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发现—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

发布时间:2016-01-1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宋江宁 徐良高
  一、新思路
    
  从2014年9月起,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家单位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启动了新一轮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和以往工作的反思,我们认为,以往发现的大型建筑、铸铜作坊、制骨作坊、窖藏、墓地等重要遗存都是孤立的点,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种状况影响了对一些重要遗迹的性质判断和遗迹间关系的把握。所以在工作启动之初考古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按照两个方向逐步展开:一是在贺家北区域以凤雏建筑群为中心,对该区域进行尽可能的全面揭露,以期在整体布局中考察具体遗迹的性质;二是以厘清周原遗址内的水网系统、城墙等大体量“框架性遗迹”为目标,了解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建立遗址内诸如城墙、建筑、手工作坊、墓地等重要遗迹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都邑性遗址田野发掘的新方法。周原遗址是一处都邑性聚落。从2015年3月至今,主要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
 
  二、贺家北区域的工作收获
 
  贺家北区域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1、F3的继续清理与解剖 
 
  1)院内祭祀坑的确认。经发掘,去年认定的祭祀坑为晚期地层的残存部分。
 

“祭祀坑”K11解剖发掘
 
  2)立石坑的发掘
 
  经发掘,确定立石是竖立在一个直径为1.55米的桶装坑内,而该坑叠压于铺石之下。桶装坑打破商周之际的地层与灰坑。

 
  3)柱洞的解剖
    
  对D3和D5进行了解剖,并将解剖沟下挖至生土,发现存在柱洞,且建筑的地基处理方式是将灰坑清理后夯打与生土平,再分块夯筑而起。
 
   2、北城墙区域的试掘
    
  1)“北城墙”的发掘
 
  在钻探所示为城墙的区域进行了探沟发掘,发掘结果表明此处的城墙可能已被破坏,其下为西周晚期的淤土带在淤土带的地底部发现多条东西向规整的沟槽。沟槽的宽度为20厘米左右,槽壁光滑。我们推测可能为木头埋在水中所致,但木头因何而来尚不确定,还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城壕”剖面
 
  2)“城壕”的发掘
 
  对判断可能为城壕的沟状堆积也进行了发掘。结果表明,沟的使用年代始于西周早期,终于西周晚期,随后被西周晚期铸铜作坊所覆盖。
 
  3、贺家北墓地的发掘
 
  对2014年董家普通居址墓葬区东侧未发掘部分继续进行清理,目前已确认有四座西周晚期墓葬,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M30南北长4.4,东西宽3.0米。已发现三个盗洞。西二层台上发现铜器6件,其中鼎4、盨2;陶器6件,鬲1、豆1、簋2、罐2。 

  三、水网系统的工作收获
  
  在2014年勘探与发掘的基础上,考古队继续在凤雏、贺家、礼村等区域针对水网系统进行大规模勘探。目前共完成重点勘探面积约67万平方米,池渠遗迹的抽样勘探面积108万平方米。共探明发现大面积淤土遗迹1处、沟渠遗迹11条、灰坑遗迹376处、墓葬64座、陶窑1座 。

水系钻探总图
 
  为了确定池渠遗迹的形制与流向、建造和使用年代、以及堆积性状等基本信息,我们对大面积淤土遗迹和4条人工沟渠遗迹进行了解剖发掘。
 
  大面积淤土遗迹位于遗址核心区的西北部,地处山前坡地的前缘。长约2200米,最宽处逾500米,平均宽度约300米,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中央淤土最深,约8.5米,四周较浅,为2~3米。在淤土底部发现有西周时期夹砂联裆鬲口沿残片,说明了淤土遗迹的年代上限不早于西周。还发现了汉代灰坑叠压且打破淤土的现象,因此淤土的年代下限应早于西汉。另外,周原遗址西周遗存的北界恰好位于大淤土以南,而其北侧为山前坡地,基本不见西周遗存。据上,初步推断该淤土遗迹的年代极有可能处于西周时期。
 

G6剖面图
 
  G6位于水网系统的最北边,西端可能与大淤土遗迹的东缘北部相连,目前发现已向东延伸约1900米。勘探显示沟口宽6~10米,沟底深3.8~5.0米,地势为东高西低,初步推测其流向应为自东向西。解剖发掘显示,该沟打破西周晚期地层,沟壁斜直、沟底近平。沟内堆积明显可分为两大层。上层为红褐色细胶泥层和黄色粉砂层交替分布,在该层堆积的底部和间歇层中都出土典型西周晚期陶片。下层堆积为混杂大量砾石的冲积层,其内出有较多的西周晚期陶片。据此,可以初步判断该沟的年代为西周晚期。


G5剖面图
 
  G4、G5位于大淤土的北侧,北端起于西观音山南侧山麓,可能与此处的山泉相接。两沟东西相隔约40米,大致呈南北走向,近乎平行。中途汇合后和南侧大淤土相连。据勘探,两沟均宽5~12米,深2.5~4.7米,南北长约2100米。试掘发现,沟壁斜直,沟内堆积有明显的人工“清淤”迹象,尤其是东侧的G5,能看到多次较大的“清淤”行为。另外,两条沟走向较直,且地势较两侧稍高。以上特征为判定两沟系人工所为提供了证据。虽然两条沟内未发现可断代遗物,但借助与大面积淤土遗迹的相互关系,初步推测年代可能为西周时期。
 
  G9东西长1940米,现地表为东高西低,海拔落差约21米,宽8-14米,深4.0-6.2米。废弃于西周晚期。 目前发掘仍在进行中。沟内发现一座西周晚期墓葬(M6)。
 
  以上五处遗迹内的堆积形态各不相同,可能存在功能上的不同,目前仅依靠田野考古学已不能获得明确认识,我们计划开展多学科合作来获取相关信息。
 
  四、学术意义
    
  1、贺家北区域的城墙,城壕,大型建筑,各种等级墓葬的墓地,既显示了该区域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长期开展工作,厘清各重要遗迹间的时空关系和各自的性质。 
    
  2、周原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进一步强化了以往所发现的诸多重要遗迹之间的有机联系;加深了以往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为探寻聚落结构在田野作业中提供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
    
  3、结合2009、2011、2013年对周原遗址内的池渠遗存的考古成果,可以初步认为周原遗址内存在着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蓄水池与引水渠、干渠与支渠等不同层次的水系遗存,它们共同构成了周原遗址的水网系统。
 
  五、存在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5处池渠遗迹的堆积形态不同,既有同一条沟内堆积的不同,也有不同沟之间沟内堆积的不同,其性质可能为引水渠、排水沟或环壕等,所以周原的田野发掘必须在地层学之外明确地引进埋藏学方法,同时开展多学科合作,最终才能确定每个遗迹的性质。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领  队:王占奎
  参加人员:种建荣、陈刚、李彦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孙庆伟、雷兴山、曹大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徐良高、宋江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李伸前、魏进合、李宏斌、杨久明、吕少龙、赵国峰、赵勇、董博华、高小龙、许甫哲、刘启良、奥西泉、张萌(技术工人)
  执笔:宋江宁、徐良高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系列报道

周原考古新思路和新发现—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十)

发布时间:2016-01-14

  一、新思路
    
  从2014年9月起,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家单位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启动了新一轮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和以往工作的反思,我们认为,以往发现的大型建筑、铸铜作坊、制骨作坊、窖藏、墓地等重要遗存都是孤立的点,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这种状况影响了对一些重要遗迹的性质判断和遗迹间关系的把握。所以在工作启动之初考古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按照两个方向逐步展开:一是在贺家北区域以凤雏建筑群为中心,对该区域进行尽可能的全面揭露,以期在整体布局中考察具体遗迹的性质;二是以厘清周原遗址内的水网系统、城墙等大体量“框架性遗迹”为目标,了解周原遗址的聚落结构和功能分区。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建立遗址内诸如城墙、建筑、手工作坊、墓地等重要遗迹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都邑性遗址田野发掘的新方法。周原遗址是一处都邑性聚落。从2015年3月至今,主要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
 
  二、贺家北区域的工作收获
 
  贺家北区域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1、F3的继续清理与解剖 
 
  1)院内祭祀坑的确认。经发掘,去年认定的祭祀坑为晚期地层的残存部分。
 

“祭祀坑”K11解剖发掘
 
  2)立石坑的发掘
 
  经发掘,确定立石是竖立在一个直径为1.55米的桶装坑内,而该坑叠压于铺石之下。桶装坑打破商周之际的地层与灰坑。

 
  3)柱洞的解剖
    
  对D3和D5进行了解剖,并将解剖沟下挖至生土,发现存在柱洞,且建筑的地基处理方式是将灰坑清理后夯打与生土平,再分块夯筑而起。
 
   2、北城墙区域的试掘
    
  1)“北城墙”的发掘
 
  在钻探所示为城墙的区域进行了探沟发掘,发掘结果表明此处的城墙可能已被破坏,其下为西周晚期的淤土带在淤土带的地底部发现多条东西向规整的沟槽。沟槽的宽度为20厘米左右,槽壁光滑。我们推测可能为木头埋在水中所致,但木头因何而来尚不确定,还需进一步开展工作。

“城壕”剖面
 
  2)“城壕”的发掘
 
  对判断可能为城壕的沟状堆积也进行了发掘。结果表明,沟的使用年代始于西周早期,终于西周晚期,随后被西周晚期铸铜作坊所覆盖。
 
  3、贺家北墓地的发掘
 
  对2014年董家普通居址墓葬区东侧未发掘部分继续进行清理,目前已确认有四座西周晚期墓葬,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其中M30南北长4.4,东西宽3.0米。已发现三个盗洞。西二层台上发现铜器6件,其中鼎4、盨2;陶器6件,鬲1、豆1、簋2、罐2。 

  三、水网系统的工作收获
  
  在2014年勘探与发掘的基础上,考古队继续在凤雏、贺家、礼村等区域针对水网系统进行大规模勘探。目前共完成重点勘探面积约67万平方米,池渠遗迹的抽样勘探面积108万平方米。共探明发现大面积淤土遗迹1处、沟渠遗迹11条、灰坑遗迹376处、墓葬64座、陶窑1座 。

水系钻探总图
 
  为了确定池渠遗迹的形制与流向、建造和使用年代、以及堆积性状等基本信息,我们对大面积淤土遗迹和4条人工沟渠遗迹进行了解剖发掘。
 
  大面积淤土遗迹位于遗址核心区的西北部,地处山前坡地的前缘。长约2200米,最宽处逾500米,平均宽度约300米,总面积约66万平方米。中央淤土最深,约8.5米,四周较浅,为2~3米。在淤土底部发现有西周时期夹砂联裆鬲口沿残片,说明了淤土遗迹的年代上限不早于西周。还发现了汉代灰坑叠压且打破淤土的现象,因此淤土的年代下限应早于西汉。另外,周原遗址西周遗存的北界恰好位于大淤土以南,而其北侧为山前坡地,基本不见西周遗存。据上,初步推断该淤土遗迹的年代极有可能处于西周时期。
 

G6剖面图
 
  G6位于水网系统的最北边,西端可能与大淤土遗迹的东缘北部相连,目前发现已向东延伸约1900米。勘探显示沟口宽6~10米,沟底深3.8~5.0米,地势为东高西低,初步推测其流向应为自东向西。解剖发掘显示,该沟打破西周晚期地层,沟壁斜直、沟底近平。沟内堆积明显可分为两大层。上层为红褐色细胶泥层和黄色粉砂层交替分布,在该层堆积的底部和间歇层中都出土典型西周晚期陶片。下层堆积为混杂大量砾石的冲积层,其内出有较多的西周晚期陶片。据此,可以初步判断该沟的年代为西周晚期。


G5剖面图
 
  G4、G5位于大淤土的北侧,北端起于西观音山南侧山麓,可能与此处的山泉相接。两沟东西相隔约40米,大致呈南北走向,近乎平行。中途汇合后和南侧大淤土相连。据勘探,两沟均宽5~12米,深2.5~4.7米,南北长约2100米。试掘发现,沟壁斜直,沟内堆积有明显的人工“清淤”迹象,尤其是东侧的G5,能看到多次较大的“清淤”行为。另外,两条沟走向较直,且地势较两侧稍高。以上特征为判定两沟系人工所为提供了证据。虽然两条沟内未发现可断代遗物,但借助与大面积淤土遗迹的相互关系,初步推测年代可能为西周时期。
 
  G9东西长1940米,现地表为东高西低,海拔落差约21米,宽8-14米,深4.0-6.2米。废弃于西周晚期。 目前发掘仍在进行中。沟内发现一座西周晚期墓葬(M6)。
 
  以上五处遗迹内的堆积形态各不相同,可能存在功能上的不同,目前仅依靠田野考古学已不能获得明确认识,我们计划开展多学科合作来获取相关信息。
 
  四、学术意义
    
  1、贺家北区域的城墙,城壕,大型建筑,各种等级墓葬的墓地,既显示了该区域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长期开展工作,厘清各重要遗迹间的时空关系和各自的性质。 
    
  2、周原遗址内水网系统的发现与确认,进一步强化了以往所发现的诸多重要遗迹之间的有机联系;加深了以往对周原遗址聚落扩张过程与水源关系的认识;与丰镐遗址的“昆明池”等池渠一起填补了周代都邑性遗址给水(池苑)系统的空白;为探寻聚落结构在田野作业中提供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
    
  3、结合2009、2011、2013年对周原遗址内的池渠遗存的考古成果,可以初步认为周原遗址内存在着自然水系与人工水系、蓄水池与引水渠、干渠与支渠等不同层次的水系遗存,它们共同构成了周原遗址的水网系统。
 
  五、存在问题和需要加强的方面
     
  5处池渠遗迹的堆积形态不同,既有同一条沟内堆积的不同,也有不同沟之间沟内堆积的不同,其性质可能为引水渠、排水沟或环壕等,所以周原的田野发掘必须在地层学之外明确地引进埋藏学方法,同时开展多学科合作,最终才能确定每个遗迹的性质。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领  队:王占奎
  参加人员:种建荣、陈刚、李彦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孙庆伟、雷兴山、曹大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徐良高、宋江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李伸前、魏进合、李宏斌、杨久明、吕少龙、赵国峰、赵勇、董博华、高小龙、许甫哲、刘启良、奥西泉、张萌(技术工人)
  执笔:宋江宁、徐良高
       
 

 
考古所科研处与中国考古网联合策划


 

作者:宋江宁 徐良高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