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公布“十项田野考古发现奖” 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位列其中
发布时间:2015-12-17文章出处:贵阳日报作者:
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召开,公布了世界范围内10项田野考古发现奖和11项考古研究成果奖,包括我省海龙囤遗址在内的“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帝国扩张及其与边疆的动态关系”项目名列10项田野考古发现奖之中。
据介绍,“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创建于2013年,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利用。它是宣传考古成果、促进考古研究、彰显文化遗产现代意义的国际平台。该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定期评选和发布世界范围内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论坛由来自世界各地考古学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150余名咨询委员和近40名评审委员构成,咨询委员负责提名或帮助推荐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评审委员负责对推荐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评选。
本届论坛评审委员会从93项提名中评选出40项入围项目和21项最终入选项目,包括了10项田野考古发现奖和11项考古研究成果奖。
获得“田野考古发掘奖”的“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帝国扩张及其与边疆的动态关系”项目负责人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必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伟民、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勤。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系列考古工作,摸清了土司遗存与司治(衙署)、关囤、墓葬、宗教遗存等为主体的遗址格局,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是12-18世纪中国西南部多民族,山地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体现,揭示出土司制度的社会组织结构、军事理念、文化面貌、经济制度等的独有特征。
以海龙囤、老司城、唐崖土司遗址为代表的中轴线对称分布的中央官式建筑规模宏大、格局完整、遗物丰富,在历史时段、行政级别、功能构成、聚落形态、建筑风格等方面具备和中原文化的共性特征,体现了中国西南土司在意识形态上对国家的认同。
土司遗址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是中国“因俗而治”管理理念的物化体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有效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当今世界各地民族自治管理模式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土司遗址年代从宋代延续至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羁縻·土司制度时期的实物遗存,它完整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由唐宋时期的羁縻之治到元明时期土司制度再到明代开始的“改土归流”的变迁。提供了推行羁縻之治以来,中央如何开发、经营与管理西南疆,边地又是如何逐步汉化而与华夏渐趋一体等问题的实证。
(原文刊于:《贵阳日报》2015年12月17日 A08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