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世界考古研究成果斐然—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项综述
发布时间:2015-12-1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2015年12月14-17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大学举办,论坛评选出11项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获奖项目来自世界各地,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各种文化及文明的交融和碰撞。恰塔土丘:安纳托利亚早期社会的发展
波兰波兹南大学埃瑞克·马齐尼亚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伊恩·霍德发言
恰塔土丘遗址位于土耳其中部的科尼亚附近,时代约在公元前7100-5500 年左右。遗址由两个土墩组成,没有发现道路。房址内部往往绘有表达叙事内容的精美壁画。恰塔土丘是早期聚落中年代最早的大型遗址之一,在安纳托利亚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是新石器文化向欧洲及更远地区传播的桥头堡。恰塔土丘遗址因其巨大的规模、超长的延续时间(超过1500 年)、精美的壁画、浮雕、雕塑以及其他设施所展现的浓厚艺术气息以及遗址良好的保存状态而闻名于世。
恰塔土丘遗址项目负责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伊恩·霍德博士。项目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将遗址中的壁画和象征符号置于真实的环境、经济与社会背景中。核心课题包括:遗址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问题;社会与经济组织方式及其在社区中的变化;牛的驯养、农业的繁荣、绵羊畜牧业;陶器使用的社会背景;社区生活中的世俗化;与区域内其他遗址的贸易和社会关系等。
恰塔堌堆77 号建筑范围内墓葬台地周围的牛角
北侧发掘区
恰塔土丘的研究项目集合了来自22 个不同国家的160 名学者,是新石器时代席卷近东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变革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高水平跨国、跨学科合作研究为理解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早期步伐,包括早期定居农业生活,以及从定居村落向城市群演进的全过程,提供了珍贵信息。
石器工业和欧亚大陆人群的三大迁徙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安德列·克里沃沙普金代表安纳托利·杰烈维扬科发言
人类(直立人)在距今约180 万年开始占据欧亚大陆。随着第一批移民传播的石器工业有两种类型,即砾石-石片工业和细石器工业。
旧石器时代早期小石器工业在亚欧大陆的出现与传播值得特别研究。基于非洲和亚欧大陆已知早期地点的材料,使我们可以假设距今180 ~ 150 万年间,两个群体掀起了从非洲迁移到亚欧大陆的浪潮,分别带来了砾石—石片工业和小石器工业。
人类在亚欧大陆定居是选择最适宜环境和追随动物迁徙的结果。在新区域定居的同时,人们也采取了新的适应策略,这促进了其认知能力的演化。
本研究探索了人类在欧亚大陆起源和迁徙的过程,在人类进化的适应策略及认知能力演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奎洛:玛雅文明的经济和社会起源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诺曼·哈蒙德发言
奎洛遗址是玛雅文明建立之前的聚落,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发现早期建筑、小型礼仪场所、祭台、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等遗物。
在已发掘的199 座墓葬中有166 座属于前古典时期,大多数为单人墓,少数为二次葬。有些头骨作为祭品放置于成对的陶碗中,这种情况以儿童居多。墓葬中男性占较高比例,而女性和儿童仅占少数,表明当时有意挑选成年男性埋葬于34号祭台周围的建筑中。
奎洛遗址
对人骨和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前古典时期奎洛人的日常饮食中35% 是玉米,家犬食用玉米的比例则更高。
奎洛遗址发掘
尽管奎洛在当时是一个小型玛雅聚落,但仍然与与其它玛雅聚落及其它地区存在交流,玉米加工工具“马诺石”(磨棒)和“马特石”(磨盘)的原料、制作装饰品的海贝、黑曜石、玉石(有蓝玉、翠绿玉)等都是来自周边及更远的地区。即便在儿童墓葬中,这些珍贵的外来物品也时有发现,研究者认为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说明等级社会在公元前700 年左右已经出现。
另外,还发现人头骨制成的装饰品和面具、陶人像、动物形乐器、陶滚轮印等艺术形象。
奎洛遗址发现的公元前2000 年的人群活动和公元前1200 年的村落,为解释玛雅文明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形成以及社会复杂化的进程提供了有力证据。
欧亚大陆西部城市社会的起源
牛津大学艾米·斯特琳发言
公元前七千纪恰塔堌堆遗址大麦遗存的发掘
叙利亚特尔雷兰卫城粮仓遗迹发掘
项目由英国牛津大学等单位主持,精炼并整合了植物考古学中的新兴技术。一个关键的推论是:欧亚大陆西部不同地区的早期农业并不都是粗放、低投入或游耕性的。相反,早期农业倾向于通过大量的劳动力投入来创造高产、相对容易耕种而且能够持续多代的耕地,这类土地很可能一直被拥有他们的家户长期占有和继承。这个推论主要基于两种数据:一是作物稳定同位素值能够指示特定作物的施肥和(在较干旱的地区)灌溉状况;二是早期耕地杂草组合的生物性能分析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相对较高的投入、集约化的管理以及精心的耕地、除草、施肥和(在有需要的地区)灌溉。研究成果还显示,早期谷物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同时期的欧洲很可能都是秋播的,这实际上也同时强调了高产的重要性(高产得益于相对于春播作物而言较长的生长季)。德国的杂草组合十分清晰地反映了铁器时代早期向更低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转变。杂草生态属性的细致分析显示出更低水平的土壤扰动,即更少的犁耕和除草活动。
找寻墨西哥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圣地
墨西哥国立人类和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奥纳多·洛佩斯·卢汉发言
阿兹特克文明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考古在中美洲研究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由于被压在现代墨西哥城之下,这里的考古工作面临各种挑战。
1978 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开始了最富雄心、旷日持久的“大神庙项目”。在过去的8 年中,项目完成了数字地图的制作、地球物理分析、壁画的图形记录和考古发掘。
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石雕(公元1486-1502 年)
古代墨西哥的祭司常常将奉献给神的各类祭品埋在地下的隐秘之处或者洞穴之中。这些祭品包括各种不同的材料,而且大多具有权力象征意义,如矿物、植物、动物和人。其中也会有很多陶器、石器、金属器、骨器、纺织品和木器等成品或半成品。这些遗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通过朝贡、贸易、捐赠或者掠夺而达到特诺奇蒂特兰的舶来品。
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大神庙考古点和博物馆
逝去的时光:高分辨率放射性碳素测年与欧洲新石器时代的年代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阿拉斯戴尔·惠特尔发言
项目采用贝叶斯统计来解释碳十四数据,以得到精确的年表。该方法包括对我们已有经验中的问题的新证据和该问题的认识进行分析。这便使得我们能够对这一问题得到新的、综合以往认知和新数据的新认识。该方法借助了形式概率论,我们模型中的三个要素都以概率密度函数来表达。这样就能对模型中的每个元素的知识状态进行量化评估。贝叶斯模型是建立在多重证据基础上的诠释建构。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方法,贝叶斯统计学使得考古学家的推理链清楚明了。
白鹰围筑遗址复原
1933 年温查遗址发掘
欧亚大陆青铜时代人群基因组研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艾斯克·威勒斯勒夫教授发言
研究表明,在早期青铜时代,萨彦—阿尔泰地区的阿凡纳羡沃文化与颜那亚文化的人群基因别无二致,确证颜那亚文化除了向西扩张到欧洲,还向东扩展,穿越草原,一直扩张到中亚和萨彦—阿尔泰地区。青铜时代晚期兴起于中亚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与辛塔什塔人群基因相近,而与颜那亚文化和阿凡纳羡沃文化人群迥然不同。所以,安德罗诺沃文化代表了辛塔什塔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研究也显示欧亚大陆古老族群的基因比现代人群更加复杂。遗传基因差异显著的组成部分在青铜时代后通过人口增长进一步扩散、种群间持续交流,才产生了西部欧亚人现在较低遗传分化程度。
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等学者对中国境内出土的黍和粟的遗存做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为探讨小米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兴隆沟遗址出土炭化黍粒
赤峰地区成熟的粟
本世纪以来,由于浮选法的普遍使用,中国考古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早期小米遗存,其中以兴隆沟遗址的发现最为重要。兴隆沟位于内蒙赤峰地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遗址,通过浮选发现了1400 余粒炭化小米。经测年研究,校正年代为
7670 ~ 7610 cal.BP,这是目前欧亚大陆上所发现的具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小米遗存。另一个重要发现来自陕西西安市鱼化寨仰韶文化遗址,从遗址浮选出土了5 万多粒炭化粟粒和黍粒。经过测量和统计,这些不同时期的小米在形态特征和尺
寸大小明显有所不同,自早至晚表现出了从残留野生特性向完全栽培形态的逐渐转变。这说明,小米的驯化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的缓慢的进化过程。
除了植物考古新发现,还应用了大量前沿科技方法开展研究,例如基因考古、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探讨植物的谱系和其生物特性,从而证明世界范围内所有黍的祖本都来自于中国北方的同一块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在距今8000年前后的兴隆洼文化时代,小米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日常食用的谷物;在不晚于距今6500 年的仰韶文化时代,小米成为中国北方人口的主粮。
研究结果揭示,黍和粟这两种小米起源于中国北部,后向外传播,在史前时期便已达到欧洲和印度。
美国西南部最早的农业
美国西南沙漠考古研究所萨拉·赫尔发言
美国西南沙漠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这个项目。他们和其他学者一起在圣克鲁斯河沿岸发现了早至距今5700 年前的作物,而大约4500 年前,玉米就已经大范围传播开来。
拉卡帕遗址是美国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好的早期农业时代遗址之一。发现了5500 多处距今3200 ~ 2700 年保存在古代河流冲积平原上的的史前遗迹,发掘清理了53 座半地穴式房屋、8 处疑似半地穴式房屋、2758 处储藏坑、490 处烧火坑、20 处土坑墓、2 处火葬墓、以及11 处动物埋葬坑,还发现灌溉系统、农田以及耕地护坡和种植坑等。出土遗物113000 件,采集了7300 份样品。发现玉米、大小麦等植物遗存。玉米在当时的饮食结构中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其他食物还包括采集捕猎的牧豆树豆荚、蔬菜叶、草种及兔子、鹿等。
2008 年遗址全景鸟瞰
遗址总平面图
四方辐凑:特奥蒂瓦坎的多族群聚居区
本项目主要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承担。
墨西哥文明的中心遗址特奥蒂瓦坎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繁盛时大约有十万不同居民,其中包括来自其他地区的人群。在遗址的核心区域,发现了多族群聚居的“飞地”特奥潘察科(公元150-650 年)。该区域居民分三类:墨西哥盆地当地居民、附近地区(普埃布拉州、特拉斯卡拉州、伊达尔戈州)移民和远距离(墨西哥湾、瓦哈卡州、恰帕斯州)移民。基于锶同位素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也有返乡的移民存在。
特奥蒂瓦坎城
对该区域出土人骨的研究显示,21.55% 的墓主的前牙有纤维加工工作的痕迹。推测他们曾参与编织渔网和捕鱼的工作。6.89%的墓主有长时间缝纫和(或)绘画的现象。15.51% 的墓主曾担载过重物。16 个个体有长时段的蹲坐状态。可能他们参与过某些手工业的制作活动;其中2人出土于服装制作区,与骨针骨钉共存。此外,有三例听觉外生骨疣患者(常因在冷水中潜水而得)的例子,可能与该遗址丰富的海生贝类有关。
特奥潘察科壁画
特奥蒂瓦坎的统治精英们控制着来自远方的原材料,如来自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地区莫塔瓜河流域的绿色玉料、来自瓦哈卡州中央山谷的云母等,中层贵族在给特奥蒂瓦坎社会提供大量其他奢侈物品的行动上表现得相当活跃。
欧洲大规模史前研究项目:欧洲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演进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承担的“欧洲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进化”项目从距今8000 年到4000 年的欧洲中西部考古遗址中获取了14000 多个放射性碳素数据,还收集了大量的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陶器分析资料以及燧石的开采、仪式性建筑以及暴力事件等信息。
布列塔尼的卡纳克新石器石阵
土耳其巴尔钦新石器早期遗址
研究还表明,人口规模与生业经济之间存在关联。人口密度较低时,存在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大幅度开发;人口高峰期,出现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仪式性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仅是领土范围的标识,也是高投入的象征。对新石器时代大规模暴力事件的研究则表明,这些事件主要发生于人口高峰刚过、人口数量开始下降的时期。因此,暴力事件的爆发似乎与社会发展超过了人口和经济限度有关。
上述11项精彩研究涉及考古学的各个分支。多学科协作、视角新颖是其重要特征。这些研究全面展示了考古学在各方面的新进展、新思路,对中国考古学之发展大有裨益。
(遗址图片由上海研究院世界考古研究中心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