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召开 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

发布时间:2015-12-18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李玉 查建国
  为加强国际考古学界的交流,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使之更好地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2月13—18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沪召开,主题为“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研究”。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上海市市长杨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等出席开幕式。
 
  推动全球考古学界相互融入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利用。2013年8月,首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的成功召开,不仅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更使世界考古学界加深了对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及现状的认识,在推动全球考古学界相互融入、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伟光在致辞中指出,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保护世界各地人类文化和生活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如何在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加强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次论坛的主题设为“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当今乃至今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王伟光指出,社会发展呼唤创新、文化建设更需要创新。世界考古论坛奖的评选,强调新思想、新理念,强调创新性,强调文化遗产对当今世界和人类共同未来的重要性,以此促进世界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上海市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必将产生良好的助推作用。
  
  考古学探索彰显文明交流互鉴
  
  “考古学不仅仅是研究人类的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古代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和阐释,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提供历史性的启示。”世界考古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这样告诉记者。
  
  王巍表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尊重和保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处理不同族群、不同信仰、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类而言,是从起源时期就已经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历史材料呈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考古资料中有着非常鲜明且丰富的体现。
  
  印度德干学院教授瓦桑特·希夫拉姆·辛德认为,对于将考古应用到现代社会和国家建设,目前仍存在许多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古代文化遗产研究与现代社会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任何国家的根基都立于其早期文化或文明中。要了解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首先需要认识它的根之所在,而离开考古,这是无法实现的。
  
  此次论坛授予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同时颁发了10项田野考古发现奖和11项考古研究成果奖,以表彰近三年来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或富有创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
  
  中国考古学研究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别具特色,“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入选田野考古发现奖。王巍认为,这一历史遗存不仅彰显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形成过程中边疆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也充分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界对边疆地区历史遗存和考古文化的重视。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界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设备与国际考古学界相比肩,同时中外考古学合作也方兴未艾,此次入选考古研究成果奖的“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就是中外考古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考古学的探索向当今社会昭示这样一种态度——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处和交流学习。”王巍说。
  
  公众考古时代已经到来
  
  一般而言,公众对人类历史,尤其是关涉自身社会和起源的历史抱有浓厚兴趣。在英国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教授查尔斯·海曼看来,考古学家也肩负着向公众告知和引导的责任。
  
  海曼表示,虽然一项田野发掘常会吸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但相关报道却局限于小部分专家学者。众所周知,公众的支持无论对研究资助还是文物保护都至关重要,然而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考古遗址是一种珍贵且稀有的资源,记录了人类的过去,因此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世界考古论坛就专门设置了公众考古讲座,我们还计划将讲座内容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领略考古学的魅力。”王巍告诉记者,公众考古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考古学不仅仅是田野发现与学术研究,还需要开办面向普通民众的公众考古讲座,撰写深入浅出的考古学通俗读物,宣传普及考古成果,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考古遗址、博物馆,参与到考古学发展中来。
  
  辛德认为,世界各个考古组织应该联合起来,解决与古代文化遗产相关的三大问题。第一,向人们宣传古代文化对本地区、国家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和贡献。这可以通过组织公众讲座、出版通俗读物、举办相关展览和发展遗产地旅游业来实现。从旅游业角度建设考古博物馆和遗址,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收益。第二,不管现在还是未来,考古遗址保护和遗物保存工作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离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社区考古学方法,保护工作将难以为继。第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知识体系,并将其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18日 第869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专题报道

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召开 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

发布时间:2015-12-18

  为加强国际考古学界的交流,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和利用,使之更好地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2月13—18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沪召开,主题为“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研究”。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上海市市长杨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等出席开幕式。
 
  推动全球考古学界相互融入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利用。2013年8月,首届世界考古论坛在上海的成功召开,不仅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更使世界考古学界加深了对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及现状的认识,在推动全球考古学界相互融入、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伟光在致辞中指出,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保护世界各地人类文化和生活形态的多样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如何在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加强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次论坛的主题设为“文化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考古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为当今乃至今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王伟光指出,社会发展呼唤创新、文化建设更需要创新。世界考古论坛奖的评选,强调新思想、新理念,强调创新性,强调文化遗产对当今世界和人类共同未来的重要性,以此促进世界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上海市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必将产生良好的助推作用。
  
  考古学探索彰显文明交流互鉴
  
  “考古学不仅仅是研究人类的过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古代的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和阐释,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提供历史性的启示。”世界考古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这样告诉记者。
  
  王巍表示,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尊重和保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处理不同族群、不同信仰、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人类而言,是从起源时期就已经需要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历史材料呈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在考古资料中有着非常鲜明且丰富的体现。
  
  印度德干学院教授瓦桑特·希夫拉姆·辛德认为,对于将考古应用到现代社会和国家建设,目前仍存在许多误区。人们普遍认为,古代文化遗产研究与现代社会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任何国家的根基都立于其早期文化或文明中。要了解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首先需要认识它的根之所在,而离开考古,这是无法实现的。
  
  此次论坛授予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同时颁发了10项田野考古发现奖和11项考古研究成果奖,以表彰近三年来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或富有创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
  
  中国考古学研究在世界考古学领域别具特色,“中国西南土司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入选田野考古发现奖。王巍认为,这一历史遗存不仅彰显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形成过程中边疆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也充分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界对边疆地区历史遗存和考古文化的重视。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界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设备与国际考古学界相比肩,同时中外考古学合作也方兴未艾,此次入选考古研究成果奖的“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就是中外考古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考古学的探索向当今社会昭示这样一种态度——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和平共处和交流学习。”王巍说。
  
  公众考古时代已经到来
  
  一般而言,公众对人类历史,尤其是关涉自身社会和起源的历史抱有浓厚兴趣。在英国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教授查尔斯·海曼看来,考古学家也肩负着向公众告知和引导的责任。
  
  海曼表示,虽然一项田野发掘常会吸引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但相关报道却局限于小部分专家学者。众所周知,公众的支持无论对研究资助还是文物保护都至关重要,然而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考古遗址是一种珍贵且稀有的资源,记录了人类的过去,因此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世界考古论坛就专门设置了公众考古讲座,我们还计划将讲座内容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领略考古学的魅力。”王巍告诉记者,公众考古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考古学不仅仅是田野发现与学术研究,还需要开办面向普通民众的公众考古讲座,撰写深入浅出的考古学通俗读物,宣传普及考古成果,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考古遗址、博物馆,参与到考古学发展中来。
  
  辛德认为,世界各个考古组织应该联合起来,解决与古代文化遗产相关的三大问题。第一,向人们宣传古代文化对本地区、国家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性和贡献。这可以通过组织公众讲座、出版通俗读物、举办相关展览和发展遗产地旅游业来实现。从旅游业角度建设考古博物馆和遗址,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收益。第二,不管现在还是未来,考古遗址保护和遗物保存工作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如果离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和社区考古学方法,保护工作将难以为继。第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知识体系,并将其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18日 第869期)

 

作者:李玉 查建国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