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五)

发布时间:2016-01-0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东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北,蚌埠市博物馆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遂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国家文物局“苏鲁豫皖先秦考古重点课题”,1991和1992年又先后进行了两个季度的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骨角蚌器,以及内容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极大丰富了学术界对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面貌的认识,学术界遂提出了双墩文化的命名。2014年10月,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项目启动,旨在通过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摸清双墩遗址的聚落结构。
 

图一 双墩遗址发掘区航拍全貌
 
  我们首先对遗址进行了全面测绘和初步勘探,钻探表明双墩遗址三面环水,一面向陆,遗址核心区现存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集中于遗址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多个区域发现有陶片和螺壳分布。我们选择遗址西区进行布方发掘,发掘面积约650平方米。发掘区②层下即暴露大面积的陶片和兽骨堆积层。③层为红褐色土堆积,在整个发掘区有广泛分布,土质疏松,由于夹杂大量陶片和兽骨,表面分辨不出独立的行为单元。东北和西南部的土色略有变化,因此划分为③a和③b两个部分。③b部分陶片和兽骨相对稀疏,块径也相对要小。③a部分陶片块径大、分布密集。东北局部区域暴露④层,④层为浅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兽骨密度大,主要有猪和鹿科动物的下颌骨和肢骨等。发掘区中南部暴露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陶片、螺壳和兽骨堆积,其中包含有密集分布的螺壳、河蚌,经现场鉴定以中华圆田螺数量最多,还有三角帆蚌、楔蚌和丽蚌等,种属复杂。
 

图二 遗址陶片堆积情况
 

图三 遗址第三层堆积的兽骨
 
  勘探表明,双墩遗址核心区面积1万余平方米。遗址依托黄土岗地人工堆筑而成,三面环水一面向陆。北、西、南三面为缓坡,东面略陡,东北局部遭取土破坏,形成陡崖。夯土台位于遗址③层下,分为两层。上层平面呈方形,西北部、东南部分别有一长方形通道。夯土为红褐色土,结构紧密,夯层不明显。夹杂有较多的黄色、灰色土粒,少量的炭屑、红烧土粒及砂土粒。钻探到的夯土边长约30—36米(周缘由宽3米左右的缓坡)。台基西北、东南各有一通道,西北通道东西钻探到长约4m,宽约3.5m,西部被扰乱或破坏。东南通道钻探到南北长约9米,宽约3.5米。台基顶部基本平整,距地表1.2—1.6米,台基厚度约0.5米,面积900余平方米。下层基本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台基存在分层,偏上层部分可能经过筛选加工,或经人为踩踏。偏下层较为纯净,夯层不明显。钻探到的夯土长约70—76米,宽约45—5米(周边缘约有3米左右的护坡),钻探到的台基顶部面积大约为3000余平方米。台基顶部平整,距地表1.7—2.1米,台基总高度约1米左右。台基表面遗迹性状还需下一步考古发掘揭示,台基的堆筑究竟是人类居住还是举行祭祀活动仍需发掘解决。
 

图四 遗址第五层出土陶片及贝壳堆积
 
  1991—1992年遗址东南部发现倾斜状堆积的凹沟遗迹,凹沟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兽骨残骸,2014—2015年遗址西部的考古发掘也发现了类似内容的堆积。目前来看,③层及其以下的陶片、兽骨堆积层均围绕夯土台基分布,而钻探发现台基顶部的堆积相当纯净。台基周边当时地势相当低洼,陶片和兽骨堆积的铺垫方向也来自于台基。
 

图五 2015年双墩遗址勘探出台基范围分布情况
 
  201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揭示了双墩遗址核心区的台地主要为人工堆筑而成,目前发现的遗迹现象都围绕台基展开,台基本体面积约3000平方米,加上周边的陶片堆积,面积仅1万平方米。遗址核心区的平面布局引起了我们对该遗址结构的反思,目前的遗址核心区可能不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区,很可能某种大规模的人群集会活动有关。

  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蚌埠市博物馆
  领  队: 梁中合
  执行领队: 张东
  参加人员: 张钟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兰会(蚌埠市博物馆 )
           孔令利、毕道传、付群起、杨结实等(考古所技师)
  执  笔: 张东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系列报道

安徽蚌埠双墩遗址的发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五)

发布时间:2016-01-09

  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墩村北,蚌埠市博物馆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遂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国家文物局“苏鲁豫皖先秦考古重点课题”,1991和1992年又先后进行了两个季度的考古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骨角蚌器,以及内容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极大丰富了学术界对淮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面貌的认识,学术界遂提出了双墩文化的命名。2014年10月,双墩遗址二次考古发掘项目启动,旨在通过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摸清双墩遗址的聚落结构。
 

图一 双墩遗址发掘区航拍全貌
 
  我们首先对遗址进行了全面测绘和初步勘探,钻探表明双墩遗址三面环水,一面向陆,遗址核心区现存面积约1万余平方米。文化堆积集中于遗址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多个区域发现有陶片和螺壳分布。我们选择遗址西区进行布方发掘,发掘面积约650平方米。发掘区②层下即暴露大面积的陶片和兽骨堆积层。③层为红褐色土堆积,在整个发掘区有广泛分布,土质疏松,由于夹杂大量陶片和兽骨,表面分辨不出独立的行为单元。东北和西南部的土色略有变化,因此划分为③a和③b两个部分。③b部分陶片和兽骨相对稀疏,块径也相对要小。③a部分陶片块径大、分布密集。东北局部区域暴露④层,④层为浅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兽骨密度大,主要有猪和鹿科动物的下颌骨和肢骨等。发掘区中南部暴露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陶片、螺壳和兽骨堆积,其中包含有密集分布的螺壳、河蚌,经现场鉴定以中华圆田螺数量最多,还有三角帆蚌、楔蚌和丽蚌等,种属复杂。
 

图二 遗址陶片堆积情况
 

图三 遗址第三层堆积的兽骨
 
  勘探表明,双墩遗址核心区面积1万余平方米。遗址依托黄土岗地人工堆筑而成,三面环水一面向陆。北、西、南三面为缓坡,东面略陡,东北局部遭取土破坏,形成陡崖。夯土台位于遗址③层下,分为两层。上层平面呈方形,西北部、东南部分别有一长方形通道。夯土为红褐色土,结构紧密,夯层不明显。夹杂有较多的黄色、灰色土粒,少量的炭屑、红烧土粒及砂土粒。钻探到的夯土边长约30—36米(周缘由宽3米左右的缓坡)。台基西北、东南各有一通道,西北通道东西钻探到长约4m,宽约3.5m,西部被扰乱或破坏。东南通道钻探到南北长约9米,宽约3.5米。台基顶部基本平整,距地表1.2—1.6米,台基厚度约0.5米,面积900余平方米。下层基本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台基存在分层,偏上层部分可能经过筛选加工,或经人为踩踏。偏下层较为纯净,夯层不明显。钻探到的夯土长约70—76米,宽约45—5米(周边缘约有3米左右的护坡),钻探到的台基顶部面积大约为3000余平方米。台基顶部平整,距地表1.7—2.1米,台基总高度约1米左右。台基表面遗迹性状还需下一步考古发掘揭示,台基的堆筑究竟是人类居住还是举行祭祀活动仍需发掘解决。
 

图四 遗址第五层出土陶片及贝壳堆积
 
  1991—1992年遗址东南部发现倾斜状堆积的凹沟遗迹,凹沟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兽骨残骸,2014—2015年遗址西部的考古发掘也发现了类似内容的堆积。目前来看,③层及其以下的陶片、兽骨堆积层均围绕夯土台基分布,而钻探发现台基顶部的堆积相当纯净。台基周边当时地势相当低洼,陶片和兽骨堆积的铺垫方向也来自于台基。
 

图五 2015年双墩遗址勘探出台基范围分布情况
 
  201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揭示了双墩遗址核心区的台地主要为人工堆筑而成,目前发现的遗迹现象都围绕台基展开,台基本体面积约3000平方米,加上周边的陶片堆积,面积仅1万平方米。遗址核心区的平面布局引起了我们对该遗址结构的反思,目前的遗址核心区可能不是人类主要的聚居区,很可能某种大规模的人群集会活动有关。

  发掘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蚌埠市博物馆
  领  队: 梁中合
  执行领队: 张东
  参加人员: 张钟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赵兰会(蚌埠市博物馆 )
           孔令利、毕道传、付群起、杨结实等(考古所技师)
  执  笔: 张东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作者:张东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