问题,为边疆考古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新的观点。

       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提出,六项发现很重要,但材料还不够,还需要更细致的工作。边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考古也可以说是民族考古,边疆考古应该有不一样的方法,要求更广的知识面。边疆研究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民族,还要了解古代民族。边疆考古除了学术研究,也要考虑政治问题。

       人民大学魏坚教授指出,边疆研究要和国家政治、民族统一相结合。既要服务政治更要注重学术性。边疆研究需要更多积累,需要更广博的知识,包括民族及周边状况。边疆地区很多涉及到敏感问题,不能因讳避言,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造假。

       人民大学李肖教授认为,对阿敦乔鲁的马骨研究、墓葬和居址形制需要更多资料;帕米尔高原的拜火教和西亚地区的火崇拜要区分开来看,后者应该更早出现;吐鲁番吐峪沟壁画是否和龟兹壁画有联系,有待确认;谢尔塔拉墓地和岗嘎墓地的发现不足以成为蒙古族源起源的证据,需要更多资料的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肖小勇教授建议C14数据使用要慎重,要考虑游牧和定居的区别,游牧和农耕的区别。

       考古所贾笑冰研究员也提出边疆考古更应该注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整合各种资源(区域整合和课题整合);在边疆地区建立年代学标尺,结合C14测年,解决年代问题。王明辉研究员则讨论了阿敦乔鲁人种问题。

       人民大学吕学明教授认为应该对阿敦乔鲁出土铜器的质地和成份做深入研究,会对中亚地区青铜起源起促进作用;并提出人才的培养和资料的翻译问题。

       北京大学陈建立、沈睿文,人民大学张林虎、王晓琨,国家博物馆李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历史研究所青格力等学者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与会学生也参加了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和学者探讨。

       最后,孟凡人研究员、魏坚教授和李裕群研究员做总结发言。

       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与会者都期望下届论坛更加精彩。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3年度中国边疆考古论坛

“2013年度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3-12-04

       2013年12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13年度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边疆中心、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30余人,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出版社、中国考古网等媒体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李裕群研究员和丛德新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致开幕辞。他提出:中国边疆地区广阔,边疆考古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内容最丰富的考古学研究领域,也最受国际学术界关注。边疆考古要求考古学家具备特殊的知识,如了解相关地区的语言文化等;还要求研究者有更广阔的视野,以中原王朝角度界定的边疆地区如果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观察,往往是文化核心区。如从东北亚的角度看,中国的东北地区就是重要的文化起源地。边疆考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作的艰苦性,要求研究者有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但边疆考古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文明间的碰撞、交融都有待于边疆考古工作的探究。边疆考古研究尤其需要从业者的沟通合作。这个论坛就是要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王巍所长致开幕辞
 

       上午的论坛是“边疆考古新发现及新视野专题报告会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6位学者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田野发掘收获。

       丛德新研究员介绍了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的新发现。该遗址石砌房址有明显的分区功能;墓葬分石围石板墓和石堆墓,有石棺,石盖板。随葬陶器、石研磨器、骨制鱼鳔等特色器物,为研究新疆地区、乃至中亚地区的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是西天山地区最完整的一批反映距今约4000年前后欧罗巴人群生活面貌的材料。

新疆阿敦乔鲁遗址出土人骨


       郭物研究员介绍了新疆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的考古发现。该遗址有欧亚草原上最大的石堆遗迹,直径210米;另外发现大量有图案的鹿石、盾牌石和祭祀坑,可能是公元前第一千纪早期游牧王国的祭祀中心,揭示了礼仪活动在草原文化社会复杂化中的作用。

       巫新华研究员介绍了距今约2500年的新疆帕米尔曲曼黑白石条墓葬发掘的新收获。黑白石条是用拳头大的黑白鹅卵石堆砌成的不规则长方体,石围墓葬多为二次葬,发现大量用火遗迹,首次发现拜火教入葬使用的木制“火坛”,是明火入葬习俗,为拜火教的起源提供重要依据。

新疆帕米尔曲曼黑白石条墓葬出土木制火坛
 

       李裕群研究员介绍了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西区考古新发现。沟西高台共清理十余处洞窟,发现一座方形基座圆形覆钵式塔,为吐鲁番地区仅见,是3-4世纪流行新疆的早期佛塔样式。中心塔殿有门道、甬道、前室,塔殿壁画和龟兹早期相似。禅窟的发现印证了洞窟由塔殿,禅窟、僧房殿三部分组成。吐峪沟遗址的发掘为吐鲁番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刘国祥研究员介绍了蒙古族源考古新进展。2013年度谢尔塔拉墓地与岗嘎墓地发掘又有新的收获。在谢尔塔拉遗址完整提取3座公元9-10世纪的墓葬,发掘、保护完美结合;岗嘎墓地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古墓群。屈肢葬、独木棺是早期蒙古族墓地典型特征。

       仝涛博士介绍了西藏阿里考古的新发现和新研究。近年的发掘中发现有前吐蕃时代的墓葬和房址。墓葬上层有祭祀坑,殉人骨和大量动物骨骼。墓葬为石砌结构,横木搭顶,多为二次葬。重要的随葬品包括黄金面具和彩绘陶器,并发现与北印度相似的带流陶器和铁器。为西藏早期文明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下午的讨论环节由刘国祥研究员和巫新华研究员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就边疆考古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和意义,以及边疆考古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难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   场
 

       考古所孟凡人研究员用“眼前一亮”充分肯定了上午六大报告的精彩。提出六项发现都是前沿性的,都地处多种文化交织的地区,由此衍发边疆考古如何做的问题,为边疆考古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新的观点。

       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提出,六项发现很重要,但材料还不够,还需要更细致的工作。边疆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疆考古也可以说是民族考古,边疆考古应该有不一样的方法,要求更广的知识面。边疆研究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民族,还要了解古代民族。边疆考古除了学术研究,也要考虑政治问题。

       人民大学魏坚教授指出,边疆研究要和国家政治、民族统一相结合。既要服务政治更要注重学术性。边疆研究需要更多积累,需要更广博的知识,包括民族及周边状况。边疆地区很多涉及到敏感问题,不能因讳避言,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造假。

       人民大学李肖教授认为,对阿敦乔鲁的马骨研究、墓葬和居址形制需要更多资料;帕米尔高原的拜火教和西亚地区的火崇拜要区分开来看,后者应该更早出现;吐鲁番吐峪沟壁画是否和龟兹壁画有联系,有待确认;谢尔塔拉墓地和岗嘎墓地的发现不足以成为蒙古族源起源的证据,需要更多资料的支持。

       中央民族大学肖小勇教授建议C14数据使用要慎重,要考虑游牧和定居的区别,游牧和农耕的区别。

       考古所贾笑冰研究员也提出边疆考古更应该注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整合各种资源(区域整合和课题整合);在边疆地区建立年代学标尺,结合C14测年,解决年代问题。王明辉研究员则讨论了阿敦乔鲁人种问题。

       人民大学吕学明教授认为应该对阿敦乔鲁出土铜器的质地和成份做深入研究,会对中亚地区青铜起源起促进作用;并提出人才的培养和资料的翻译问题。

       北京大学陈建立、沈睿文,人民大学张林虎、王晓琨,国家博物馆李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历史研究所青格力等学者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与会学生也参加了讨论,提出各种问题和学者探讨。

       最后,孟凡人研究员、魏坚教授和李裕群研究员做总结发言。

       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与会者都期望下届论坛更加精彩。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