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四)

发布时间:2016-01-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郭志委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东临洮河,东北距县城约10公里。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此开展考古工作。2014年9月至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进行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本年度,双方继续在马家窑遗址开展钻探与发掘工作:5月,联合考古队在遗址南部,巴马峪沟北侧两处台地(瓦家坪)上进行考古钻探,初步确定考古发掘的具体地点。7—10月,在前述选定区域开展考古发掘,共布设探方20个,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灰坑29个,房址3处,沟3条,墓葬1座,窄沟状遗迹2条,收集了大量陶、石、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检测样本,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马家窑遗址不同时期文化堆积及各类遗存的认识,为马家窑遗址的保护、开发及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择要介绍本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图一 巴马峪沟(东—西)
 
  一、地层堆积
 
  如前所述,本年度发掘区分布在两处不同台地,其地层堆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相同。第Ⅰ发掘区上部堆积完全相同,可分为3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现代耕种层、近代平田整地层和历史时期文化层,其下为早期文化层,其中南半部文化层堆积较薄,相对简单,第③层下发现一系列遗迹(主要为灰坑),多打破第④层(堆积较薄,局部分布)及其下的次生土和生土。北半部文化层堆积较厚,相对复杂。从清理至生土的探方看,堆积厚处达4米以上,可分为17层。第Ⅱ发掘区揭露面积较小,地层相对统一,可分为4层,其中大部分遗迹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次生土),其下为生土。
 

图二 遗址发掘区位置图—1(东南—西北)
 
  二、重要遗迹
 
  本年度清理出各种不同类型遗迹38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三处,以下分别介绍:
 
  F2:位于第Ⅰ发掘区东北部,发现于第③、④层下,打破第⑨、⑬层及其它未知地层。房址破坏严重,大部损毁。从残存房基看,房址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平面大致为方形,边长约8—9米,明确可辨部分主要有柱础、房基铺垫层和隔墙。这其中,柱础相对明确的有9个,疑似柱础1个。它们大致排列有序,竖向可分为四列,南、北边缘处两列,中部两列。横向排列不甚对应,仅东部边缘略可对应。柱础形状基本为圆形,个别不甚规整。规模大小不一,直径约30—70厘米不等。根据柱洞有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不见柱洞,仅见基础部分;另一类在柱础中部见有柱洞。经解剖可知,有些柱坑底部经多次夯打,并铺垫有陶片、石块等。房基铺垫层主要指建造房屋前平整、铺垫房基时形成的土层。这些土层遍布房基范围,厚约20—50厘米不等,大部一致,局部略有不同。从H1解剖坑可见其土色不均匀,黄、灰色呈层状相间杂,局部褐色,致密较硬,包含大量炭屑、较多红烧土颗粒及少量料礓石。隔墙相对明确者为中北部竖向隔墙,墙体部分已破坏殆尽,仅残存部分墙基。其中,西部保存稍好,宽约80—100、高约20—30厘米。东部保存稍差,宽约30—40、高约10—15厘米。从保存较好部分观察,墙基主要由黄、灰两种土相间杂构成,黄土致密坚硬,较为纯净,呈规整块状分布,横成行、纵成列,疑为土坯。灰土相对松软,颗粒较细,包含较多炭屑、红烧土颗粒和零星料礓石。
 

图三 马家窑遗址发掘区位置图—2(西北—东南)


图四 2015年发掘区Ⅰ(东—西)


图五 F1ZD1(西—东)


图六 F2ZD8(东—西)


图七 F2中北隔墙(东—西)


图八 H13(东南—西北)


图九 M1—1层(西—东)
 
  H13:位于第Ⅰ发掘区中西部,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及次生土。口部近圆形,袋状,平底。口径156、底径210、深约102厘米。坑壁及底部未见加工痕迹。坑内堆积可分为4层:第①层,遍布全坑,厚约20—25厘米,土色褐,质疏松,夹杂少量黄土颗粒、炭屑;第②层,遍布全坑,厚约50—55厘米,土色灰褐,质疏松,夹杂黄土块及大量炭屑。其下发现人骨,最小个体数为4人,未见墓圹、葬具、随葬品等,人骨情况如下:R1,位于灰坑西侧,俯身直肢,一次葬,局部有扰乱。头向北偏西,面向下;R2,位于灰坑东部近壁处,人骨扰动和缺失严重。头向西,面向南,下肢骨保存稍好,具有一次葬特征;R3,位于灰坑近西壁处R1西侧,主要为头骨,头向西,面向下;R4,位于灰坑西部,压在R1之下,仅发现少量骨骼,未见头骨,葬式不详;第③层,遍布全坑,厚约7—15厘米,土色灰褐,质疏松,夹杂黄土块及炭屑;第④层,遍布全坑,厚约10—20厘米,土色褐,质疏松,包含大量炭屑。
 

图一〇 M1—2层(西—东)


图一一 M1—3层(西—东)


图一二 陶刀(2015GLMT230—250③:4)


图一三 领导、专家视察


图一四 刮方(北—南)


图一五 考古队员
 
  M1:位于第Ⅱ发掘区西北部,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G1、H26、④层及生土,被H17、H19打破。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上部被破坏,现存口部长315、宽140厘米。墓壁大部较直,南壁略呈袋状。墓底平,深约110厘米。人骨1具,位于墓坑中部,头向东、面向南。人骨似被扰动,头骨、颈椎、左肩胛骨、左臂及部分肋骨保持一次葬特征,腰椎及以下骨骼不见。未见葬具。除人骨外,墓坑内还见有4具动物骨骼,分层埋葬,分别为:猪骨1,位于墓坑北端,与人骨同处一层位,基本完整,头向东南,侧卧,骨骼保存较差; 猪骨2:位于墓坑中部、人骨之下,基本完整,头向南,侧卧,骨骼保存较好;猪骨3:位于墓坑西南近壁处底部,仅存头骨及前肢,骨骼凌乱;狗骨1:位于墓坑中段底部,猪骨2之下,基本完整,头向北,大致蜷卧状,骨骼保存稍好。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临洮县博物馆
  
  领        队:王辉

  执行领队:李新伟
 
  参加人员: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郭志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周 静(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志刚(临洮县博物馆)
                            蔡彦斌、杜雪莲、岳鹏、晏芳(临洮县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实习学生:
       杨 菁(北京大学)
       高颖彤(哈佛大学)
       吴 莉(中山大学)
       张文娟(天津师范大学)
       许鑫城、张效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郭荣臻(山东大学)
       于有光(郑州大学)
       裴雪松(山西大学)
 
  执      笔:郭志委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系列报道

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四)

发布时间:2016-01-08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东临洮河,东北距县城约10公里。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此开展考古工作。2014年9月至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进行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本年度,双方继续在马家窑遗址开展钻探与发掘工作:5月,联合考古队在遗址南部,巴马峪沟北侧两处台地(瓦家坪)上进行考古钻探,初步确定考古发掘的具体地点。7—10月,在前述选定区域开展考古发掘,共布设探方20个,揭露面积500余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灰坑29个,房址3处,沟3条,墓葬1座,窄沟状遗迹2条,收集了大量陶、石、骨等人工遗物和自然检测样本,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马家窑遗址不同时期文化堆积及各类遗存的认识,为马家窑遗址的保护、开发及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择要介绍本年度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
 

图一 巴马峪沟(东—西)
 
  一、地层堆积
 
  如前所述,本年度发掘区分布在两处不同台地,其地层堆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相同。第Ⅰ发掘区上部堆积完全相同,可分为3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现代耕种层、近代平田整地层和历史时期文化层,其下为早期文化层,其中南半部文化层堆积较薄,相对简单,第③层下发现一系列遗迹(主要为灰坑),多打破第④层(堆积较薄,局部分布)及其下的次生土和生土。北半部文化层堆积较厚,相对复杂。从清理至生土的探方看,堆积厚处达4米以上,可分为17层。第Ⅱ发掘区揭露面积较小,地层相对统一,可分为4层,其中大部分遗迹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次生土),其下为生土。
 

图二 遗址发掘区位置图—1(东南—西北)
 
  二、重要遗迹
 
  本年度清理出各种不同类型遗迹38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三处,以下分别介绍:
 
  F2:位于第Ⅰ发掘区东北部,发现于第③、④层下,打破第⑨、⑬层及其它未知地层。房址破坏严重,大部损毁。从残存房基看,房址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平面大致为方形,边长约8—9米,明确可辨部分主要有柱础、房基铺垫层和隔墙。这其中,柱础相对明确的有9个,疑似柱础1个。它们大致排列有序,竖向可分为四列,南、北边缘处两列,中部两列。横向排列不甚对应,仅东部边缘略可对应。柱础形状基本为圆形,个别不甚规整。规模大小不一,直径约30—70厘米不等。根据柱洞有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不见柱洞,仅见基础部分;另一类在柱础中部见有柱洞。经解剖可知,有些柱坑底部经多次夯打,并铺垫有陶片、石块等。房基铺垫层主要指建造房屋前平整、铺垫房基时形成的土层。这些土层遍布房基范围,厚约20—50厘米不等,大部一致,局部略有不同。从H1解剖坑可见其土色不均匀,黄、灰色呈层状相间杂,局部褐色,致密较硬,包含大量炭屑、较多红烧土颗粒及少量料礓石。隔墙相对明确者为中北部竖向隔墙,墙体部分已破坏殆尽,仅残存部分墙基。其中,西部保存稍好,宽约80—100、高约20—30厘米。东部保存稍差,宽约30—40、高约10—15厘米。从保存较好部分观察,墙基主要由黄、灰两种土相间杂构成,黄土致密坚硬,较为纯净,呈规整块状分布,横成行、纵成列,疑为土坯。灰土相对松软,颗粒较细,包含较多炭屑、红烧土颗粒和零星料礓石。
 

图三 马家窑遗址发掘区位置图—2(西北—东南)


图四 2015年发掘区Ⅰ(东—西)


图五 F1ZD1(西—东)


图六 F2ZD8(东—西)


图七 F2中北隔墙(东—西)


图八 H13(东南—西北)


图九 M1—1层(西—东)
 
  H13:位于第Ⅰ发掘区中西部,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第④层及次生土。口部近圆形,袋状,平底。口径156、底径210、深约102厘米。坑壁及底部未见加工痕迹。坑内堆积可分为4层:第①层,遍布全坑,厚约20—25厘米,土色褐,质疏松,夹杂少量黄土颗粒、炭屑;第②层,遍布全坑,厚约50—55厘米,土色灰褐,质疏松,夹杂黄土块及大量炭屑。其下发现人骨,最小个体数为4人,未见墓圹、葬具、随葬品等,人骨情况如下:R1,位于灰坑西侧,俯身直肢,一次葬,局部有扰乱。头向北偏西,面向下;R2,位于灰坑东部近壁处,人骨扰动和缺失严重。头向西,面向南,下肢骨保存稍好,具有一次葬特征;R3,位于灰坑近西壁处R1西侧,主要为头骨,头向西,面向下;R4,位于灰坑西部,压在R1之下,仅发现少量骨骼,未见头骨,葬式不详;第③层,遍布全坑,厚约7—15厘米,土色灰褐,质疏松,夹杂黄土块及炭屑;第④层,遍布全坑,厚约10—20厘米,土色褐,质疏松,包含大量炭屑。
 

图一〇 M1—2层(西—东)


图一一 M1—3层(西—东)


图一二 陶刀(2015GLMT230—250③:4)


图一三 领导、专家视察


图一四 刮方(北—南)


图一五 考古队员
 
  M1:位于第Ⅱ发掘区西北部,发现于第③层下,打破G1、H26、④层及生土,被H17、H19打破。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上部被破坏,现存口部长315、宽140厘米。墓壁大部较直,南壁略呈袋状。墓底平,深约110厘米。人骨1具,位于墓坑中部,头向东、面向南。人骨似被扰动,头骨、颈椎、左肩胛骨、左臂及部分肋骨保持一次葬特征,腰椎及以下骨骼不见。未见葬具。除人骨外,墓坑内还见有4具动物骨骼,分层埋葬,分别为:猪骨1,位于墓坑北端,与人骨同处一层位,基本完整,头向东南,侧卧,骨骼保存较差; 猪骨2:位于墓坑中部、人骨之下,基本完整,头向南,侧卧,骨骼保存较好;猪骨3:位于墓坑西南近壁处底部,仅存头骨及前肢,骨骼凌乱;狗骨1:位于墓坑中段底部,猪骨2之下,基本完整,头向北,大致蜷卧状,骨骼保存稍好。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临洮县博物馆
  
  领        队:王辉

  执行领队:李新伟
 
  参加人员:李新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郭志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队)
       周 静(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志刚(临洮县博物馆)
                            蔡彦斌、杜雪莲、岳鹏、晏芳(临洮县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实习学生:
       杨 菁(北京大学)
       高颖彤(哈佛大学)
       吴 莉(中山大学)
       张文娟(天津师范大学)
       许鑫城、张效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郭荣臻(山东大学)
       于有光(郑州大学)
       裴雪松(山西大学)
 
  执      笔:郭志委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作者:郭志委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